回到宅基地看著地上堆成小山的青黃色蘆葦稈,謝謝廣福自言自語道:
“這些蘆葦,要是能用石灰水浸泡處理一下就好了,聽說能防蟲防蛀,變得結實耐用,能用上七八年呢?!?/p>
李月蘭聞言,一邊捶著酸痛的腰,一邊苦笑:“想啥呢?眼下咱們連口像樣煮飯的大鍋都不敢拿出來用,哪來的石灰?能將就著先把窩棚頂遮上,暫時住著吧?!?/p>
現實就是如此,桃源村初建,百廢待興,一切都要從零開始,許多工序只能因陋就簡,一切以“最快能用”為第一要務。
于是,一家人不再多想,立刻動手鋪蓋窩棚。
謝鋒和謝文爬上棚架,李月蘭和謝秋芝在下面將蘆葦稈一捆捆遞上去。
他們采用最原始但也最直接的方法,將整根的蘆葦稈盡量捋順,緊密地平鋪在棚頂的竹椽子上。鋪滿一層后,再用另一層蘆葦,與下層交錯方向壓實鋪上,兩層蘆葦稈互相交叉,形成一個厚實緊密的草墊層。
“鋪厚實些!壓緊點!”謝廣福在一旁一邊壘土灶一邊指揮:“特別是接口的地方,多搭一些,不然漏雨!”
“知道了爹!”謝鋒在上面應著,用力將蘆葦壓實。謝文則細心地將伸出來的雜亂蘆花和枝梢盡量塞進去,讓頂面看起來平整些。
弄完頂棚又忙著弄墻面,就這樣,兩個窩棚的頂棚和側墻,總算用厚厚的蘆葦鋪蓋完成了。
謝秋芝悄悄從空間里摸出一把大剪刀,用來修剪蘆葦桿上雜亂的枝葉和過于毛糙的末端,讓它們更容易鋪設平整。
李月蘭卻眼尖地看到那些蘆葦桿和用來稍作固定的竹條上滿是毛刺,心疼地拉過女兒的手檢查:
“你可得小心點!看看這些倒刺,一不小心就扎進手里,疼得很!鋒哥兒,文哥兒!你們倆來弄這些,別讓妹妹沾手了!”
“媽,我會小心的。”謝秋芝不同意,不就是剪個蘆葦嗎,又不是直接劈竹子。
“你去幫爹壘灶臺吧,這蘆葦葉子割手,竹條上倒刺也多,讓我們來?!敝x鋒不由分說地拿過她手里的剪刀。
謝秋芝只好去找謝廣福,謝廣福正在選好的位置壘土灶。
他沒用多少廢棄的磚石,而是選擇了就地取材。
用幾塊較大的扁平石頭做基座和灶膛支撐,然后挖來黏性十足的黃泥,摻上剪碎的干草和少量水,反復捶打揉捏成硬實的泥磚,一層層壘砌出灶膛的形狀,留出灶口和通風口。
“爹,我幫您和泥吧?”謝秋芝挽起袖子。
“好嘞!”謝廣福也不客氣,“這泥啊,不能太稀,不然立不住,也不能太干,不然容易裂。就得像揉面一樣,揉到勁道順滑,里面摻上的草梗能增加韌性,燒的時候不容易開裂。”他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儼然一個見多識廣的老師傅。
謝秋芝看著父親熟練的動作,好奇地問:“爹,您怎么懂這么多?連壘灶都會,咱家以前也用不上土灶啊?!?/p>
謝廣福哈哈一笑,手下不停:“你爹我小時候吃過的苦可多了!以前在鄉下和你爺爺住的時候什么都要自己動手。這土灶啊,各地有各地的壘法,關鍵是通風要好,柴火燃燒才充分,省柴火了,煙也就少了。等泥坯半干,再用慢火細細烤透,這灶就結實耐用了!”
另一邊,李月蘭將兩個窩棚的地鋪都鋪好,雖然簡陋,但厚厚的蘆葦墊底,總算比直接睡在地上強多了。
她回頭看著堆在角落那一大堆逃荒路上根本沒機會清洗、已經看不出原本顏色的被套,嘆了口氣。
找來一個用剩下的竹條臨時胡亂編成的、極其簡陋的“臟衣簍”,將那些臟污的被套一股腦塞進去,心里盤算著晚上讓女兒偷偷拿進空間用洗衣機解決,她實在是不想手洗了。
謝廣福壘灶間隙瞥見,忍不住調侃:“喲,以前在家的時候,我的襪子你想都不想就扔出來讓我手洗,堅決不讓進洗衣機,說是臟。現在倒好,這么埋汰的被套你都指望洗衣機了?不講究了啊,謝夫人?”
李月蘭沒好氣地瞪他一眼:
“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候有水有電有消毒液,現在有啥?能有機洗就不錯了,還挑三揀四!再說了,”
她壓低聲音:“這玩意兒手洗得累死我?你洗?”
謝廣福立刻舉手投降:“夫人英明!洗衣機好!洗衣機妙!”逗得一旁的謝秋芝咧嘴偷笑。
李月蘭抱起幾件相對好處理、但也滿是汗漬塵土的外衣,準備先去溪邊初步搓洗一下。
她提著買板車時車行老板送的木桶來到溪邊,這里已經有好幾個相熟的嬸子在溪澗邊了,正一邊用力捶打著衣物,一邊高聲說笑閑聊,見到李月蘭過來,紛紛熱情地打招呼。
“月蘭妹子,也來洗衣裳???快來這邊,這塊石頭平整!”
“哎呀,鋒哥兒他娘,你們家窩棚搭好啦?我看那蘆葦鋪得真厚實!”
“廣福兄弟真是能干人,里正都夸他好幾回了!”
李月蘭笑著應和,找了個位置蹲下開始搓洗。
婦人們的話題從抱怨工具不好用、擔心冬天窩棚冷,轉到互相夸捧孩子能干、羨慕別人家勞力多。
“還是月蘭你好福氣啊,鋒哥兒那么能干,文小子又聰明,連秋芝丫頭都水靈又懂事,一點不讓你操心?!?/p>
“誰說不是呢,我家那皮猴子,要有鋒哥兒一半穩重我就燒高香了!”
“我家閨女要是有秋芝一半俊俏,我做夢都能笑醒!”
大家嘻嘻哈哈,互相打趣,氣氛融洽。
這時,謝萬寶的娘張秀,就是那個從隔壁村嫁過來的,性子潑辣,是村里最愛打聽和說道的婆娘,之前李月蘭還去她家串門,想看看她家逃荒都準備了什么東西,那時候她們還閑聊了幾句。
只見她一邊用力搓著衣裳,一邊隨意問道:“月蘭啊,我記得你家秋芝丫頭,是不是到了八月十五就整十四歲了?”
李月蘭一愣,手上動作停了下來,她回憶原主的記憶,好像……女兒的生日,真的是在中秋節!
逃荒這兩個月每天顛沛流離,她竟然完全把這事給忘了!
她連忙點頭:“是啊,萬寶娘記得真清楚,是要十四了?!?/p>
張秀一聽,立刻來了精神:
“哎呦,可不是嘛!十四了,真好!擱咱們那會兒,十四歲的姑娘,家里都要開始相看、慢慢打聽合適的人家了呢!”
她話鋒一轉,帶著點惋惜,“不過現在咱們這日子還沒穩當,我看啊,村里這一批半大的姑娘小子,估計都得遲些才能說這些事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