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上午,蒙娜麗莎餐廳。
孫濤穿著一件嶄新的黃色羽絨服,這件衣服買了一段時間,但他一直舍不得穿,每天干的都是搬菜運菜的活,再好的衣服也穿不了兩天。
昨天傍晚,他去李哲家詢問進展,得知李哲約了外交部下屬機構服務中心的科長來西餐廳談租房事宜,讓他也跟著一起來。他擔心穿著舊衣服給李哲丟人,特意換上這身新羽絨服。
嘿,你別說,穿上這身新衣服再進西餐廳,整個人都多了幾分底氣。真要穿得破破爛爛的,他都不好意思進這門!
不遠處,走過來一個齊耳短發(fā)的女服務員,將一杯咖啡放到他面前。
孫濤愣了一下,“同志,我沒要喝的?”他剛才見到門口的牌子上寫著收外匯券,他可沒有那玩意,有也舍不得花啊。
“是李老板幫您點的。”女服務員說完,轉身走了。
孫濤看了一眼咖啡杯,又望向咖啡廳的方向。李哲在那邊跟人談事,一個是餐廳女老板,另外那個應該就是外交部下屬機構服務中心的科長了吧?
孫濤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又苦又甜,味道怎么說呢?還不錯。
雖然還不是吃飯的點,但餐廳里不時有老外進出,有的老外點一杯咖啡,有的則是點一杯酒水,看起來紅紅綠綠的,也不知道是啥酒。
孫濤拿著菜單掃了一眼,看得他直咋舌。一杯咖啡居然要五塊外匯券?還有那個什么雞尾酒,最便宜的也得十塊外匯券?
娘嘞,這地方跟搶錢有什么區(qū)別?
又過了一會,李哲一行三人出來了。孫濤仰脖,喝完了杯子里的咖啡,也趕忙迎上去。
李哲見他過來,主動介紹道:“這位是餐廳的沈老板,也是我的好朋友。以后,她這邊短了什么菜,你直接送過來就是了。”
他又指著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說:“這位是外交部服務中心的程科長。”接著,他對著程科長說:“這個是我們蔬菜店的孫經理,以后我要是不在店里,您有事找他就成。”
程科長微微點頭:“行,我?guī)銈內ヤ佔永锟纯矗悄芮频蒙希蹅冊僮吆竺娴氖掷m(xù)。”
跟沈亞楠告別后,李哲三人騎上自行車趕往外交公寓。
與上次的小心翼翼不同,這次由程科長帶路,孫濤心里踏實多了,見到上次帶紅袖章的男子,孫濤還特意跟他打了招呼。
到了地兒,程科長掏出鑰匙打開了門鎖,領著李哲兩人進了店鋪,介紹道:“之前這里是一家國營的服裝店,但款式和設計都有些落后,生意一直不怎么樣,去年就關了。您瞅瞅那邊的兩排貨架,原先都是擱衣服的。”
李哲在店鋪里轉了一圈,整個店鋪四四方方的,門臉將近有七八米長,陽光照進店里看著十分敞亮:“程科長,這個店鋪的面積有多大?租金有多少?”
程科長回憶了一下:“我記得應該有80多平米,不到九十平,之前租給那家服裝店,租金是一個月300外匯券。您覺得這個價格怎么樣?”
這與后世的商鋪租金計算方式不同,不過倒也簡單。這個價格李哲完全能承受,能找到這么好的位置不容易,又是托了二姐的關系,所以李哲并不打算砍價:“可以,就按您說的價,付款方式怎么算?”
“押一付三就可以。”程科長應了一聲,反問道:“李老板,你確定要租這間商鋪?”
“是的,我看準了。”李哲語氣篤定,離商鋪不遠就是外交公寓的大門,公寓里的人上下班都要從這條路過。
原本,昨天李哲還打算讓孫濤在商鋪門口守一天,看看商鋪的客流量有多大。但后來想了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萬一孫濤被人當間諜抓了,這事兒反倒不好辦了。
“李老板,如果您想租下這間鋪子,就先把證件和資料交給我。我得按照慣例給您做個背景調查。當然也就是走個過場。您是沈小姐介紹的人,肯定是沒問題的。”說話間,程科長從兜里掏出一把鑰匙,
“這是商鋪的鑰匙,您先歸置歸置。等過兩天背調完成,您直接去服務中心找我簽約就成。”
李哲跟對方握了握手:“程科長,太感謝您了!”
李哲給孫濤使了個眼色,后者從身上的包里拿出兩條萬寶路。
李哲接過萬寶路,又遞給了程科長:“勞煩您跑一趟,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您務必得收下。”
“李老板您太客氣了。”程科長也沒有推辭,笑著收了下來。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李哲將程科長送出了商鋪,目送對方騎著自行車離開。
孫濤走了過來,小聲問道:“李哥,一個月的租金要300元外匯券,是不是有點貴了?”
“商鋪最重要的就是位置,咱背靠著外國人住的公寓,還怕賺不到錢?”300元外匯券對國人來說確實不少,對老外來說真不算什么。這個年代的老外是真有錢。
他對著孫濤說:“明個有時間,你去一趟崇文門菜市場,把咱們租商鋪的事情告訴韓主任,催一催她那邊的進度。別到時候咱這邊的事情都辦好了,她那邊的特殊許可證還沒辦下來。”
“沒問題,今兒個傍晚我就去。”一想到以后這家店由自己負責,孫濤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勁兒。“李哥,店鋪以后怎么規(guī)劃?我提前準備著。”
李哲的目光掃視商鋪:“東邊進門的位置弄個收銀臺,把咱們的蔬菜放到最顯眼的地方。除了大棚蔬菜之外,土豆也必須得有。”
孫濤之前聽李哲提過,除了蔬菜他還準備賣些其他的物品,問道:“李哥,除了蔬菜外,咱們還劃分幾個區(qū)域?”
李哲反問他:“你有什么想法?”
之前李哲的一番話,也給了孫濤一些提醒,他回去后還專門想過這件事:“李哥,老外吃的用的東西跟咱們不太一樣。咱們的東西人家不買,人家的東西咱也沒有進貨渠道。所以我想著先上一些基本的品類。等生意做起來了,再陸續(xù)找一些進貨渠道,將商品豐富起來。”
李哲點點頭:“想法不錯,具體說來聽聽。你準備上幾個品類?”
“我覺得除了蔬菜之外,水果也可以搞一些。這方面,老外跟咱們大差不差,我就能托關系找到進貨渠道。另外,可以增加一些肉類。老外最愛吃牛肉,再搞一些豬肉、雞肉、魚蝦一類的,應該也能賣不少錢。”
李哲想了想:“魚蝦先不要進了,老外吃的品種可能跟咱們吃的不太一樣,這個回頭咱們仔細研究研究。”
孫濤在腦子里規(guī)劃了一下商鋪的空間,“李哥,那只有牛肉、豬肉、雞肉,肉食區(qū)的種類會不會太少?”
李哲微微搖頭:“不少,老外的飲食比較簡單,其實消耗量最大的是牛肉。光是一個牛肉就可以分為七八個部位。豬肉也可以分為后頸肉和肋排,雞肉也可以分割。很多老外喜歡健身,都會吃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雞胸。”
李哲總結道,“咱們的店小,品類做的太多會增加成本。其實哪怕只做一個牛肉,利潤也會十分豐厚。”
孫濤說:“除了這三個之外,我想著還可以弄一個副食類,弄一些午餐肉、火腿、鹵牛肉、鹵豬蹄和熏雞。”
李哲笑著說:“午餐肉、火腿,老外倒是吃。其余三類老外應該不愛吃了。”
“李哥,我發(fā)現這個公寓附近不光有外國人,還有華人。我覺得很可能是華僑。老外不吃,華僑吃啊。他們也有外匯券。”
“這個回頭再研究,如果公寓里的華僑人數不少,咱們可以再做一些針對性調整。”李哲覺得剛開始做,還是應該以簡單為主,說道,“咱們暫時先定蔬菜、肉類、水果三種,后期可以根據市場調節(jié)。”
“好的,李哥。”孫濤拿出一個小本,把李哲的話記下,這個方法還是周青禾教給他的。
“明個我有事可能過不來,你帶人把店鋪打掃一下。人工費用記在賬上,回頭店里給你報銷。”李哲說著拿出相機,給商鋪拍了幾張照片。
“李哥,我還有件事想跟您說一下。”見李哲拍完照片,孫濤湊了上來。
“你說。”李哲將相機收進了包里。
“我想專心經營這家蔬菜店,以后每天早上讓我弟幫著運黃瓜,您看成嗎?”
“可以,明天帶你弟過來認認門。”李哲很滿意他的辦事態(tài)度。如果孫濤不積極不上心,他還真不放心將這家店交給他打理。
當然,孫濤也不是沒有短板。李哲提醒道:“濤子,雖說以后店里會雇用會英語的店員,但他們大概率是兼職。所以你還是得學會英語,不要求學得多深,能日常交流就成。”
孫濤早有準備,“我明白,我已經開始學了。要不我給你說幾句?”
李哲這幾天聽‘中式英語’,聽得夠夠的了,可不想再讓自己耳朵受折磨。
他帶著調侃的語氣說:“我現在不檢查,等開店那天再檢查。你的英語要是不達標,我可就要扣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