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村張玉珍家。
以前張玉珍家很少做晚飯,她和丈夫都是在代銷店湊合一頓。
自打兒子林小虎回來后,代銷店關門早了,她每天都會按時回來給兒子做飯。
才幾天的功夫,林小虎原本瘦得脫相的臉頰已經胖了一圈,可精神頭卻不是很好,總是提不起勁兒,像是心里有什么事兒。
“小虎,吃飯了。快去洗手。”張玉珍吆喝了一聲。
丈夫林定遠擺上桌子和碗筷。
林小虎四仰八叉的躺在炕上,有氣無力地招呼一句:“娘,你們吃吧,我不餓。”
張玉珍走到屋門口:“不吃飯怎么行?趕緊起來吃飯!”
“我真不餓,你們吃吧。”林小虎翻了個身,頭朝另一側躺著。
見兒子這副模樣,張玉珍也沒心思吃飯,坐到炕沿問道:“小虎,你老實跟娘說,是不是有什么事兒?”
兒子沉默了一會兒,緩緩地說道:“沒事,就是天天在家里待著憋得慌,提不起勁兒,想找點活干。”
一聽兒子要找活干,張玉珍心里就有一些突突,又有一些愧疚。如果不是自己當初沒有問清楚,被豬油蒙了心,也不會把兒子送到電扇廠工作,也不會讓他遭了這么大的罪。
“兒子,咱家不缺錢。你在家里多歇一段時間,等明年再找工作。你要是覺得悶,就去代銷店轉轉,或者找朋友玩。”
林小虎坐起身:“娘,我都這么大了,天天玩像什么話?我都想干點事業。”
林定遠也進了屋子,對著媳婦兒勸道:“小虎想干點事也是好事,咱應該支持。不能因為電扇廠的事,就一下子束手束腳的。男人嘛,不經歷一些苦難,怎么可能扛得住事兒。我倒覺得有這么一遭,未必就是壞事。”
張玉珍瞪了丈夫一眼,又轉頭對著兒子說:“小虎,娘不是不支持你找活干,是怕你太辛苦了。”
“娘,我不累。天天閑著反倒容易閑出病,還不如找點活干。”林小虎說話都有勁了,不再是剛才有氣無力的樣子。
張玉珍一看這架勢,知道自己攔不住,問道:“小虎,你想做什么?”
“娘,李家的車是不是每天都往京城跑?”
“對呀,人家賣菜呢。隔的時間長了,菜老了就不好賣了。”張玉珍皺著眉,也不知道兒子打什么主意。
“娘,我想明個搭李家的車去京城,你覺得怎么樣?”
“去京城?”張玉珍的眉頭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虎子,這好端端的,你突然去京城做什么?”
林小虎答道:“我想姐和我外甥女兒了,想去京城看看她們。”
“不行!”說話的是林定遠。
林小虎有些詫異,沒想到第1個反對的會是父親:“爹,為什么不行啊?我是去我姐家,又不是去別人家。”
“你姐家……住不開。”林定遠找了一個理由很充分的借口。
其實他不想讓兒子去京城,主要還是因為女婿周永強。
之前女婿周永強想要倒賣國庫券,向他們借錢,他沒有給,還勸女婿不要倒賣國庫券。結果人家嘴上哼哈哈的,第2天一早早飯都沒有吃就走了,這是心里憋了氣啊。
現在兒子主動找上門,先不說女婿的態度如何,女兒也有可能夾在中間為難。
這種情況還不是林定遠最怕的。他更擔心的是女婿忽悠兒子一起去倒賣國庫券。他們老林家就這一個男丁,真要出什么事兒,他們兩口子非得后悔死。
張玉珍雖然不能完全明白丈夫的意思,但也清楚不能讓兒子去京城,說道:“虎子,你要真想找個活干,不如就在咱村干個活。”臨近年關,她真不想讓兒子走太遠。
林小虎皺著眉,有些嫌棄:“娘,這大冷天的,村里能有什么活?”
張玉珍答道:“怎么沒有?李家在村北忙活,建大棚干得熱火朝天。工資給的又高,村里人都擠破了頭想去幫忙。就前兩天,胖嬸家的男人想去,人家還不要呢。”
“種菜?”林小虎有些猶豫,又有一些心動,更多的是好奇,但又有些抹不開面子。
林定遠說道:“我覺得你娘說的主意不賴。前些日子我也去李家蔬菜大棚看過,不光是黃瓜,其他的蔬菜長得也很好,他家今年想不賺錢都難。虎子,你要真學會了,明年咱也建個大棚。”
“種蔬菜大棚?”林小虎又有些迷茫,“人家連胖嬸的男人都不要,能要我嗎?”
“胖嬸算啥,他能跟我比?只要我開口請你秀英姨幫忙,這事兒準成。”
林小虎露出好奇的神色,問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娘,您和秀英姨的關系怎么突然間就變好了?你咋知道人家就一定會幫你?”
“她會的。”張玉珍嘆息一聲,眼神間稍顯失落。
她和王秀英從小一起長大,原本兩人關系很好,后來她‘搶了’王秀英的相親對象,兩人才鬧的不愉快。
這件事已經過去這么多年了,兩個人早就不在乎了。甚至她覺得王秀英當年生氣,并不是因為自己搶了她的相親對象,更像是在跟自己慪氣,覺得自己背叛了她。
至于,為什么兩人這么多年不說話?最近一段時間關系突然變好了,主要的原因還在李哲身上。
當年自己和丈夫結婚后,兩個人過得和和美美,生了一雙兒女,還盤下了代銷店,日子過得有聲有色,紅紅火火。
王秀英家日子則是過得緊巴巴的,各方面都不如自己這個“背叛者”。她心里肯定不舒服,憋著一口氣。一直想把自己比下去,但又一直不如自己,這么多年一直擰巴著。
直到李哲建蔬菜大棚賺錢了,王秀英家的日子好過了,她的心態才轉變了。
只要自己開口求她幫忙,就證明自己‘輸了’,她的內心肯定是十分開心的,兩人之間的恩怨也就徹底化解了。她相信王秀英會幫她。甚至見到自己的兒子給李哲打工,王秀英沒準晚上都樂醒了。
說實話,她也不愿意開這個口,誰愿意比旁人矮一頭,但是想到憔悴的兒子……她愿意低一次頭。
當年本就是她錯了。
只怪她當時年紀小,考慮得不周全。如果換成現在的她,會用更妥善圓滑的方式去解決。
……
三號大棚。
晚上眾人都離開后,李哲將父母留了下來。
“爹,娘,我有件事要跟你們說。”李哲又換上了舊衣服,在大棚里穿不出什么好,只要不冷就行。
王秀英嗑著瓜子:“老二,什么事啊?弄得神神秘秘的。”
李哲沒有回答,從新買的黑色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遞給老李。
老李也有些納悶:“這是啥東西啊?”老李拿著文件轉過身,換了個光亮的方向看,:“購房合同?老二,你買房了?”
老李握著文件的手突然顫抖起來:“蘇州胡同7號院!你把咱現在住的院子買下來了?26000塊!好家伙,這也太貴了吧!”
“爹,我不光是買下了咱們住的前院,連后院一塊買下了。還覺得貴嗎?”
老李瞪大了眼睛,依舊有些不可置信,嘴里嘀咕道:“你把后院也買下來了?這個價格……”
老李心里也說不準是貴還是便宜,他家幾輩都是貧農,對這個真沒研究。
現在他兒子居然在京城買房了,還是1棟2進的四合院!這簡直是……別說是他了,估計任誰聽到都會吃驚。
王秀英手中的瓜子掉了一地。她知道兒子有錢,但是沒想到這么有錢,已經能買得起京城的大房子了!要不是實實在在的待在大棚里,她都覺得自己在做夢。
老天爺呀,要真是做夢,可千萬別讓我醒過來。
……
第2天早上,周青禾采摘了蘑菇,坐著卡車去了京城。
李哲照例巡視大棚。跟他一塊巡視大棚的,還有馬來小。她負責記錄蔬菜的生長數據,以及李哲對于打理蔬菜的一些要求。比如說哪些苗該澆水的,哪些菜苗該施肥,哪些要打藥?還有哪些注意多通風?李哲都會提醒到,馬來小也會忠實地記錄下來。
通過簡單的對話和一些問題,李哲能明顯的感覺到馬來小的進步很大。甚至他突然有一種想法:大哥也就那樣了,要不培養一下大嫂?
李哲巡視完大棚,準備跟老李談談陳鎮長來考察的事。剛進了三號大棚,就看到一個龐大的身影,坐在一個矮小的馬扎上,好不憋屈。
“金哥來了。”
“嘿,我最近經常來,有事沒事就往你這邊跑一趟。李老弟你該忙啥忙啥,別耽誤了你的活。”
“金哥你等會兒。”李哲出了大棚,去旁邊的一號大棚搬了一個椅子,遞給金百萬,“坐這個。”
接觸時間長了,李哲覺得金百萬這個還不賴,如果不是他幫忙找挖掘機,新擴建的十畝蔬菜大棚不會這么順利。
“謝了,李老弟。”金百萬坐上高椅子,感覺說話都利索了,“李老弟,聽說今天下午陳鎮長要來大棚里考察?”
李哲反問:“王支書也通知您了?”金百萬在村子里算個能人,可能不是第1個萬元戶,但絕對數得著前五。
而且人際關系廣,本身又是蔬菜行業的,請他來也算是情理之中。
“對,王支書給我提了一嘴,讓我有空就過來。這不,我一早就來湊熱鬧了,你們可別嫌我麻煩。”
“金哥,你說這話就見外了,我還巴不得您多來多給我提意見呢。”
“提意見說不上,咱們可以相互討論,共同進步。”說到這兒,金百萬順勢問道:“李老弟,聽說前些日子下雪,您的菜價又漲了?”
“對,黃瓜漲了一塊錢,現在市場價是8塊一斤。”
“嘖嘖,不敢想不敢想。”金百萬搖著胖腦袋。
李哲總覺得他話中有話,問道:“金哥,漲價這事有什么不妥嗎?”
“不妥倒是談不上。這要看李老弟明年有什么打算?是想自己個兒種菜,還是想帶著大家一起種菜?”
李哲想了想:“一個人富不算真的富。我更愿意帶著‘真心’想種菜的人一起種菜。”
“李老弟,你這個‘真心’用得好,有什么具體打算?”
李哲雖然有自己的計劃,但他還沒有搞清楚金百萬的來意,并沒有直接說:“金哥,我經驗不足,要不您幫我出出主意?”
金百萬看了看周圍,見沒有外人才說道:“我覺得可以簽訂一個種植合作協議。合約主要分為兩部分,前期,老弟傳授給種植戶種植技術和經驗,幫種植戶統一購買建材、農資、建設大棚,這樣議價權更足,肯定比單個的農戶購買劃算。第二部分是簽訂蔬菜收購條款,提前約定好收購價,等蔬菜成熟后從農戶手中收購上來,由李老弟負責統一銷售。”
李哲暗暗點頭,金百萬的想法與他有些相似。國內農業和國外農業的最大區別,就是國內的土地比較分散。要想大規模種植,操作起來不容易,有很多不確定性。
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盡可能多地租賃土地,自己雇人種植,這也是李哲基本盤;
另一方面像金百萬說的,跟農戶進行合作,農戶有地、有人,還可以去信用社貸款建大棚;李哲有種植經驗和組織力,可以更低價的購買建材和農資,降低農戶的種植風險,李哲也不用付出太多成本。
同時,提前簽訂蔬菜收購協議,給農戶一個基本保障和信心,讓農戶第1年在還清貸款的情況下還能盈利,算是雙贏。
李哲看著金百萬,以他對金百萬的了解,對方不是一個交淺言深的人,按理說不應該突然提起這件事。既然對方提了,那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
“金哥,您這個建議很好,我會認真考慮。我擅長種菜,但說起做生意,還得跟著您學。以后您得多幫幫我。”
一聽這話金百萬樂了,自己等的不就是這個機會嗎?
隨即,他又露出了鄭重的神色:“李老弟,如果你真的考慮我的建議,有件事就得注意了。”
果然還有后話,“您說。”
“盡量不要再提高蔬菜的售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