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娥有些懵了,著實沒想到李哲這么剛。
她語氣變的緩和,帶著笑臉:“李哲同志,我們餐廳還是很希望跟您合作的。這份合約確實有一些問題,現在撕了也好,咱們可以重新簽一份嘛。”
“怎么個簽法?是我單獨跟您簽,還是等你們兩位經理都在場,咱們三個一起談?要不兩位先統一意見,等達成一致再來找我談吧。”李哲已經不想再跟馬克西姆餐廳合作了——事兒太多。
這才合作了幾天,就開始整這些幺蛾子,以后還指不定會鬧出什么事。他的菜又不是賣不出去,何必找這些麻煩事?建國飯店、京倫酒店,哪家都不比馬克西姆餐廳差。
“宋經理,咱們以后有機會再合作吧。”李哲站起身直接離開了辦公室。
“李哲同志,你別急著走啊!我沒有說不跟您合作,要不這樣,咱們還按原先協議重新簽合同,我保證這次合約是作數的!”李哲沒理她,腿長較快幾步下了樓,騎上自行車直接走了。
等宋月娥追下來,李哲已經走遠了,氣得她直拍大腿。
李哲想了想,沒有直接去建國飯店,而是再次返回長城飯店,找到了長城飯店的采購經理唐德民。
“李老弟,您怎么又回來了?是忘了什么事兒?”
李哲并沒有隱瞞,將馬克西姆餐廳的事情說了一下。
唐德民笑道:“李老弟,你做得對!這種餐廳就沒有合作的必要。別管合不合規矩,既然已經簽了合同,就應該是他們內部自己協調,沒理由牽連到您身上。”
“唐經理,我和馬克西姆餐廳斷了合作,手里正好多出來了一批菜。我原本想著去建國飯店或京倫酒店推銷,但想到您朋友也需要菜,就想先跟您的朋友談談。如果她有意向采購蔬菜,最好是在今天下午之前談;如果她沒有意向,那我就直接去建國飯店和京倫酒店。”
“李老弟,謝謝你給我這個面子,我現在就聯系她。”唐德民很清楚李哲這番話并非是客套話,而是現實就是這樣——李哲剛跟馬克西姆餐廳斷了合同,多出來的那批菜肯定要及時找到賣家,總不能砸到自己手里。
換句話說,他的朋友只有三小時的機會。如果過了三小時,李哲肯定要去建國飯店或京倫酒店。一旦李哲去了這兩個地兒,他朋友連殘羹剩飯都吃不上,畢竟,能壓那兩個酒店一頭的也就自家酒店了。
下午3點,蒙娜麗莎餐廳。
這家餐廳就位于建國門外大街,距離友誼商店不遠,不時可以看到洋人從附近走過。李哲將自行車停在門口,打量著這家餐廳——餐廳分上下兩層,西式裝修風格,門口掛著的牌子上面寫著中英雙文,外匯券結算。
李哲提著友誼商店的袋子進了餐廳。已經過了飯點,餐廳里的客人并不多,有一桌洋人坐在靠窗的桌子旁喝著咖啡,嘰里呱啦地說著什么。
穿著白色制服的女服務員走過來問道:“同志,您幾位?”
“我姓李,約了你們餐廳的沈經理見面。”
服務員打量著李哲,“您跟我來吧,我們經理在2樓等您。”
上了二樓樓梯,斜對面有個小吧臺,一個穿著皮夾克的女人站在吧臺里。服務員走到吧臺前:“老板,李老板到了。”
女人瞅了李哲一眼,做了個請的手勢:“李老板隨便坐,我是這家餐廳的老板沈亞楠。”
李哲坐在吧臺對面,打量著對面的女人:齊耳短發,穿著黑色皮夾克,手腕上戴著女款勞力士。她個子不算低,但有些偏胖,看起來顯矮。
“李老板想喝點啥?紅酒、白酒、還是咖啡?”
李哲怕晚上睡不著,沒敢要咖啡:“來杯紅酒吧。”
沈亞楠倒了半杯紅酒遞給李哲:“您嘗嘗味道怎么樣?”
李哲不懂紅酒,但某音霸總怎么喝酒他還是見過的,晃了晃杯子,放到鼻子下聞聞,喝了一口:“不錯。”放到現代,李哲這么裝大概會被罵,但這個年代還是很有市場的。
沈亞楠不免對李哲高看一眼:“李老板,您對紅酒也有研究?”
“談不上。”李哲應了一聲,直接談正題:“沈老板,聽說您想從我這購置些新鮮蔬菜。”
“對,您那都有什么菜?報個價。”
“西蘭花和青椒五塊外匯券一斤,生菜四塊外匯券一斤。不講價,現金現結。”李哲打開友誼商店的袋子,露出了里面的青菜——其中青椒是他從家里帶來的,西蘭花和生菜是他從長城飯店要來的。
沈亞楠拽過袋子,拿起生菜、青椒看了看:“不錯,菜都挺新鮮。”她叫來服務員:“把這些菜送到后廚。”服務員離開后,沈亞楠沖著李哲說:“李老板,如果我記得不錯,您那邊應該還能提供黃瓜吧?”
“抱歉,黃瓜沒貨。”
沈亞楠說道:“那這三種菜我各要20斤,就按您之前說的價。”
李哲并沒有急著答應,反問道:“沈老板,不知道唐經理有沒有向您提起過馬克西姆餐廳的事兒?”
“唐經理說了,你不用擔心,我們餐廳我說了算,不會出現這種麻煩。”
李哲繼續說道:“沈老板,我和馬克西姆餐廳解除合約后,原本是想跟建國飯店談合作的,但是想到之前唐經理向我推薦您,所以才會來您的餐廳談。
說實話,來之前我也有些猶豫,畢竟從餐廳的知名度和經營時間來看,建國飯店的供應合約會更穩定一些。我想知道貴餐廳和建國飯店比起來有哪些優勢?”
“我喜歡爽快的人。”沈亞楠笑了笑說道,“就像你之前說的,建國飯店名氣更大,跟他們合作確實更穩定。但問題是你的菜不愁賣——就像現在這樣,你和馬克西姆餐廳剛剛解除合約,就已經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
所以供貨渠道穩不穩定,對你來說沒有太大影響,因為這個市場是你占主動權,而不是對方說了算。馬克西姆餐廳只是個例外。”
沈亞楠給自己倒了一杯紅酒,喝了一口:“說到我們餐廳的優勢,我這個人喜歡交朋友。我說自己想開西餐廳,周圍的朋友都幫我出謀劃策。
我之前并不知道您有供貨渠道,住在長城飯店的朋友告訴我那有新鮮蔬菜,然后,我去長城飯店找到的采購部唐經理,才跟您聯系上。
以后,您有事兒也可以來找我,我有能力解決的會幫您辦,解決不了也可以找朋友幫忙,多個朋友多條路嘛,您說是不是?”
對方有能力在這里開餐廳、收外匯券,肯定有門路,有背景。李哲不認為自己供應蔬菜就能成為對方朋友,但多個關系多條路的道理,他是認同的——關系沒用的時候是閑棋,有用的時候是殺招。
沈亞楠和李哲都不是磨嘰的人,兩人又商談了些細節問題,草擬合同簽訂供菜協議。
蘇州胡同,李家。
客廳里,馬克西姆餐廳的外方經理劉志明焦急地等待著。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有新鮮蔬菜供應,餐廳的生意好多了。如果突然中斷蔬菜供應,餐廳生意肯定會受影響,所以即便不是他惹的麻煩,這一趟他也必須來。
見李哲推門進來,他趕忙迎了上去:“李老板,今天上午的事情真是抱歉!我當時沒在餐廳,所以才出了這樣的誤會。我替宋經理向您道歉。”
李哲對劉志明的印象還是不錯的:“劉經理,我知道你有你的難處,我能理解,但我不希望因為這些事影響到我的生意。”
“您看這樣成嗎?再給我們餐廳一次機會。我已經和宋月娥商量好了,還是按照之前的協議購買蔬菜。明天您去我們餐廳,咱們重新簽訂合同,我保證這次合同不會再有任何問題!”
李哲已經過了相信別人保證的年紀,這次看似是意外,但已經暴露了他們餐廳的問題——換句話說,發生這種事其實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餐廳的制度沒變,人也沒有變,類似的事情就可能還會再發生。李哲沒興趣參與他們的游戲——他們斗來斗去是因為確實能爭到利益,李哲參與進去收獲的只是麻煩。合同既然已經解除,何必再趟這渾水?
李哲語氣堅定地說:“劉經理,咱們以后有機會再合作吧。我目前不打算再跟貴餐廳有生意來往,您還是再找其他供菜渠道吧。”
見劉志明還要再說,李哲揮手止住對方:“其實咱們兩個終止合作,對您來說也未必是壞事。您覺得呢?”
劉志明愣了一下,隨即想清楚了李哲的話:之前沒供應蔬菜就罷了,現在因為蔬菜供應餐廳生意變好,如果蔬菜供應突然斷了,導致生意下滑,肯定要有人為此負責。
他深吸一口氣問道:“如果宋月娥離開了馬克西姆餐廳,咱們還有合作的機會嗎?”
李哲不會給他任何保證,望向外面:“明年再說吧。”明年的反季節蔬菜產量會暴增,市場行情也會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