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院判來得很快。
在南瑾診脈時,發現她脈象很亂,又有氣滯之兆,很明顯是因著憂思多慮,而導致了積郁成疾。
故而他在向沈晏辭回稟時,面色也稍顯凝重起來,
“啟稟皇上,瑾貴人的脈象是典型的沉弦脈。所謂氣滯則弦,血虧則沉。上回微臣診出瑾貴人喜脈時,便已察覺她有氣滯之兆,只是那時不甚明顯。
而今診來,卻是有積郁成疾的征兆了。加之瑾貴人這幾日似乎并未怎么進食,一時情緒激動,導致氣血逆涌,這才引發昏厥。”
侯院判所言,是說南瑾長久為一心事所困擾,
而柳扶山倒臺不過是這兩日的事,
這番診斷,倒是從側面印證了南瑾方才所言非虛。
侯院判叮囑道:“心病還須心藥醫,微臣可為瑾貴人開些疏肝解郁的方子,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貴人開解了心結才是。不然氣血兩滯,母體孱弱,對龍胎也是無益。”
“朕知道了。”
沈晏辭看著躺在榻上的南瑾,
她似是淺淺睡著,只不過眉心緊蹙,擠出清淚兩行無聲流淌,口中又弱弱囁嚅著什么。
沈晏辭湊近她些,方聽她喃喃夢囈道:
“是我負了皇上的心意......”
這樣微弱的聲音,卻能極為輕易地鉆進沈晏辭心底。
有那么一個瞬間,他的思緒仿佛被拉回了數年前,將他困在了云蒙山上那個漆黑的山洞里。
那時的他身受重傷,穿著北狄衣物,戴著從死人臉上扒下來的面具。
他以為他撐不住了。
所以上蒼給予了他一束救贖的光。
當日的南瑾并不知曉他的身份,便是將他當做了北狄余孽,也仍會善心施救。
她本就是如此良善的一個人,
是他尋得她太晚,
而今又怎能怪她風霜盡染后,沒了當年的純善?
這般想著,
他揩去南瑾臉頰淚痕,緊緊攥住了她的手。
算不得昏睡了多久,
南瑾是在聞見魚片粥的鮮香味后,才緩緩掀起了眼皮。
她躺在龍榻上,有人為她細心掖好了被角。
轉過眼,就看見沈晏辭立在不遠處的小幾旁,不斷攪弄著一盅氤氳著熱氣的湯粥。
“皇上?”
她似不信眼前所見,聲音顫抖遲疑。
沈晏辭聞聲回眸,“可算醒了。”
他攙扶著南瑾靠在他懷中坐著,取來盛好的粥,緩和道:
“幾日沒好好吃東西了?”
南瑾磕絆道:“嬪妾日日都有好好用膳。”
“又要騙朕?”沈晏辭攪弄著粥底,試過溫度合宜,才舀一勺遞到南瑾嘴邊,
“你便是不顧著為難自己朕會心疼,也得為咱們的孩子考慮。”
南瑾沉溺于沈晏辭的溫柔中,淺淺進了半碗,忽而緩過神來,
“皇上,我......”
“朕知道你要說什么。”
沈晏辭放下碗盞,取來絹巾擦拭著南瑾的唇瓣,
“大懿律法有定,殺人是該償命。但若所殺之人乃是不孝不悌之徒,倒算立了功勞。
朕問過鎮國公府的下人,你母親當日是被你長姐親手活埋。這樣毒辣了心腸的不孝子,實在死不足惜。
至于欺君之罪......朕在溫泉山莊染及天花,命懸一線之際,你不顧己身來探望朕,哭得眼睛都腫了。這些朕都看在眼里,也明白你對朕的真心。
普天之下,想要攀附皇恩的人比比皆是。人性如此,朕一味苛責你當初的謀算,原也是朕被氣昏了頭。”
這本是南瑾的錯處,卻在她一夢之間,便被沈晏辭全都攬在了自己身上,倒像是他對不住南瑾。
這些話讓南瑾聽來,如何能不感動?
她側過臉去,眼中淚盈于睫,將落不落。
沈晏辭扶著她的肩膀稍稍施力,迫她轉過身來。
那樣迷茫無措的眼神,看得沈晏辭心里發酸。
他有些慌了,一味抱住南瑾,輕撫著她的薄背,
“別哭,別哭。是朕不好。”
這樣將眼淚蓄在眼眶中,紅澀一抹尤顯凄楚可人的模樣,南瑾曾在私下里,不知對鏡反復練習了多少次。
非得是哭得梨花帶雨,我見猶憐,
才更能激起男子與生俱來的保護欲,惹得憐愛。
南瑾本是倔強性子,不愿討好迎合任何人,
便是因著這樣的脾性,昔日在鎮國公府時,她沒少討過打。
可如今,
她卻不得不扮上從前最不屑一嗤的模樣,以此來博得一個男人的同情、信任,又或是愛。
她問:“嬪妾做了這么多錯事,皇上就這般原諒了嬪妾,會不會......”
話至一半,沈晏辭已是吻在了她腮邊的淚痕上,
“你可知你最大的錯處是什么?”
南瑾搖頭。
沈晏辭便道:“是你不信任朕。只以為你與朕說了實話,朕會厭你、棄你。可若彼此真心,你便該知道,朕定會理解你、護著你。”
“皇上......”
“好了。”沈晏辭擁著南瑾,將剩下的半碗粥取來,
“往后再不提此事。朕與瑾兒之間從無芥蒂,彼此和愛也當更勝從前。”
他細心舀一勺湯粥,沖南瑾打趣道:
“眼下最重要的,是別餓著咱們的孩子了。”
雷霆之威與情意綿綿的轉變只在一瞬,
君恩不似流水,倒更像是天邊浮云,從不曾為人琢磨通透。
待食了飽腹,沈晏辭又道:
“鎮國公府對你父母做出那樣的事,而今也算有了報應。他的兒子柳執舟逃竄到了滇南,被官兵包圍后仍抵死不從,已被就地正法。
至于他......柳執舟不曾投案自首,朕當依循先前旨意,將他近親三族皆凌遲處死。你父母九泉之下聞得此訊,也可安息了。”
【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