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火急火燎的跑到祠堂門口,見老族長站在高高的條凳上,手拿著銅鑼,笑容滿面。
便知道一會定會有好事發生。
見人來的差不多了,老頭兒手里的銅鑼猛的一敲“咣——”的一聲。
之后扯著嗓子大喊:“都別講話了,肅靜、肅靜!聽我講!”
老族長笑得臉上的褶子都快開成了太陽花兒:“今天把大家召集過來,是有要事宣布。
我知道大家都還沒吃飯,我也還沒吃飯。
但我接下來要講的事情遠比吃飯更重要,你們最好豎起耳朵聽好了。
“您老快說。別耽誤大家回家喝酒。”
老頭兒清了清嗓子喊道:“今天,暖暖和彥仔去找我了。
說想給我們村蓋一座族學,請先生過來教孩子們讀書識字。
家里不論幾個孩子,只要年紀達到五歲以上,男女都可以入學讀書。
第一年先生的束脩和孩子們的筆墨費用全包。
另外,她還會給我們村買一座田莊送給村里當作族產......”
老族長把江暖的話重復了一遍。底下先是一片寂靜,片刻之后瞬間爆發出海一樣的山呼。
“老天爺啊,我們村居然要蓋學堂了,我從前做夢都不敢這么想!”
“可不是。還是族學,以后只要是咱們村的娃娃都可以進族學讀書了。”
“娘哎,我們族上要是有了族學,豈不是成了整個馮乘縣的頭一份。
那往后,孩子們說親,還不得可著咱們村挑?”
“肯定的。當就現在我們村這條件,四周的幾個村子都羨慕的緊。
這族學再蓋起來,那還了的?”
最高興莫過于孩子們,紛紛跳著拍著手喊:“啊——我們也可以上學讀書了。
我們也可以上學讀書了,真好。”
因為家里窮,他們從前只有羨慕別人的份兒。
現在好了,他們終于不用再羨慕別人了,他們也可以讀書識字了。
一個小姑娘滿臉期待的拉著她娘的衣角問:“娘,學堂蓋起來后,我也可以進去讀書識字嗎?”
她娘摸了摸小姑娘的發頂,斬釘截鐵道:“當然能!你暖暖姐姐說了,女孩子也是可以進學堂讀書的。
你們啊,可算是趕上前所未有的好時候了。”
她奶也是笑容滿面:“去,你和你兩個姐姐都去。
好好的讀書識字,不求你們將來能有暖暖這樣有本事。
只要識了字,將來嫁去夫家,夫家都要高看一眼。
將來還能教導下一代,多好的事啊。”
老太太既羨慕又感慨:“還是你們這一代的命好。
我們那會兒要是也能識字就好了,我現在的日子肯定不這樣兒。”
她老伴兒正好在旁邊,聞言咧著嘴問道:“不這樣你還能哪樣兒?”
老太太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肯定不會嫁給你這老東西,處處討人煩,哼!”
這天晚上,許多人都在床上“烙起了餅”,想到即將要建起來的學堂,一夜未眠。
以至于第二天不少人都頂著黑眼圈下地,卻是精神奕奕,笑容滿面。
互相碰見,聊的話題也是圍繞著即將要蓋起來的學堂。
族老們湊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最終決定將村子北邊地勢最高也是最寬最平坦的那塊地拿來蓋學堂。
因為蓋學堂的事情,江暖再次找上了老朋友周明方,請他幫忙設計建造,順便提了一下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與此同時江彥也發動了自己的朋友圈,開出了豐厚的條件。
請從前縣學山長和先生們,幫忙介紹兩位先生來江家村學堂教書。
除了人品才學,還要求思想開明不迂腐。
人家問他:“這有才學,人品高尚且容易理解,你這個思想開明又是怎樣一個開明法?”
江彥道:“因為我們江家的族學建起來后,不僅收男學生,還有女學生。
若是先生的思想固步自封,認為女娘不配進學讀書,這樣的人我們是絕計不會請的。”
“原來如此!你們家族的女娘真是有福了啊!”
至于江彥為什么請從前縣學的先生和山長幫著找人,而非老師耿大儒。
實在是耿大佬的圈層地位太高了,來往的朋友全都是大景朝學術圈的頂級大佬。
這樣的圈層,你讓他幫找個帶博士生的導師容易,你讓他給你個找個幼兒園老師,那不純純開玩笑嗎?
為了趕在九月開學前把學堂建起來,周明方的團隊頂著夏天的毒辣日頭開工了。
江暖怕蓋房的工人們中暑,冰鎮過加了糖的綠豆湯,一天往工地送兩桶。
桃子李子之類的時令水果也不吝嗇,一筐一筐的往工地上抬。
這般大手筆,著實給蓋學堂的團隊美壞了。
一邊吃一邊同周明方道:“老大,跟著你干了那么多年的活兒,就屬江家村的活兒干的最得勁兒。
主家事少,吃食大方,結工錢也干脆。要是每個主顧都能像這位江小姐似的那就好了。”
周明方喝了一口涼絲絲甜滋滋的綠豆湯笑道:“這樣的美事兒想想就行了,像江小姐這樣好的主顧鳳毛麟角。”
工地那邊干的熱火朝天,江暖這邊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如今莊子里的稻子已經泛了黃,秧田里的二季稻秧苗也已經出了青。
過不了幾天就要進入忙死人累死人,搶收搶種同老天爺搶時節的的雙搶季了。
直到看到佃戶們拿著盆盆桶桶的清洗,在她看起來老掉牙的谷斗子時,江暖這才想起來,自己忘記了什么。
比如腳踏式的打谷機和風車。
于是當天下午回到家,江暖就鉆進書房開始畫圖,打算明天一早就去尋呂縣令幫忙。
這兩樣東西的木質構件打造起來不難,周明方的團隊里就有手藝十分厲害的木工師傅,這東西他們做起來簡直不要太容易。
難的是里頭的鐵制齒輪組件,需要去打鐵鋪子里專門制定。
而且,自家的莊子這么大,一臺打谷機肯定是不夠的,起碼需要十臺以上。這就需要十套組件。
在這個買口鐵鍋都需要戶籍證明的時代,她想一次性定制這么多“奇怪”的鐵器,沒有特別的渠道證明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她必須找呂喻幫忙。
第二天,江暖從稻莊巡視回來,換了身衣服揣上圖紙就要去縣城找呂喻。
剛到碼頭,就看到一條不大的客船靠上了岸。從船上走下一群人來,為首的正是呂縣令。
白澤甩甩漂亮的小尾巴尖,驚訝道:“靠,這家伙是有讀心術不成,我們剛要去找他,他就自己來了。”
江暖倒是挺樂的:“那不正好,省得我們再跑一趟了,這叫想瞌睡來了枕頭。”
于是綻出一個大大的笑容快步迎上前去:“今兒一早,喜鵲就在墻頭鬧喳喳的。
我尋思今日定是有什么好事發生。原來,是應在大人您身上了啊。
大人大駕光臨江家村,江暖有失遠迎,還請恕罪,恕罪!”
呂喻一見是她立即樂了:“有些日子不見,這你小丫頭又皮了不少啊。”
江暖嘿嘿一笑:“哪里,哪里,我這不是看見大人您來了,我高興么?”
呂縣令半工開玩笑道:“雙搶將近,我下鄉巡視走到這附近。
眼看著時候不早,腹中空空,就想上你家來蹭頓飯吃吃。”
他看了眼江暖的打扮:“看樣子本官來的不是很湊巧啊,你這是要外出?”
江暖笑瞇瞇的:“巧,可太巧了。我說我就是要去縣衙找您的,您信嗎?”
“找我?”
“對。”江暖斂玩笑,正色道:“真有很重要的事情找您。
只是我還沒來得及出發,您倒是先來了。咱們算不算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呵,你這丫頭倒是會說話。”
江暖得意極了:“那是,我也是這么覺得。”
兩人打趣幾句,江暖道:“這河邊熱的很,咱們還是先回家再說。
我家里備了冰鎮的綠豆沙,又涼又甜,吃一碗下去,簡直不能更棒。”
“是嘛,那本官定要嘗嘗。走,前面帶路吧!”
到了家,江暖一邊讓陳管家上了冰鎮綠豆沙,給眾人去去暑氣,一邊派了小廝去書房喊江彥。
本縣的父母大人來了,作為主人總是要出來見個禮的。
結果耿大儒聽到呂喻的名字,也把手里的書放下了,悠哉道:“走,一起去見見吧!”
且說呂喻吃了一口冰鎮綠豆沙,果然又涼又甜,仿佛全身的暑氣都下去了一半兒。
吃得正美呢,就見門口走進來兩個人。
當前那個小少年他認得,是江暖的弟弟江彥,今年永州府院試的案首,頭名秀才。
后面是一位儒雅的青衫老者,頭發花白。只是這老者怎么越看越眼熟......
呂縣令盯著那老者足足看了好幾息,甚至伸手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的確沒看錯后,臉色瞬間大變。
忙放下碗三步并作兩步迎上前來,俯身便拜:“學生呂喻見過老師!
不知老師前來馮乘,未曾迎接,呂喻實屬不孝!”
耿大儒伸手扶起他:“快起來吧。此事說來話長,我們稍后再聊。”
一旁的江家姐弟看到這一幕,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靠,什么情況?
耿大儒居然是呂縣令的老師?
不說是耿大儒除江彥外的另外四位弟子,不是著名書院的山長就是京中的高官嗎?
什么時候又多出來一位縣令學生了?
姐弟倆你看我我看你,均是一臉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