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知南的話像一枚細針,輕輕刺破了車內勉力維持的平靜。
韓若薇的手指驟然停在安全帶扣上,那枚素圈婚戒在透過車窗的陽光下,閃過一絲微涼的光。她確實在無意識地摩挲它。這個連她自己都未曾察覺的習慣,卻被他精準捕捉。
引擎的轟鳴聲從跑道方向傳來,由遠及近,然后又逐漸遠去。在這短暫的喧囂之后,車內的寂靜顯得格外沉重。
她轉過頭,迎上他的目光。那是一名資深機長在漫長飛行中練就的洞察一切的眼神——冷靜、銳利,不容欺瞞。她深吸一口氣,知道任何職業性的安撫或避重就輕都已失去意義。
“傳感器的事,”她終于開口,聲音比想象中更平穩,“工程部的初步報告說,不像是簡單的故障或誤報。”
莫知南的眉峰幾不可見地蹙了一下,但神色未有太大波動,只是靜靜等著下文。
“有跡象表明,可能有人為干預的因素。”她選擇著詞匯,既傳遞信息,又試圖不過度驚擾,“所以,在事情徹底調查清楚之前,你的復飛時間需要延后。”
她停頓了一下,觀察著他的反應。他的下頜線似乎繃緊了些許,但依舊沉默著,目光落在她臉上,示意她繼續。
“明天上午十點,安監部門的人會來找你談話。”她說出了最后,也是最艱難的部分,“趙主任建議……在此之前,我們先回家休息,暫時避免與其他機組人員接觸。”
一段更長的沉默在車內蔓延。莫知南的目光從她臉上移開,望向窗外那片廣闊的停機坪和跑道。一架國航的波音777正在滑入指定位置,龐大的機體在陽光下反射著冷硬的光芒。那是他熟悉的世界,秩序井然,每一顆螺絲的擰緊都有標準可循,每一次起降都關乎數百個家庭的托付。而“人為破壞”這四個字,像一滴墨汁滴入了清水,瞬間暈染開一片不容于這個體系的渾濁。
他忽然輕笑了一聲,帶著一點自嘲,一點難以置信的荒謬感。
“所以,”他緩緩地說,聲音低沉,“他們懷疑我?還是懷疑有人沖著我來的?”
“是調查,知南。”韓若薇糾正道,試圖將事情拉回專業和理性的范疇,“程序如此。你是最后一個執飛那架飛機的機長,所有的異常都是在你的航班上被發現的。安監部門必須排除一切可能性,包括……”她頓了一下,“包括任何微小的、看似不可能的環節。這不是針對你個人。”
“但停飛是。隔離也是。”他陳述道,語氣里沒有憤怒,只有一種深切的疲憊和了然。
她無法反駁。她伸出手,覆蓋在他放在方向盤的手上。他的手指冰涼。
“回家吧,”她輕聲說,不再是航醫對飛行員的口吻,而是妻子對丈夫的懇切,“我們先回家。我給你做加了藍莓的松餅。你需要睡一覺,一切等明天談完之后再說。”
莫知南的目光再次投向航醫中心那棟白色大樓,然后緩緩收回。他發動了汽車,引擎低聲嗡鳴起來。
“好,回家。”他最終說道,打轉向燈,駛離停車位。
車子平穩地匯入機場內部的通道車流,窗外是忙碌的地勤車輛、拖著行李的機組人員、以及遠處永遠不息起降的鋼鐵巨鳥。那個他們彼此歸屬、賴以生存的世界,此刻被一層無形的玻璃隔開,看似清晰,卻觸手冰涼。
駛離機場區域,駛上高速路。城市的輪廓在天際線上逐漸清晰。
就在韓若薇以為他會一直沉默下去時,莫知南忽然開口,聲音平靜得近乎陌生:
“若薇,我記得所有異常數據出現的確切時間點和飛行姿態。”
他頓了頓,目光凝視著前方蜿蜒的道路,如同凝視著無形的航圖。
“我也記得當時駕駛艙里每一個人的反應。如果真有人做了什么,”他緩緩地,一字一句地說,帶著某種冰冷的確定,“我會找出來。在安監部門之前。”
車窗外,城市的喧囂撲面而來。韓若薇握緊了指尖,戒指硌在皮膚上,帶來一絲清晰的痛感。她意識到,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或許才剛剛開始掀起它的第一股氣流。而她的丈夫,這位習慣于掌控一切、在萬米高空之上也能保持絕對冷靜的男人,已經本能地切換到了應對危機的模式。
他們的車匯入熙攘的車流,像一滴水融入河流,看似尋常,卻已駛向未知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