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金陵震怒 隴東再起烽煙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六月,南京。
黃埔路委員長官邸內,雖已盛夏,卻因蔣介石臉上密布的寒霜而顯得氣氛凝重冰封。他手中的一份緊急軍情電報已被指節捏得變形,胸膛因憤怒而劇烈起伏。
“蠢不可及!馬鴻賓這個莽夫!愚不可及!”蔣介石的浙江口音因極致的憤怒而尖銳,“近萬大軍,隴東經營多年,竟被……被朱毛流寇偏師的一個團,打得全軍覆沒!慶陽丟了!環縣丟了!連……連我剛撥付的重炮,也資敵了!奇恥大辱!黨國之奇恥大辱!”
他猛地將電報摔在桌上,玻璃板都震得嗡嗡作響。侍立一旁的陳布雷與侍從參謀們屏息垂首,噤若寒蟬。隴東的慘敗,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挫折,更是政治上的沉重打擊。各地軍閥,尤其是近來剿共態度消極、與紅軍暗通款曲的東北軍,正冷眼旁觀。中央軍的威信,他蔣某人的顏面,正被馬鴻賓這個蠢材按在黃土溝壑里摩擦!
又一份情報送達,內容更讓蔣介石血沖頂門:敗軍之將馬鴻賓為推卸責任,竟在報告中將紅軍“獨立團”描繪得如同天兵天將,并言之鑿鑿該部已獲匪中央擴編為“獨立旅”,擁兵近萬,正于慶陽、環縣等地大肆建立所謂“蘇維埃政府”,分田分地,招兵買馬,氣焰極度囂張。
“獨立旅?!八千之眾?!蘇維埃政府?!”蔣介石從牙縫里擠出這幾個字,臉色由鐵青轉為駭人的煞白。一個團就已攪得隴東天翻地覆,若真讓其成功擴編并站穩腳跟,與陜北匪巢連成一片,后果不堪設想!這王林,必是心腹大患!
“立刻!給胡宗南發電!”蔣介石幾乎吼出聲,“命令他的第一軍,不!讓他即刻抽調已整編完畢、最具戰斗力的第一師,星夜兼程,直撲慶陽!限期收復失地,殲滅王林所部,奪回重炮!我要看到戰果!要看到王林的人頭!”
……
陜西咸陽,第一軍臨時指揮部。
胡宗南接到這份措辭嚴厲的電令,眉頭緊鎖。他時年四十,作為“天子門生第一人”,深知校長此刻的震怒,也明白剿滅這支紅軍新銳的政治意義——不僅是軍事行動,更是做給東北軍、西北諸馬看的立威之戰。
然而,他的第一軍整編工作正進行到關鍵階段。最強的第一師雖框架已成,但新兵補充、裝備磨合、戰術協同遠未純熟。許多德械裝備,官兵操作尚顯生疏。倉促拉上去,面對一支剛獲大勝、士氣如虹、詭計多端的對手,風險極大。
他斟酌再三,提筆回電,詳細陳情:“校長鈞鑒:電令敬悉。職部第一師整編雖初步完成,然新兵甚多,技戰術生疏,重武器與部隊協同尤需演練。倉促出戰,恐難竟全功,反損我軍威。懇請寬限時日至八月底,待整訓完畢,職必親率虎賁,為校長踏平隴東,擒渠獻捷。”
電報發出,胡宗南心下稍安,自覺理由充分。他命令第一師繼續加緊整訓,同時派出偵察單位向隴東方向滲透,收集情報,做前期準備。
……
時間進入六月底。
南京的蔣介石遲遲未見胡宗南出兵,反而收到更多關于慶陽“匪患”日益坐大的情報:蘇維埃政府掛牌辦公,赤衛隊建立,土地分配如火如荼……紅軍儼然已將慶陽經營成了新的堡壘。
蔣介石的耐心徹底耗盡。他不再通過電報,直接要通了咸陽的專線。電話接通,不容胡宗南多言,冰冷徹骨的聲音便穿透線路:
“宗南!你的電報我看了!我不要聽這些理由!整編未完成?難道要等共匪把慶陽變成第二個瑞金嗎?政治需要,重于軍事!現在、立刻、馬上!我要看到第一師的行動!”
胡宗南試圖解釋:“校長,學生并非畏戰,實乃……”
“實乃什么?!”蔣介石厲聲打斷,“第一師是我中央軍精銳樣板,裝備、火力遠超馬家軍!難道還怕了紅軍一個剛剛湊起來的旅嗎?俞濟時(時任第一師師長)是干什么吃的?告訴你,胡宗南!立刻出兵!這是命令!再敢拖延,貽誤戰機,我看你這個軍長也不用當了!”
“啪”的一聲,電話被重重掛斷。胡宗南握著話筒,臉色青白交錯。校長的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無任何轉圜余地。軍令如山,更關乎前程。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無奈與隱憂,眼中閃過軍人的決斷:“傳令!第一師即刻停止整訓,進行戰前動員,補充彈藥糧秣!三日之內,誓師出發,目標慶陽!告訴俞師長,校長震怒,全國矚目,此戰許勝不許敗!要打出我中央軍的威風來!”
“是!”
……
七月初的隴東慶陽,獨立旅的整編與根據地建設正熱火朝天。旅部院內,人員川流不息,整編方案正在細化落實;城外訓練場殺聲震天;后山靶場炮聲隆隆。
這一日,王林正與政委王光道、參謀長鐘光邦商議新兵分配和防務調整,機要員匆匆送來一份絕密電報,落款是中央軍委。
王林迅速閱看,神色先是振奮:“好消息!二、四方面軍在甘孜勝利會師了!已決定共同北上!”
“太好了!”王光道、鐘光邦聞言大喜,臉上頓時綻放笑容。三大主力即將會師,意味著紅軍力量空前壯大,西北局面將為之一新!
然而,王林的笑容很快收斂,將電報遞給他們:“后面還有。中央緊急通報,蔣介石嚴令胡宗南第一軍之第一師,約萬余人,已自咸陽出動,兵鋒直指我慶陽。中央判斷,敵第一師雖倉促出戰,但裝備精良,火力強大,且蔣介石志在必得,欲以此戰立威。”
電報最后是中央的建議:“……你部剛經大戰,整編未竟,疲師久戰,恐難正面硬撼強敵。望你等審時度勢,可考慮暫時放棄慶陽、環縣等城,轉入周邊山區機動,以保存有生力量為第一要務,待敵鋒芒過后或我與二、四方面軍會師后,再圖恢復。切不可浪戰。”
旅部內的氣氛瞬間從歡樂的巔峰轉為凝重。歡樂與壓力,希望與挑戰,幾乎同時降臨。
王光道看完,沉吟道:“中央的考慮是穩妥的。胡宗南第一師是老蔣的嫡系王牌,我們確實需要時間完成整編和休整。”
鐘光邦看著地圖,補充道:“敵兵力萬余,裝備優勢明顯,且挾怒而來,銳氣正盛。我軍連續作戰,傷員不少,新兵尚未融入,硬拼確實不智。”
王林走到地圖前,目光銳利地掃過慶陽周邊的山川河流,沉默了片刻。放棄辛苦打下的城池和初步建設的根據地,他心有不甘。但中央的建議無疑是最冷靜和理性的判斷。
{歷史旁白:1936年5月-9月中央軍胡宗南部第一師正式整編成第一軍,胡宗南以第一師作為基礎,拆分出來一個78師,第一軍整編完成后近5萬人(包含非戰斗部隊),第一師被拆分后7月份左右整編后1.1萬人左右。
1936年7月初賀老總帶領二方面軍在甘孜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賀老總的到來,被變相挾持的朱老總、劉帥等終于能夠獲得話語權,再加上四方面軍南下在百仗關的失利,現在南下計劃已經失敗,甘孜會議最終決議:北上!紅軍主力終于再次攥成一個拳頭,朝著陜甘方向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