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茹的眼神中透著些心馳神往:“我原以為女子能考取功名只是話本子里才有的情節。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柳瀟瀟一拍手,“是啊,在《拯救將軍》的話本里女子就可以在書院讀書,可以考科舉入廟堂。我還羨慕來著!沒想到在我們大昭就可以!”
霍錦安嘆氣:“按照法律是可以,只是在世俗中,朝堂還只是男人的天下。不過這不妨礙我們弄個書院,以在書院讀書之名討論話本。”
話是這么說,可現在三人的情緒都不如之前商討交流話本的時候高。
她們才知道了女子也可以不困于后宅,甚至有機會在向來只有男子指點江山的朝堂之上嶄露頭角。
而回歸到當下,她們卻只能借著讀書的名義弄個書院討論話本,這落差未免太大,一時間都有些不舒坦。
魏鋒見狀,不由出聲安慰幾人:“往好處想,現在都沒有女子進書院,即使你們只能借著書院的名義聚集好友討論話本,多少也算是一種進步?”
這話說的連他自己都不是很有底氣。
霍錦安微笑著安撫幾人:“魏大人說的對,現實如此,我們也沒辦法,就先按照原計劃,辦個書院。等書院辦好了我們再邀請相熟的朋友姐妹。只不過這相關手續……”
楚靈巖:“這事交給我吧!不出三天,手續一定能辦下來,只是這辦書院的地點……”
霍錦安立即接話:“文田斜街有個廢棄的書院,我之前買了下來,原本是想著開店做點生意貼補自己,既然現在有需要,不如就充做書院吧!地方是偏了點,但是對于我們來說正好。”
魏雅茹和柳瀟瀟都高興地表示贊同。
楚靈巖和魏鋒卻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霍錦安。
這還真是……湊巧。
霍錦安:“咱們多找些人,人多熱鬧嘛!不過僅限于女子,就當是我們的閨閣秘密。”
三人紛紛點頭。
魏鋒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那我是不是該回避一下?”
魏雅茹哼了一聲:“你都聽完了,現在說什么回避?算了,哥哥你就出錢翻修一下我們的書院吧,給你個補償的機會!”
魏鋒哭笑不得:“行行行,包在哥哥身上。”
幾人又聊了一會,多是對書院的翻修規劃。
雖說只是用來談論話本的幌子,可到底是她們集體做的第一件“大事”,自當用心一些。
到下面的雁峰先生都說完了書,她們也才跟著人群散去。
霍錦安一回家,就提著路上隨手買的點心去了老太太院子里。
老太太看見霍錦安就眉開眼笑:“三丫頭回來了,今天都認識了什么人??”
霍錦安勾起嘴角,早就知道老太太會有此一問,她面上恭敬地說:“魏姑娘介紹了兩個朋友認識,一位是觀文殿大學士家的嫡女楚靈巖,還有一位是護軍參領家的嫡女柳瀟瀟。”
老太太干枯蒼老的手不自覺地收緊,嗓子有些發干:“額……咳咳,都是……都是權臣貴女啊!”說著又有些緊張地看著霍錦安,“你沒有失禮之處吧?”
霍錦安笑著搖頭:“自然沒有,她們還約我下次再聚呢!”
老太太臉上笑開了花,連連道好,“家里的姑娘還是屬你最爭氣了!”
霍錦安沒接老太太話茬,將一直提在手里的點心放到桌上,“聽聞祖母這兩日胃口不好,我回來路上特意買了點酸棗糕,這種酸酸甜甜的點心最開胃,祖母不妨嘗嘗!”
老太太笑得見牙不見眼:“就屬你最有孝心!今晚就在祖母這吃飯!”
能跟老太太一起吃飯,對于庶子庶女來說那是莫大的體面。霍云慶那么得霍長松喜歡,也沒上過幾次老太太的桌。
霍錦安歡歡喜喜應下,做足了孝順孫女的模樣。
眼見著霍錦安在家中的地位水漲船高,從前欺負過霍錦安主仆的下人都夾緊了尾巴做事。
本以為這位看著寬和三姑娘的如今得了勢,為了自己的名聲和在長輩們眼中的形象應該也不會太為難他們,可誰成想一個個的還是被發落了。
偏偏每次發落都是有理有據,誰也挑不出毛病來,更說不上公報私仇。
但所有下人都漸漸明白,這位整日言笑晏晏的三姑娘絕對不是個好惹的,妥妥的一個睚眥必報的主兒!瞧瞧院里少了的那些面孔可不都是從前得罪過三姑娘的人!
別人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三姑娘報仇那是從早到晚!
轉眼間,到了玄安書局評出優秀讀后感的的日子。
大清早,玄安書局門口告示欄上就貼上了十篇讀后感。
不到半個時辰,公告欄下就站滿了人,簡直跟科舉放榜有的一比。
有文章上榜的,在公告欄下歡呼,指著自己的文章告訴圍觀的人自己上榜了。
二十兩紋銀本就不是小數目,再加上之后還會將自己的文章拓印,隨話本第四冊贈送,這等好事誰能不高興?
擺在第一位的文章就是裴靖所作。
裴靖的讀后感并無多少華麗的辭藻堆砌,觀點獨到而實際,相關的分析入木三分。
最重要的,裴靖的讀后感重點分析話本中女子也可入仕的背景,并且提到在大昭國建國之初就有很多杰出的女性官員,為大昭的繁榮昌盛做出巨大貢獻。并指出大昭國的法律中本來就允許女子科舉。
裴靖是從現實與話本故事相呼應的角度進行剖析,比起其他多數都將重點放在主人公武將軍身上的讀后感,確實獨特又鞭辟入里。
同時這篇文章也引起了相當大的討論風波。
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大昭國竟有女子可以考取功名的律法。
那段被人刻意掩埋的歷史也終于隨著這篇文章被挖掘出來。引起了廣泛討論。
霍錦安很滿意這個結果。
實際上她自己也寫了一篇從女子為官的角度分析的讀后感。計劃著如果沒有人從這個角度寫,那就發表自己寫的這篇。
從一開始寫這部話本,她的目的就是兩個,一為趙玄洗白,二為復興女子科舉的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