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點……”
林川的目光落回章程上,指尖點了點其中一頁。
“除了咱們清平縣本地的營生,我和南宮先生核對了各位掌柜平日走的商路,又根據(jù)眼下的局勢重新規(guī)劃,打算合并出三條主路,一條往北,一條往西,一條往南。”
眾人對視一眼,震驚不已。
往南的路線,大伙自然是熟門熟路。
從鐵林谷出發(fā),過了青州地界,從黃河渡口往懷慶方向,幾個漕運碼頭是必經(jīng)之地,在這里把鐵器、鹽巴換成中原的糧食、綢緞,再順著淮河入長江,三五天便到揚州,接著往下游去金陵……
這一路從北境走到魚米鄉(xiāng),中原的糧、江南的綢、金陵的瓷,東海的鹽,層層轉(zhuǎn)賣,歷來是賺錢的好路子,眾人每年都要跑上幾趟,閉著眼睛都能摸到門路。
往西的路線,那就是去隴西。
這條路要翻過重重的西梁山,一路不好走不說,前幾年西梁軍在山里設(shè)了關(guān)卡,盤剝得厲害,商隊屢屢吃虧,漸漸就沒人敢走了。再后來韃子占了西梁城,西梁山更沒人敢去,如今西梁城剛被鎮(zhèn)北軍拿下,這條路或許能重新打通?
可一想到西梁山的山匪,不少人還是暗暗皺起了眉。
可是往北……那就是韃子的地盤啊……
眾人各自對視一眼,目光充滿了憂慮。
如今邊境戰(zhàn)亂,草原各部落雜處,今日結(jié)盟明日仇殺,漢人商隊過去,輕則被搶個精光,重則連尸骨都找不著。
“大人……”王掌柜抱拳道,“往南、往西都行,可這北邊……草原上的部落兇得很,哪有講道理的?小的叔伯輩就有去北邊的,至今沒回來……”
“是啊大人。”做皮毛生意的李掌柜也苦著臉,“草原上的皮毛是好,可沒命賺啊!前年我派伙計帶了十車鹽過去,剛到邊境就被截了,伙計斷了條腿才爬回來……”
林川看著眾人發(fā)白的臉色,指尖在桌上輕輕敲了敲,沒直接回答,反倒問了句:“諸位覺得,草原的生意,賺頭大不大?”
眾人一愣,隨即紛紛點頭:“那自然大得很!韃子啥都缺,咱們的鐵器、鹽巴、瓷器、綢緞,只要能賣過去,至少翻幾番,而且韃子的牛羊便宜得很,趕回來又能大賺一筆……”
林川笑了笑,目光掃過眾人:“既然賺頭大,北邊這條線,那必須得走。”
眾人怔了怔,沒敢說話。
林川也不解釋,笑道:“大伙擔(dān)心的無非是有命賺沒命花的事兒,不過我既然敢提這條線,自然有法子護商隊周全。北邊有愿意跟咱們做生意的門路,具體是什么門路,眼下不便細說,但能保商隊平安進出。而且往北的商隊,我會派一百名游擊營弟兄護送,尋常部落也不敢輕易招惹。”
眾人還是猶豫,你看我我看你,沒人敢接話。
一百名兵丁是不少,可草原上的騎兵動輒數(shù)百,真要是遇上了,這點人夠看嗎?
林川也不急,只是笑道:“這事不強求。愿意往北的,利潤分賬時,商會抽成減半;怕險的,先跟著往南、往西走,等看到北邊的商隊賺錢了,再加入不遲。”
他將章程往前推了推:“路是死的,人是活的。天下的錢,從來不是守著熟路就能賺夠的。鐵林商會要想立住腳,就得有人敢走別人不敢走的路。”
堂內(nèi)靜了片刻,周掌柜忽然抬起頭:“大人,小的愿意搭股!我這鋪子里,正缺好皮子呢!”
李掌柜困惑道:“我說周掌柜,你做米面生意,缺什么好皮子?”
“你管我?”周掌柜笑道,“我想把米袋子改成皮袋子不行嗎?”
眾人哄笑起來。
李掌柜雖然做皮毛生意,可他是新來的,自然不知道周掌柜跟林大人的熱絡(luò)關(guān)系,還當(dāng)周掌柜是故意笑話他,便不再說話。
可王掌柜等人卻看出了些端倪,便開口道:“大人,這韃子喜歡中原的綢緞,小人的德隆布莊也愿意搭股!”
林川看著漸漸活泛起來的氣氛,眼底的笑意深了些。
他沒說血狼部,沒說那些彎彎繞繞的聯(lián)盟,只給了一個“能賺錢、能保命”的念想。
有時候,讓人心動的不是萬全之策,而是看得見的好處,和對領(lǐng)頭人的那份信任。
“好,”他拿起章程,“既然有人愿意試,那這三條路,就都先探起來。不過有一點要說在前頭,這三條路,都得有游擊營派人跟著,既是護衛(wèi),也是眼線。商隊走到哪兒,他們就得把哪兒的動靜記下來。不是要窺探誰家的家底,是為了咱們自己的安全。如今世道不太平,多一分警惕,就少一分風(fēng)險。”
眾人沉默片刻。
周掌柜率先起身,對著林川深深一揖:“大人想得周全!我等都聽大人的!”
“我等附議!”其余掌柜紛紛應(yīng)和。
林川看著滿堂熱切的面孔,緩緩點頭。
“既然大伙兒信我,我便擔(dān)下這個擔(dān)子。南宮先生,”
他轉(zhuǎn)頭看向一旁記錄的南宮玨,“從今日起,商會的賬目和文書,就由你總攬。周掌柜,你熟悉清平縣的門路,先帶著人把各家的貨底盤點清楚,三日后來鐵林谷匯總。”
“是!”兩人齊聲應(yīng)下。
……
眾人離開后,林川把周掌柜留了下來。
三樓漸漸安靜下來,窗外的日頭斜斜照進來,在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周掌柜,往南的路線,你可熟悉?”
林川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問道。
周掌柜點點頭:“回大人,小人走了二十多年,閉著眼都能摸到門路。”
他掰著手指細細道來,“從鐵林谷出發(fā),往南過了黃河渡口,便是懷慶。那里的山藥、牛膝是藥材行的硬通貨,府城綢緞鋪里的潞綢,花色比青州府鮮麗得多,每年收幾車回去,在本地能賣出翻倍的價錢。”
林川點點頭:“潞綢確實不錯,只是南來的商隊總壓價,往后入了商會,統(tǒng)一報價,該多賺些。”
周掌柜眼睛一亮:“大人說得是!再往南到開封府,才算踏入中原。江南的稻米、湖廣的茶葉都在這兒集散,小人的周記糧行往年就在這兒采買,咱們青州的杏花村酒,也多在漕運碼頭轉(zhuǎn)給南來的商隊,他們說往江南運,能賣上高價。小人覺得,以后的將軍醉,可以多往南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