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創造了歷史!”
鄂維南放聲大笑。
對于實驗室中其他人來說,這或許只是一次實驗的成功,一次課題的勝利。
但身為院士,擁有更高視野的他知道,這絕對是劃時代的成果,他甚至覺得,這半個多月取得的成果,比他前半生所有工作取得的成績都要重大!
他知道陳輝會成功,但從來沒想到,會這么快就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
現在看來,他還是小瞧了陳輝那個模型的作用。
雖然他的專業是應用數學,但他涉獵各個領域,凝聚態物理、化學、生物……
他當然明白新的半導體出現意味著什么。
氧化鎵器件支持800V及以上高壓平臺,采用氧化鎵逆變器后,充電樁功率密度將提升3-4倍,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充電時間將從30分鐘縮短至7分鐘。
甚至因為導通損耗僅為硅基器件的1/3000,電機控制器效率提升至98%,整車能耗降低10%,續航還能提升15%,真正做到充電五分鐘,續航五百公里。
可以預見,油車將要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了。
不巧的是,西方因為在燃油發動機上擁有上百年的積累,一直以來都牢牢的占據著燃油車的優勢地位,在之前的幾十年里,華夏雖然努力追趕,卻收效甚微,雖然擁有不少汽車工廠,雖然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
但賣出去的每一輛車,80%的利潤都是西方人的。
大家都羨慕西方人的高福利,殊不知,他們能夠享受那樣的高福利,是因為他們躺在祖先的功勞簿里,通過技術優勢,全世界吸血來達成的。
直到新能源車的出現,新能源車直接繞過了燃油發動機,比拼的是電池的底蘊,而這方面,西方并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于是,憑借著碾壓性的工業化能力,華夏的新能源車開始占領全球市場。
但新能源車一直有一個最大的痛點,那就是充電太慢,續航太短,對于一些有續航恐懼癥的人來說,根本無法忍受。
所以即便是新能源車已經大行其道了好幾年,依舊有不少人選擇油車。
因為加油最多只需要幾分鐘時間,就能輕松跑個七八百公里。
但現在,氧化鎵的發現,將徹底扭轉這個局面,將再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止新能源車席卷整個藍星。
這對于在新能源車上遙遙領先的華夏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利好。
鄂維南腦海中已經滿是盛世到來的場面。
氧化鎵的作用當然遠不止于此,在特高壓直流輸電中,采用氧化鎵的換流閥損耗將降低至0.5%,每年可減少全球電網損耗超1000億度。
氧化鎵功率放大器在28GHz頻段功率密度達8.2W/mm,比氮化鎵高30%,能夠使5G基站覆蓋范圍擴大40%,基站整機功耗下降25%,單站年省電費超1萬元,完全能夠支撐華夏建成300萬座5G基站目標。
并且氧化鎵制成的太赫茲器件預計能實現100Gbps無線傳輸速率,為6G超高速通信奠定基礎!
氧化鎵太陽能板使衛星重量減輕80%……
氧化鎵器件使末端制導精度提升70%,抗干擾能力增強,將使反艦導彈命中率從65%提升至92%……
電力電子、航空航天、通信、醫療……
一組組的數據出現在鄂維南腦海,他不敢想象,當氧化鎵完成工業化后,將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多大的變化。
“鄧婷,你負責寫專利,不僅要申請國內的專利,國際主流國家的專利也都申請一遍。”
肖蒙恢復了些冷靜,有條不紊的吩咐到,“楊馳,你再進行幾組實驗,驗證一下材料的穩定性。”
“鄂老,論文您來寫還是我們來寫?”
說完,她看向鄂維南。
鄂維南卻笑著搖搖頭,看向陳輝。
“模型已經發過論文了,還能再發?”
陳輝不明所以,他這篇論文現在還掛在數學年刊上呢。
鄂維南和肖蒙對視一眼,他們知道,陳輝大概還沒明白這次的成果到底有多重大,也不明白物理和化學論文的玩法。
“氧化鎵這種材料的發現就足以發一篇頂刊了。”
鄂維南笑著說道,“論文我來寫吧,一作是你沒跑了,舒爾茨恐怕得給個二作,我和肖教授的團隊就并列三作吧。”
鄂維南對榮譽并不是那么在乎,他現在已經是院士,也已經拿過國家自然科學獎,在國內,榮譽已經達到頂級,有沒有這篇論文,并不能給他帶來太多的好處,但他的團隊卻需要這個榮譽,他不為自己,也得為自己的團隊爭取。
國際學界與華夏還是有些不同的,在華夏,更看重的是一作,但在國際學界,二作三作同樣是有含金量的,只有貢獻度不同的區別。
“你現在應該考慮的是,這篇論文是發《自然》還是《科學》!”
……
德國,馬普學會化學研究所,
舒爾茨和埃雷梅茨站在實驗室中,看著前方正在進行的一項項檢測,
心情已經沉入谷底,
根據模型跑出來的新樣品,甚至都沒法產生超導特性,
“我覺得我們或許可以結束這場沒有結果的鬧劇了。”
埃雷梅茨搖頭,對舒爾茨說道。
這半個多月時間,他們已經進行了五六組實驗,但都沒能取得太好的結果。
而根據實驗數據去修正模型,再完全按照模型生成的結果來合成材料,這樣的實驗方式讓埃雷梅茨很不適應,再加上連續多次的失敗,讓他打起了退堂鼓。
事實證明,這不是材料學的飛躍,這根本就是一場鬧劇。
“埃雷梅茨,再給我些時間。”
“這個模型在理論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唯一的問題只是訓練和修正模型需要時間。”
舒爾茨同樣有些疲憊,他承受的壓力更大,雖然穆拉并沒有給他施加壓力,但他知道,如果一直是這種結果,是沒辦法跟贊助商交代的。
埃雷梅茨搖頭,“不,舒爾茨,實驗科學跟數學不一樣,理論上成立的東西在實驗上并不一定能有好的結果,理論上不成立的東西,實驗也未必做不出來。”
“好了,這些天大家都辛苦了,先去休息休息吧。”
檢測已經接近最后環節,埃雷梅茨拍了拍手,朗聲說道。
他已經決定放棄了。
“嘿,聽我說,你也好好休息一下吧。”
埃雷梅茨拍了拍舒爾茨肩膀,率先走出實驗室。
舒爾茨無奈,跟著走出實驗室,他并沒有放棄,他相信這個模型沒有問題,數學是不會騙人的,但他也不得不重新找一個合作伙伴,這意味著大量時間的浪費。
回到酒店,舒爾茨將自己扔進柔軟的大床,張開雙手呈大字型躺在床上,完全放松。
不過他并沒有休息太長時間,便一個激靈坐起來,來到書桌旁,打開電腦,他要抓緊時間聯系下一個合作伙伴。
叮咚!
打開電腦時,一聲郵件提示音吸引了舒爾茨的注意。
是他的合作伙伴陳輝發來的。
他毫不猶豫的點開。
“氧化鎵?”
“新一代半導體?”
“他們成功了!”
很快,舒爾茨坐直身子,雙眼中迸射出刺目的光芒。
沒有任何猶豫,他抱著電腦狂奔出房間,直奔埃雷梅茨的住處,他的酒店距離埃雷梅茨的住處只有十幾分鐘路程。
咚咚咚咚!
急促的敲門聲響起。
“舒爾茨?”
房門打開,睡眼惺忪的埃雷梅茨看到站在門口的舒爾茨,神色無奈,他才剛回到家里,剛睡下。
“成功了!”
“這個模型是沒問題的!”
舒爾茨興奮的將電腦遞給埃雷梅茨。
“半導體?”
“氧化鎵?”
埃雷梅茨接過電腦,就這樣一邊查看郵件內容,一邊往客廳走去,在沙發上坐下。
“竟然真的成功了!”
十幾分鐘后,埃雷梅茨收回目光,喃喃自語一聲,眼中滿是不敢相信的光芒。
“不過,你為什么不直接把郵件轉發給我?”
埃雷梅茨看向舒爾茨,抬了抬手中的筆記本電腦,“抱著這玩意兒跑步不累嗎?”
“我沒功夫跟你開玩笑,埃雷梅茨,我們應該繼續實驗!”
舒爾茨興奮的大聲說道。
埃雷梅茨皺眉思考了半晌,“半導體跟超導并不完全一樣,它們對工作環境的要求并沒有那么苛刻,所以只需要根據生成的結構合成材料即可。”
“但超導,需要給予合適的工作環境,比如低溫,比如高壓,所以即便模型給出的材料結構是對的,我們也需要慢慢去摸索這個材料需要的超導轉化臨界條件,我們甚至都沒辦法確認它到底能不能產生超導效應。”
“我們現在就像是無頭蒼蠅,這樣是行不通的!”
“我明白!”
舒爾茨在狂奔的路上就想明白了,“我們還需要給模型加上臨界轉化條件的參數,讓模型在生成材料結構的同時,給出對應的臨界轉化條件!”
埃雷梅茨沒有因為舒爾茨的頓悟而振奮,反而瞪大眼睛看向舒爾茨,“你瘋了?”
“不如直接讓模型給你生成個室溫超導好了。”
舒爾茨描繪的圖景的確誘人,但太過不現實,他不認為以現在的科學實力,能夠研發出這樣的模型。
“我不懂實驗科學,你不懂數學!”
舒爾茨自信的說道,“雖然這的確很難,但并非無法辦到。”
“更何況,我們還有神一樣的隊友!”
“那個神奇的華夏小子嗎?”
埃雷梅茨低語,“他們的確很幸運。”
陳輝在給舒爾茨的郵件中列舉了氧化鎵的數據,雖然埃雷梅茨主業是研究超導,但材料界的事情他也是有關注的,他知道這個成果有多么驚人。
即便是他,也很是羨慕。
“希望你們能成功吧!”
“如果你們做到了,隨時可以來找我。”
埃雷梅茨合上舒爾茨的電腦,“但現在,我需要睡一覺。”
……
京城,某四合院中,
“領導,重大突破!”
一位中年興奮的沖進小院,直奔書房,卻在書房外被一位持槍警衛員攔下。
“怎么了?”
“這般風風火火的?”
書房門推開,一位國字臉矍鑠老者走出來,聲音沉穩的問道。
“有重大科學突破!”
“您看。”
中年拿出一個鴻蒙平板,遞給老人。
“新型半導體?”
老人拿著平板往書房內走去,中年看了警衛員一眼,見沒有阻攔,這才跟了上去。
“還真是重大突破啊!”
中年走進書房時,老人已經在紅木書桌后坐下,盯著平板上的數據,滿面紅光,他知道,能到自己面前的數據,一定是經過核驗的。
所以,這個數據,必定是真的!
“天佑我華夏啊!”
中年喜形于色。
“陳輝這個名字,我怎么記得在哪見過?”
老人盯著平板上的一個名字,微微皺眉,努力的在記憶里搜索這個名字。
“您老忘了,上次搞出熱電材料的,也是這個陳輝!”
中年毫不吝惜溢美之詞,“這可真是我們華夏的麒麟子啊!”
“是他啊!”
老人恍然大悟,“當真是人才興國!”
“這樣的人才,一定要好好獎勵!”
“放心吧,光是上次的熱電材料,組織上就已經在考慮對他進行嘉獎了,只是申報還在走流程,還沒到您這兒來。”
中年得意的笑道。
老人神色一正,“還走什么流程,直接拿過來,到時候部里開個會,大家討論一下就決定了。”
中年卻是笑著搖頭,“那您老可得多等一陣子了,現在又多了這個半導體材料,原定的嘉獎恐怕得再往上變一變了。”
“是得變一變,該變!”
老人點頭贊許,“原定的是什么嘉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
中年琢磨著說道,“現在嘛,至少也得是特等!”
老人擺手,“特等?”
“那就特等國家自然科學獎吧!”
中年一愣,“這?”
“這是不是不合禮數?”
“怎么,你不明白這氧化鎵的價值?”
“我當然明白!”
“不,你不明白!”
“這是國運!你懂嗎?”
“這樣的貢獻,不要說自然科學獎,便是最高科學技術獎,也未嘗不可。”
“但是,現在就給自然科學獎了,以后他要是再做出什么成果,我們恐怕就沒什么可獎的了?”
“他才十七歲啊,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怎么,你要玩封建那一套?”
“有功就獎,有過就罰,有多大功勞給多大獎賞!”
“以后他要是真的還能做出什么成就來,那就再給他更高的獎勵,我還怕他作不出更多的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