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熱電材料?”有同學茫然的問道。
“就是一種散熱材料,在鋅片中使用的,你想想,鋅片中那么多晶體管,肯定是需要散熱的。”
最近這些年鋅片的熱度居高不下,不少關注這方面的同學也都看過不少科普文章,了解得也不少。
“哦!”
同學們恍然大悟,“原來是華夏另辟蹊徑,在散熱材料上做出了突破,逼得阿斯麥不得不低頭。”
也就是說,華仔或許并沒有付出他們預料中的那個大代價,這次合作,并非什么各退一步的低頭,而是華仔憑借自己的實力,迫使對方讓步!
想通此節,同學們不由熱血沸騰。
此消彼長,這其間的差距可太大了!
“我們又贏了?!”
同學們情緒高漲。
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我還有個疑問。”
有同學弱弱的開口,“我記得阿斯麥是制造光刻機的,并且專精這一個場景,跟造鋅片也沒啥關系啊,他跟華夏合作個什么?”
“這還不明白嗎?”
“鋅片廠商們想要這種新型熱電材料,但是華夏想要光刻機,廠商們沒有光刻機,只能找個中間商來勾兌一下,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
尹浩思路非常清晰。
“可是什么樣的散熱材料,能夠讓廠商們不惜解除對華仔的限制,都要跟華仔合作呢?”
這是個好問題。
光刻機就像是汽車的發動機,散熱材料最多算是車輪子,但你這車輪子得好到什么程度,才能讓發動機廠商求著來跟你合作?
難道你這車輪子自己就能飛不成?
“ZT值2.1的熱電材料行不行?”
這時,張夏忽然開口說道,他還在關注著華夏新聞官方號,上面剛剛發布了一條新通告。
【祝賀江城大學陳輝同學在《自然物理》發表一篇高水平論文】
標題下的詳情中寫著論文標題和簡述。
“ZT值2.1?”
那位之前解釋熱電材料的同學驚呼一聲,“目前市面上最先進的熱電材料的ZT值才1.5,并且還沒有完成大規模工業化,2.1-1.5=0.6,也就是說,性能提升了三成多!”
“三成多?”
同學們大眼瞪小眼,對三成這個數字沒什么概念。
“就這么跟你們說吧,之前熱電材料ZT值的進步都是零點零幾的提升的,提升0.1都是能發一篇一區SCI的,甚至從0.9提升到1的實驗室就發在《自然物理》上?!?/p>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作者壓著發,他能水六十篇SCI,讓我們班都博士畢業都綽綽有余了?!?/p>
嘶!
同學們倒吸一口涼氣。
這下子他們對0.6和三成這個數字才產生一個清晰的認知。
當真是恐怖如斯!
“不止三成!”
尹浩搖頭,“根據國內科學家們的尿性,這種文章,這種戰略性研究,文章都是有滯后性的,既然發出來了,那肯定就不是前沿的技術了,并且,阿斯麥都妥協了,三成的性能提升可不夠。”
“所以說,性能提升肯定不止三成,至少是六成!”
他對目前鋅片的性能,還有華仔與西方前沿技術的差距同樣很了解,這個估算出來的數據已經很接近事實了。
“等等,你們關注的重點不應該是這篇論文的作者嗎?”
張夏看向尹浩。
“陳輝嘛,怎么了?”
尹浩還沒從熱電材料巨大突破的震撼中回過神來。
但很快,他明白了張夏的意思。
“陳輝?”
“江城大學不會只有一個叫陳輝的吧?”
“我艸,難道,是陳大神?”
身為班長,尹浩一直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但這一刻,他實在沒忍住的爆了粗口。
“真的是陳大神!”
“你們看,《自然物理》上有作者的聯系方式,這郵箱,就是陳大神的?!?/p>
張夏同樣在尋找證據,最后他停留在了《自然物理》的官網中,篤定的說道。
教室里頓時安靜下來。
今夕是何年?
同學們都有些恍惚。
好嘛,他們都還在瑪卡巴卡,同班同學都已經開始為國爭光了?
……
臨安,巴巴里阿總部,
巴巴公益負責人肖明坐在大廈高層的窗邊品茶,他的對面是達摩院負責人孫劍鋒,兩人面前桌子上的平板屏幕顯示的,正是華夏新聞那條重磅消息。
“可惜,當年要是能拉攏那個小家伙,現在巴巴里阿恐怕要飛黃騰達了?!?/p>
孫劍鋒有些可惜。
“這誰能想得到那個小家伙會成長得這么快?”
肖明搖頭,“我要是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我特么去年直接梭哈黃金,現在都不跟你在這兒玩了。”
“本來是有機會抓住的?!?/p>
孫劍鋒還是搖頭,他這種做技術出身的,對人才還是很看重的,越是看重,就越是難以輕易釋懷。
“你就偷著樂吧,幸好我們沒給那個小家伙使袢子,不然我們還有機會坐在這兒喝茶?”
肖明冷笑一聲,“接下來就有好戲看咯!”
藍方都市報,魔都分部,編輯部中,原本忙碌的辦公室今天顯得格外安靜,所有人都噤若寒蟬,無心工作,因為華夏新聞那條重磅消息一發布,再結合那篇通告,無疑給藍方都市報宣判了死刑。
大家都不知道公司還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還干個屁的活。
所有人都有意無意的看向編輯部盡頭的某個辦公室。
副總編辦公室中,賈寧目光呆滯的看著電腦屏幕,屏幕上自然也是華夏新聞剛剛發布的訊息。
事實證明,他的投機至少是管用的,憑借前些天那條轉載的文章,給藍方都市報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原本只是普通編輯的他,現在已經是副總編了。
當然,這也跟他之前堅持不懈的轉載外面的文章,挑起爭論,吸引大量流量有關系,想當副總編,靠一篇文章自然是不夠的,只是這篇文章格外火爆,成為了那個晉升的契機而已。
只是現在,這個晉升的契機變成索命的符咒。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自己只是轉載了一條新聞而已,應該沒事的吧?”
“我給藍方都市報立下了這么多的汗馬功勞,應該不會開除我吧?最多給我降職成為最低級的編輯,也還是能接受的。”
賈寧雙眼失焦,心中胡思亂想,晉升副主編后,志得意滿的他終于下定決心,在魔都買了一套老破小,首付三百萬,貸了五百八十萬。
雖然壓力不小,但如今利率很低,每個月只用還兩萬四千多,公積金抵掉一部分,再加上剛漲了工資的他和老婆的工資,每個月還能存個大幾千,壓力并不算大。
畢竟之前租房子一個月也要五千多,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還隨時可能被急著賣房的房東趕出去,在魔都工作不過五年多,他就被趕出去了兩次。
他受夠了這樣的生活,所以他很早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魔都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為此,他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
并且他剛升了副主編,今年年終獎又能漲不少,只要再過兩年,這套房子就不會有太大壓力了。
沒想到現在出了這么個事。
要是被辭退,他們家的天,可就真塌了。
賈寧惶惶不可終日,各種念頭在腦海中此起彼伏,感覺腦袋都要炸了一般。
幸好,這時兩個神色威嚴的西裝男子走進了藍方都市報的這處分部,問明方向后,徑直走進副總編賈寧的辦公室,幫他結束了這場糾結。
“你好,賈寧是吧?”
“你涉嫌勾結外部勢力引導網暴華夏功臣,請跟我們回局里走一趟,配合調查?!?/p>
賈寧癱坐在椅子上,萬念俱灰的同時還有一絲解脫。
好了,這下不用擔心被辭退了,連家都不用擔心了,等自己出來,老婆應該找了個好人家了吧。
兩個威嚴男子帶著賈寧走出辦公室,同時宣布,“因為藍方都市報的違規操作,要求停刊整改,什么時候整改好,就什么時候復刊?!?/p>
說完三人就走出了藍方都市報的編輯部。
與此同時,羊城藍方都市報的總部,幾位負責這件事的總編,總負責人都被神秘人帶走配合調查,不止是魔都分部,整個藍方都市報都被要求停刊整改。
至于什么時候能恢復,恐怕是遙遙無期,畢竟老板都進去了。
也不只是藍方都市報,前些天跳得最歡的那幾個報紙,都接到了神秘人的拜訪,比如心驚報……
之前因為相關戰略還處于進行中,這才讓他們多蹦跶了幾天,如今塵埃落定,自然到了算總賬的時候了。
……
荷蘭,阿斯麥總部會議室,
剛剛與華夏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的高層們面色陰郁,原本一家獨大,現在要跟人分享到嘴的肥肉,沒有任何人會有好心情。
即便他們分享的也并不是最核心的技術,并且沒有其他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華夏也沒辦法真的制造出一臺3nm的EUV光刻機,但之前那些家伙可是只用DUV就造出了媲美3nm工藝的鋅片,誰知道拿到更加先進技術的華夏,到底還能做出什么讓他們瞠目結舌的事情來。
反倒是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夫心情說不上多壞,這次戰略協議他們的確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收獲同樣不小,華夏只是拿到了他們次代產品的技術,他們卻拿到了華夏那種神奇的熱電材料,以他們現有的技術,完全能夠在產品力上碾壓,保持絕對的優勢。
或許華夏能夠快速吸收他們的技術,甚至青出于藍,但那至少也是五到十年以后的事情了,那個時候,他們早就開發出下一代技術了。
同時他們手握光刻機和熱電材料兩大殺器,在整個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也大大增加,再也不用完全仰人鼻息,像之前那種迫使他們完全放棄華夏市場的決定,他們是不可能輕易答應的。
更重要的是,借著這次戰略合作,華夏那龐大的市場,再次向他們敞開了懷抱,占據了全球市場50%的華夏,在他眼中就是塊肥肉,之前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放棄,現在正好借著這個機會重返華夏,對他們來說,非但不是禍,而是福!
哪怕華夏也能憑借次代技術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大頭還是他們的,相比起華夏市場,被華夏吃掉的那點份額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你們看《自然物理》最新一期那篇文章!”
忽然,首席技術官馬克驚呼一聲。
馬丁最終還是沒能在三天內完成逆向工程,所以現在首席技術官變成了馬克。
不用董事們吩咐,馬克就已經將自己看到的內容投屏到會議室大屏上。
《黃金比例分形缺陷誘導的聲子局域化突破:實現ZT=2.1的CuSe基熱電材料》
畢竟是科技公司的董事,在場的高管們也都是懂一些科技的,尤其是剛剛因為熱電材料與華夏簽署了一個讓他們不高興的協議,ZT值這個詞他們很敏感。
“他們都**文了?”
“那我們還跟他們合作個什么,直接復現論文不就行了?”
有董事當即跳腳。
做生意到了他們這個級別,協議什么的,也未必就是什么金科玉律,只要利益足夠大,完全可以撕毀協議。
“恐怕不行!”
馬克搖頭,“我大概看了下這篇文章,作者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分形結構,能夠提高材料的ZT值,但最高也就2.1,可華夏他們提供給我們的熱電材料,ZT值高達2.9!”
“以那些華夏人的脾性,他們怎么可能把最新的技術放出來,我之前就聽說過,他們有好很多技術,過了幾十年都沒有發表論文,那些科研工作者們一輩子默默無名,實際上做出了驚人的成績。”
“這恐怕只是他們技術中的一環,只有這個分形結構遠遠不夠,他們至少還提出了一種新的計算模型,才能在這個分型結構基礎上完成那么大的提升?!?/p>
克里斯托夫的眼光很不錯,這位新的首席技術官對技術的了解遠不是之前那個草包馬丁能比的,這種洞察力,是技術人員必備的。
“那你拿出這篇文章來做什么?”
有董事不高興的皺眉,原本就心情不好的他,可沒心情跟馬克在這兒看熱鬧。
“這篇文章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
馬克看向克里斯托夫,“我們可以把這個人挖過來!”
會議室中眾人眼前一亮,這個人既然能成為一作,必然是這個項目的主要人物,如果能夠挖過來,不僅能夠拿到分形結構的資料,甚至,還能得到更多!
他們目光落在論文作者那一欄上。
江城大學,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