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此事,王氏徹底下定決心。
不過真正到和離這個地步還得再過幾個月,她想操持完九娘的親事再和離。
崔窈寧心里清楚,母親這是擔心自己會被說閑話。
母親覺得她和離,到時候自己嫁給裴宴書,鎮國公府的人會介意這點。
崔窈寧覺得母親其實多慮了,她上輩子嫁給裴鈺,在鎮國公府待了幾年,實在太了解他們的脾性,就他們那個樣子,怎么可能敢暗地里說自己的閑話?
先不說自己,單說晉陽長公主的脾氣,他們就不敢做這件事。
更何況崔窈寧因為他們對裴宴書不好,有點討厭他們,從沒想過跟他們處好關系,他們若是不來招惹她也就算了,若是敢來招惹她,看她怎么收拾他們。
崔窈寧沒告訴母親這些事,乖順地享受她對自己的好。
王氏心結打開后,整個人的氣色一下子好了起來,瞧著像是雙十年華的女子,她本來就是世間難得一見的姝色,身子好起來之后更增添了幾分美貌動人。
崔譽十分側目,頻頻去往她的院子,每晚想要留宿,卻都會遇到崔窈寧。
崔譽霎時黑下臉,“九娘,你都多大的人了,還一直纏著你母親?”
少女絲毫不怕他的黑臉,嗆了回去,“那父親這么大的人,不也想纏著母親嗎?父親總不能仗著自己年紀比我大就欺負我吧?再這樣我就找祖母評理了。”
崔譽這才想起來這丫頭才剛及笄,還什么都不懂,一時噎住。
罷了罷了,左右不過幾個月的功夫她就嫁人了,到時候還怕沒有機會嗎?
真要是房中事鬧到了崔老夫人那里,他這張臉怕是也丟盡了。
崔譽拂袖而去,這之后,再也沒來找過王氏,像是害怕這個女兒還在這里。
王氏有些諷刺。
這就是她曾經心心念念的青梅竹馬。
算了,他的薄幸又不是一兩日的事,何必在這個關頭為無關緊要的人費神?
王氏繼續操持起女兒親事要的一些物件。
距離成親還有幾個月,這樣近的時間,崔窈寧卻出奇地沒有半點擔憂,她和裴宴書之間什么話都已經說開了,除卻沒有嫁給他,早就已經坦誠相見。
她時不時進宮,主要是為了陪伴胞姐。
她這樣年輕的年紀當了太后,又無人能說說話,難免覺得孤寂。
幼帝近來不知道是不是聽到了什么風言風語,跟太后置起氣,不肯見她,又不肯用飯,可把下面的那些宮人內侍們給急壞了,生怕他的身子餓壞了。
涉及到先帝的死,太后處置了一眾宮人內侍,面對這個兒子卻為難起來。
太后為了自己的母族必須如此行事,甚至說不出什么后悔的話,如果重來一次,她還是會這樣做,只是讓兒子這么早承擔起帝王的責任確實辛苦。
她思來想去還是想到了幼妹,輕聲道:“九娘,你的話陛下還是能聽得進去,他若是追問你,你就將真相告訴他吧,從一開始我就沒想過要瞞著他。”
崔窈寧有些遲疑,覺得這個行動是不是太冒險了一點。
很多孩子生來就向往自己的父親,若是他知道這事,會不會開始恨胞姐?
太后神色淡淡,“他能不能體諒都沒關系,我從來都不后悔這么做。”
“他若能體諒就體諒,不能體諒就不能。”
她當然愛自己的孩子,可再愛他,她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名字叫崔安寧。
崔窈寧帶著滿腹心思去見了幼帝。
還沒到殿中,就傳來一陣暴躁的斥責聲:“滾出去!都給朕滾出去!”
緊接著一陣“噼里啪啦”砸東西的聲音,沒過多久,那些捧著食盒的宮人就被趕了出來,各個唉聲嘆氣,見到崔窈寧的時候眼睛一亮,“九姑娘。”
這些宮人內侍各個認識她,都知道這是太后娘娘的胞妹,當今的姨母。別說當今,就是先帝都分外看重她,他們這些做奴婢的見著她哪能不客氣點。
為首的宮人低聲請求道:“陛下不肯吃,求姑娘想個法子才是。”
崔窈寧朝她微微頷首,抬步進了殿門。
幼帝躺在羅漢榻上百無聊賴地翻書,聽見動靜,倏地一下坐起身,張口便罵道:“這宮中還要不要有規矩了,朕都說了無數遍,朕不吃,不要再給——”
話還未說完,見到披著妝花緞鑲金絲紋海棠披風的少女時,眼睛咻地瞪大:“姨母?”
才剛九歲的孩子見到她滿臉都是委屈,沒有半點剛才的煩躁,一下子跑了過來,探頭往她的身后看了眼,似乎在找什么人,沒找到又失望地收回視線。
崔窈寧將披風解下掛于一旁,笑著問:“陛下在找誰?”
幼帝坐到羅漢榻上,主動將另一邊收拾好讓她坐下來,“沒有找誰。”
崔窈寧坐下后,笑瞇瞇地問:“該不會是在找胞姐吧?”
“沒…沒有!”
幼帝連忙否認,見到她臉上似笑非笑的神情,才意識到她在逗自己玩,有些憤憤不平道:“姨母,你怎么老欺負我這個小孩啊!”
也就只有在姨母這里,他才能透一口氣。
一夜之間,所有人都將他當成了大人,好像成了皇帝之后,他必須什么都懂,一旦不懂,那些大臣就會嘆息一聲,好像在嘆息父皇怎么這么快離世。
可他只是個皇太孫。
他突如其來地被推上太子之位,突如其來地被推上皇帝之位。
從始至終都沒有人問過他的感受。
沒有任何人考慮過他坐在這個位置上會不會有很多壓力。
他們能看到的只有他不行,他不懂。
這一切實在令幼帝煩躁。
幼帝覺得自己只是個普通的天資好一點的孩子,他沒有父皇的雄才大略,沒有祖父的霸道恣意,他光是做一個出色的皇太孫就已經耗費了很多努力。
如今,陡然被推上皇帝之位,幼帝的第一反應是害怕。
上了幾次朝之后,他像正常這個年紀的孩子一樣開始擺爛了。
這時候他聽到了宮中的一些流言,父皇乃至皇祖父的死都有母后的手筆。
幼帝抬起眼,抿緊了唇問:“姨母,父皇的死當真和母后有關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