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左手倒右手
“恩大成仇,此乃至理……咳咳……”李慕生咳嗽幾聲,神情變得極其嚴肅,聲音也壓低了幾分,“此言出我之口,入你之耳,絕不可再傳入第三人耳中!否則……后患無窮!”
南門通心中一凜,連忙點頭如搗蒜:“孫兒明白!此事天知地知,老祖宗知,孫兒知!絕無第三人知曉!”
說完,南門通心中也是一陣感動,知道這一切都是南門晨老祖嘔心瀝血的為家族謀劃之舉。
“嗯……”李慕生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托孤”般的沉重,“老夫……已與那木老祖達成協議。
待他結丹之后……老夫……咳咳……便會將畢生積蓄、這頭護山靈獸小紅、星河觀山門道場……乃至整個大梁的基業……都作為賀禮,贈予他開宗立派!
而他……則必須要發下心魔大誓,在我坐化之后,必會全力庇佑南門家,保南門家血脈傳承不絕,富貴綿延!”
“只要那木道人活著的一天,就必須要保證南門家綿延不絕,更不可打壓南門家的修仙天才,一旦南門家出現資質靈根絕好的苗子,更要全力栽培!”
南門通徹底呆住了。
這雖然對家族有益……但這協議的內容……未免對那木老怪來說,也太……太豐厚了吧?
幾乎是南門家將數十年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給了這位木老祖!只換來了對方的一個庇護承諾?
李慕生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緩緩道:“通兒啊……莫要覺得虧了。這星河觀山門,這大梁基業……若無結丹修士坐鎮,南門家……守得住么?與其成為眾矢之的,引來滅門之禍……不如……以此滔天恩惠,換取一位新晉結丹的善意與承諾。有他庇佑,南門家只需退回南門島祖地,韜光養晦……未來未必不能再出一位結丹……咳咳……到時……一切皆有可能……”
他喘了口氣,繼續道:“老夫也想好了……待交接之時,南門家子弟,若愿意拜入木老祖門下,成為其開宗立派之元老的,便留在星河觀山門。若不愿……便隨你回南門島……延續家族血脈。兩條路……皆可保南門家不絕……這……便是老夫……為南門家……謀劃的最后一條生路……”
南門通怔怔地聽著,心中如同翻江倒海。
最初的震驚與不舍過后,一股難以言喻的復雜情緒涌上心頭——是欽佩,是悲涼,是感激,還有一絲如釋重負。
老祖宗……當真是為南門家操碎了心!
臨到壽元將盡,還在殫精竭慮地為家族謀劃退路!
舍棄這滔天的權勢與財富,只為換取南門家一個平安的未來!
這份深沉的謀算與犧牲,讓他這個家主感到無地自容!
“老祖宗……”南門通再次深深叩首,聲音哽咽,“子孫……明白了!子孫愚鈍,竟未能體察老祖宗一片苦心!通兒……遵命!必當按照老祖宗安排,妥善處置!南門家……永世不忘老祖宗大恩!”
這一次,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
他想通了,這看似屈辱的退讓,實則是南門家在失去結丹老祖庇護后,所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保住血脈,保住根基,未來才有希望!
“那……孫兒這便去傳下法令,命家族各支脈、各處產業,開始準備收縮、轉移?將核心子弟和資源,逐步向南門島集中?”南門通迅速進入狀態,開始思考如何執行。
“不!且慢!”李慕生渾濁的眼中,驟然閃過一絲冰冷刺骨的寒芒!
那股行將就木的衰朽之氣瞬間被一股凌厲如刀的鋒芒所取代!
他臉上露出一絲極其深沉、甚至帶著殘酷意味的冷笑。
“木老祖是我們的人,此事……唯有你知我知!此乃絕密!”他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種掌控全局的自信,“就讓這消息……先飛一會!呵呵……一山不容二虎!大梁之內,那些潛伏著的、對我南門家恨之入骨的魑魅魍魎,那些暗地里投靠外敵的墻頭草,看到如此‘天賜良機’……怎能按捺得住?他們……必定會跳出來!這一次……老夫倒要看看,這大梁的污泥濁水之下,究竟藏著多少條毒蛇!”
南門通先是一愣,隨即眼睛猛地亮了起來!
如同黑夜中點亮了兩盞明燈!一股寒意夾雜著狂喜瞬間席卷全身!
老祖宗……好深的算計!好狠的手段!
兩位結丹老祖聯手做局!
一位假意衰朽將亡,一位新晉鋒芒畢露!
這巨大的“權力真空”和“矛盾沖突”,對那些對南門家心懷不滿、意圖顛覆的勢力而言,簡直是無法抗拒的誘惑!
他們必然會認為南門家老祖時日無多,新晉結丹根基不穩,兩者必有一場龍爭虎斗!
這正是他們跳出來渾水摸魚、甚至勾結外敵、顛覆南門家統治的最佳時機!
老祖宗這是要以自身為餌,以整個大梁為棋盤,引蛇出洞!
要將南門家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隱患,一次性連根拔起!
為那位木老祖接手大梁,也為南門家未來的平穩過渡,掃清所有障礙!
“老祖宗英明神武!算無遺策!”南門通激動得聲音都在發顫,臉上充滿了狂熱與崇敬!
之前的憂慮、不甘、委屈一掃而空,只剩下對老祖宗深謀遠慮的無限敬佩!“孫兒……知道該怎么做了!定會讓那些逆賊……盡數現形!”
“嗯……”李慕生滿意地點點頭,臉上那凌厲的鋒芒緩緩收斂,重新變回那副行將就木的蒼老模樣,疲憊地揮了揮手:“去吧……記住……不動聲色……靜待魚兒……上鉤……”
“是!孫兒告退!”南門通再次深深叩首,然后起身,腳步沉穩卻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與殺意,快步離開了洞府。
洞府內,重新恢復了寂靜。
李慕生緩緩閉上眼睛,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南門晨這個身份……也該到了‘謝幕’的時候了。這最后一場戲,總得唱得精彩些……才不枉費這數百年的‘交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