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上空,紫云盤旋,瑞氣沖霄,鸞鳳和鳴,祥和勝境。祥光籠宇宙,瑞氣照山川。五色朦朧寶迭山,紅黃紫皂綠和藍。才見須彌真勝境,試看佛門圣地靈山。
好去處,山峰高聳,頂透虛空。中間有千樣奇花,百般瑞草。風搖寶樹,日映金蓮。大雄殿瓦蓋琉璃,雷音洞門鋪玳瑁。綠楊影里語鸚哥,紫竹林中啼孔雀。
此時,須彌山門戶大開,懸蘆結彩,迎候各路神仙,山上萬仙涌動,氣血沖霄,如龍似鳳,華彩萬千。
須彌山山巔有萬頃湖泊,其中種植著無數靈根仙葩,藥香芬芳,仙氣氤氳,華光四溢,讓人欣羨垂憐。珍奇蓮花開放,車小,毫光閃爍,馨香氤氳,諸仙端坐,佛陀跏趺,一個個肅穆無比,屏氣凝神,望著靠近湖泊中央的上萬朵金蓮。
而此刻的靈山上空,漂浮著數不清的七色祥瑞,五彩祥云,上托著一簇簇的仙家神佛,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這些從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十洲三島的神仙們,都是手托寶物,霞光道道,瑞氣仙桃,備著厚禮,只為盂蘭盆盛會。
眾仙騰云駕霧,橫渡虛空而來,天際流光無數,恍若青天白日下起流星雨。
馬善一眾親傳弟子指揮門下阿羅漢,為眾仙安排座位,端茶奉水,讓眾仙誠惶誠恐,不住感謝,似乎給了其極大的榮寵。
就在此時,突然九天之上垂落萬丈清氣,杳杳渺渺,浩瀚無比,清凈無垢,澄凈泛香,彌漫周天,眾仙聞之,飄飄欲仙,金鐘大作,玉磐敲響,裊裊而上,金花亂墜。
道德文章念誦之音響起,起初如同耳畔呢喃細語,而后驟然升高,最后如同獅子咆哮,雷霆滾動,振聾發聵,諸仙震驚,仰頭望去。
只見三余朵祥云飄來,上面乃是一個個身著道袍、頭頂法冠的道人,仙風道骨,衣袂飄飄,攜手而來。
那靈山眾人等,忽聽得長天鶴唳,原來是三老光臨。但見那:
盈空藹藹祥光簇,霄漢紛紛香馥郁。
彩霧千條護羽衣,輕云一朵擎仙足。
主青鸞飛,丹鳳筼,袖引香風滿地撲。
拄杖懸龍喜笑生,皓髯垂玉胸前拂。
知童顏歡悅更無憂,壯體雄威多有福。
執星籌,添海屋,腰掛葫蘆并寶箓。
古萬紀千旬福壽長,十洲三島隨緣宿。
常來世上送千祥,每向人間增百福。
齋概乾坤,榮福祿,福壽無疆今喜得。
三老乘祥謁大仙,福堂和氣皆無極。
馬善見之大喜,上前道:“馬善見過三星道友!”
那祥云之上傳來陣陣爽朗笑聲,其中一人開口道:“今日是世尊召開大會之日,我等合該早來,此番看來倒是緊趕慢趕來遲了,罪過,罪過!”
只見此三人身披紫壽衣,面容紅潤似孩提,白發蒼蒼,眉若福山,唇若含珠,赫然是福祿壽三星。
馬善答道:“多謝三位前來赴會,請上尊座。”
福祿壽三星在馬善陪同下在進到靈山選了幾朵紫蓮入了座,一個個談笑風生,倒也氣氛融洽。
正行時,只見那壁廂——
一天瑞靄光搖曳,五色祥云飛不絕。
白鶴聲鳴振九皋,紫芝色秀分千葉。
中間現出一尊仙,相貌昂然豐采別。
神舞虹霓幌漢霄,腰懸寶箓無生滅。
名稱赤腳大羅仙,特赴盛會添壽節。
赤腳大羅仙又對馬善謝道:“世尊開此盛會,無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顆,火棗數枚奉獻。”詩曰:
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七寶蓮臺山樣穩,千金花座錦般妝。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話豈狂。福壽如期真個是,清閑極樂那西方。
靈山上空,星輝暴漲,幻化做深藍色的海洋,波濤跌宕起伏,大浪滔天。從海波之中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飛出四條金燦燦的九爪神龍,鱗甲鮮明,云紋刻錄,氣血貫虹,頷下龍珠璀璨,光華萬丈,祥光萬重,讓人難以直視。
落在靈山上,化為四位帝王,頭戴冕冠袞服,冕旒十二串,明珠垂落,瑩潤光滑,襯托得四位龍王威武不凡,英姿颯爽。
“四海龍王前來靈山參加盛會,愿世尊萬壽無疆,永享仙福!”
馬善客氣道:“四位龍王客氣,請進去就坐吧!”
四位龍王腳下海潮涌動,海浪托著進了大雄寶殿,一蓮臺坐下,神芒沖霄,撼動天地乾坤。
便在此時,只見鑼鼓宣天,又是一簇人馬到了。眾仙家凝目望去,但見旌旗招展,一隊隊雄赳赳、氣昂昂的鬼兵鬼將在兩員大將的帶領下,護著一輛幽冥車,四周煞氣翻騰。
只見車門簾打開,一位幽冥帝王走了出來。眾仙心中一凜,認得此尊正式是當時的魔頭蚩尤,和軒轅黃帝爭斗人皇失敗,被殺,后一直在地府,從不出面,如今靈山盛會,也出來露面。
正是幽冥大殿判官蚩尤,也奉平心娘娘之命,前來恭賀。
馬善不敢怠慢,趕緊迎上去。蚩尤送上禮物,馬善叫紫芝童子捧過,隨即掃了一眼,立馬認出了乃是地府幽冥樹上生長的幽冥果。
馬善只是眼前一亮,謝過蚩尤,請蚩尤上蓮臺。
半柱香時分,西方天際浩浩蕩蕩升起一股光明云團,梵音大作,曼殊花雨,隱隱間萬千佛陀端坐蓮臺,圍繞祥云誦經,聲勢浩大,恍若萬馬奔騰。
馬善又來到山門前,靜候尊駕。
凝眸一望,只見萬千佛光之中,一尊菩薩顯露出來。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凈妙國土廣長之相,皆于中現。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于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阿彌陀佛,貧僧延命地藏菩薩奉地藏王菩薩之囑托,特來恭賀世尊召開大會!”
馬善望著頭頂智慧寶瓶,右手持白色拂塵,左手執一朵半開半闔蓮花的延命地藏菩薩,知道這位菩薩乃是地藏王菩薩分身,地藏菩薩在地府度化眾生,沒有前來,派其分身過來,連忙答道:“菩薩客氣了,請!”
延命地藏菩薩一搖拂塵,笑道:“無量壽佛,多謝!”
隨即遞過地藏王菩薩送來的禮物,馬善謝過菩薩,菩薩駕著蓮臺入了山門,自有人領著上了大雄寶殿,與福壽祿三星見過面,隨即端坐蓮臺,閉目沉思,不問外事。
又過了半柱香,東邊飄落一朵紅云,上面站著一身佛祖,赫然是大日如來陸壓。大曰如來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頭現火云,托一輪紅曰,紅曰之中隱隱有巨大三爪金烏之相。
“貧僧大日如來,前來祝賀世尊開盛會!”
光云澄凈,光明普照,遮天蔽日,恍若一輪光明大日懸空,大千世界為之光亮,纖塵不染,諸邪退怯。前一刻這光云還在億萬里之外,而隨著這話音,說完之時,已經臨至須彌山前。馬善不敢怠慢,趕緊迎入大雄寶殿。
天際流光溢彩,恍若流星雨,眾神簇擁當中,有一位天神端坐于神獸墨麒麟上,威嚴凜然,從天而降,正是凌霄寶殿四圣之首,翊圣真君黑煞大將軍到了。
又忽聽一聲炮響,一架車輦九只神龍拉扯,龍吟陣陣,震天動地,閑云碎裂無蹤,真武勾陳大帝端坐其上,腦后日月懸浮,照耀乾坤,萬千神龍出沒,氣息厚重。
一眾仙佛見此,紛紛起身,向真武勾陳大帝問好,真武勾陳大帝與眾仙見過面,亦是坐了仙蓮。
品茶過程中,天庭南天門方向,突然旗幡招展,華蓋千重,天女執扇,仙童捧香,浩浩蕩蕩,踏著九天飛瀑般的紫氣長河而來。
只見一輛車輦從天而降,香氣飄飄,霞光萬道,太白金星從車而出,亦是與眾仙一陣寒暄,坐了蓮臺。
一道金光在天際劃過,須臾從億萬里之外來到眼前。卻是一金喙銀爪,黃金翎羽,額上生一獨角,角上有一晶光射目的寶珠,晶瑩剔透的大鳥,正是金翅大鵬。
原來是盧圣閉關修煉,派遣羽翼仙前來祝賀參會。羽翼仙開口道:“貧道奉鐵叉山盧圣天尊之命,前來祝賀世尊!”
不多時,亦是從西牛賀洲騰起一道碧光,千萬里之外就能聞到濃郁的果香,聞之神魂清凈,如同甘泉蕩滌過心田一般,甚至壽數都隱隱增長了幾百年。
“這怕是只有蟠桃與人參果才有這樣的功效吧!”
一位金仙鼻子嗅著,臉色舒暢,飄飄欲仙,言道。
“嘿嘿,這天府奇珍,倒是像極了五莊觀鎮元子大仙的人參果!”
旁邊一位金仙聞言,如此言道。
果然,青虹迅若奔雷,眨眼而至,一道人身披云霞,履鞋登足下,頭頂清氣菁華涌動如潮,一株碧玉珠樹懸浮,青枝馥郁,綠葉陰森,那葉兒卻似芭蕉模樣,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圍圓。
“老道來遲,還望恕罪!”
鎮元子在靈山上空停下云路,一擺玉塵,打個稽首,向眾仙言道。
你見他怎生打扮:
頭戴紫金冠,無憂鶴氅穿。履鞋登足下,絲帶束腰間。體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顏。三須飄頷下,鴉瓴疊鬢邊。相迎行者無兵器,止將玉麈手中拈。
馬善客氣幾句,讓羅漢引著鎮元子亦是上了大雄寶殿,與一眾道門金仙、佛門大德、天庭諸神見過,落了座,大家閑聊起來。
不久,從南瞻部洲騰起一朵光云,恍若驚天長虹,直奔靈山而來。眾仙道行高深,如何不知,紛紛神念透體而出,觀照諸天,認出了此人。
此人光輪掛腦后,渾身放焰光,純白而泛金,端坐清凈蓮臺,檀香襲襲,金輪之中萬千生靈顯化,一個個合十誦經,面容虔誠,身居無量妙土。
“弟子恭迎菩薩,愿菩薩永享極樂!”
觀音菩薩落下云光,笑道:“客氣了,世尊召開此等盛會,貧僧自然歡喜,來趕此盛會!”
馬善連忙讓金蟬子引了觀音菩薩上了蓮池,與眾仙佛見過。馬善等人倒也安排巧妙,知道洪荒之上能人無數,排起座位來,不僅要論資排輩,也要看自身實力,還要看名譽聲望,綜合考慮,才能決定。
只是即便這般,座位總有前后之分,修道之人最重面皮,相近之人難免會因為座次問題而心生嫌隙,孰為不美。
因此,選在蓮池之中,蓮花散逸雜亂,隱隱成環形,但也并不嚴格,只是大致劃定了一個范圍,所以反而更易安排。
德高望重之人,也不會為了些許尺寸差距,就心生怨恨,與人結仇;而其余桀驁不馴之人唯恐自己被輕視,見得這般安排,各自選擇蓮臺,各自散落不一,也不會覺得被忽視,倒是巧到了好處。
觀音菩薩端坐蓮臺,慧眼忽見靈山上一道紅光,直射天際,心念一動,卻見金蟬子正奉茶與鎮元子,兩人相談甚歡,“大劫來臨,天道變幻不測,亦難詳其底細。此時靈山上別有垂兆,此次盂蘭盆會恐有事端。”
突然,馬善金蟬子合掌道:“恭迎我佛圣駕!”
那些在凈土之中的禪師,修士,道人,仙人,見這景象,知道法華盛會開始,如來降臨,紛紛合掌念道:“我佛慈悲!”
突然一聲佛號,頓時漫天又灑下光雨,燃燈佛祖即座蓮臺,天龍呤唱,喧一句:“阿彌陀佛!”頭上現了一畝大小慶云,上面有五盞金燈,火光之中,托著舍利,舍利旁邊,隱隱有二十四高大金甲天神若隱若現,卻是二十四顆定海珠所化。
二十四高大金甲天神,圍繞一尊佛陀,這佛陀頭金身琉璃,萬種寶光,絢麗無比,莫可名狀,俱都出現在如來頭頂。
眾人認得,燃燈佛祖頭頂的佛陀,正是其化身,金身琉璃如來,旁邊護身的正是其忿念所化的二十四護法天神了。
如來一現,一片金芒,把整個娑婆凈土也在佛光的籠罩之中,眾人都贊如來大神通力。
燃燈佛祖合掌道:“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寶盆,盆中具設百樣奇花,千般異果等物,與汝等享此盂蘭盆會。”
眾人合掌道:“多謝佛祖。”禮佛三匝領會。
是罷,盂蘭盆盛會大開,燃燈佛祖卻將寶盆中花果品物,著阿儺捧定,著迦葉布散。大眾感激,各獻詩伸謝。
福詩曰: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納彌深遠更綿。福德無疆同地久,福緣有慶與天連。福田廣種年年盛,福海洪深歲歲堅。福滿乾坤多福蔭,福增無量永周全。
祿詩曰:祿重如山彩鳳鳴,祿隨時泰祝長庚。祿添萬斛身康健,祿享千鐘世太平。祿俸齊天還永固,祿名似海更澄清。祿恩遠繼多瞻仰,祿爵無邊萬國榮。
壽詩曰:壽星獻彩對如來,壽域光華自此開。壽果滿盤生瑞靄,壽花新采插蓮臺。壽詩清雅多奇妙,壽曲調音按美才。壽命延長同日月,壽如山海更悠哉。
眾菩薩獻畢。因請如來明示根本,指解源流。那如來微開善口,敷演**,宣揚正果,講的是三乘妙典,五蘊楞嚴。但見那天龍圍繞,花雨繽紛。正是:禪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萬里天。
話說,燃燈佛祖召開盂蘭盆會,敷演妙法,諸佛、菩薩、金剛、珈藍、羅漢、比丘、優婆塞于座下聆聽,如癡如醉,眾人行為怪異不一。或搖頭晃腦,或呢喃自語,或坐立不安,或安穩不動,或皺眉沉思,種種百態,昭顯無疑,唯有一人昏昏欲睡,眼皮不眨,甚至酣睡的打鼾聲都響了起來。
燃燈佛祖端坐祥臺,周身綻放舍利圓光,照耀諸天,寰宇宴清,諸邪避退,百毒不侵,安穩不動,穩坐泰山,妙口微啟,舌綻蓮花,言出法隨,異象頻頻。
突然,一聲打鼾聲傳入世尊耳畔,世尊悚然一驚,口中法言頓止,天花、神泉、金蓮異象紛紛消失不見,諸弟子蘇醒過來。
世尊皺眉不已,這宣講大道,可是順天之無量功德之事,一旦中途被打斷,必有大事生。掐指一算,一幅幅道圖、法鏡閃過,最后世尊心中明曉了緣故,心中嘆息,天數如此,合該金蟬子降世了。
于是,慈悲法相一變,化作忿怒明王狀,口綻驚雷道:“呔,金蟬子,你怎可如此怠慢我妙法,在道場之中居然酣睡,輕慢無量妙經,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奪去你的果位,再赴人間紅塵之中修煉吧。”
話音剛落,袈裟一拂,一道狂風將被驚醒的金蟬子打出靈山大雷音寺,道果被奪,法身留在雷音寺,而神魂被貶到六道輪回之中,轉世為人。
這一下,駭得諸弟子膽戰心驚,唯恐聆聽世尊妙法之時,偷懶行為被現,冷汗涔涔,一個個噤若寒蟬,不料世尊輕輕接過,繼續講道不提。
會罷,眾人告辭而出。
就在金蟬子因為輕慢燃燈佛祖法被貶之際,三十三天天外天西方極樂凈土之中,二位圣人看著八寶功德池中花開花落物凋零,再度復蘇,眼中智慧閃爍,洞察人情。
準提道人神情一動,對接引言道:“哈哈,那金蟬子如今因為輕慢**被貶,二十年后必定要東行取經,合該遭劫九次,以為圓滿,不然難顯取經艱險,亦難顯我佛法精貴,不可輕傳。”
接引聞言,高宣一聲佛號,點點頭,贊同道:“不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才能磨礪其成材,善哉,善哉!”
準提笑道:“此次西游,尚須盧圣道友出一份力!” 袖袍一卷,西方極樂世界飛落一道佛光,直落至東勝神州貼茶山八寶洞,人族圣師盧圣居所。
鐵叉山青青翠翠的喬松,龍鱗重疊;倚猗挺挺的秀竹,鳳尾交稍。 丹壁上更有些分分明明的金碧影,低澗中只見那香香馥馥的瑞蓮花;洞府中鎖著那氤氤氳氳的霧靄,青巒上籠著爛爛縵縵的煙霞。
碧水跳珠,點點滴滴,從玉女盤中泄出;虹霓流彩,閃閃灼灼,自蒼龍嶺上飛斜。 真個是福地無如仙境好.
八寶洞內,藤蘿掩映,清凈莊嚴,梵音裊裊,檀香襲襲,盧圣盤坐一清光繚繞的一方七寶金蓮上,頂上慶云間一株葫蘆藤噴涂碧綠仙氣,如夢似幻,毫光綻放,一片光明,無量光輝。
接引準提三十三天外天外天以圣人無上神通,在一片混沌中開辟洞府中,盧圣親眼看到開辟一方世界的無上妙景,那大道就如同袒胸露乳般清晰可見,造化法則充斥這方道場,讓人在其中更容易體悟到萬物造化,勃勃生機的道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混沌分陰陽,陰陽化五行,五行構萬物,金木水火土!
何況準提又拿出九息壤土,讓盧圣造化新開辟極樂天一方世界的萬靈,賜予極樂天萬靈生命。神龍騰飛,鳳凰啼叫,麒麟踏地,鸞鳥盤旋,白兔疾奔跑,仙鶴展翅,鯉魚游水,億萬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紛紛各安其位,遍及這方福地各處。
盤古開天辟地法則和萬物生靈造化法則對參悟夢中證道大有幫助,盧圣是如癡如醉, 大有所得,沉迷于其中。
突然,洞外飛來一道虹光,上面金輝四射,蓮花虛影盤旋其外,異香氤氳,盧圣眼眸半開半闔,參禪悟道,飛虹襲來,左掌拂塵毫光閃爍,飛出一道晶光,將飛虹卷落,煙霞散去,顯露出一卷圣諭。
盧圣睜開神眸,大千世界一應有情眾生、萬類孕育化長,俱在瞳中閃過,轉瞬即逝,一雙慧眼綻放金燈異彩,照亮乾坤,盯著圣諭,看了一刻鐘,而后輝光斂去,恢復了古井不波的神情。
“呵呵,合該是貧道的機緣!”聲音威嚴厚重,祥云滾滾,瑞靄重重。
話音剛落,圣諭化為一片金霞散去,再無一物殘留,這是準提圣人已經得了回復,表示知道了。
”準提道友創出夢中證道的法門,歷盡千萬世輪回,輪回中有男有女,有人有獸,有草木,有山石,有父子,有妻女,有是普度蒼生救濟萬物的得道高人,有是殺盡天下滿手是血的魔頭,如此一來,才將夢中證道的法門完善。
如今金蟬子下凡,西游就要開始,貧道何不下界參與西游,歷練一番閱盡人間冷暖,看破紅塵三千,這夢中證道的法門,縱使不能卓然大成,和諸天圣人相抗衡,卻也可以百尺桿上更進一步。“
盧圣思忖一番,看上去穩坐金蓮上,紋絲不動,識海之中卻是繁忙異常,識海屬于另一空間,浩瀚無比,股股天地大道元氣從虛無之中滲入,墜落為甘霖,洋洋灑灑,形成萬畝荷塘。
其中浮沉萬朵金蓮,馨香氤氳,碧綠荷葉足足千葉之余,枝葉舒展,青翠欲滴,微泛毫光,上面仙氣繚繞,飄渺不定,仙、佛、巫、妖、人、鬼、神等紛紛顯化,談經論道,大道倫音響徹識海。
中央之處,碩大一朵紫色蓮花綻放,每一朵都有畝田大小,蓮蓬之上生有九竅,噴出無量瑞彩華氣,云層之上端坐一尊道人,手持《南華真經》,渾身道氣盎然,道德之氣垂落,如絲如縷,瑰麗華章演化道圖,太極兩儀閃現,正是南華真人。
南華真人對面有一株碧綠葫蘆仙藤,三寸高下,根系托起一股清泉,上面如今仙光、梵氣流轉自如。
突然,一股意念注入識海,南華真人立馬心領神會,微微一笑,頓時煙花燦爛,言道:“善哉,如此,本尊修為便可更上一層了!”
說完,彈指射出一道白虹,梵音隱隱,檀香裊裊,也打入了對面的仙藤之中。
隨著那股道氣注入,葫蘆仙藤顫抖起來,樹葉嘩啦啦簌簌作響,葉子飄搖,片片綠葉上的道象紛紛顯化出來,五光十色,綻放萬千瑞彩華光。
根系上托起的那股神泉越發噴涌急速,上面無端浮現萬千妙華瑞,叮咚之音,妙若天音仙樂,其中蘊含萬千智慧,無量般若。
仙藤氣息暴漲,散發絲絲縷縷玄妙造化之氣,上方樹端突然變粗漲大,隨即一根枝條抽根發芽,隨后開花結果,一顆清葫蘆俏然掛在枝頭,煙氣繚繞,幻化萬千,紋路玄奇,蘊含大道。
洪荒天地第一靈根,果然名不虛傳!
盧圣一拍頭頂,有慶云升起,五色毫光內有纓絡垂珠掛將下來,上面托住一青色葫蘆,一股股造化青春之氣噴薄而起,上沖于霄,匯聚成北極極光般得耀眼輝光,讓人欣羨不已,陶醉其中,難以自拔。
盧圣拿起葫蘆,拿掉嘴蓋,微微一傾,一粒葫蘆籽落在盧圣手中。
“呵呵,此次西游,實在曠世難得的機緣呀!”
盧圣端詳著這枚葫蘆籽,上面有星輝月華閃爍,心中暗喜。頭頂仙光浩大,祥云累簇,金蓮萬朵沉浮,南華真人端坐仙光云海之間。
南華真人朝盧圣一拱手道:“如此,貧道就替道友走一遭,日后憑借此番功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未可知!”
盧圣聞言,呵呵一笑,笑道:“那就多謝道友了。”
南華真人笑道:“你我本為一體,何來如此客氣,貧道去也!”
說著,化虹投入葫蘆籽之中,隨后一縷造化仙氣裹著這粒葫蘆籽落在地仙界。
“道門之中,在煉丹之術中,提煉鉛汞煉丹而生成的“圣胎”,經過三百日后胎兒誕生,被喻作‘金蟬脫殼”這樣才能成就仙道。貧道倒是希望此番也能夠遇此吉祥,逢兇化吉,再造無量功德,成就不世偉業,善哉,善哉!”
盧圣留下這么一句話,隨后閉目不理,又打坐參禪。
話說地仙界東勝神州一戶人家的墻角一天長出了一株葫蘆藤,到成熟的時候,破開葫蘆,里面竟然是一個孩子,這戶人家由于沒有子女,便養著這孩子。隨后,這小孩從小就喜歡修道,到處拜師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