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冬天不算太冷,但總是刮有細細的陰風。
新年伊始,文謹就感冒了。
文秀煮了一鍋姜湯打算給文謹喂一碗,向來不挑食的文謹對姜湯的味道避如蛇蝎,牙關閉得死死的,怎么也不肯喝。
“笨兒子!甜的!”文秀當他的面喝了一口,文謹還是不樂意喝。文秀沒轍,給他裹上一件羽絨服,帶著他出門了。
離家一段距離的地方就有一個農貿市場,不是那種有監管部門掛牌的正規市場,原先是由幾個從鄉下挑菜來賣的農民聚在一起賣菜,后來擺小攤的人漸漸變多,已經形成了一條街的熱鬧盛況。
文秀帶著文謹走了大概十幾分鐘便到了,她準備買點新鮮的肉回家包餃子。
集市上的攤販很多,賣什么的都有,文秀買了塊桂花糕給文謹當早餐吃。
賣糕點的老板笑瞇瞇,搓了搓手:“新年好,看著面生,第一次來?”
文秀笑笑:“剛搬過來。”
“我說呢,我天天都在這賣糕,住這附近的人我都認識。”
糕點老板是個瞎了一只眼的中年男人,灰白的眼球突出,看起來有點嚇人。他手腳利索給顧客裝袋,還能騰出一只手用竹簽給文謹叉了一塊糯米球。
“我這每天都是先做的,新鮮,常來啊。”
文秀替文謹道了謝,低頭看了眼吃糕的文謹,心想這小孩還挺招人喜歡的。
來逛集市的和擺攤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很多還是用現金交易。
逛了一圈,買了一斤新鮮的河蝦,蝦的個頭不大,適合當餃子餡。
“中午蔬菜吃什么?要不買點芹菜吧?”文秀說。
低頭看了眼文謹,見他額頭出了微微細汗,文秀問:“還是吃菠菜?”
“小妹,我這里的菠菜新鮮,剛從地里摘的。”旁邊的擺攤大嬸聽見對話,抓起一把菠菜揚了揚。
“裝點吧。”文秀見菠菜確實新鮮,葉子上還有水珠,綠油油的。
“小孩多吃菠菜好,補鐵,吃了長得高。”大嬸麻利裝袋稱稱,用的是上一輩的那種桿秤。
“你家的?長這么水靈,一看就知道基因好。”大嬸隨口一夸,“一共三塊二,給三塊就行。”說著又隨手抓了幾根蔥放進塑料袋里。
“你提這個。”文秀將袋子遞給文謹,文謹聽話接過。
轉個身,又看到一個佝僂著背的阿婆在賣自家土雞蛋。
城市里土雞蛋可是金貴的東西,文秀買了一板,提在手上。
“走吧,回家吧。”
繞到出口,迎面又看見一個挑著扁擔的老頭,籠子掛在扁擔上,籠子里是一窩兔子。
于是文謹的懷里又多了只白兔。
“這可是你選的,以后它就給你照顧了。”文秀說。
后院剛鋪上草皮,文秀有些苦惱,草還沒長出來呢,她就開始擔心會被這兔子啃光了。
...
家里多了個兔子,為了兔子的口糧,文秀每天來菜市場買菜都要帶著文謹。她買菜,文謹就跟在文秀的屁股后面撿掉在地上的菜葉子。
“兔子吃的葉子上不能有水,你放到院子那晾晾,不然兔子吃了要拉肚子的。”
文謹居然也堅持每天給兔子撿葉子,就這么堅持了半個月,半個月后,兔子突然得病死掉了。
文秀心想,看樣子那個貨郎本就提了一筐病兔來賣,難怪那么便宜。
死掉的兔子和活著的兔子完全不是一個樣子。死掉了,連毛發都看起來那么凌亂,尸體軟趴趴的,提在手上像一攤煮軟了的年糕。
光禿禿的草皮上還有幾根兔子沒吃完的小白菜。
這是文謹第一次直面死亡。
他有些不知所措,將兔子提在手上,軟軟的身體有些握不住。
“別難過,也許它去了兔子星球。”文秀不太會安慰人,只好摸摸小孩的腦袋,帶著他在后院的矮樹下挖了個洞口,把兔子埋在里面。
見文謹好像有點傷心的樣子,文秀第二天便帶著文謹去集市再挑一只兔子,但這次文謹說什么也沒有要。
冬去春來,后院的草開始冒頭,矮樹的葉子也翻新了一輪。
這天隔壁鄰居抱了一只灰撲撲的奶狗過來。
“剛下的,斷奶沒幾天,該送的也都送了,就這一只沒送走,你家要不?”隔壁住的是一對夫妻,兒子兒媳住在市里。
文謹正在樓上的房間里拼樂高,文秀看這家伙情緒不高,網購了幾盒樂高給他分散注意力。
文秀看著鄰居大姐手里拎著的小狗,毛茸茸的,鼻頭濕潤潤,眼睛圓溜溜。
感覺像是長不大的品種。
“給我家吧。”文秀雖然不喜歡狗,但是想到剛好家里缺一條看門狗。
不好一直讓人站門口,文秀請鄰居進來喝杯茶。
“哎喲,這房子翻新過吧,嘖嘖,一點也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
鄰居姓郭,北方人,嫁到南方的,性格和劉美花一樣的熱情大方:“這里原來住的人我認識,他年輕的時候就給一個特別有錢的大老板開車,后來建了這棟房子給他父母養老的。后面他父母死了之后,他們一家老小都搬到大城市去了,這里就閑置了下來。”
“是嗎?”文秀說:“中介跟我說原先這戶人家出國了。”
“哎呀,中介說的話哪能全信。”
文秀領著鄰居從大門口進,一進門鄰居再一次被內部裝修震驚到了。
客廳上下兩層被打空,靠著后院的那面墻換上落地玻璃門,一眼就能看到后院開闊的空間。
“剛搬進來沒多久,很多東西還沒添置整理,將就一下吧。”文秀笑笑,將小狗接過,隨手放到陽臺的木地板上。
郭大姐環顧四周,和普通人家的滿面膩子墻比起來,文秀家除了幾根承重柱,大部分都是打空的,甚至能看到二樓走道滿墻的書架。
“我滴乖,你這個得花多少錢請設計師呀?”郭大姐接過文秀遞來的茶杯,嘖嘖嘆聲。
“后邊還鋪了草呢?這搞得真漂亮。”
“我自己畫的圖紙,和裝修公司對接的。”文秀說,“養小孩嘛,需要大點的空間。”
“哎喲,我和我老伴還準備開個民宿呢。”郭大姐說:“回頭請教你哈,給我們指點一下。”
“開民宿?”
“是啊。”郭大姐喝了一口茶,贊嘆茶味清香:“我兒子的大學同學在咱們市里的規劃局,聽說政府要規劃咱這片,準備開發個5A景區,年前老多開發商來考察。”
“我兒子勸我在這邊開個民宿,掙錢,現在年輕人喜歡住民宿。”郭大姐說,“我們家院子也夠大,一次接個兩三戶夠了。”
“這邊很快就會開始競標了,最后也不知道是哪個開發商,別弄得烏煙瘴氣的就行。”
“這邊的年輕人都走光了,留下來的,都是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