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寵卿卿》作者:喬燕
文案:
康寧十三年,先帝駕崩,臨終前留下一道圣旨——
尊定國侯府七姑娘為新帝之后妃。
圣旨一出,滿朝沉默。
世人都知,這位七姑娘是定國侯府掌上明珠,自小受盡疼寵,偏生是個溫柔似水的性子,而當朝新帝又是個無情狠戾的主,當日,定國侯府上下如喪考妣。
誰知,還沒半年,一道封后的圣旨曉諭六宮。
再沒一年,一向不解風情的帝王竟然跪起了搓衣板。
滿朝文武:這是什么操作?
初見時:
美人盈盈一拜,嬌柔婉約,“臣妾恭迎皇上萬福金安?!?/p>
新帝靠在金鑾椅上懶懶輕笑,呵,就知道一早想對朕圖謀不軌。
再后來:
寢殿之內,美人輕顰眉梢,似是不愉。
雷霆不驚的年輕帝王忙輕聲哄勸,“卿卿,你再看朕一眼好不好?就一眼?!?/p>
#時刻腦補的狗皇帝一步步淪陷在美人的溫聲細語下#
#男人的嘴,騙人的鬼#
[無時無刻不在腦補的狗皇帝vs清艷姝色柔婉似水的嬌軟貴妃]
*架空文,考據黨勿究
*雙潔,小甜文
*先婚后愛,本文男主會被瘋狂打臉,不虐女主
內容標簽: 宮廷侯爵 情有獨鐘 天作之合 甜文
搜索關鍵字:主角:謝宴辭,鄭姝凝 ┃ 配角:接檔文《嫁中宮》求收藏 ┃ 其它:接檔文《替嫁》求收藏
一句話簡介:就知道一早想對朕圖謀不軌
立意:歡愉且勝意,萬事皆可期
作品簡評:
康寧十三年,先帝留下一道圣旨,女主鄭姝凝成為男主謝宴辭的貴妃,二人正式有了交際。在與女主相處的過程當中,男主最先動心,并且腦補女主非常愛他,然后展開一系列自我攻略,并封女主為后,而女主也通過先婚后愛,喜歡上了男主。
本文通過男主腦補來展開故事情節,節奏非常明快,讓人看起來很輕松,而且男主的自我攻略特別沙雕,情節讀起來也很好笑,語言歡快,人設很有自己的特點,是一篇非常寵的小甜文,可以一看。
第1章 “立妃?!?/p>
康寧十三年臘月,新帝登基剛好月余。
時值暮冬,寒風凜冽,不多時,紛紛揚揚的大雪落在定國侯府的屋檐上。
因定國侯一早說要檢查鄭書臣兄妹二人的功課,所以二人早早地就在正堂候著了。
沒過一會,少年清俊的鄭書臣將桌上的一張宣紙拿起來,隨意的點評一句:“我說妹妹,你這字怎么跟人一樣,柔弱無力的。”
正握著朱筆的鄭姝凝嬌嗔一聲:“六哥若是想笑話我,那我就先走了?!?/p>
她一身淺粉色云霞煙羅裙,膚如凝脂,眉似春柳,舉手投足之間,娉婷動人。
這會兒埋怨起人來也是軟聲儂語,溫溫柔柔的。
鄭書臣立馬將手攤開,無奈道:“我哪敢笑話妹妹,妹妹又不是不知道父親跟母親最疼愛的人是誰,我要是敢笑話妹妹,那還有好果子吃嗎?!?/p>
誰讓他這位妹妹是府上最小的姑娘,定國侯夫婦將她捧在掌心中都怕化了,更別談有人欺負她。
鄭姝凝眉眼一彎,容色如同盛開的芍藥一般嬌艷。
鄭書臣“嘖”了一聲:“也不知道將來哪家公子有福氣可以娶到我的妹妹,哥哥真是迫不及待想看到那一日了?!?/p>
鄭姝凝剛接過丫鬟手中的茶盞,聞言,茶盞險些端不穩,嬌聲道:“六哥?!?/p>
定國侯府雖然家大業大,但也就鄭書臣兄妹二人小些,所以二人幾乎是從小爭到大。
伺候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誰不知道定國侯府七姑娘與昌王府世子爺走得近,兩家又有姻親關系,所以自家姑娘八成是要嫁到昌王府去的。
正說笑著,如意門被推開,冷颼颼的寒風一刮,給正堂帶來陣陣涼意。
鄭姝凝剛抬起頭,就見定國侯帶著小廝走進來,儒雅的臉色更是沉得不行。
鄭書臣最先反應過來,不懷好意的問:“爹,你怎么了,可是陛下在朝堂上數落你了?”
定國侯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要是帝王真是數落他一頓,他還沒那么生氣,可偏偏是……
想到今日早朝之上帝王說的話,定國侯又是一陣心梗,他想克制著自己的情緒,可看到鄭書臣身旁乖乖巧巧的女兒的時候,這情緒怎么也克制不下來。
鄭姝凝忙替定國侯倒了一盞茶,嗓音若鶯啼:“爹爹請喝茶?!?/p>
定國侯又看了一眼清艷婉約的小女兒,臉上勉強扯出一抹笑意:“凝凝就在這里歇息片刻,等會宮里有圣旨過來?!?/p>
鄭姝凝輕盈的袖擺微動,不解問:“圣旨?”
鄭書臣也驚著了,定國侯府最近一直安分守己,怎么會有圣旨過來,而且還是跟自己妹妹有關,想到宮里的那位陛下,鄭書臣隱隱有了一個猜測。
定國侯別開眼:“等會你們就知道了?!?/p>
他雖然膝下子女多,但如今承歡膝下的只有鄭書臣跟鄭姝凝兄妹二人,鄭姝凝是府上最小的姑娘,對于她的婚事,定國侯自然沒有那般急切。
可誰能想到他女兒要入宮為妃,這若只是宮中帝王的想法,那此事還有轉圜的余地,可偏偏這是先帝留下的旨意。
定國侯方才在朝堂上,腦子都是懵的,他們定國侯府在京城中也算顯赫,根本不需要靠聯姻來維系家族榮華,更別說要將女兒送到皇宮來換取功名利祿。
再說他一早就打算將鄭姝凝嫁給昌王府的世子,兩家都要議親了,誰能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會兒的功夫,屋外的雪下得更大了,照映得屋內越發亮堂。
丫鬟梅兒撐傘來到流光閣,低聲跟章氏身邊的采兒低聲幾句,采兒一驚,連忙拂開珠簾喚醒自家夫人。
七姑娘可是府上最小的姑娘,別說跟皇宮,就連跟京城世族都無甚瓜葛,宮里怎么會突然下了這么一道旨意。
章氏被喚醒之后也不見惱怒,她眉態溫婉,虛虛的按著額頭,問:“怎么了?”
今日定國侯說要考一下鄭姝凝兄妹二人的功課,所以章氏在給婆母請安之后就回來了,誰料府上還有事情。
采兒附耳過去,章氏瞬間瞪大了眼,一臉驚愕:“陛下怎么會要立凝凝為妃?”
她女兒跟宮里的帝王可是從未見過,為何宮里會有這么一道圣旨。
而且她都已經允諾了兄長,待小女兒及笄之時,就定下她與昌王府世子的婚事,這眼看著就好事將近了,她女兒竟要入宮為妃。
采兒輕輕點了點頭:“老爺身邊的梅兒姐姐是這么說的,而且這道旨意是先帝留下來的?!?/p>
章氏大體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溫婉的眉眼透著幾分無奈:“走吧,去正堂?!?/p>
天子立妃,身為臣子,難道還能拒婚不成。
院外,寒梅欺雪,整個府邸顯得白茫茫的一片。
宮里的圣旨是在申時被送到定國侯府,因為這道圣旨經過了早朝,所以定國侯是最早知道的,除了通知夫人章氏,定國侯也派人通知了其他幾房的人,但未說是什么事。
章氏來的時候宣旨太監也過來了,她神色復雜,看著自己的女兒也有些說不出話來,良久才低聲喚道:“凝凝?!?/p>
對于這道立妃旨意,章氏跟定國侯是一樣的想法。
若是宮里的那位陛下是個良人也就罷了,可偏偏是個無情狠厲的主,性情更是飄忽不定的,她女兒若是入了宮,還不知道會過著什么樣的日子呢。
鄭姝凝正跟鄭書臣說著話,見章氏過來彎了彎眼,頭上的步搖跟著晃動,笑意盈盈的喊一聲:“娘親?!?/p>
見狀,章氏笑著點了點頭,隨后走到一邊的太師椅上坐下。
李公公隨意的掃了正堂中的人一眼,心里有些納悶,能夠入宮為妃那是何等的榮華,怎么這定國侯夫人態度也是冷冷淡淡的。
方才在早朝上也是,陛下將先帝留下的旨意一說,往日在朝堂上最能言善辯的定國侯跟丟了魂似的,要不是國舅爺幫著打圓場,這定國侯怕是要御前失儀了。
他就想不明白了,他們陛下在做儲君時就名聲在外,如今成為新君,后宮無妃,這京城的姑娘哪個不是卯足了勁想入宮,怎么瞧著這定國侯府一點都不稀罕呢。
少頃,定國侯府中除了老夫人,其他人都到了。
李公公咳嗽一聲,視線一掃,開始宣讀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定國侯府七姑娘鄭姝凝出身名門,柔婉知禮……”
話音未落,堂中已有一半的人去看定國侯夫婦,這難不成是封妃的旨意。
而接著,當聽到那句“特立定國侯七姑娘鄭姝凝為貴妃,掌鳳印,攝六宮事”的時候,眾人更是倒吸一口涼氣。
陛下居然給了貴妃之位,貴妃,那距離皇后之位可只有一步之遙。
而鄭姝凝本人腦子更是“嗡”了一下,她竟然被封妃了。
隨后,李公公動作小心的將那道圣旨遞給鄭姝凝,笑意真誠了幾許:“恭喜鄭七姑娘。”
因著當今圣上還剛過及冠之年,所以在做儲君的時候,先帝一直未給他挑選太子妃,誰料先帝駕崩之時,竟然留下兩道圣旨。
這其中一道,當然是立陛下為新君,而另外一道,就是立定國侯府七姑娘為帝妃。
前一道圣旨,在先帝駕崩時就已曉諭天下,但后一道圣旨,只有宮里的人知曉。
只是他們誰都沒想到陛下會直接給鄭七姑娘貴妃之位,要是按照先帝在世的規矩,世家之女入宮,最多只能給妃位。
這定國侯府的七姑娘一朝就成為貴妃,入宮之后若是承了寵,說不定哪日就位居中宮,李公公當然要巴結一下。
“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编嶆凳滓欢Y,接著伸手將圣旨接過,嗓音婉約溫柔,道:“多謝李公公?!?/p>
李公公客氣的點頭,這位鄭七姑娘,當真是如傳聞所說,容貌艷若桃花,性情柔婉似水。
眾人起身,還有些回不過神來,他們定國侯府這么快就出了一位貴妃娘娘。
瞅著溫柔知禮的鄭姝凝,章氏面色溫婉,笑著道:“辛苦李公公跑一趟,公公不若喝口茶再走?”
李公公連忙道謝:“多謝夫人?!?/p>
定國侯府的茶,他不敢不喝,萬一等哪日就高攀不起來了。
章氏輕聲道:“李公公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