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妃艷麗一笑,眼底滿是戲謔之色,
“怎么著?皇上是當著你的面說這些話了?”
宜妃道:“是皇后告訴本宮。”
“哦。”貞妃不以為意道:“皇上只說讓本宮安排好除夕夜宴,并沒有特意囑咐什么。
既然這話是皇后告訴你的,你只管去找皇后給你做主就是了,何苦跑來本宮這兒撒潑?”
皇后正在傷心時,合起宮門誰都不見。
貞妃故意說這話,不是為難又是什么?
宜妃怒視著她,咬碎了皓齒道:
“你別以為本宮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允謙滿月時,皇上給他辦的滿月宴只有后妃列席。
可除夕夜宴,王公命婦都會到場。你分明是嫉妒本宮兒子的風光要越過了你兒子去,所以才要百般刁難!”
貞妃閑閑品一口果茶,語氣不屑道:
“你愿意怎么說就怎么說。只是皇上既將年節的事兒交給了本宮去辦,那么本宮說一,你就不能說二。你若不服,大可以去找皇上。”
她清冷一笑,將杯盞重重撂在桌上,
“不過皇上大病初愈需要靜養,吩咐了家宴前誰都不見。你要是跑去清平宮鬧騰起來,再惹了皇上不豫,可別怪本宮沒事先提醒你。”
“邵綺夢!”宜妃氣煞,抬手‘嘭’地一聲砸在座椅扶手上,霍然起身上前兩步,立在堂下逼視著貞妃,
“你別以為皇后和皇上都病著,你就能在后宮肆意妄為!讓太后知道了你所行所舉,她必......”
宜妃正怒氣上頭,可話說不得一半,聲音卻戛然而止。
她起身起得急,眼下剛站直了身子,就感覺下身有流水樣的溫熱,難以自抑地汩汩而落,很快沾濕了薄棉袴,黏膩地貼在大腿根。
她愕然低頭看了一眼。
已有淋淋漓漓的液體,順著褲管流淌在地上。
她產后惡露早已排空,故而那淡黃色的液體究竟是什么,就變得極易分辨。
她竟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失了禁......
宜妃不知所措地愣在原地,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羞愧難當。
她方才起身趨步逼近了貞妃幾分,這會兒與貞妃面面相覷間,余下坐在兩側的宮嬪,并看不見她身前發生了什么。
可這一切,卻是被貞妃盡收眼底。
宜妃看著她唇角那抹不懷好意的笑,心臟驟然縮緊。
貞妃但凡數落兩句,便等同于扯下了她的面皮,丟在地上供人肆意踐踏。
宜妃認命似地閉上眼。
她能感覺到貞妃站起身,朝著她快步走來。
然而,
她卻遲遲沒有等來貞妃的冷嘲熱諷。
反倒是忽覺肩膀一沉,似乎有什么東西落下,將她整個人緊緊包裹住。
她倏然睜眼,卻見......
竟是貞妃將她身上那件明藍色綴雀羽煙紗碧霞羅脫下,披在她身前,嚴嚴實實地掩住了她的尷尬。
宜妃眸底滿是驚愕無措,“你......”
“你什么你?”貞妃白她一眼,“你沒出月子,穿這樣單薄來本宮這兒,你以為本宮看不出你藏了什么臟心思?”
她譏言冷笑道:“你不就是想在本宮這兒害了病,轉頭就裝矯情扮柔弱,告訴皇上是本宮欺凌了你嗎?哼,本宮才不會順了你的意!”
說罷再不理會宜妃,只眼風犀利地掃過滿殿嬪妃,不豫道:
“本宮和宜妃起了爭執,倒讓你們一個二個眼巴巴地瞧了熱鬧去!今兒都散了吧。”
眾人早就想逃,聞聽此話,立時起身福禮,紛紛告退。
榮嬪和南瑾結伴而出時,小聲嘀咕一句,
“你方才看見了嗎?我怎么瞧著宜妃的褲子好像濕了?”
她位份高,請安時候坐在最前頭。
南瑾是她宮中的人,自然挨著她坐。
兩人距離宜妃最近,南瑾也隱約看見了不妥。
可她卻說:“姐姐看錯了。宜妃娘娘穿著的素織薄棉袴是褐色的,久坐起身生了褶皺,自然有的地方瞧著顏色更深些。”
南瑾大抵猜到了,方才在宜妃身上都發生了什么。
她的母親從前也是這般。
生下了雙生子后,又不得空好生休養。
月子只坐了三日,就被鎮國公府的掌事嬤嬤催促著忙前忙后。
這般月子里落下了病根,有時搬運重物又或是咳嗽得烈了,難免會有此尷尬。
被主子看見了,少不得又要討一頓打。
也是一直到了南瑾四五歲時,母親的癥狀才有所緩解。
這是多半女子生養過后,都難以避免的苦難。
生產大難傷了宮體陰門,倒是為男子延續了后代,歡喜了滿屋,
卻要獨自承受這份‘歡喜’所帶來的苦難,遭人異樣眼光,指指點點。
南瑾見過母親的難處,自也能共情宜妃。
而貞妃也是生養過的,
或許正因如此,她才會在彼此唇槍舌劍之際,沒有拿此事發難,叫宜妃徹底尷尬到了極處去。
這般想著,南瑾原本與榮嬪都已踏出了望舒齋的門檻,卻聽身后傳來雨燕的聲音,
“榮嬪娘娘留步。”
二人駐足回首,見雨燕笑吟吟地迎上來,身后領了三名內監,一人抱著一摞經文。
雨燕淺施一禮,道:
“這是《地藏菩薩本愿經》,貞妃娘娘囑咐奴婢叫人跟著送去您宮中。”
榮嬪看著那厚厚三摞,都快埋了內監的臉,臉色一時僵住。
雨燕笑道:“娘娘可得抄快些,別耽誤了時辰,到時再讓太后娘娘覺得是您不誠心,那可就不好了。”
回宮路上,榮嬪一臉的生無可戀,悶著一句話都不說。
南瑾見她如此,執手于她,低聲耳語道:
“姐姐別擔心,左右我也沒事,我陪姐姐一起。”
“你陪我?”榮嬪臉上閃過轉瞬即逝的欣喜,很快又懊喪地搖頭,
“貞妃要是知道你幫襯我,不單會變本加厲地為難,說不定還會遷怒你。”
“沒事。”南瑾打趣道:“姐姐說自己字寫得不好,我學寫字沒多久,也是寫得狗爬似的。兩個潦草字跡落在一處,我再模仿姐姐些,貞妃哪有功夫一頁頁去分辨?”
如此,榮嬪才笑逐顏開,攥緊了南瑾的手,感動道:
“多謝你了。”
南瑾含笑搖頭,“我與姐姐之間,原不需這般客套了。”
回首之際,她目光不經意間落在了望舒齋門前孤零零立著的青鸞銅像上,
不覺深深望了一眼,這才隨著榮嬪一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