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號外,遠征軍揚我國威,域外解救友軍,殲滅鬼子聯隊!”
“號外,號外,號外,遠征軍揚我國威,域外解救友軍……”
“……”
小報童拿著報紙在大街小巷之中奔跑,不斷地揮舞著手中的報紙,喊得聲音格外賣力,想要有人多買他兩份報紙。
遠征軍大勝的消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不少人都停下了腳步。
“報童,給我來一份,這個遠征軍是哪一支部隊啊?”
報童一邊接過錢一邊回答道:“是我們國家組建的幫助英國人打鬼子的部隊!”
“我們還幫助英國人打鬼子啊,我們自己都守不住,還幫別人守?”
這人嘀咕了一句之后,接著打開報紙。
第一眼就看見了山城那位的锃光瓦亮,接著就開始介紹起了這個遠征軍,還有遠征軍的作用。
“…… 遠征軍出國作戰,為保護友邦之安全,同時也是保護我國國際公路通暢……”
“此次遠征軍在山城的領導下,殲滅敵之二一四聯隊全部之敵,繳獲敵之聯隊旗……”
“…… 只要我們精誠合作,團結一致,必將在山城的帶領之下,取得最終的勝利!”
這一份報紙是山城的口舌,整個報紙內容除了提了幾句遠征軍的戰況之外,其余的就是宣傳遠征軍為什么能打勝仗,因為是在英明神武的山城領導下才能打勝仗。
整個報紙宣傳的內容,大部分人看了只知道是打了勝仗,如何打的,怎么贏的,誰贏得都不知道,反正就是锃光瓦亮的指揮下贏得。
“寫的都是什么玩意,不會又是編出來忽悠人的吧?”
一個看完報紙的青年嘀咕了一句。
緊接著又有一個報童揮舞著報紙經過,不過這一次不是同一個報紙而是土木系控制的一個喉舌,叫做新湖北日報。
“號外,號外,遠征軍于仁安羌取得大捷,號外,號外,遠征軍于仁安羌取得大捷……”
聽見仁安羌三個字,這個青年又來了興趣,立刻叫停了報童。
“給我來一份報紙。”
這一份報紙內容要比上一份報紙資料要詳細的多。
只不過照片上依舊還是有锃光瓦亮,但是卻又多了幾個人的照片,比如陳司令還有羅卓英,只是他們照片占據的篇幅要比锃光瓦亮小一些。
“…… 遠征軍在司令長官羅卓英的指揮下,充分利用地形優勢,和日寇于仁安羌展開激戰,成功營救被困之友軍七千余人……”
“……”
這一份報紙上的內容要詳細不少,介紹了戰役發生的背景,還有戰役的大致經過,但是大部分內容依舊是在吹羅卓英,講的是羅卓英如何運籌帷幄,最后才取得勝利。
不過兩份報紙看完之后,所有人只知道了一件事,是遠征軍新編二十二師打的仗。
至于其他的,他們一概不知。
“號外,號外,遠征軍新編二十二師在師長李幼盛率領之下,殲滅鬼子一個聯隊!”
“號外,號外……”
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報童從這個青年身旁跑過。
這一次青年掏了掏兜里,已經沒錢了,不過這個時候,身旁的一個人叫停了報童,購買了一份報紙。
青年眼巴巴地看著這人看報紙,踮起腳尖,勾著腦袋想要看一看。
這一份報紙上叫做南寧日報,這一份報紙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是桂系的喉舌。
這年頭國內是山頭林立,派系眾多,內部斗爭十分激烈。
這種激烈的斗爭從官場到軍中,同樣也蔓延到了新聞界。
基本上每一個軍閥或者派系都會有自己的喉舌用來發聲。
這些新聞報社,都是這些軍閥或者是派系出錢開辦,然后讓心腹之人擔任社長或者是總編。
報紙撰寫的內容,也基本上都是有利于他們的內容。
所以就會經常鬧出笑話,山城這邊發表的內容和其他人發表的內容不一樣,這就讓看報紙的人根本看不懂發生了什么。
自相矛盾的言論,互相拆臺的新聞經常會發生。
這也是后世一些公知吹噓的所謂的言論自由,壓根就是扯淡。
后世經常會有人拿著這個時代某些報紙內容來進行各種宣傳,實際上壓根不懂這些報紙背后的邏輯,沒有大佬在背后支持,他們敢說這些話?
他們說的這些話,都是有人授意過的,言論自由?那些因為言論被槍斃,被白色恐怖的人和誰申冤?
“大哥,大哥,您報紙看完了嗎?這一份報紙我沒看過,我這有兩份報紙,您挑一份我和您換著看?”
青年看見這人看完報紙,馬上開口詢問。
剛才踮起腳尖看的不清楚,只能掃幾眼,看著報紙上介紹的很詳細,他心里有些癢癢。
“行啊!”
這年頭報紙作用還挺多,包點東西,擦個屁股,引火什么的都用得著,一般的廢報紙還有人專門回收。
“您看我用這一份山城日報和您換怎么樣?”
青年晃了晃手中的青年日報,锃光瓦亮在照片之中格外顯眼。
“狗都不看這玩意,用你手中另外一份換。”
“得咧,您拿好!”
青年是從四九城逃難來的,一瞬間家鄉話就蹦跶出來了。
“四九城來的?”
“對,您也是?”
“差不多吧!你看著吧,我上班去了!”
話音剛剛落下,就聽見防空警報聲響起。
兩個人立刻向著不遠處的防空洞跑去。
“操蛋的鬼子!”
青年罵了一句,一邊跑,一邊繼續看著手中的報紙。
入眼的就是一張帥氣的軍人照片,一個青年的將軍照片,下面介紹著這個青年的身份。
遠征軍新編二十二師中將師長李幼盛。
“…… 遠征軍新編二十二師在師長李幼盛的帶領之下于仁安羌解救被困之友軍……”
“…… 其中六十六團在團長謝蔚云率領之下阻敵第二一三聯隊增援,與鬼子在仁安羌高地展開白刃戰,雙方苦戰一個多小時,殲滅日軍一千余人,四團在團長蔣雄率領之下和日寇其余殘敵激戰仁安羌,斃敵一千余人……”
“敵之援軍在我軍撤退出包圍圈之前來犯,師長李幼盛親率三百余人和敵血戰,確保戰役之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