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種好,玉米還要隔段時間才能下種。
江暖過完“蜜月”后,果斷的選擇復工,做相夫教子的家庭主母從來都不在她的規劃之內。
江暖復工后,時長空也去了兵部點卯,夫妻二人同朝共事,也算是大景帝國朝堂上的獨一份兒。
四月中,玉米種子也下了地,這玩意兒不用特別催牙也不用切塊,只要挖個窩子點種子就成。
與此同時,工部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
玻璃組的人,終于研制出來了高透明度的玻璃,江暖看過后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表示這技術完全可制作出一批成品開賣了。
尤其是第一批,物以稀為貴,完全可以進行拍賣,價高者得。
說到拍賣,江暖想起這個時代竟然還沒拍拍賣行。如果是這樣的話,大景完全可以弄一個。
這玩意兒巨賺錢,弄好了絕對又是一只日進斗金的金母雞。
江暖立即跑去跟她的皇帝爹說了,明光帝仔細聽完這個所謂拍賣行的運作模式后,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問她:“暖暖,這點子竟然這么好,你為什么不自己組建一個?”
江暖搖了搖頭:“您給我的嫁妝就夠我吃十輩子的了。況且,我還有一個州府的封地稅收。
錢這東西,夠用就好,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再說了,國庫比我更需要。”
明光帝聞言哈哈大笑:“那爹爹就謝謝我寶貝閨女了,又給我大景選了條發財路子。”
他最欣賞的就是江暖這一點,永遠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是什么,有能力有魄力,從不貪婪。
這件事情明光帝最終交給了晉王李容洛去做。
拍賣行建好后,盈利七成歸國庫。一成歸江暖,因為點子是她出的,具體的策劃書是她寫的。
一成歸晉王李容洛,統籌規劃和具體的操作執行都是他,可以說就是不折不扣的苦力,不給點說不過去。
一成歸太子李容恒,之所以給他一成,純粹是他弟和他妹覺得他這個當大哥的太窮了,有心幫襯他一點。
江暖在寫拍賣行的策劃書時,靈機一動,把“國有錢莊”概念也給一并提了出來,并且單獨寫了一本折子給明光帝遞了上去。
折子里仿照前世銀行的那一套金融運作體系,不過撿的也都是合適大景帝國目前國情的條款,且作了詳細的修改。
整套體系,是以足量的黃金做為基柱,除了存款外,還可以提供合理的抵押信貸 ,商貸農貸,亦或者是異地通兌等諸多服務。
有大景帝國一整個國家的財政信用作背書,不愁沒有客源。
一旦成功的運作起來,其利潤簡直不可估量。
并且只要大景帝國一直存在,這錢莊就能一直源源不斷的靠錢生錢。
一時間看得明光帝父子三人的眼光閃閃光發,簡直拍案叫絕。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因此,眾人一致覺得,先把拍賣行弄起來,等其成功運作之后,再來思考籌建“國有錢莊”的事情。
戶部尚書趙謙小老頭兒,聽說江暖又給國庫劃了條來錢的道兒,高興的胡子一翹一翹的。
他看江暖的眼神,簡直比看金元寶都親。
這位可真是財神爺,必須得好好的供起來。
他現在越發覺得自己當初把江暖搶到自己部門來的決定英明。有她在,他們整個部門的日子不知好過了多少。
白頭發都要少和幾根。
哪怕李容洛的速度再快,調動的國家機器再怎么厲害,拍賣行從開始籌建到建好也用了將近整整兩個月的時間。
選址、人員培訓、貨源渠道、目標意向客戶資源的整合、宣傳等,無一不是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
拍賣行建好后,明光帝親自賜名“帝都拍賣行”。
并且經大家的一番商議之后,將開業時間選在了六月十六,剛好是京城的荷花開始初綻的時候。
因此,首屆拍賣會的主題也以荷為名,命名為“風荷舉”。
二哥李容洛把首屆拍賣會的拍品圖錄給送了過來。
江暖仔細翻了翻,其中古玩、玉器、名家字畫、珠寶、珍稀藥材等應有盡有。
其中還有三件精美的玻璃制品。
一件玻璃花瓶,一只玻璃水杯,和一只玻璃碗。
件件晶瑩剔透,其工藝水平之高,在這個年代絕對算得上是珍寶中的珍寶。
足可見工部玻璃組那邊的制作水平進步巨大。
“帝都拍賣行”開業那天,是首屆拍賣會的舉行日,也是朝廷的休沐日。
一大早,帝都拍賣行的門口就鑼鼓喧天,彩旗飄揚,人頭攢動。
與會達官顯貴的車馬和轎子,停滿了拍賣行前面的巨大停車坪。
他們手執拍賣行送來的產品圖錄和邀請函,神情倨傲的在拍賣行服務人員的引導下進入拍賣行。
里頭挑高中空的回字形大廳里,人聲鼎沸,整個大景朝的達官顯貴,富商巨賈在今日幾乎全部云集于此。
有那相熟的,見了面互相打拱作個揖道聲好。
接著就三三兩兩,三五成群,交頭接耳的湊在一起,小聲的談論著拍賣會的事。
一樓大廳中間的戲臺子上,此刻京城里最著名的“華彩班”的名角正上演著精彩的戲曲表演。
衣著統一的小廝們則端著托盤來來回回,不斷將美味的酒水和佳美小食等送到各位老爺們的手上。
至于大門外,好奇的也的確不少。
奈何單單是十兩銀子的門票錢,就足夠絕大多數想進來湊鬧看稀奇的尋常百姓們望而卻步,更不要說至少五百兩銀子的保證金。
即使如此,還是有那不差錢的,抱著長見識的心態,交了門票錢和保證金進來。
他們上不了二樓和三樓的包廂,就只能在一樓大廳里混個位置,這也很不錯了。
二樓和三樓的包廂,每個包廂都配了專門的服務人員。
甲等包廂四個,乙等的兩個,里頭的酒水吃食和包廂大小奢華程度也各不相同。
這里頭不論官大官小,爵位高低,只論錢多錢少,主打的就是一個“以錢論地位”,好的就是一個面兒。
明光帝也來了,十分低調的走了員工專屬通道,在幾個兒女的陪同下進了二樓最頂級的一個包廂。
拍賣會正式開始前會有一個暖場的慈善競拍。
拍品都是一些價值不高,但是本身很有意義的一些商品。
比如皇帝出行時,曾用過的一套普通的杯盤。
太子殿下某年秋狩打到的第一頭鹿的鹿角之類的東西。
甚至就連江暖都貢獻出了一壇,明光十二年的葡萄酒,也這是大景朝的第一批葡萄酒中,碩果僅存的幾壇子之一了。
其噱頭類似于江暖前世的拉菲。
慈善拍,拍的錢會走專門賬本,用以大景朝慈幼堂之用。
慈幼堂是大景專門開設的,類似于江暖前世福利院之類的機構,專門收留孤寡老人工和幼童的地方。
參與慈善競拍的也都是些小商人,錢不多,卻又好個面兒的。
只要拍一件回去,一說這是誰誰誰用過的,保管旁人都要高看他幾分。
茲善拍,十來件東西也都拍出了上千兩的銀子,總體來說還算不錯。
短暫的休息之后,拍賣會正式開始。
第一件拍品是一套十三件的翡翠頭面,水頭足,做工極其精美細膩。
乃是前朝一位著名的賢后所鐘愛之物,起拍價兩千兩銀子,每次加價不得少于五十兩。
經過十多輪的加價后,這套頭面最后被三樓十一號包廂的一位客人以四千三百兩的高價拍走。
李容洛拿著客人的花名冊道:“十一號包廂是吏部的黎一鳴,黎大人。
聽說他最近剛娶了位繼室夫人,很是寵愛。估摸著是拍回去哄新夫人的。”
明光帝聞言眉頭一皺:“黎一嗚?他不是沒錢嗎?怎么,這會兒幾千兩銀子買套頭面倒是有錢了。”
李容洛嘲諷的一笑:“不過是做給父皇您看的罷了。”
明光帝“哼”了一聲。
上次邊境戰事,他寶貝閨女平日里連朵珠花都舍都不得買,傾家之力給湊了十五萬兩銀子做軍費。
朝臣們捐款的時候,這廝各種哭窮,最后摳摳搜搜的捐了一百兩銀子。
這會給新夫人買頭面倒是大方的很,有錢的很。
很好,朕記住你了。
三件玻璃制品幾乎是壓軸出場,被一個沈姓的巨賈以一萬一千兩銀子打包帶走。
第一場拍賣會會的拍品全部溢價拍出,無一件流拍,圓滿成功。
事后一算賬,除去成本之類凈利潤竟有五萬多兩銀子。
他們本打算每月舉行一場拍賣會,一年十二場,也就是說年利潤起碼在五十萬兩左右。
再在全國幾個最富庶的幾個州府,如蘇州杭州等地也開上幾家分行,即使是利潤不如帝都,每年賺的錢也不是小數目。
凈利潤每年起碼上百萬兩,膽子再大點,兩百萬兩也不是不敢想。
這個數字一出來,所有人頓時齊齊倒吸一口涼氣,紛紛望向江暖。
李容恒目光幽幽:“小妹,你要是早回來幾年,你兩個哥哥也不至于這么窮。”
明光帝則是哈哈大笑:“我女兒真乃財神下凡也。”
拍賣行的成功,給了幾人極大的信心。
至少對于即將要上馬的國營銀莊多出了幾分信心。
于是,就在拍賣會舉行完的第二天,成立“國有錢莊”的議題,就被正式拿到了斡堂討論了起來。
這里頭涉及到的東西太多,觸及到某些階層的利益太大,江暖知道這是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