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廣福接下分配宅基地和竹林的任務后,心里已經有了大致的章程。
不過這事要做到公平公正,讓大伙兒都挑不出問題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想了想,轉身就去找自己的小兒子謝文。
謝文此時正拿著一根樹枝,在剛剛清理出來的一片平整泥地上教謝吉利認字,最近謝吉利認字的速度有些快,他每天都要教上兩三個新字才能滿足他。
“小文,別寫了,過來幫爹個忙。”謝廣福招招手。
謝文抬起頭,交代謝吉利自己練習,快步走過來:“爹,什么事?”
“里正把分配宅基地和后面那片竹林的事兒交給我了。這事兒得辦得又快又公道,爹有個想法,你腦子活絡,幫爹參詳參詳,看看怎么弄最省事最公平。”
謝廣福說著,把自己的想法和謝里正以及族老們同意的“人頭均等,好壞搭配”等核心原則詳細地說給了謝文聽。
謝文安靜地聽著,等謝廣福說完,他略一思索:“爹,您這‘分級、均分、抓鬮、調劑’的思路非常周全,完全可行。而且,用數學方法可以做得更快更清晰,減少后續糾紛。”
“哦?數學方法?你說說看?”
謝廣福知道兒子有點子,感興趣地追問。
“爹,您看啊,”
謝文又撿起一根樹枝,重新在地上畫起來:
“首先,就像您說的,我們把清理出來的整個宅基地區域,根據位置優劣,比如靠近溪流的、地勢高的平整地定為上等地塊,稍遠些、略有坡度但穩固的為中等地塊,離中心稍遠、可能需要稍微平整一下的為下等地塊,所有地塊劃分成三個大區塊,或者根據實際情況細分更多級也行。然后,估算出每個區塊大概能劃分出多少份‘標準份’。”
他在地上畫出幾個大圈,標上“上”、“中”、“下”。
“第二步,計算總‘份數’。咱們假設有120口人吧?”謝文看向父親。
謝廣福點點頭:“先假設,我聽聽。”
“好,120人,每人半分地作為基礎住宅面積。那么總共需要劃出6畝地的宅基地出來,對吧?”謝文迅速算出。
“對,是這個數。”
“接下來是關鍵,”謝文的聲音帶著一種理性的興奮:“先預留出道路和排水渠,為了保證每戶分到的地綜合質量差不多,我們不是簡單地把120份地混在一起抓鬮,那樣可能一家子全抓到好地或者全抓到差地。而是應該按‘戶’來分配‘組合地塊’。”
“組合地塊?”謝廣福稍微有點困惑。
“是的,爹。比如我們家五口人,就應該分到總計2.5分地的宅基地。但這2.5畝地,不能全是上等地,也不能全是下等地。我們可以事先規定好,每戶人家分到的宅基地,必須由不同等級的地塊組合而成。比如,規定每戶至少包含一小塊上等地、一塊中等地和一塊下等地,或者根據各級地塊的實際數量規定一個比例。這樣就能天然實現您說的‘好壞搭配’。”
謝廣福恍然大悟:“妙啊!這樣不用我們強行指派,每家拿到手的地自然而然就是好壞摻著的,綜合起來價值都差不多!小文,你這數學學的不賴!”
謝文笑了笑,繼續解釋:“然后就是抓鬮了。但抓鬮分兩步。第一步,先抽取‘選地順序號’,決定哪戶人家先來挑選‘組合地塊’。”
“第二步,按照抽到的順序號,每戶家主從我們事先根據家庭人口數準備好的、已經搭配好的不同‘組合地塊方案’里,選擇自己心儀的一套。”
“這樣,既保證了絕對公平,又給了大家一定的選擇權,效率還高。選定了方案,那方案里的幾塊地自然就歸這戶人家了,通常這幾塊地不會離得太遠,方便建房。即使稍微有點分散,問題也不大,反正都是自家地。”
謝廣福聽得連連點頭:“好!這個‘組合方案’抓鬮的法子好!比我想的還周到!那要是有人就是對分到的某塊地不滿意,想換呢?”
“這就是第三步,自愿調劑。”謝文接著說,“選定方案后,給予一到兩天的時間。允許村民之間自行協商,無償交換彼此分到的、等級相同的地塊。比如咱家想要一塊更靠近溪邊的上等地,可以用另一塊地去換別人家同樣等級但位置更合心意的一塊。自由交換,但是所有交換的地塊必須到里正爺爺那里登記備案,簽字畫押,日后不得反悔。”
“如果有無償交換解決不了的,那就自己私下商量,補償銀子也好,用其他東西換也好,村里不管,但最終交換結果也必須登記!不登記就不算數,村里不認可。如果誰登記后又反悔鬧事,就請族老和里正爺爺依據登記冊裁定,反悔的一方必須給對方補償‘辛苦錢’,這樣才能杜絕胡攪蠻纏。”
“太好了!每一步都想到了!”謝廣福用力拍了下兒子的肩膀,滿臉贊賞:
“那竹林呢?竹林按人頭,兩人一叢,我家五口就是兩叢半,這半叢怎么算?”
“竹林更好辦。”謝文自信地說:“首先清點竹林總叢數。然后劃分出大小差不多的出來分配,那些明顯大一些,小一些的竹叢直接歸村里公產。像咱家5口人,就占有2.5個竹叢。”
“給竹叢掛上編號,分配時直接一步到位抓鬮,誰家抓到哪一叢就是那一叢,就不會有人說我家的大,你家的小,剩下半叢就隨機匹配,比如秋芝的半叢和小花的半叢抽到一起,那就歸兩人所有,以后兩家自己商量著用,外人也管不著,若是有人想換這半叢,自己商量好,也去里正爺爺那里登記就好了。”
“公產的竹子也好處理,以后誰家建房,或者想做竹器,可以向里正爺爺申請,支付一定的費用才能砍伐。賣竹子所得的錢,以及未來公田、公山的收入,都存入村里公賬。這筆錢的用途,就像爹您說的,修建祠堂、學堂、倉庫,賑濟孤寡、應對荒年,或者獎勵村里讀書好的孩子,都由大家一起商議決定,賬目公開透明就行。”
謝廣福聽完,長長舒了一口氣,臉上滿是欣慰和驕傲的笑容:
“好!好!好!不愧是我謝廣福的兒子,你這套法子,清晰明白,又公平又高效,還把以后可能扯皮的地方都想到了!真是幫了爹的大忙了!走,咱這就去找里正和幾位族老,把你這套‘數學分配法’說給他們聽!咱們桃源村這安家立業的第一步,必須走得穩穩當當!”
說著,謝廣福拉著兒子謝文,腳步輕快地向剛才的高地走去,那里,謝里正還在和幾位族老商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