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朱允熥對朱元璋的稟報,下面的那些人,瞬間就精神了。
奶奶嘞啊,這可是給他們漲俸祿啊,終于有人看到他們的困難之處了。
以前哪怕是想吃點肉,都不知道要攢多長時間。
什么時候他們當(dāng)官的,還需要因為吃一次肉費這么大的力氣了?
貪污吧,不敢,朱元璋的屠刀可就懸在他們的頭頂,可是不貪污的話,他們也沒有了別的進項,怎么吃?
那是真的要遇到,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的地步了。
現(xiàn)在終于有人提出來了,簡直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了。
之前在朱元璋說話的時候,有不少大臣,是互相攙扶著才能站穩(wěn),
朱元璋帶給他們的壓力不小啊!
但是現(xiàn)在,有了朱允熥的話,這些人彷佛自己好似再次活過來了一般,充滿希望的看著朱允熥,那眼神,那心情,那表情,那期盼。
甚至就算是這次沒能如愿,那他們也值得了,畢竟有人提了出來,而且還是太孫,是儲君。
就是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是否還可以等到這個機會了。
總之對他們來說,是個好消息。
朱元璋聽到這個話之后也詫異了下,沒想到朱允熥在這里提出這個話來了。
但是也自己也清楚,自己的太孫不會無的放矢,能說出這個話來,怕是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而且下面的那些文臣武將們,一個個的都在眼巴巴的看著呢。
現(xiàn)在也不好拂了太孫的面子,若是商稅真的收取上來,而且大幅度的收取,那給他們一些錢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具體能給多少,這不是還在他自己手中掌握著的嗎?
況且下面那些人的樣子,朱元璋又不是沒發(fā)現(xiàn),這也是太孫收攏人心的大好機會,不好拒絕了。
“好,既然太孫都給你們說情了,那咱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
“等到商稅收上來了之后,咱就給你們漲俸祿!”
“不過具體要漲多少,還需要看你們所需,另外就是這次商稅能多收多少上來!”
“收不上來錢,你們想漲也沒用!”
雖然答應(yīng)了,但是老朱還是給這些人上了一個緊箍兒,
看你們自己的能力了,收的多,那就漲的多,收的少了,那就漲的少,
就看你們這些人是不是用心去辦事了,收錢很大程度上,也是給你們自己收的。
“臣等遵旨!”下面的那些人都興奮起來了。
既然話說到這里了,那他們就能讓朱皇帝見識一下他們的能力。
“嗯,既然稅收增加了,那戶部,就增加一位主事,專門負(fù)責(zé)這次商稅的收取!”朱元璋繼續(xù)吩咐著,
“這個事情,交給太孫負(fù)責(zé)!”
“另外漲俸祿的事,也交給太孫,最后拿給咱看!”
“是,陛下!”所有的人都彎腰說道。
“嗯,就這些,退朝吧!”朱元璋說完,自己先站了起來。
在眾人的山呼之中,朱元璋還有朱允熥二人一起朝著武英殿的方向過來了。
朱允熥在回來了之后,坐在自己專屬的位置上,正打算處理一下手中的奏折呢,常務(wù)來到了朱允熥的身邊,
“殿下!”
“這是從北平府送來的奏折,是燕王殿下送來朝堂的!”
“哦?”朱允熥聞言,當(dāng)即翻開了,看看他到底寫的是什么。
“四叔這么擔(dān)心的嗎?壓力這么大啊?”朱允熥的臉上帶著笑意,但是這個笑容,可絕對不是什么高興。
“怎么了?”朱元璋也看到了他們這邊不對的地方,對朱允熥問道。
“這不是四叔嗎?”朱允熥拿著手中的奏折,笑道,
“之前我下令,讓各衛(wèi)所將他們手中的精銳基層軍官,挑選一批送過來!”
“別的地方都送來了,尤其是二叔還有三叔,送的可是最多的!”
“之后就是十七叔他們,送來的人數(shù)也不少!”
“雖然人還沒到,但是現(xiàn)在奏折已經(jīng)送到了,還有他們那些人的履歷,戰(zhàn)功等!”
“但是四叔現(xiàn)在有些擔(dān)心啊!”
“擔(dān)心現(xiàn)在這些人送來了之后,四叔那邊萬一遇到了什么危險,什么敵人,不能很好的指揮軍隊,打退敵軍!”
“現(xiàn)在人是選好了,但是為了大明安危,暫時還沒能安排人過來!”
朱元璋聞言,眉頭瞬間鎖起了,朱允熥的這個話,可不是在說這個老四想的有點太多,人也不怎么想送嗎?
就只有你老四厲害?就只有你考慮到這些事情了?別人都沒想到?
顯得你了是吧?
不過老四到底還是自己疼愛的皇子之一,也不好就因為這個事情懲罰他什么,還是看一下太孫,
“那太孫你是怎么想的?”朱元璋問道。
“既然擔(dān)心,壓力大,那就減輕一下四叔的壓力吧!”
“傳令三叔晉王,命其節(jié)制麾下諸王,令十五叔遼王,十七叔寧王!”
“密切監(jiān)測草原方向的敵軍!”
“一旦有任何不軌企圖,無需稟報,協(xié)助四叔,防止四叔被欺負(fù)了!”
“敵軍也可酌情殲滅!”
“這樣就不會有什么危險了!”
“四叔也可以放心的將那些人給送過來了!”朱允熥淡淡的說道。
朱元璋聽到這個話,面色不由得微微一變,但最終卻還是沒說什么。
他自己都清楚,這個命令下達了,那朱棣怕是差不多要成為幾個兄弟之間的笑柄了,
哪怕知道朱棣不是這么容易害怕的人,但是卻可能也會知道朱棣怕是有點別的什么心思,不是那么愿意做這個事情。
別的人,怕是也會和他逐漸的拉開關(guān)系。
以后朱棣哪怕是想要找人解釋,說什么,怕是也會成為孤家寡人了。
作為一個父皇,嗯,不是父親,他只是朱標(biāo)的爹,是他們剩下那些人的父皇,
他不愿意自己的皇子有這樣的處境,但作為一個皇帝,作為朱允熥的爺爺,這樣做無疑是最好的。
他張了張嘴,卻什么都沒說出來,甚至在后面,還咬牙說道,
“傳令,讓秦,晉,燕,周,他們四個藩王的世子,還有十歲以上的兒子,入京學(xué)習(xí),咱要親自看看!”
“是!”常務(wù)連忙答應(yīng)了下來。
沒有反對之前的事情,那就是可以做。
處理完了這個事,朱允熥也在這里開始處理起來了政務(wù),
而隨著時間不斷地過去,之前安排出去的一部分人,如今已經(jīng)陸續(xù)的來到了皇宮外面。
這個事情也被朱允熥交給了平安,讓他先安排著這些人入駐東宮。
現(xiàn)在學(xué)院都還沒有開始建造呢,甚至選址也只是剛剛選好。
剩下的就是戶部撥款,工部去建造了。
另外戶部的人也在安排著稅務(wù)司的人,在各個城市里面,開始宣讀著他們新改革的商稅了。
本來就已經(jīng)在忙碌著,現(xiàn)在事情多了,更是沒有多余的精力去做別的事情了。
而朱允熥此時也在等著那些人的到達,而且有不少地方的衛(wèi)所比較近,
到如今,已經(jīng)有接近八百人來到了東宮里面。
八百人,這是個很好的數(shù)字,很吉利!
多少人,就是因為這個數(shù)字,八百就八百,成就了一番偉業(yè)。
朱允熥相信,自己也會有這樣的幸運!
知道了這個數(shù)字之后,朱允熥也不打算繼續(xù)等著了,打算去看看這八百人,也想試試,自己在訓(xùn)練這些人的時候,是否也有這樣的百倍經(jīng)驗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