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浴血靖遠 雄關漫道真如鐵
黃河的咆哮聲猶在耳畔,東岸彌漫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去。獨立旅剛剛經歷了一場慘烈的渡河攻堅,鮮血染紅了灘頭,犧牲者的遺體被小心翼翼地收斂,傷員們的呻吟聲在臨時搭建的醫療所內此起彼伏。然而,戰爭的齒輪從不因悲傷而停轉。打通渡口僅僅是第一步,徹底擊潰關征麟部,奪取并鞏固靖遠城,為后續部隊建立穩固的河東橋頭堡,才是決定西路軍能否真正擺脫被分割圍困命運的關鍵。
旅部指揮所設在剛奪取的敵軍前沿陣地的一個半塌掩體內。王林臉上混雜著疲憊、勝利的亢奮以及深切的痛惜。渡河一戰,獨立旅付出了近兩千人傷亡的慘痛代價,許多熟悉的面孔永遠留在了黃河之中和對岸的灘頭。但他沒有時間沉浸其中,目光死死盯住地圖上那個標著“靖遠”的圓點。
“旅長,政委,初步統計出來了。”參謀長鐘光邦的聲音沙啞,帶著沉重,“渡河作戰,陣亡八百二十七人,重傷失去戰斗力四百六十三人,輕傷暫可隨隊者約七百余人。總減員……近兩千。”他頓了頓,補充道,“各團營建制還算完整,但骨干傷亡不小,尤其是突擊營,損失過半。”
王光道政委深吸一口氣,抹了把臉:“都是好同志啊……后勤和政工人員正在全力救治傷員,安撫部隊情緒。但時間不等人。”
王林點了點頭,指節因用力而發白,敲在地圖上:“關征麟敗退下去,但主力尚存。他必然退守靖遠城,企圖憑借城防工事固守待援。我們必須趁其新敗,驚魂未定,后方輜重、傷員拖累,一口氣拿下靖遠!絕不能給他喘息之機,否則等蘭州方向援軍一到,或是讓他重新組織起防御,我們再想攻城,代價會更大!”
“我同意!”王光道堅定地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部隊士氣雖因傷亡而有所低落,但勝利的勢頭還在,對敵人的仇恨更烈!此刻正是攻堅之時!”
“命令!”王林眼神銳利,不再猶豫,“一、各部隊立即進行短暫休整,補充彈藥,搶救重傷員后送西岸。炊事班立刻生火造飯,讓戰士們吃頓熱乎的!政治工作人員迅速下到連隊,進行鼓動,說明攻克靖遠的重大意義!”
“二、一團(陳阿海部)為攻城左翼梯隊,二團(李云龍部)為右翼梯隊。炮營(劉根勝)立即前移陣地,測算靖遠城墻及疑似防御工事諸元,集中所有75mm野戰炮和重迫擊炮,準備進行攻城火力準備!”
“三、騎兵營(沙馬爾格)向靖遠城南、城東方向迂回偵察,監視敵軍動向,防止其繼續南逃或有小股部隊出城襲擾。特戰營(張紅土)派出精銳小隊,趁夜色盡可能抵近偵查,摸清城墻破損情況、火力點分布、以及敵軍指揮部可能位置。”
“四、后勤保障團(林火旺)全力保障彈藥供給,特別是炮彈!將剩余渡船組織起來,建立臨時浮橋或加強擺渡,確保西岸彈藥能及時運抵東岸炮兵陣地!”
“總攻時間,定于明日拂曉五時整!告訴同志們,此戰關乎西路軍存亡,沒有退路!必須拿下靖遠!”
命令如山,迅速傳達下去。疲憊不堪的獨立旅戰士們默默咀嚼著干糧或熱湯,擦拭著武器,包扎著傷口。悲傷被壓入心底,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他們知道,更殘酷的戰斗就在眼前。
靖遠城內,關征麟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倉皇退入城中的部隊驚魂未定,建制混亂,傷員塞滿了街道臨時征用的房屋。原本一個齊裝滿員的精銳師,此刻能戰之兵已不足五千,且士氣低迷。
“師座!赤匪攻勢太猛!他們的炮火……簡直邪門!”一個滿臉硝煙的旅長心有余悸地報告。
關征麟臉色鐵青,站在城防地圖前,努力維持著鎮定。他是黃埔一期的高材生,擅長防御,但今日渡口之戰紅軍所展現出的強大炮火和亡命攻勢,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慌什么!”他呵斥道,聲音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干澀,“靖遠城墻堅固,絕非野外陣地可比!立刻收攏部隊,劃分防區,加固工事!將所有迫擊炮、山炮集中布置在城垣要點!征調城內青壯,協助運送彈藥磚石!給蘭州發報,急請增援!告訴將士們,援軍不日即到,守住靖遠,每人賞大洋二十……不,五十塊!”
他試圖用重賞和嚴令穩住軍心,但指揮部里彌漫的恐慌氣息卻難以驅散。紅軍那精準而猛烈的炮擊,給這些中央軍“精銳”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夜色漸深,靖遠城內外,雙方都在緊張地準備著,空氣中彌漫著大戰將至的壓抑。偶爾有冷槍劃過夜空,更添幾分肅殺。
拂曉前最黑暗的時刻,獨立旅炮兵陣地上,炮手們完成了最后的準備工作。一門門75mm野戰炮昂起炮口,黑洞洞的炮管指向靖遠城模糊的輪廓。
劉根勝親自檢查了主要炮位的諸元,臉色凝重。炮彈已經不似渡河戰前那般充裕,必須打得更加精準、高效。
“各炮注意!目標,靖遠城東門、南門墻體及疑似機槍堡壘!五發急速射!放!”劉根勝對著電話嘶啞下令。
“轟——!轟——!轟——!”
黎明前的寧靜被雷霆般的炮聲徹底撕裂!熾熱的炮口焰瞬間照亮了炮兵陣地的夜空,數十發炮彈帶著刺耳的呼嘯,劃破天際,如同隕石般狠狠砸向靖遠城墻!
轟隆隆隆——!
巨大的爆炸聲在城墻上下接連響起,磚石飛濺,煙塵彌漫!城墻上的守軍被這突如其來的猛烈炮火打得抬不起頭,慘叫聲被爆炸聲淹沒。
炮火準備持續了整整二十分鐘!靖遠那看似堅固的城墻被炸出數個缺口,城垛垮塌,一些暴露的火力點被直接掀上了天。
炮聲甫停,凄厲的沖鋒號聲便響徹原野!
“同志們!沖啊!拿下靖遠城!”
李云龍光著頭,端著剛換上的沖鋒槍,一馬當先從右翼陣地躍出!二團的戰士們如同決堤的洪水,喊著震天的殺聲,撲向被炮火炸開的城墻缺口!
左翼,陳阿海也指揮著一團的戰士們發起了迅猛的沖鋒。輕重機槍拼命開火,壓制著城頭殘存的反擊火力。
攻城戰瞬間進入白熱化!
守軍也從最初的震驚中反應過來,殘存的火力點拼命噴吐火舌,手榴彈如同冰雹般從城頭扔下。沖在最前面的紅軍戰士不斷有人中彈倒地,但后面的人毫不猶豫地踏著戰友的鮮血繼續前沖!
“機槍!給老子壓制住那個垛口!”
“爆破組!上!炸掉那個暗堡!”
“云梯!快架云梯!”
戰場瞬間變成了血腥的絞肉機。每前進一米,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城墻缺口處,雙方士兵短兵相接,刺刀見紅,怒吼聲、慘叫聲、爆炸聲混雜在一起,震耳欲聾。
王林在旅指揮所通過望遠鏡緊緊盯著戰場,臉色鐵青。部隊的傷亡速度遠超他的預計。關征麟的部隊畢竟是中央軍嫡系,一旦退入城內,依托工事進行困獸之斗,爆發出的戰斗力依然驚人。
“命令炮營!延伸射擊!覆蓋城內敵軍可能增援的街道!阻止其向缺口方向調動!”
“告訴李云龍、陳阿海!不要一味猛沖!組織突擊隊,火力掩護,逐點清除!用‘鐵管驚雷’對付堅固工事!”
王林不斷下達指令,試圖調整戰術,減少傷亡。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很多時候只能靠前線指揮員的臨機決斷和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去拼殺。
李云龍親自帶著突擊隊,頂著密集的彈雨,沖到了一處城墻缺口下。這里敵軍的抵抗異常頑強,一挺重機槍封鎖了前進的道路,沖上去的戰士倒下了好幾批。
“他娘的!”李云龍眼睛血紅,奪過身邊戰士背著的一個改造過的重型炸藥包,“機槍掩護!老子親自去!”
“團長!危險!”
“少廢話!”李云龍猛地竄出,利用彈坑和廢墟交替前進,動作快得驚人。重機槍子彈在他身邊噗噗作響,打得塵土飛揚。
接近到足夠距離,他猛地拉燃引信,用盡全力將沉重的炸藥包拋向了那個機槍工事!
“轟!!!”
一聲巨響,地動山搖!整個機槍工事被炸上了天,碎石磚塊如同雨點般落下。
“沖啊!”李云龍大吼一聲,帶頭沖過了缺口!
類似的場景在多個突破口同時上演。紅軍戰士們憑借著一往無前的勇氣和靈活的戰術,一點點地啃著靖遠這塊硬骨頭。
戰斗從拂曉一直持續到午后。獨立旅的戰士們已經突入城內,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成為了爭奪的焦點。
傷亡數字在不斷攀升。通訊兵不斷將各團的損失報回旅部。
“報告!一團一營營長犧牲!三個連長兩死一重傷!”
“報告!二團突擊連傷亡過半,李云龍團長胳膊負傷,仍在指揮!”
“報告!炮營炮彈告急!75mm炮彈只剩不足五十發!”
“報告!后勤隊運送傷員的通道被敵軍冷槍封鎖!”
王林的嘴唇抿成一條直線,心如刀絞。這些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精銳,是獨立旅的脊梁!每一聲報告,都像一把錘子砸在他的心上。但他不能動搖,攻克靖遠,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命令預備隊!特戰營!全部投入戰斗!從城西方向發起佯攻,牽制敵軍兵力!”
“告訴林火旺!不惜一切代價,打通傷員后送通道!組織所有非戰斗人員,包括輕傷員,幫忙運送彈藥!”
“炮兵!節省炮彈,專打敵軍連級以上集結點和重機槍陣地!”
他幾乎是用吼的發出命令。
下午三時,戰局出現了轉機。沙馬爾格的騎兵營在城外巡弋時,發現了敵軍一支試圖從南門突圍的運輸隊,當即發起沖擊,將其擊潰,并順勢沖垮了南門守軍原本就搖搖欲墜的防線!
“旅長!南門!南門被騎兵營打開了!”通訊兵激動地大喊。
王林眼中精光爆射:“天助我也!命令全軍!向城南方向擠壓!配合騎兵營,徹底擊潰敵軍!”
南門被破的消息像瘟疫一樣在守軍中蔓延。原本就士氣低落的國民黨軍徹底陷入了混亂。部分部隊開始成建制的潰逃。
關征麟在指揮部里得知南門失守,知道大勢已去。他長嘆一聲,看著地圖上節節敗退的標示,終于下達了命令:“命令各部……交替掩護,向南突圍……向蘭州方向撤退……”
他無法承受全軍覆沒的后果,只能選擇斷尾求生。
撤退命令一下,國民黨軍的抵抗迅速瓦解。除了少數死硬分子還在負隅頑抗,大部分士兵紛紛丟下武器,向南逃竄。
“敵人垮了!追啊!”
“繳槍不殺!紅軍優待俘虜!”
獨立旅的戰士們爆發出最后的力氣,發起了全面的追擊和清剿。
傍晚時分,靖遠城內的槍聲漸漸稀疏下來。殘陽如血,照耀著這座飽經戰火摧殘的古城。城墻坍塌,街道狼藉,到處是雙方士兵的遺體和無主的武器。
王林在王光道、鐘光邦的陪同下,踏著瓦礫和血污,走進了靖遠城。勝利的代價沉重得讓人窒息。
“厚葬所有犧牲的同志,他們的名字,都要記下來。”王林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全力救治傷員,不分敵我。迅速肅清城內殘敵,鞏固城防,警惕敵軍反撲。”
他轉向王光道:“政委,安撫部隊,表彰英模的工作,拜托你了。我們付出了巨大犧牲,但任務完成了!西路的通道,徹底打開了!我們的血沒有白流!”
王光道重重點頭,眼眶通紅:“我明白。獨立旅的旗幟,是用英雄的血染紅的!這筆血債,將來一定要讓敵人加倍償還!”
王林最后看了一眼硝煙未散的戰場,轉身走向城內,背影在夕陽下拉得很長,沉重卻又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