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全部來到了禁酒局這邊。
專員約翰·克萊默的頭發大把大把的掉。
到了這一步,禁酒局已經不能不上了。
“干派”不僅要求他們要上,還要一戰而勝之,將“反賊”一掃而空,狠狠打擊“濕派”的氣焰。
問題是,約翰·克萊默特娘的現在找不到人來帶隊了!
他能得到正規兵力援助,但沒有一個軍官愿意摻和。
如果沒有芝加哥人整的這一出,同仇敵愾之下,再兇悍的匪徒都不會被美軍軍官放在眼里。
但現在?
打仗變成了芝加哥人的猴戲,贏了是應該,也不會升官,輸了樂子就大了。
沒必要沒必要,出點大頭兵就對得起禁酒局了。
轉了一圈后,約翰·克萊默悲催地發現,他能倚靠的指揮官,還是受傷住院的威廉上校。
被芝加哥匪徒一頓爆錘后變得極為陰沉的威廉上校倒是不怕帶隊復仇,但他必須提醒一句,
“長官,這是芝加哥人的陰謀。”
“我知道,我們不僅失去了道義,還被捆住了手腳!”
約翰·克萊默同樣面色陰沉道。
“但是,所有人都在逼著我們硬上,威廉,我坦白說,現在的形勢對于禁酒局來說很嚴峻。”
威廉上校無言。
約翰·克萊默怕他被嚇到了,趕緊安慰道,“往好里想,之前的失利不過是小混混靠火力欺負人。透明化之后,我可以為你配備更多的兵力,更強的火力,怎么看都是優勢在我!”
威廉上校不吭聲。
莫名耳熟的話讓他心中產生一絲陰影。
長官啊,你這是正常人的思維,但那狗屎的芝加哥人算正常人嗎?
……
形勢無聲,只在默默發酵。
西海岸。
此時的洛杉磯還不是后世的天使之城,但已經有了幾分電影之都的風采。
米高·華登就是其中一位前來尋夢的導演。
他是一戰的美軍隨軍記者,戰爭結束后轉行當了導演,一直在找機會拍一部戰爭片。
奈何新手導演總是被卡在尋夢的第一步,拉不到投資。
幸運的是,這一天,突然有個投資人找上門來,要投資拍攝一部戰爭大片。
“我必須提前說明,這有一定的危險性。”
米高·華登懂了,“是因為要追求更高的真實度嗎?我沒問題的,我還上過戰場呢……”
“不,我是說,那是百分百真實的戰爭,你要再上一次戰場。”
米高·華登有種不好的預感,“你剛才說你是從哪來的?”
“芝加哥!”
米高·華登瞪大了眼睛。
現在整個美利堅,還有誰不知道芝加哥正在發生的奇葩事兒?
“所以,我要拍的是……”
“對,芝加哥黑幫與禁酒局的擂臺戰。”
米高·華登無語,仰頭望天。
臥了個大槽!
你們這幫瘋子不僅要逼著禁酒局打擂臺,還要將其拍成電影?
過分了,老鐵,太過分了!
米高·華登迅速收拾好行李,“什么時候開拍?”
“馬上!”
“……”
米高·華登到了芝加哥才知道,他要拍的還不是一部“普通”的戰爭電影。
用策劃人羅根的話來說,他們要拍一部“真人秀”電影!
“我們已經跟不少影院溝通好了,將芝加哥戰爭拍成長系列電影,按照戰前、戰爭爆發、戰后等幾個單元分開上映,給全美觀眾同步欣賞禁酒大戰。”
“好吧,也不能說是同步,但一定要快。快點拍攝,快點剪輯,快點上映。”
米高·華登都來不及感嘆羅根的奇葩腦洞,就忍不住叫苦,“不可能,電影不是這么拍的……”
羅根擺擺手,“我不需要你告訴我電影怎么拍,只需要你用攝影機拍下真實發生的戰爭,按照我的要求剪輯好就OK。”
“你能提前一天弄好,我就多給你5000美元獎金!”
米高·華登將差點脫口而出的“那我干不了”重新咽回去。
奶奶的,所以說這些萬惡的資本家最可恨,動不動就用錢砸人。
“我現在就能開工。”
提前一天多五千?他能肝到爆!
米高·華登得到了最新款的有聲電影機——羅根不知道的事,他正在推出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長片。
嗯,如果這真能算電影的話。
米高·華登將鏡頭對準一位看上去就精悍的德國退伍兵。
這是黑手黨從歐洲招募的幫手。
“漢斯,你為什么會來參加擂臺戰?”
漢斯老實道,“因為我報名就有兩萬美元安家費,打完后還能領一萬美元。如果不幸死了,家里還能多收到兩萬美元……”
米高·華登頓時充滿了共鳴。
都是可憐人啊,大家都是為萬惡的資本家賣命!
但是吧……
“你不能這么說,來,這才是你的臺詞。”
“……”
“重新來,自然點,漢斯,你為什么要參加擂臺戰?”
“因為喝酒讓我的生命變得不同。經歷過殘酷的戰爭后,為了尋求身體的放松、心靈的解脫——我要喝酒!那一刻,我死去的自我又重新回到軀體之內……”
“我不敢想象美利堅禁酒后,那些上過戰場的老兵該怎么辦?聽說芝加哥有老兵要為喝酒而反抗,我就來了。”
“我來是為了證明,老兵不死!”
米高·華登聽著覺得有些話莫名耳熟,低聲詢問旁邊滿意點頭的羅根,“這是誰寫的?”
羅根隨口道,“我從辛克萊的小說《屠場》里抄來的。”
米高·華登無語,他再次望天。
雖然我知道這件事從頭到尾都不太嚴肅,但要不要這么草臺班子啊!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臨時搭建的草臺班子,用羅根看來非常草臺的拍攝、剪輯、配音配樂手段,還是趕在戰爭爆發前,交了作業。
配合著這個時代最高階的宣傳手段——電影上映,太陽報開啟了大規模的“芝加哥信念擂臺戰”宣傳!
……
禁酒局收到風聲,直接包下了華盛頓的一家電影院。
約翰·克萊默驚訝發現這居然是部有聲電影,但馬上就被內容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伴隨著片頭音樂,一個溫和的男聲說道,“歡迎收看《第二次世界大戰(迷你版)》,本電影是記錄芝加哥信念之戰的系列電影之一,本系列將全面為您呈現這場傳奇戰爭的始末……”
畫面切換,出現了漢斯的身影,同時有解說的聲音:“這是漢斯,一位優秀的前德軍士官,喝酒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讓我們聽聽他為什么要跨越大西洋前來美利堅參與反禁酒之戰。”
漢斯之后是一位意大利戰士,“這是馬特奧,前意大利準尉……”
還有愛爾蘭戰士,“這是泰格,前英軍上士……”
“你們看到的,是數以百計的歐陸退伍戰士,為了心中的信念,踴躍跨洋參加芝加哥的禁酒與反禁酒大戰。”
“巧合的是,南區擂臺以歐陸戰爭中的同盟國陣營為主,北區擂臺以協約國陣營為主,時過境遷,如今,同盟軍將聯合協約軍,對戰現役美軍,史稱——第二次世界大戰(迷你版)!”
整部“電影”也就不到四十分鐘,期間不斷穿插芝加哥人踴躍投票、歡呼的照片,以及歐陸退伍戰士的獨白和訓練、喝酒的場面。
堅毅的眼神,暴烈的槍聲,豪爽的暢飲,配上激昂的音樂,氣氛,燃起來了!
然而禁酒局眾人只感受到深深的,深深的惡意!
約翰·克萊默更是久久的沉默之后,怒起拔槍將屏幕打成篩子。
“法克該死的太陽報,法克該死的芝加哥人!”
“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我們就要單挑整個世界了!”(語氣悲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