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久久a级免费,欧洲成人午夜免费大片,都市激情亚洲综合,99久久亚洲精品蜜臀

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小威小說網 > 歷史 > 兩宋英雄傳 > 第三回 覓遺嗣文煜忠尋 破危局文昭獻計

兩宋英雄傳 第三回 覓遺嗣文煜忠尋 破危局文昭獻計

作者:蕭震 分類:歷史 更新時間:2025-09-05 02:40:20 來源:香書小說

《蝶戀花·春思》

小院深深門掩晝,燕子來時,自嫌春瘦。幾度欲歸歸未就,夕陽紅到闌干透。

十二曲闌閑倚久,滿目凄涼,往事空回首。記得年時曾載酒,而今只有花依舊。

詩曰:

誰謂意氣難熄滅,托孤悔業是天魁。

顧郎尋嗣接手護,引出后曜斗雄威。

首戰不必難分勝,三龍搗水結義回。

重構初時聚義事,譜寫新篇真光輝。

上回書道,眾人計議已定。待至二更時分,顧范則懷揣郁瀾濤手書,亦不取那九環大刀,只取了一條樸刀在手。黃文銘亦是輕裝短打。二人悄沒聲息地踅出莊門,徑奔新樂村而去。其余兄弟俱在莊上,專候二人消息。正是:才過幽冥墳冢路,又逢虎狼埋伏兵。

且說二人趁夜趕至新樂村口,正遇潑皮鬧事。黃文銘眼尖,低聲道:“兄長且看。“范則抬眼望去,但見五六個潑皮圍坐村口,酒壇歪倒肉骨橫。為首者袒胸露腹,額角刀疤映火光。正揪著老農勒索,嚇得孩童哭嚎逃。二人本欲繞道,不料轉身又見一隊官兵執火把,鋼刀出鞘巡夜來。虧得黃文銘機警,急忙拉范則隱入柴垛后。

黃文銘蹙眉道:“前狼后虎,如之奈何?”范則沉思片刻,忽露笑意,附耳低語。只見黃文銘暗取鐵胎弓,輕搭狼牙箭。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那支狼牙箭破空而至,但聽“噗“地一聲悶響,正中那潑皮頭目心窩。那廝手中酒碗“當啷”墜地,踉蹌兩步,仰面栽倒在篝火旁。余眾登時大亂,顧范則與黃文銘趁亂離開。

二人沿著村中幽徑謹慎前行,借著月色尋至一座青瓦小屋前。范則輕叩門板,屋內頓時傳來利劍出鞘之聲。一個清冷女聲隔著門扉問道:“夜半叩門是甚人?”范則連忙取出郁瀾濤的書信和兵符,從門縫遞入。片刻沉寂后,屋內突然響起嬰兒啼哭聲,接著門閂急落,一位年輕婦人慌張開門。只見她青絲散亂,未化妝容,懷中有一嬰孩,啼哭不止,右手持劍未歸鞘,左手秉燭照客顏。那婦人將二人讓進屋內,反手緊掩門戶。

二人進屋看時,但見屋內雖貧寒卻齊整。一盞油燈如豆,照見五六個孩兒蜷縮墻角,大的不過十來歲,小的尚在襁褓中啼哭。旁邊橫臥一條大漢,那漢子怎生模樣?但見:面若重棗,唇如涂朱,堂堂八尺五六身軀,細細三柳細髭髯,丹鳳眼,臥蠶眉,手中握青龍偃月刀,這條漢子端的與關勝有七八分相似,堂上正中供著一處靈位,上書“梁山泊眾好神靈位”。

顧范則聞言回首,但見那女子,二十六歲年紀,又細觀其神態,見其容妝何如?觀之如何?只見:

頭戴一頂攢珠銀絲冠,兩縷墨發垂肩,身著月白廣袖流云袍,腰間懸一枚羊脂白玉玲瓏佩,行動時清響泠然。手執一柄泥金折枝梅紙扇,指節修長,腕間隱隱透出幾分書卷清氣。

正值豆蔻之年,溫婉嫻淑,若春花之綻,秋月之皎。肌膚細膩,如凝脂之滑;腰肢纖柔,似束素之約。眉黛輕描,翠羽之輕盈;笑靨如花,遮扇之仙降凡塵,其步態輕盈,若凌波微步,舉止間流露出不凡之氣質。肌膚之細膩,宛如初雪之純凈,觸之若無物,觀之若珍寶。腰身之纖細,如柳之柔,隨風輕擺,盡顯婀娜之姿。鼻若懸膽。

眉如遠山之黛,淡掃輕描,自然天成。目若秋水,深邃而清澈,顧盼之間,自有一番風情。笑顏如春日之暖陽,溫暖人心;齒若編貝,潔白整齊,啟唇一笑,足以傾城。其美,非獨形貌之麗,更在于氣質之雅,內外兼修,實為人間之絕色也。

有詩為證:

玉冠墨發映清輝,廣袖流云踏月歸。

折扇輕搖春水動,海棠簌簌落人衣。

豆蔻風華意氣稠,銀絲攢珠襯星眸。

腰間玉佩鳴風露,一笑疏狂醉畫樓。

亦有詩為證:

豆蔻年華正當時,玉立亭亭似新荷。

杏眸含露猶帶怯,櫻唇未啟笑先渦。

青絲綰作雙丫髻,素手纖纖扶門框。

雖是布衣荊釵飾,難掩靈秀出塵姿。

且看那女子淚痕尚濕,原來姓花名鳳梧,籍貫安慶人氏,小字花郎,號為嬌女郎,小李廣花榮的遠房表妹,此女原是唐代花敬定將軍之后。那花敬定公后人遷居安慶,傳至鳳梧之父花成,又徙居清風寨。后花成身故,臨終時將女兒托付與花榮照料。年小花榮五歲,雖未得兄長神射真傳,卻也弓馬嫻熟。這女子常獨坐山澗,撫琴自娛,清音裊裊,穿林渡水。后投在智多星吳用門下,學得排兵布陣之法,端的智謀過人。梁山泊上一眾好漢,俱尊她作“智武侯”。

有詩贊這鳳梧道:

學得西川八陣圖,雙袖藏兵握虎符。

運籌帷幄千機變,十三載就兵謀熟。

策出孫武亦嘆服,陣列臥龍亦驚殊。

梁山皆贊智武侯,花氏鳳梧耀江湖。

又有一首詩贊頌這鳳梧曰:

唐將花門有遺風,鳳梧本是嬌女娃。

祖承敬定唐時勇,父徙清風寄晚霞。

琴澗空山傳妙曲,兵韜吳帳展才華。

神機不讓武侯智,梁山誰不贊嬌花?

又有小詩贊曰:

智者鳳梧,女中英杰,

兵書滿腹,武略千篇。

師從吳用,智計無邊,

布陣排兵,如龍騰淵。

文武雙全,箭簇穿楊。

劍膽琴心,勇冠三軍。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英雄兒女,英姿颯爽。

智武兼修,鳳梧其名。

梁山泊內,聲名遠揚。

慧眼觀世,英氣沖天,

智武侯封,實至名歸。

且說鳳梧展閱書信,方知眼前之人乃是瀾濤師弟范則,登時倒身下拜。范則慌忙攙住道:“賢妹休要如此!”當下眾人敘禮落座。鳳梧拭淚道:“自蒙公明哥哥托付遺孤,攜眾子侄離了梁山,輾轉至這新樂村落腳。雖是窮鄉僻壤,倒也得些天地靈氣,五谷豐登,權且偷生。”范則拍膝嘆道:“真個難為賢妹了!”又細問諸子近況,鳳梧整了整衣衫,將諸般情由一一道來。

那關勝之子關鈴,年方十九,生得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活脫脫關圣帝君再世。手中一柄青龍偃月刀,有萬夫不當之勇,乃眾小輩中第一人。呼延灼之子呼延鈺,年方十五,使得好一對水磨八棱鋼鞭,頗有乃父風范。其妹玉英,小鈺四歲,生得杏臉桃腮,性子溫婉可人,與徐寧之子徐晟兩情相悅。那徐晟年長玉英一歲,使一條鉤鐮槍,端的是一對璧人,后結為秦晉之好。

那花榮之子逢春,年方十歲,深得其姑鳳梧真傳,文韜武略無一不精,尤其一張寶雕弓,百步穿楊,箭術直追其父當年。柴進之子柴福,年方九歲,使一桿點鋼槍,雖年紀最小,卻最是知書達理,眾小輩皆以其為尊。董平之子董芳,年十一歲,生得劍眉星目,威風凜凜,一對綠沉槍使得神出鬼沒,頗有乃父雙槍將風范。張清之子張節,剛過十一歲生辰,飛石絕技已得其父七八分火候,百發百中。阮小二之子阮良,年近十八,水性極佳,其長女阮菲年方十二,亦能在浪里翻騰,常與宋清之子安平一處玩耍。小二幼女桂英尚在襁褓。李應之子李榮,年方七歲,一手飛刀絕技已顯鋒芒。總計梁山遺孤十二員,個個英雄年少,端的是一派興旺氣象。

范則手指左邊那大漢問道:“這位好漢卻是何人?”鳳梧答道:“這位姓關名滄海,三十七八以內年紀,原是關勝哥哥的親兄弟。當年隨兄長一同上山聚義,后關勝哥哥病重之時,便將關鈴托付與他。如今隨我等同下山來,護持眾家遺孤。因他生得赤面長髯,因其相貌酷似關圣帝君,江湖上都喚他作‘雄關圣’。”

有詩贊滄海道:

長髯藏英氣,紅面含神威。

青龍刀鋒落,掃盡雷霆焰。

武圣有傳人,梁山之義士。

名比楊業公,千古傳英名。

又有小詩贊曰:

關勝弟所懷,共赴梁山泊。

兄長病榻前,重任臨危受,

關鈴承托付,責任重如山。

追隨鳳梧行,保孤志堅剛。

范則聽罷,不覺潸然淚下,嘆道:“真個苦了關兄與花家妹子!照料這許多遺孤,談何容易?”滄海捋動長須,朗聲笑道:“賢弟說哪里話!當日不能隨公明哥哥同生共死,已是抱憾終身。今日護持眾兄弟骨血,正是我輩本分,何言辛苦二字?”范則聞言愈加敬服,當下與鳳梧商議定當,次日便差莊上得力伙計,備下車馬,接眾人到莊上安頓。

正說話間,忽見窗外寒光閃爍,劍影森森。但聽得靴聲囊囊,火把照得四下里通紅。黃文銘拍案而起道:“大事不好!”范則急道:“定是前番射殺那潑賊頭目事發,卻不知何故驚動這許多官兵!”

話猶未了,門外梆子也似敲得震天響。眾人面面相覷,只得拔了門閂。說時遲那時快,那領軍的都監忽地一把按住門板,定睛將范則上下打量,不由失驚,啊呀一聲道:“兀的不是顧家兄弟?怎地卻在這里廝見!”只見那漢子,怎生模樣?但見:

面如冠玉,目如鷹眼,劍眉彎月,狼臂虎腰,身長七尺,上濟老女,下扶幼小,扶貧濟弱,廣交天下英雄客,不負江湖稱贊名。

原來這條漢子姓殷名浩,表字喚為仁平,籍貫乃京兆府治所下宜壽縣人氏,年方二十有七,祖上乃唐時秘書少監殷盈孫,后遷至宜壽縣為官。其父殷天明曾在濟州為官。因前任濟州知府見他愛民如子,體恤百姓,端的是一副菩薩心腸,便舉薦他做了本州兵馬都監。此人生得面黃肌瘦,寬眉細眼,虎體猿臂,七尺以上身材,端的是一表人才,更兼文武兼備,胸藏韜略,槍棒功夫尤為了得。平日里輕財重義,揮金似土,專好結交天下豪杰。因其氣度恢宏,有吞吐四海之志,江湖上都道他是“義通天”,更有人將他比作當世宋公明、晁天王,稱他作“賽晁宋”。這殷浩在濟州地界極有聲望,但凡有英雄來投,不問出身貴賤,不計本領高低,必當推心置腹,以禮相待。

有詩贊這殷浩道:

虎臂能撐天柱裂,龍韜敢換世局才。

罡風蕩垢清寰宇,義膽熔金鑄甲鱗。

平生只守俠義道,赤膽忠心照丹墀。

江湖萬里尊魁首,四海千秋仰壯懷。

又有一首詩頌這殷浩曰:

鐵臂猿腰劍氣深,黃面寬眉蘊慧心。

濟世常懷唐秘書,安邦猶繼漢良箴。

千金散盡英雄聚,一諾承當四海欽。

莫道儒生無膽魄,俠骨義氣重千金。

又有小詩贊曰:

殷浩仁平號,長安故人家。

廿七歲風華,文武俱佳夸。

慷慨疏財處,義氣貫長霞。

濟州賢名揚,交游遍天涯。

英雄好漢慕,同飲江湖茶。

武藝精湛絕,英氣映桃花。

不論高低貴,平等以待嘉,

義字心頭掛,眾人共稱夸。

宋三郎身影,晁保正當家。

賽晁宋美譽,仁平德行嘉。

義通天贊譽,豪情蕩九巴,

世人仰望間,英名千古遐。

當下眾好漢面面相覷,殷浩猛然省得,急喝令軍漢往后村巡哨。轉身扯過范則入屋內敘話,細問緣由根腳。殷浩聽罷拍案大笑:“叵耐那起撮鳥催命也似逼俺星夜出兵,卻不道要拿的竟是自家兄弟!”范則急叉手問道:“哥哥,怎地驚動官府擺這般陣仗?”殷浩跌腳嘆道:“眾家兄弟不知,文銘賢弟射殺的那個鳥頭領,喚作秦樺。這廝平日專在鄉里橫行,強占良家婦女,乃是本州秦大官人秦松的獨苗。那秦大官人與知府老爺是連襟的勾當,他侄兒秦樺更是當朝職方員外郎秦檜的親侄。如今秦大官人死了孩兒,直惱得七竅生煙,知府便發簽差遣俺們星夜來捉兇身。”

范則聽罷,自知闖下彌天大禍,當下叉手道:“哥哥將小弟這項上頭顱割去復命便了,只求放過花家妹子并幾位兄長的遺孤。”殷浩拍案大笑道:“賢弟說的甚么話!當年若非你舍命相救,殷某早做了刀下之鬼,今日豈能做忘恩負義之人!”說罷取過地圖,指著一處道:“此間有個村落,爾等速速帶著梁山好漢的骨血,往東十里便是聚豪莊,這去處尚未經官軍搜查,快走!遲則生變!”

原來數年前,一伙強人猛撲濟州城,殷浩點起兵馬,出城迎敵。怎奈賊眾勢大,反將殷浩困在核心,重重圍住。正在危急之際,卻見顧范則引著數十莊客,從斜刺里殺將出來,施個巧計,破了強人。二人遂瀝血為誓,結為生死之交。當下范則三人拜謝了,便引眾子侄徑投殷浩所指之處而去。

正是:

當年救命恩如山,今日解圍義薄天。

不是英雄重然諾,怎教忠良出險關?

后有人詩贊道:

當年歃血誓生死,患難弟兄豈相負?

殷浩都監真豪杰,護得遺孤美名留。

卻說官兵徹夜搜查,卻如大海撈針,杳無蹤跡。殷浩佯作憤懣,喝令收兵回營。那秦松在府衙聞報,直氣得三尸神暴跳,七竅內生煙,拍案大罵道:“無能之輩!盡是飯囊衣架!”話音未落,忽覺天旋地轉,喉頭一甜,一口鮮血噴出,竟直挺挺栽倒在地。知府大驚,急喚郎中診治。那郎中把脈片刻,搖頭嘆道:“老爺急火攻心,血脈崩決,已然氣絕了。”原來這秦松平日酒色過度,早有暗疾,如今痛失愛子,急怒交加,竟就此一命嗚呼。知府嚇得面如土色,一面命人備辦棺槨,以禮殯葬;一面修書急遞東京,報與秦檜知曉。

正是:

作惡多端終有報,橫行一世竟成空。

父子同日赴黃泉,留得罵名千古同。

卻說顧范則一行人趕回莊子時,天色將明未明,東方已透出些魚肚白。莊內眾人慌忙迎入,范則引鳳梧與瀾濤相見,將前事備細說了一遍。范則聽罷,拍案怒道:“這聚豪莊如今已是虎狼之穴,早晚必惹官兵來剿,豈可久留?當速尋個安穩去處,方是上策!”

眾人聽罷,俱各沉吟。少頃,陸丹婷拍案道:“小妹倒知一處好所在,不知眾弟兄意下如何?”眾人忙問端的。丹婷道:“聞得歐陽壽通、劉麟留下三個水軍頭目,領著千把官兵把守梁山泊。我等何不奪了這八百里水泊,重聚宋公明哥哥的義氣,廣納天下好漢?”顧范則聞言大喜,掣出腰間寶劍喝道:“大丈夫處世,當帶三尺青鋒立不世功業!今日便學那晁天王、宋公明,也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眾好漢齊聲應和,當下各自收拾細軟,整頓器械。正是:英雄聚義梁山泊,再樹替天行道旗。

次日五更雞唱,眾好漢早已收拾停當。范則、子敏召集莊客問詢,不愿隨行者各贈銀兩遣散。誰知眾莊客齊聲叫道:“愿隨二位莊主赴湯蹈火!”范則大喜,當即命人四下點火。但見烈焰騰空,將聚豪莊燒作白地。一行人取道東南,徑奔石碣村。及至村口,但見斷壁殘垣間荒草萋萋,昔日阮氏兄弟飲酒的漁市,如今只剩幾艘破船倒扣岸邊,因為前番官兵沉螺舟進發后泊,撲天雕李應陣亡,官兵在此殺擒強擄,許多百姓往江南逃避戰火去了。正是:烽火連天家國破,英雄聚義再起時。

眾人到得村口,尋一處空地歇腳,商議破敵之策。陸丹婷道:“若要取那水泊,須先奪他水寨,只是有三員官軍把守,端的難纏。”顧怡筠道:“俺水性頗熟,愿做先鋒打頭陣!”顧范則勸道:“賢妹的本事俺盡知,只是那三個水軍統領俱是水性純熟之輩,只怕你獨自難敵。”阮良、阮菲兄妹齊聲道:“叔叔休憂,我二人也識得水性,愿助怡筠姑姑同去,定要砍了那廝們的驢頭來獻功!”

顧范則聽罷,把眼一瞪,喝道:“休得胡鬧!你兩個黃口小兒,廝殺豈是耍子?倘有閃失,俺怎對得起阮二哥!”阮良卻是不服,挺胸道:“叔父差矣!自古英雄出少年。霍去病十三歲便隨衛青征討匈奴,俺今年已十五,如何去不得?”陸丹婷在旁笑道:“小郎君有志氣,正該歷練。”顧范則沉吟半晌,只得道:“也罷!阮菲年紀尚小,且留下。阮良侄兒可隨文萱妹子同去,撥五百莊客與你二人,務要小心行事。”二人領命,點齊人馬殺奔水寨而去。

顧范則沉吟片刻,對黃文銘道:“雖如此安排,俺心中仍是不安。平甫兄弟,你速領五百莊客前去接應。若見勢頭不妙,即刻殺出,定要護得阮良侄兒與怡筠妹子周全!”顧范則轉頭又吩咐龔辰驤、郁瀾濤、關鈴三人:“你等各帶五百莊客,于水寨四周埋伏。倘有漏網之魚,務要截住,休教走脫一個!”眾人得令,各自點兵去了。顧范則按劍而立,望著水寨方向,心中暗道:“此番定要教那廝們片甲不留!”

且說顧怡筠與阮良點齊五百莊客,從石碣村湖蕩里駕起十數只快船,搖櫓的搖櫓,劃槳的劃槳,直撲梁山水寨而來。看那水寨時,但見:旌旗蔽日,刀槍如林。這水寨端的有三員虎將與一千精銳水軍把守,那三員將官皆是翻江倒海的好漢,慣經戰陣。

為首這人姓鄭名為浩博,表字子成,年方二十有七,籍貫京兆府人氏,乃是劉麟心腹愛將,濟州府第一水軍統領,水中本事端的了得,具有翻江倒海之能。慣使一對虎頭鋼鞭,因此江湖上都喚他做“水狂魔”。

有詩贊浩博道:

長如水中狂魔龍,虎頭鞭下敵喪命。

水軍陣中立奇功,好漢原來是浩博。

又有一首頌這浩博曰:

銅盔映浪赤纓揚,鐵塔橫波水作屏 。

蛟綃戰袍藏玄甲,鼉皮袋列鏃如星 。

分水鋼鞭驅魍魎,劈濤雙锏裂滄溟 。

京兆子成狂魔號,翻江倒海震淮荊。

又有小詩贊曰:

京兆府英才,浩博威名響。

二十七春秋,水中蛟龍王。

劉麟親信將,濟州水上光。

技藝非凡處,江海任徜徉。

虎頭鞭雙舞,浪濤中張揚。

水性極佳者,翻江倒海強。

蛟龍出深淵,狂魔水中藏。

名聲赫赫振,水狂魔非妄。

首將風度翩,氣勢沖霄昂。

水中真霸主,豪情萬丈量。

水軍耍威風,濟州城傳唱,

水戰無人敵,威名遠四方。

那第二個好漢姓趙名晟,表字子明,年方二十有三,籍貫濮陽人氏,與鄭浩博結為生死弟兄。此人最善駕船拔寨,慣使一對青銅雙戈,常立于船頭指揮三軍,最喜沖鋒陷陣,因此江湖人稱“攪破龍”。

有詩贊趙晟道:

尖嘴細腮武功高,兩把短戈破浪濤。

水軍陣中破萬人,趙晟功勞居首位。

又有一首頌這趙晟曰:

青銅雙戈劈浪開,攪破龍名震九垓。

駕船拔寨如風火,沖陣搴旗若霆雷。

濮陽豪杰同生死,湖海英豪共膽魄。

年少雄姿誰可似?仲謀公瑾遜奇才。

又有小詩贊曰:

濮陽子弟驍,趙晟名晟奇。

廿三少年郎,豪情蕩胸臆。

結義兄弟旁,浩博共飛揚。

駕船拔寨勇,雙戈映朝陽。

青銅雙戈握,鋒芒閃寒霜。

立于船首處,揮戈斷蒼茫。

善戰且沖鋒,龍潭闖虎腔,

攪破龍名號,威名震八荒。

兄弟同心力,水陸并馳張。

趙晟風采展,英氣蓋長江。

海闊憑魚躍,鵬程萬里航。

攪破龍呼嘯,激浪卷千章。

這第三個好漢姓向名震,表字子威,年方二十有二,籍貫乃資陽人氏,乃是歐陽壽通門下高徒。善使一把誅龍戲水劍,端的了得。最會潛伏水中,待賊人近前,猛地躍出取人性命,因此江湖上都喚他作“常水妖”。

有詩贊向震道:

凜凜身材七尺余,玲瓏雙眼好靈巧。

翻江倒海強如龍,向震威名水萬里。

又有一首頌這向震曰:

誅龍出鞘浪分排,戲水寒光射斗淮。

潛伏似魅千頃靜,突襲如電一聲雷。

子威得授歐陽術,湖海頻添魍魎骸。

莫道妖名唯詭譎,蛟潭原是真龍材!

又有小詩贊曰:

資陽俊逸子,向震少年強。

廿二歲月長,劍舞碧波涼。

壽通門下徒,技擊水中藏。

誅龍戲水劍,光影劍中王。

潛形入深淵,鬼魅奪魂槍。

猛躍突襲時,賊膽寒冰涼。

常水妖之名,水面底下藏。

無聲卻致命,夜幕中翱翔。

悍將英姿現,潛行獵暗場。

向震身手矯,劍光劃破蒼。

海底龍宮靜,妖影舞刀光。

英雄傳說揚,常水妖名香。

當下三將計議已定,盡起寨中水軍,排開陣勢。那三員虎將氣定神閑,立于寨門之上。顧怡筠見敵軍陣勢森嚴,青絲迎風而舞,朗聲道:“三位將軍且聽!如今奸臣當道,殘害忠良。雷將不思掃除君側,反來剿戮義士,豈非助紂為虐?”話音未落,鄭浩博突然狂笑,震得戰旗獵獵作響道:“黃毛丫頭想讓我鄭浩博歸降?除非贏過我手中鞭,休說忠論義?看鞭!”話音未落,趙晟早揮動青銅雙戈,率眾水軍殺奔而來。顧怡筠更不答話,舞起虎頭雙刀迎敵。霎時間,兩下里戰船相接,刀光劍影,殺作一團。

卻說這鄭浩博端的好手段,一對虎頭鞭舞得似風車般旋轉,早打翻十數個嘍啰。顧怡筠卻也盡得兄長真傳,兩口刀上下翻飛,端的是水潑不進,教浩博半點便宜也占不得。正斗到緊處,向震、趙晟雙雙搶出助陣。阮良大喝一聲,好似半空起個霹靂,揮手中長桿刀截住二人。這小郎君年紀雖輕,手段卻高,一桿刀使得神出鬼沒,竟以一身敵住二將,全無半分懼色。那向、趙二人劍戈并舉,一時竟也奈何他不得。

忽聽得“颼”的一聲響,一員官將應弦而倒。再看那向震時,左肩早著了一箭,腳下打個滑蹋,撲通一聲跌入水中。這向震端的是條好漢,咬碎鋼牙拔出箭矢,待要掙起身來,卻被五六個虎狼莊客發聲喊,一擁而上,捆翻在地。那趙晟見向震失手,驚得魂飛天外,急揮雙戈搶上岸來。不防蘆葦叢中絆馬索齊發,把這“攪破龍”絆得倒栽蔥也似跌翻。龔辰驤、郁瀾濤、關鈴三將早從埋伏處躍出,不由分說,將趙晟五花大綁捆了。原來這三員將俱奉陸丹婷將令,在此埋伏多時矣!

話說鄭浩博見兩兄弟遭擒,心頭咯噔一響,手中那條鞭卻似蛟龍出海,越發使得風雨不透。顧怡筠在陣前暗喝聲彩,忽聽得水寨里鑼鼓亂響,報說水軍盡沒,山上步卒也都陷在埋伏里。浩博聽得魂飛魄散,急賣個破綻,掣轉鞭梢便要奪路。早被岸上黃文銘瞧得真切,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嗤的一聲響,狼牙箭正穿入左腿。浩博咬牙拔出箭鏃,待要掙挫,顧怡筠快馬已到近前,只舒纖臂輕輕一挾,便似鷹拿燕雀般掀翻在地。眾軍漢發聲喊,一擁而上縛定。水軍見主將盡失,哪個敢再戰?紛紛拋了刀槍,拜伏乞降。

經過眾好漢齊心協力,終將水泊梁山收復。這一下,有分教:英雄重立三關寨,替天行道續忠魂。畢竟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設置
恢復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
全局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孟津县| 双辽市| 盐津县| 茌平县| 永丰县| 五家渠市| 榆社县| 东兴市| 千阳县| 五华县| 车险| 武功县| 乳山市| 合江县| 车致| 格尔木市| 玉山县| 波密县| 北海市| 华阴市| 根河市| 四川省| 濮阳县| 武宁县| 上饶县| 收藏| 峡江县| 美姑县| 思南县| 定边县| 浑源县| 房山区| 泊头市| 南皮县| 营山县| 庆元县| 古浪县| 荃湾区| 清镇市|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