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到兩人時,胡大志十分緊張,對方問什么他就答什么,把自己的姓名籍貫說清楚,對方又給了他一張表。
表格上面寫著他為什么要拿貨,準備拿哪些貨,拿了貨后會怎么賣。
識字的就自己寫,不識字的就到旁邊排隊,到時候可以直接口述。
麻煩是麻煩了一些,但曾書記寧愿麻煩也不想讓宋明言這樣的愛國商人寒心,更何況這點麻煩相對于這么多人沒飯吃的大問題來說實在不算什么。
足足過了五天胡大志他們才等到了消息。
“丫頭!爹的申請通過了!咱們家不用擔心咋過冬了!”
“走走走,我帶你去看看你娘,把這好消息告訴她。”
兩人來到醫院,受災群眾太多,醫院十分擁擠,兩人到處問路,終于找到了人。
胡大志妻子在逃跑時被高處落下的樹枝砸到,幸好有軍人及時把人背上來,要不然又是一條人命。
胡大志把先拿貨后給錢的事告訴妻子,興奮異常的說道:
“明天就可以去拿貨了,縣里幫忙送我們過去,我到時候準備拿一些糖果,還有牙膏,牙刷,肥皂之類的小東西去隔壁縣的鄉下賣,東西耐放,不用擔心壞在路上,這些東西肯定能賣出去的,到時候咱們家也能好好過個年!”
“他爹,你可得好好干,不能辜負了人家宋老板的恩情。”
胡大志妻子熱淚盈眶,在醫院躺一天心里就焦急一天,這次洪災,家里啥都沒剩下,手頭也沒幾塊錢了,根本過不了這個冬,現在好了。
“你讓丫頭留下來,我看著她。”
胡大志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外面天寒地凍的,我還要走那么遠的路,她跟著我出去也是受罪。”
第二天,他和胡大山兩人約著一起坐上了班車,一車的人都各自興奮的討論能不能賺到錢。
第一次合作,曾書記十分重視,他親自帶隊,曲縣長也帶著大紅村附近的人到了。
大家來到商超側門的一處空地,這里是專門騰出來安置他們的地方。
旁邊還有人負責給他們倒熱水,天寒地凍的,商超工作人員不嫌棄他們增加麻煩,還個個都十分熱心,別人怎么想他們不知道,胡大志兩人十分感激,心中默念菩薩保佑宋老板長命百歲。
宋明言知道大家不容易,露面簡單說了幾句話便把現場交給了劉豪。
大家已經有了排隊的經驗,秩序良好,排隊挨個取貨,直到每個人身上都背著一個大麻袋。
曾書記看著這群受災的群眾不像之前一般死氣沉沉,個個眼里充滿著對生活的期望,他心里充滿了感激:
“宋先生,您這一舉活人無數啊,我代替郎安縣全縣人民,感謝您的善舉!”
宋明言沒有托大,忙攙扶對方:“曾書記,言重了。”
“他們幫我賣貨,要是賣出去了,我也能賺。”
曾書記搖搖頭:“宋先生不用多說,以后有什么需要,在不違背法律的前提下,一定不要客氣,郎安縣會永遠記得宋先生,永遠歡迎宋先生。”
曾書記帶的人走了曲縣長才把人帶上來,他們沒有那邊情況嚴重,沒必要跟他們搶時間。
大紅村的丁支書遠遠的看了一眼宋明言,沒上去打招呼,他并沒有申請當貨郎,這次過來是帶著村里申請通過的人來。
丁建華好奇道:“爹,你咋不上去打招呼,多在宋先生面前露露臉,有好事他也能想起你,要不然你來干啥?”
丁支書都懶得抬手拍他了,翻了個白眼說道:“我跟宋老板有什么關系嗎?我上去露什么臉?招人煩還差不多,你這腦袋真是白長了。”
“那你過來干啥?”
“興許人家要見我呢?就算不見,我盯著你們也放心一些,省得有人不老實。”
丁老太感覺丁支書在指桑罵槐,當然,她沒有這個文化水平,反正總覺得丁支書說的人就是她。
她雖然以前確實跟宋老大經常有爭吵,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且她也不至于這么沒腦子。
這次受災,他們村受到的物資捐助更多,原因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
“爹!你快看!宋老板和宋奶奶好像過來了!”丁建華推了推他爹的胳膊。
丁支書清了清嗓子,連忙整理衣服,雙手緊張的不知道該放在哪里。
“明言啊,你不知道,當初你爺爺走了,你那個姑爺爺又死的早,我一個寡婦帶著兒子,難呀,要不是有丁老支書幫著我,后來又有丁支書借錢給你大伯讀書,你大伯哪有本事端上鐵飯碗。”
“最困難的那幾年,村里人自己都吃不飽,但我跟你大伯愣是沒餓死,這些恩情啊,奶奶一輩子也還不完呀。”
“你這次捐了那么多東西,是奶奶欠了你的。”
宋明言笑了笑安撫道:“奶奶,我們都是華國人,我又有能力,有人受災,我出手相助,這是應該的,不管他們是不是大紅村的人。”
奶奶能活到九十多歲,離不開她這一路上遇到的好人,對奶奶有恩,就是對他有恩。
可能是絕境中的希望更讓人珍惜,宋明言只是基于道德捐贈物資,卻沒有想到,目前為止竟然已經賺到了五萬的聲望值了。
他雖然希望能賺更多聲望值,但不希望是因為這樣的事。
“你爺爺把你養的很好。”宋奶奶眼眶濕潤。
宋明言心道,不,是奶奶您把我養得很好。
從小被家人拋棄,如果沒有被奶奶收養的那段經歷,恐怕他已經長歪了吧?
人剛走近,丁支書手擦了擦衣角,剛想伸手跟宋明言握手,卻沒想到丁老太速度比他還快,迅速的越過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