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編?”
林川搖頭頭,“收編還要改造,現在做這些太麻煩……我要的是立規矩。”
他看向眾人,聲音陡然提高,“西梁山的地盤,得有西梁山的規矩。不然的話,以后商路難免要出問題。只要出一次問題,就會有很大的影響。”
有人猶豫道:“大人的意思是,借著滅了黑骷寨的勢頭,讓其他寨子跟咱們合作?”
“對。”林川站起身,“你以黑旋風的名義發帖子,告訴所有寨子,三天后到黑風寨議事。愿意合作的,咱們歃血為盟:第一,共同護商,過往商隊抽一成利,按人頭分;第二,統一抗韃,韃子來犯,各寨按人數出兵;第三,不準再劫附近村子,違者全寨共討。”
“要是不來呢?”
“不來?”林川眼里閃過冷光,“不來就是不想守規矩,那就就按黑骷寨來辦。”
“那有些寨子的帳怎么算?!”
“在大是大非上,讓他們自己選。守規矩的話,商路的利他們能分,遇到困難咱們也會出人出糧幫他們;不守規矩,要么滾出西梁山,要么就別想再升起寨旗。”
“周老虎跟廖云天有仇,會不會趁機來搶地盤?”
“他敢搶就打,正好讓西梁山看看,誰才配定規矩。”
“分商隊的利,怕是有人不樂意。紅石寨專劫商隊,那些商隊油水厚,他們自己搶能得十成,跟咱們分只能得一成,未必肯答應。”
“那就讓他們算筆賬。商隊一年來幾趟?十趟?二十趟?他們能劫到幾趟?劫一次,商隊下次就繞路了。可要是護著商隊走,每趟都能抽一成,一年下來比他們搶的多得多。再讓他們想想,韃子要是占了西梁山,他們搶誰去?”
胡大勇補充道:“帖子里可以寫明,歸順的寨子,要是缺糧,黑風寨先借;要是被韃子打了,黑風寨第一個出兵。但誰要是敢私劫商隊,或者勾結韃子,其他寨子一起出兵剿了他。”
“對。”林川點頭,“把規矩寫死。大寨子有大寨子的好處,小寨子也有小寨子的活路。比如那些只有三五十人的小寨,護商時出不了人,就負責探路、報信,照樣能分利。咱們要的不是吞并,是把這盤散沙攥成一只拳頭。”
“只怕……他們各懷心事,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各懷心事是一定的。”
林川笑起來,“我要的是西梁山安穩……這么說吧,商路通了,山下的鹽、布、藥材能運進來,山里的鐵器、石炭能運出去,跟羌人的買賣能做長久,婦人們能織布換糧,孩子們能在讀書認字,這才是正經日子……時間長了,真心合作的寨子才會留下來,懷著別的心思的,少不了會被滅掉。說白了,規矩不是求出來的,是打出來的,以后的西梁山,也只能是咱們說了算的西梁山……”
其實如果有條件的話,林川更愿意對西梁山的各方勢力統一收編。
那樣更快,也會少很多麻煩。
只是眼下黑風寨還是太弱。
這個弱不是指打仗的實力,而是行為意識和思想高度。
自從上次收服劉三刀一眾白龍寨的兄弟,開始對黑風寨進行改造,到現在建立起石炭礦、鐵礦、焦炭、煉鐵這個最基礎的產業鏈,就連黑風寨的所有人也都在茫然和興奮交織的情緒中,快速適應著新的生活。
從接受到認同,再到相信,這其實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就像現在,弟兄們會念叨“林大人讓咱們有飯吃”,婦人們忙著織布換糧,覺得日子比以前好,他們卻未必真的明白,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這種時候,真要把別的山寨的人一股腦收編進來,只會是一團亂麻。
做慣了山匪的人,眼里只有好處,沒有規矩。
黑風寨自己的人還沒把根扎深,怎么去同化那些餓狼?
說白了,現在的黑風寨,就像塊剛燒紅的鐵,看著滾燙,卻經不住驟冷驟熱。得慢慢捶打,讓里面的雜質一點點出來,才能真正成鋼。
所以林川才讓陸沉月發帖子,先擺出“抗韃護商”的旗號。
這旗號既是給外人看的,也是給黑風寨自己人看的。
就是要讓弟兄們知道,咱們不是為了搶地盤,是為了能在這西梁山站穩腳跟,能讓日子真的好起來。等礦上的鐵能鑄出像樣的刀槍,等更多的商隊開始走西梁山的路,等黑風寨的人人都知道什么是規矩……
那時候再談收編,才是水到渠成。
至于那些不肯合作的,肯定會有,而且不少。
無所謂。黑骷寨的例子擺著呢。
真要擋了大家的活路,不用他動手,那些想安穩過日子的勢力也會不答應。
……
……
白龍坡前山的谷底,這幾日火就沒停過。
鐵林谷的弟兄們圍在火堆旁,一個個臉上黑乎乎的,分不清是煙灰還是淚痕。
按照鐵林谷的規矩,陣亡的兄弟若是帶不回去,要么就地掩埋,留一縷頭發或者衣服帶回去給家人;若是失蹤在外,就在忠魂碑下埋一個寫了名字的牌子。?
“咱鐵林谷,就是弟兄們的第二故鄉。”
負責燒火的老卒抹了把臉,“死在外頭,總得魂歸故里的。”?
前些日子那場針對兩千韃子鐵騎的伏擊戰,打得慘烈。
最終清點下來,陣亡的兄弟一共是七十二人。
尸首收斂完,胡大勇帶著大伙大哭了一頓。
哭完了,眾人就按林川的吩咐,把弟兄們的尸身一具具抬到這谷底火化。?
“把老六的腰帶解下來,他媳婦給繡的平安結,得帶回去。”
一個老兵囑咐年輕的后生。
那后生小心解下腰帶,塞進專門的布袋里,眼淚嘩嘩往下流。?
“還有李大哥的煙桿,他說留著給兒子當念想。”
另一個人捧著根銅煙桿,也是邊說邊哭。?
七十二具尸身,燒了整整兩天。
弟兄們輪流守著,誰也不肯走,直到最后化成一捧捧灰白色的骨灰,裝在陶罐里,貼上名字,準備帶回鐵林谷。?
等處理完自家弟兄,谷里還堆著一千多具韃子的尸體。
那些尸體橫七豎八地摞著,有的還保持著死前猙獰的模樣。
要不是入了深秋天氣變冷,恐怕早就腐爛變臭。
戰兵們也開始處理韃子的尸首,可黑風寨的寨民們卻不干了。
“燒他們?憑啥?”一個漢子啐了口唾沫,“這些狗東西燒了村子,殺了我全家,就該讓野狗啃了他們的骨頭!”?
“就是!憑啥給他們留全尸?”旁邊的人跟著嚷嚷,“埋都嫌臟了咱的地!”?
寨民們對韃子恨得牙癢癢。
要不是韃子打過來,他們原本在山下有田有屋,日子雖不富裕卻安穩,哪至于被逼到這深山里?親人的血債還沒算清,現在還要親手火化這些仇人的尸首,心里這坎兒怎么也過不去。?鐵林谷的戰兵們倒是對此已經習慣了。
畢竟戰后衛生防疫,在鐵林谷已經成為所有戰兵們的必修科目。
“大哥,不是咱心善。”
戰兵耐著性子解釋,“這些尸體爛了,要是不處理,非鬧瘟疫不可。到時候別說打仗,咱自己人就得病倒一半。大人說了,防疫是保命的事,跟恨不恨沒關系,再說了……”?
他指了指周圍的一幫戰兵弟兄:“這些兄弟們有一個算一個,哪個和韃子沒有血海深仇?”
黑風寨的人紅著眼不說話了。
一個老人嘆了口氣:“燒吧。燒干凈了,免得他們再禍害人。就當是……替老天爺收了這些畜生。”?
火又燒了起來。
這次的火勢更旺,把天都映得發紅。
燒韃子用的可不是大伙砍的木頭,而是石炭。
寨民們遠遠站著,誰也不肯上前幫忙,只是看著那些尸身在火里蜷縮、變黑,直到化成灰燼。鐵林谷的戰兵們則有條不紊地該干嘛干嘛,臉上沒啥表情,只有在火星濺到身上時,才下意識地躲一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