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楚南嫣用力掙扎。
楚琬寧一放手,她連退了好幾步,差點撞在別人身上。
好巧不巧,來人正是剛剛貴妃提到的那位嫡長孫,韋銘栩。
“表妹。”
韋銘栩是皇后兄長所出,與紀輕雪也是表兄妹。
他已經及冠兩年,現正在禮部擔任閑職。
說白了,就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
但他上面有老國公,又是皇后的親侄子,即使再混賬,前途也是一片光明。不過,他紈绔歸紈绔,卻并不是淮南王之流。
無非就是貪玩了一點。
可也要看拿他和誰比,在楚南嫣的心里,就是一百個韋銘栩,也抵不上一個謝凜。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什么親上加親,統統去見鬼。
楚琬寧打量了韋銘栩一眼,發現此人生得還算周正,并不是那種歪瓜裂棗,眸光里也不見什么邪念。
嫁給這樣的人,雖然很難光宗耀祖,但勝在輕松。
以楚南嫣的身份,真要嫁過去,不會有人給她氣受。
哪怕是生活在公主府,虞國公府也不會說什么。
反正長孫尚了公主,還有次孫能繼承家業。
畢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像謝凜那樣,既能尚公主,又能留在官場。等將來老國公百年之后,還能繼承爵位。
正想著,楚南嫣掠過韋銘栩往前走去,絲毫沒有把他放在眼里。
韋銘栩只猶豫了一下,就追了上去,“表妹,你等等我。”
“可惜。襄王有意神女無心,這門婚事是成不了了。”
不過,也難說。
以皇后的野心,若想徹底與韋氏一族捆綁在一起,聯姻無非是最好的方式。韋銘栩心里有楚南嫣,這門婚事就還可行。
當然,皇后也不見得舍得委屈女兒。
屆時讓四皇子娶了韋氏的女兒也是一樣。
提到四皇子,楚琬寧不由得想到了韋靜怡,那兩人倒也算是親戚。
只不過永定侯府落寞,靜怡在侯府也不得寵,這門親事等于無效。
“在想什么?都走神了。皇祖母那邊還等著,我們也快過去吧。”
謝凜見她又是嘆氣,又是搖頭,直覺可愛。
下意識地抬手,想捏一捏她的臉。
可手抬起來又覺得不妥,改為落在了她的鬢發上,正了正她頭上的發釵。
楚琬寧見他笑看著自己,俏臉微紅,移開視線,點了點頭。
落座后,以她的視角,恰好看到韋靜怡。
她微微擰眉,覺得她的臉色不太對勁,從面上看,似是有孕相,但又不太對。想到兩人的關系已經不是從前那樣了,她手指微蜷沒有上前。
不一會兒,崇文帝駕到,壽宴開席。
眾人正用飯,韋靜怡蹙眉干嘔了一聲,趕忙捂住唇。
在座的幾個人,大多都是已經成婚的婦人,一眼就瞧出不對。
但轉念又想到,韋靜怡進四皇子府還不滿一月,眾人的臉色一下子就更精彩了。這就說明,兩人早在成婚前就攪和在了一起。
承安王妃韋珞霜看到韋靜怡的臉色,得意地勾唇,故意道:“呀,妹妹這是怎么了?身子不適?待會兒向太后娘娘求個恩典,找個太醫看看吧。”
楚南楓面露不悅,覺得她有點掃興,壓根沒往別處想。
韋靜怡的神情則有些復雜。
她當然知道自己有孕了,但是卻不敢張揚,因為胎像不穩。她擔心在這種場合說出來,萬一將來有個什么,會成為眾人的笑柄。
而且在座的都不蠢,她懷上的日子不對。
難保那些夫人不會在背后嚼舌根,尤其是她這個姐姐。
唯恐天下不亂,半點也見不得她好。
太后瞧到這邊的狀況,朝著皇后那邊看了一眼。
皇后覺得韋靜怡有孕的事,可以利用,當即喚來給自己請平安脈的太醫,“李太醫,幫四皇子側妃看看,別真的病了才好。”
李太醫過去診脈,眼神閃爍,猶豫了一下道:“回娘娘,側妃這乃是喜脈。”
今日是太后壽辰,不吉利的話一概不能說,所以他的話也只說了半句。
皇后和四皇子聞之大喜。
管她懷孕幾個月,只要有孕就是好事。
畢竟這一胎,可是皇上的嫡長孫。
趁著這個由頭,四皇子獻上了一只白鹿,下邊的眾臣開始七嘴八舌,稱頌這乃是祥瑞之兆,天佑大雍。
禮部尚書一派的人順著這個話頭,就提起了封王的事。
聞言,楚琬寧和謝凜對視一眼。
心道:還真是讓他說中了。
看來南邊也有皇后的人,不然她的消息不會如此靈通。
南岄那邊剛有動作,她這邊就開始籌謀了。
而且很明顯,皇后盯上了軍功。
要知道封王不算什么,可能夠上戰場打仗的王爺,分量就不一樣了。哪怕只是到戰場上去溜一圈,再回來,那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再加上四皇子是皇后嫡子,這儲君之位基本就落入他的囊中了。
崇文帝看向謝凜,“愛卿對這件事怎么看?”
“陛下,宗室親王乃國家屏藩,實為社稷之幸。”
反正在大雍,親王依舊可以封太子,并不沖突。
以三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的年紀,就算過上幾年再讓他們回封地,也理所應當。主要是,封王對五皇子有利。
有封地,就能找個由頭把他送走,不必留在皇后膝下。
誰知道再過上幾年,五皇子會受多少磋磨?
一個弄不好,就會成為四皇子的磨刀石。
崇文帝很清楚大臣們心里的小九九,想著今天是個好日子,不想鬧得不愉快。既然封王之事是眾望所歸,那就封好了。
于是,連著封了三位王爺。
三皇子封怡王,四皇子封寧王,五皇子封安王。
其中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貴妃對怡王這個封號很滿意,她本就沒指望過兒子去爭奪儲君之位。不是不想,而是不愿兒子成為門閥斗爭的犧牲品。
一輩子被他們架著,怕是永遠也不可能開懷。
與貴妃不同,皇后對四皇子的封號極為不滿。
“寧”,這是告誡兒子安分守己,息事寧人。
好在,有太后幫忙說和,女兒的封號是要回來了。
至于五皇子,什么封號不重要,封了王,有了屬于自己的封地,就能遠離紛爭。再有人照拂著,一輩子就安樂無憂了。
太后壽宴后,崇文帝將謝凜和幾位老臣留了下來。
楚琬寧出宮,身后跟著朝朝。
一道聲音喚住她,“琬寧姐姐……殿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