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的那個婆媳糾紛案,他也在現(xiàn)場。
姜同志制作的那個人體模型還原程度有多高,他們心里比誰都清楚。
后來去省廳匯報工作的時候,省廳的領導還特意囑咐他們將那個模型給帶過去。
當時他們也沒多想,直到去了以后才知道,姜同志在畫畫上面取得的成就,遠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就連他們馬上要更換的五官庫模板,竟然也是出自姜同志之手。
思及此,孫隊長快步上前。
他將案件的具體情況介紹了一下,這才說道。
“根據(jù)目前掌握到的線索,我們沒辦法確定死者的身份。”
“不知道姜同志有沒有什么辦法,能畫出這人生前的樣子?”
姜姒思索了片刻,死者的五官雖然已經(jīng)模糊不清。
但基本輪廓還在,復原外貌對她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
只不過,尸體現(xiàn)在腫脹的厲害。
即便是要復原,也需要先冷凍二十四小時以上。
另外,考慮到死者身上的擦傷多集中在后背等部位。
姜姒覺得在此之前,最好還是先讓法醫(yī)進行一個尸檢,等尸檢結(jié)束了,她再過來復原死者的畫像。
孫隊長也是這個意思,都說吃一塹長一智,那天看完案件模擬現(xiàn)場后,對他們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這不,一看到尸體上面的傷口時。
好幾個同事都跟他反映,這人應該是被人推下礁石的。
孫隊長道:“剛剛我們已經(jīng)跟省廳申請了,法醫(yī)現(xiàn)在正在趕過來的路上。”
“我估計尸檢報告得后天一早才能出。”
“姜同志,你看后天可以嗎?”
“可以。”
姜姒點點頭繼續(xù)道:“那片灘涂位置很偏,平常趕海也沒人去那片,除了一些老漁民才知道那地。”
這點還是從丁香身上得到的啟發(fā)。
孫隊長:“沒錯,要不是霍同志今天領著我們過去,我們也很難找到。”
聯(lián)想到最近一個月都沒有女同志失蹤上報,他立馬在本子上記了一句。
【死者大概率是外縣人,兇手本地,兩人關系非同一般。】
姜姒斟酌了一下,說出了一個關鍵點。
目前沒辦法復原死者的外貌,但她卻有一個大概的方向。
死者的顴骨很寬,鼻根點和眼窩位置凹陷明顯。
從面部特征來說,更符合高加索人種。
但這個時期,國內(nèi)除了京市,滬市,羊城能看到少量的外國人。
這種小地方幾乎不太可能,尤其這附近還是軍區(qū)重地。
所以姜姒更傾向于,對方很有可能是少數(shù)民族,而且很大概率是疆省人。
如何判斷這個涉及到了很多專業(yè)詞匯,姜姒也沒過多解釋,只是將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孫隊長對此倒是接受良好,“好,我這就聯(lián)系一下戶籍部門。”
瓊州島疆省人并不多,如果死者是疆省人的話,那就大大地縮小了范圍。
“爸爸,我作業(yè)寫完了,你什么時候陪我玩?”
正在這時,一個虎頭虎腦的孩子跑過來打斷了兩人的對話。
孫隊長一把把孩子抱起,在他的腦袋上擼了一把。
“跟你說了多少次了,爸爸工作的時候,不能打擾。”
孩子摟緊了他的脖子,委屈巴巴地說。
“我都放寒假放了半個月了,你一次都沒陪過我。”
“爸爸不是忙嗎?乖,快去爸爸辦公室。”
等把孩子哄走了,孫隊長不好意思地看向了姜姒。
“姜同志,不好意思啊,這是我小兒子。”
“平時我和他媽工作忙,放假了也沒時間陪他,只能把他帶到單位來。”
“沒事。”姜姒不在意地笑了笑。
可能是后世看的刑偵案件比較多,在聽完他們父子倆的這番對話后。
姜姒忽然又有了一個新的啟發(fā)。
“孫隊長,如果其他地方也沒有人報失蹤案的話,你們可以重點查一下在校的大學生。”
“大學生?”
姜姒點點頭,“如果是舉家遷移的話,孩子丟了五天,做父母的不可能不報案。”
“如果不是舉家遷移,那她就只能通過探親,招工,下鄉(xiāng),還有上學這幾個途徑。”
“探親一般不會待太久,這個可能性比較低。”
“招工和下鄉(xiāng)都有專人管理,要是有人失蹤,都會第一時間報案。”
“排除掉這些,只有上學的可能性最大。”
孫隊長聽完眼前一亮,“也是啊,現(xiàn)在正是放寒假的時候,這兩個月學生是回了老家還是留在本地,學校也不一定清楚。”
主要這會學校管理的比較松散,像之前大串聯(lián)的時候。
學生動不動幾個月不回學校,那也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
“太謝謝你了,姜同志。”
“客氣了,孫隊長。”
該說的都說了,姜姒也沒有更多的想法,剛好霍廷洲這會也做完了筆錄,兩人便直接回了家屬院。
霍廷洲見她臉色不好,臉上肉眼可見的擔心,開車的時候時不時的就要看她一眼。
“是不是還難受,要不要我?guī)闳メt(yī)院看看?”
姜姒搖了搖頭。
剛看到尸體的那一瞬間,她的確有被嚇到。
但后來平復完心情之后,就還好。
至于身體,她也沒覺得有哪里不舒服。
就是胃里有些發(fā)酸,可能是餓的。
“我沒事,就是有點餓。”
一聽她說餓,霍廷洲到家后就趕緊把飯給做上了。
做飯之前,他還特意問了一聲,“要不要給你做個酸筍魚?”
姜姒點點頭,“還想吃酸辣土豆絲,再蒸個雞蛋羹。”
說來也是奇怪,雞蛋羹這道菜明明一點也不難。
她都跟著學了好幾次了,但每次蒸出來的都跟蜂窩煤似的。
不像霍廷洲做的這個,又嫩又滑。
用來拌米飯巨好吃。
“好。”只要她想吃就成,霍廷洲道:“你先回房躺一會,飯做好了我再叫你。”
叮囑完這些,霍廷洲便去了一趟肖團長家。
他前腳出了大門,姜姒后腳就將今天趕海帶回來的那些海鮮全部替換成了空間里的。
沒看到就算了,看到了她實在是過不去心里那關。
還有之前收進空間里的那些海膽,姜姒也不打算吃了,這些全部留給噸噸。
隔壁,肖家。
得知霍廷洲是過來借酸筍的,肖團長直接將腌酸筍的缸給搬了出來。
“喏,這些你都拿回去吧。”
“你是不是對一點有什么誤解?”
霍廷洲皺了皺眉,他說的是借一點酸筍,不是借一缸。
“再說,你把這些都給我了,嫂子以后吃什么。”
他記得老肖以前說過,胡嫂子懷衛(wèi)東和衛(wèi)民那會,恨不得一天三餐吃酸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