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司言在張展峰那里開完了大會,回到辦公室又召開了案件分析會議,重新梳理江芷蘭被殺案的案情。
唐進湊到林司言身邊,“林隊,張局找你有什么事?是不是又有大案子交給我們了?”
“張局組建了專案組,調查劉子晗的自殺原因。”
江寧希一臉震驚地看向林司言,“劉家興不是很清楚劉子晗為什么會自殺嗎?”
林司言也覺得奇怪,劉子晗剛自殺身亡的時候,劉家人沒有去調查,事情都過去好幾天了,怎么突然又開始調查起這件事了?
他們之前也調查過這件事,劉子晗的自殺沒有明顯的疑點。
他懷疑劉家興無法接受自己害死女兒的事實,所以想找個人背鍋,來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她甚至很可能編造了一些證據。
這件事只算是個小插曲,林司言重新把話題拉回到江芷蘭的案子上。
尸檢結果已經出來了,溫雨瀾匯報了尸檢情況:“死者的死亡時間在12月21日(案發當天)上午八點~九點間。
死因是金屬鈍器擊打頭部,顱腦重度損傷致死。根據傷口形狀推測,兇器應該是陳珍珠手中的金屬雕塑。
合理推測,兇手和死者發生了爭執,兇手拿起柜子上的金屬雕塑砸向死者,死者面朝下倒地后,她又多次用這個雕塑擊打死者的枕部。
我們見到死者的時候,她是仰面躺著的,但報案人否認翻動過尸體,大概率是兇手翻動的。
這個雕塑上面只檢測到了陳珍珠的指紋。”
尸檢結果沒什么驚喜,跟在命案現場推測的差不多。
蘇欣慧疑惑道:“兇手為什么要讓死者正面朝上?”
唐進道:“難道是為了讓人第一眼就能看到死者的臉?”
“為什么要看到死者的臉?”
眾人都想不通原因。
王小濤接著匯報了監控調查的結果:“案發那天上午八點零七分,陳珍珠拿著門禁卡進了小區,八點十一分,她坐著電梯到了死者住的樓層,在此之后,電梯監控沒有再拍到她。
死者家門口的監控拍到陳珍珠敲開了死者家的門,死者看到她后有些震驚,但還是讓她進了門。
十點十七分,死者的男朋友趙倫進了電梯,并在十點十八分到了死者所在的樓層。
死者家門口的監控拍到趙倫打開門進去,不到一分鐘,他立刻邊撥打電話,邊跑了出來。這時,他的鞋子上沾了血跡。
在我們上門之前,只有陳珍珠和趙倫兩個人到過死者家。”
王小濤播放了這幾段監控錄像。
唐進分析道:“結合電梯監控和尸體報告,那兇手只能是陳珍珠啊。”
大家都贊同這個結論,所有證據都指向陳珍珠是兇手,并且陳珍珠自己也承認了殺人,連殺人動機也有了。
但還是有哪里不對勁。
江寧希反復地觀看珠珠和江芷蘭見面的這段視頻。
陳珍珠進入小區的時候表情木訥,眼神空洞。到了江芷蘭家門口后,她依舊是這副表情,即使江芷蘭開門后,她依舊沒有表現出憤怒。
江芷蘭見到陳珍珠時,閃過一絲厭惡和嫌棄,但不知道背對著監控攝像頭的珠珠說了什么,江芷蘭讓她進屋了。
江寧希暫停視頻,分析道:“陳珍珠見到江芷蘭時,表情木訥,如果她想要報復江芷蘭,那么應該是憤怒的表情,但她的表情和肢體都沒有表現出這種情緒。她的殺人動機很可能不是為了報復!”
溫雨瀾反駁道:“但是死者的頭部至少有八處創口,顱骨大面積粉碎性骨折,這證明兇手反復地用金屬雕塑捶打她的頭部。這屬于過度傷害,大概率是為了泄憤。”
江寧希道:“過度傷害也有可能是為了確保一定能殺死江芷蘭。”
溫雨瀾覺得江寧希的分析也有道理,沒再反駁。
王小濤疑惑道:“珠珠怎么會有江芷蘭小區的門禁卡?她哪來的卡?”
蘇欣慧道:“會不會是她偷的?”
她旁邊的唐進插話道:“如果是這樣,那證明這是一場有預謀的謀殺,她應該把兇器也帶上啊。殺人計劃里,兇器的選擇和準備是最重要的一環。”
雖然快速鎖定了嫌疑人,但陳珍珠不肯交代殺人動機和殺人過程,案件仍存在疑點。
葉青山提議道:“我們可以找專業的催眠師催眠珠珠,問出她的殺人經過!”
江寧希不相信催眠技術,人潛意識里的內容就一定是正確的嗎?催眠師的引導也會影響被催眠者的回答。
唐進推了推眼鏡,科普道:“催眠得到的供詞不能成為證據。如果催眠真的可以讓罪犯交代犯罪經過,那么催眠技術早就成為最普及的刑偵技術了。”
“但可以打開我們的破案思路。”葉青山道。
江寧希也不贊同這種做法:“我們不確定催眠的后果。珠珠以前經歷了重大的心理創傷,如果催眠師處理不當,很可能會加重她的心理創傷。”
“她是罪犯,她殺了你姐,你竟然還在擔心她會不會精神崩潰?”葉青山撇撇嘴,“這種人有什么好同情的?”
潛臺詞在指責江寧希冷血。
江寧希不太在意他的陰陽怪氣,“催眠的作用根本沒你想象的那么大,它的副作用卻可以預見。”
葉青山沒再說話。
會議結束時已經很晚了,林司言直接讓大家下班。
最近的氣溫都很低,尤其是晚上,整座城市浸泡在冷霧里。
回家的路上,江寧希把江芷蘭和祁望、陸明雅之間的交易告訴了林司言。
她沒有當眾說這些信息是因為她不相信某個人。
“我覺得陸明雅和祁望在替韓老師完成她的理想,他們很可能利用江芷蘭做了什么,現在江芷蘭失去了利用價值,就被他們除掉了。”
她甚至懷疑江芷蘭的死也被他們利用了。
林司言不解道:“可陸明雅對韓教授有極大的恨意,她為什么還要去完成韓教授的理想?”
“她在恨的同時,還渴望得到韓老師的認可,所以韓老師死的時候她那么崩潰。”江寧希甚至懷疑,韓汶琳的精神分裂癥也是陸明雅造成的。
她在報復的同時,又渴望被認可,甚至是超越韓汶琳。
江寧希看著車窗外的寒霧,嘆氣道:“韓老師永遠不可能認可她了,所以她很可能把目標轉向了我。她想通過打敗我,來證明自己。”
林司言卻覺得時間線不對,“針對江芷蘭的布局早就開始了,我覺得他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