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親王一直都是乾熙帝關注的對象。
雖然表面上,他對于這個哥哥的要求,每一個都是有求必應,每一個都是附和順從。
但是暗地里,對于自己這個哥哥,那可是存著一百個不放心。
畢竟,從兄弟方面來說,他是弟弟,皇位這東西,哥哥比他更能優先繼承。
至于從其他方面說,他們兩個都是庶子,誰也不比誰高貴。
所以呢,這個哥哥就是他心底的一根刺,揪也揪不住,拔也拔不得。
只不過大多時候,他都表現出了自己的寬和大度,從而讓所有人都知道,乾熙帝是一個上孝太皇太后、太后的大孝子,而下對兄長也是非常尊重的好兄弟。
但是,對于這位能夠威脅到自己皇位的人,他從來都不曾放心過。
好在,福全能力一般,而且還有點貪財。
這正是乾熙帝想要的,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兄長成為賢王。
賢王這種東西,有點太容易向帝皇轉變了!
好在兄長只想當個財主。
這一次戶部的欠銀,乾熙帝也是非常的為難。
他是不想落得給哥哥要賬的名聲,可是太倉里沒錢,他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要不是太子別出心裁,弄出來一個國債,他都不知道該怎么收拾殘局了。
所以,這個錢又不能不要。
畢竟,這可是接近八百萬兩銀子??!
裕親王請客的目的,他也知道,不過他也沒有提醒太子,就想要看看太子會怎么做。
這說起來,也算是他對于太子的一次考驗。
趙昌好像知道這是乾熙帝關注的事情,所以宴會上的情況送來的非常及時。
看到這個哥哥裝窮的樣子,乾熙帝心里狠狠地罵了一句粗話。
當然,不管咋說,好歹是自己的哥哥,他倒不至于問候祖宗八輩!
福全家里的財產情況,他一清二楚,也知道哥哥以往舉行宴會,都是喜歡用鑲嵌紅寶石的金杯。
現在,居然把平日里王府的普通下人都不用的粗瓷杯子招待太子,實在是……
而看到福全在酒席上痛哭流涕,乾熙帝更是覺得上火。
你福全又不是沒錢還賬,之所以演戲,不就是為了博得同情,不讓太子催債么!
你都半截入土的人了,這一張老臉,咋就厚成了銅墻鐵壁呢?
不過這等的情形,確實讓人頭疼。
乾熙帝為啥不想自己催債,就是怕自己兩個兄弟給他整這一出。
作為一個仁君,萬般無奈之下,說不定他還得想辦法幫著兩個兄弟擦屁股。
看到太子站出來,保證不給裕親王催繳的時候,乾熙帝忍不住將手中的奏折扔在了地上。
傻兒子!
平日里看著心眼兒挺多,多得像馬蜂窩似的,這個時候怎么就上套了!
不知道說一些套話,施展一下拖字訣么?
最起碼,你不能說出不來裕親王家里催債這樣的話來,你不找裕親王催債,那其他人還交嗎?
這催債大計,一下子被你這傻兒子給毀了!
不過生氣之余,乾熙帝又拿起奏折,仔細看了一遍,心說留給太子的選擇,恐怕也不多。
自己的兩個兄弟,確實是太難纏了。
但是,就這么將自己滿懷希望的戶部催債弄成了這個樣子,他心中就憋著火氣。
這一次錢要不回來,下一次也夠嗆??!
難道真的就吃這么一個啞巴虧嗎?
“梁九功,讓太子今天……明天一早來見朕!”乾熙帝冷冷的朝著梁九功吩咐道。
他之所以將時間改成了明天,是因為他怕太子喝多了,過來見自己的時候再來個君前失儀。
不過這件事情,乾熙帝還是越想越氣。
特別是看到奏折上那些請求減免錢糧的內容,他就是一陣難受。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啊!
這個傻兒子,蠢貨!
乾熙帝心中的火氣,一直憋到了第二天早起,他給皇太后請了安之后,就坐等沈葉到來。
而隨著梁九功的稟告,沈葉很快就來到了乾清宮中。
“兒臣見過父皇。”沈葉規規矩矩的行禮道。
乾熙帝嘿嘿冷笑道:“太子爺昨天好威風啊,居然讓裕親王和恭親王給你謝恩?!?/p>
這話的陰陽怪氣不琢磨都能夠聽得出來,沈葉對于乾熙帝知道當時的情形,也并不覺得意外。
畢竟,乾熙帝的手中,本來就一支監察四方的探子。
他笑了笑道:“父皇,讓兩位王爺謝恩的,不是兒臣,而是銀子?!?/p>
“兒臣可沒有這么大的顏面?!?/p>
乾熙帝呼的一下站了起來,他怒氣沖沖的道:“你也知道是銀子!”
“你給我說說,你既然答應了不去他們兩家催債,那剩下的債務該怎么辦?”
“戶部的太倉沒有銀子,日子該怎么過?!?/p>
沈葉很想說該怎么過就怎么過,不過他這次過來,已經準備好了處理的辦法。
所以他也沒有生氣,而是笑著道:“父皇,兩位王爺其實是白忙活了,兒臣本來就不準備找他們催債。”
“你準備免了他們的債務?”乾熙帝看著若無其事的太子,心中莫名的一動。
太子如此的淡定,莫非,他早就有所準備?
“父皇,兒臣也不準備免了他們的債務,實際上,兒臣對所有的欠債人,都不準備上門催債?!鄙蛉~說到這里,從手中拿出一個奏折道:“這是兒臣關于戶部欠債處理條陳,請父皇恩準?!?/p>
乾熙帝接過奏折,就見上面是一段柔美的小楷。
看到這字,乾熙帝就知道不是太子寫的。
太子的字寫得同樣蒼勁有力,顯然,這不是他寫的。
這字應該是女子寫的。
看到這字,乾熙帝就心中暗哼了一聲。
這個逆子,要是有點東西,那自然是啥都好說。
要是啥也沒有,就休要怪朕不客氣!
他仔細朝著奏折上看,就見上面寫著《關于拖欠太倉銀兩不還處理辦法》。
就見開篇寫道:欠債不還者,視為賴賬,長期欠債不還者,則為老賴!……
看到這行字,乾熙帝心中一陣舒爽。
這些家伙名義上欠的是國庫的錢,可實際上,那都是自己的錢!
他們欠的,都是朕的銀子!
乾熙帝快速的看了起來,也就是一轉眼的功夫,他就將這只有一千多字的條陳看完了。
這奏折內容不多,但都是干貨。
因為里面都是對老賴的懲罰。
比如官員,你欠債不還,那就是人品低劣。對于這樣的人,雖然沒有說免職,但是卻不允許升職,每年考核降一等,不允許坐轎子,不允許去館子吃飯,更狠的是,不允許家族子弟科舉……
而這個不允許的原因,也給得很清楚:人品低劣!
對于借錢的勛貴來說,他們不怕考核,但是勛貴們怕的是爵位的繼承。這個條陳明確寫道,凡是勛貴拒不還錢者,這一代不懲罰,但是,下一代降五等繼承。
也就是說,你本來是親王,到了你兒子,能夠繼承一個伯爵就不錯了。
這一下子,就等于將爵位的傳承,降低了太多太多。
看著這個條陳,乾熙帝的眼眸中,閃過了一絲笑容。
不過他覺得,這個條陳還是有缺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