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完李老師和小隋哥,又給余大爺寄過去一箱腌黃瓜。
本輪情報中,時間稍微緊迫的事項也算處理完畢。
陳舟感覺心里輕松了不少。
每天形形色色的顧客有一百多個,如果沒有情報,陳舟很少有機會了解他們的情況。
但獲得了關(guān)于食客的情報,陳舟也不由自主的因為他們,做出一些改變。
這跟他買的生豬期貨一樣。
雖然知道獲利是在下周,但陳舟還是會時不時的,看上兩眼。
“還在橫盤不動,給點力啊,生豬!”
好在陳舟擺攤的時候,市場已經(jīng)停盤了,也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意。
不過,要說酸梅湯復(fù)購率最高的,
還是幾個在菜鳥驛站兼職的小姑娘。
她們對包子不太感興趣,但這兩天,一直都是看到陳舟出攤后,就跑過來買杯冰鎮(zhèn)的酸梅湯。
在她們眼中,
酸梅湯比奶茶便宜,還要比奶茶好喝。
十八歲,可以說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紀。健康養(yǎng)生的問題,尚不在她們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
陳舟挺喜歡和這幾個小姑娘接觸。
尤其是能在她們身上能感受到,那股濃厚的青春氣息。
幾個小姑娘一口一個“哥哥”的叫著,讓人都變得年輕了。
這天傍晚,
陳舟剛停好小吃車,看見她們組團過來的時候,也不禁回想起自己當(dāng)年參加高考的經(jīng)歷——
記得那天下午,考完最后一科英語,還留下幾分鐘檢查檢查試卷。
短短的幾分鐘,是他一生中最平靜的時刻。
腦子里幾乎處于什么都不想的狀態(tài)。
哪能料到日后娶妻生子,與生活對線的現(xiàn)在?
老話講,人不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不外如是。
但陳舟的老話,無疑也暴露了年齡。
幾個小姑娘聽了陳舟的碎碎念之后,紛紛說道:“哥哥,最后一科早不是英語了。”
“我最后一科是歷史。”
“生物。”
“我地理,考地理的時候,別的同學(xué)基本都考完了。”
三個人,不僅和陳舟最后一科的考試不一樣,甚至互相之間也不一樣。
也許這就是代溝吧。
...
這幾天賣酸梅湯,陳舟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
誤將一杯酸梅湯整個凍成冰坨子之后,一開始嘗著是特別的酸甜味濃,到后面喝起來味道越來越淡。
他回想起在喝冰鎮(zhèn)的啤酒奶茶時,也會遇到這種情況。
白冰塊的加入,會沖淡原來飲品本身的味道。
雖然冰塊會起到冰鎮(zhèn)降溫的作用,但融化的水最終還是將飲品本身的味道稀釋了。
尤其是在夏天,
冰塊融化速度過快,對味道的稀釋作用也更加明顯。
為此,陳舟專門將整個的酸梅湯冰坨子,剁碎當(dāng)成了冰塊,以期來改善這種問題。
反正回到家也要帶孩子,干脆陳舟就在家里做起了實驗。
由他來提供樣品,
林女士和陳桃桃,幫忙實驗品鑒。
實驗是盲樣測試,
還外加了平行、空白對照。
除了參與品鑒人員的平均年齡還不到十八歲之外,實驗本身還是相對科學(xué)嚴謹?shù)摹?/p>
第一組,是在冰箱保鮮中存放的完全液體狀態(tài)酸梅湯。
第二組,是酸梅湯的碎冰坨子。
第三組,是加了酸梅湯碎冰的酸梅湯。
第四組,則是加了白水冰塊的酸梅湯。
實驗會分別記錄第一口的味道,20分鐘后,以及完全融化后的味道。
不過,這“第一口的味道”因為冰坨子還沒開始融化,陳舟只給娘倆盛了三杯。
親媽和親閨女肯定沒那么講究。
當(dāng)然是你喝一口,我喝一口。
但在嘗過三杯之后,現(xiàn)如今數(shù)手指頭數(shù)得很明白的陳桃桃,不禁仰頭看了看陳舟,問道:
“爸爸,為什么不是四個?”
陳舟只能暫時違反盲樣測試的準則,給小丫頭看了看仍然是冰塊狀態(tài)的酸梅湯。
“你能喝嗎?桃桃?”
陳桃桃不甘心,還是探頭上去舔了舔。
舔完后笑嘻嘻的跟陳舟說道:“冰冰噠,這個沒有味道。”
隨后她又看向林女士:“媽媽你也試一下!”
老父親如實將她們的評價記錄下來——
“陳桃桃:冰,沒有味道;林藝凡:拒絕。”
在廚房放置20分鐘后。
杯子中的冰塊已經(jīng)融化大半。琥珀色的液體中,摻雜一些懸浮的冰塊,看起來倒也挺美觀的。
這回,陳舟就是倒出來四杯,交給林女士和桃桃品嘗了。
陳桃桃飽飽喝上一大口又一大口,然后嘟著嘴指了指陳發(fā)財。
意思自然是,要給壞貓咪也嘗一下。
雖然貓是陳舟發(fā)現(xiàn)的,陳桃桃抓到的。
但具體怎么養(yǎng)——喂哪種貓糧、能吃什么東西、活動區(qū)域在哪里、多久做一次驅(qū)蟲....
一直都靠的林女士。
陳舟看向老婆:“貓生三千天,給它嘗嘗吧。”
林女士微笑著點了點頭。
用杯子給貓盆里也倒了一些。
發(fā)財從剛才起,就一直湊在餐桌下邊,似乎很想嘗嘗的樣子。
這時候,看到林女士往貓盆里加?xùn)|西,立馬跑過去,舔了起來。
靈巧的舌頭一下一下將酸梅湯卷進了嘴里。
雖然一開始它似乎皺了皺眉頭,但還是將飯盆中的酸梅湯盡數(shù)喝光。
發(fā)財不會說話,默默送上【好評 1】
陳舟收到貓食客的實時反饋,不禁搖頭微笑。
現(xiàn)在看來,林女士還不如一只貓...
林女士和陳桃桃分三次,將幾組酸梅湯品鑒完畢,陳舟一一記錄了品嘗結(jié)果。
以液態(tài)酸梅湯為味道基準。
最終顯示:大冰坨子在完全融化前,味道是最濃的。
與陳舟本人的觀測結(jié)果一致。
其次,加了酸梅湯碎冰的酸梅湯,也能在冰塊半融化的時候,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
加了白冰塊的,則是一直排在最后。
這樣一來,大概可以推斷,
用酸梅湯冰坨充當(dāng)降溫冰塊的效果,只在冰塊沒有完全融化的時候,最為顯著。
林女士幫忙總結(jié)道:
“應(yīng)該是冷凍時,凍起來的只有水分,糖分和酸梅湯的風(fēng)味物質(zhì),并沒有凍起來,
所以隨著融化的水越多,味道越淡。”
無用的小知識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