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從進在刺史府內轉了一圈后,對于媯州屬官和鄉老富戶要舉辦接風宴,陳從進欣然同意。
宴席上,各色酒菜相繼送了上來,陳從進居于主位,周圍的屬官,富戶,鄉老,那是一個勁的奉承,夸贊。
什么英武不凡,年輕有為,謀略過人,治軍有方之類的溢美之詞不絕于耳,陳從進面上始終帶著溫和的笑意,聽著眾人的阿諛,心中卻始終保持著清醒。
他知道,這些人奉承自己,無非是自己帶兵上任,和尋常的刺史有些不同,他們害怕自己動用武力,胡亂瞎搞,現在搞好關系,日后也能好說話一些。
這事,無可厚非,陳從進也知道這是人之常情,不過,他們現在確實是想多了,陳從進也沒打算一上任,就搞攤派,畢竟,他還沒到那么緊迫的時候。
待眾人稍稍停歇,陳從進端起酒杯,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而后朗聲道:“諸位謬贊了,從進不過是恰逢其會,得遇良機,兼有軍中將士厚愛,方有今日之位,日后,某治媯州,還需仰仗各位多多支持。”
聽到陳從進謙虛的話,眾人頓時喜笑顏開,就這么一瞬間,大家伙都覺得,新任刺史,應該不是尋常粗魯蠻橫的武夫,看起來,日后應該比較好相處。
隨即眾人見狀,紛紛起身,舉杯響應:“愿為使君效犬馬之勞!”
待酒宴散后,陳從進回到刺史府中,隨即召見李豐,之前的時候,陳從進的親兵,都是當初跟隨自己襲殺李茂勛的軍士,人數還是只有八十四人。
陳從進久在軍中,平日里沒有感覺,但是到了刺史府,突然間身邊沒有大軍環繞,那種不安感,便一直縈繞在陳從進的心頭。
因此,他決定,組建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親兵,數量暫定三百人,由跟隨自己最久,用的也最順手的李豐統領。
這支親兵,是陳從進的私人武裝,士兵的裝備,錢糧,都將由陳從進一人承擔,所以,李豐從雄平都調往親兵,他身上的營指揮使,便要卸任。
當初跟著陳從進一同搏殺的幾人,像王猛,向元振,郭崇景,楊匡都已經一躍而起,變成了雄平都中的各營指揮使。
這便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家跟著陳從進一起賭一把,贏了,大家伙一同富貴,輸了,所有人從頭再來。
陳從進初掌媯州,事務很多,但大略來說,并沒有什么特別緊急的事,比如通商,開墾,興修水利,好像每一件事,都挺重要,但這些事,都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
而且這些事,想要辦成,都需要征調民夫,如此一來,既耗費民力,又損耗本就不多的錢糧。
在刺史府中待了三天,陳從進逐漸熟悉了自己的屬官,除了別駕,長史,司馬空缺外,錄事參軍陶師琯,以及六曹參軍,也就是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等官員,盡皆在列。
陳從進此時都不知道上任刺史鄭蘊瑭究竟是好心,還是惡意,他把人帶走,位置是留出來了,奈何陳從進的夾帶里,壓根找不出合適的人。
要是讓陳從進挑一些會砍人的武夫,那他可以說半個時辰都不帶停的,可要是找個人來當這媯州別駕,陳從進一時間還真找不到。
而就在陳從進頭大之時,清夷軍使李懷宣似乎是等不及了,不等陳從進主動上門拜訪,而是親自來尋。
其原因是什么,那自然是李懷宣擔心被人搶先一步,陳從進現在是什么身份,那腦袋上頂著三個頭銜,雄平都兵馬指揮使,媯州刺史,媯州鎮遏團練使。
這身份,還沒成親,也就是李懷宣近水樓臺,不然的話,想再找個像陳從進這般優秀的孫女婿,那可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了。
而李懷宣這么想把孫女嫁給陳從進,其中的根源,便是李懷宣如今老了,在這個時代,能活到六十幾歲的武夫,不說鳳毛麟角,但也確實不多。
李懷宣擔憂自己死后,子孫不能控制清夷軍,子嗣柔弱,親族不力,若是能得到陳從進的襄助,就算將來有什么萬一,保存己身,應該還是不成問題的。
況且,以李懷宣看來,陳從進長的也不錯,不是什么歪瓜裂棗,為人也不是粗魯蠻橫之徒,把孫女嫁給他,也算是尋一個好歸宿。
陳從進聽聞李懷宣又來了,腦袋有些疼,他一猜就知道李懷宣是來干嘛的,倒也不是恐婚,而是太急了,急的像是自家孫女嫁不出去,硬塞給自己一樣。
陳從進連忙起身,親自出門迎接,一見面,李懷宣便爽朗的笑道:“老夫在家中,可是等了又等,就是不見從進的身影啊!”
“初至媯州,諸多事務,確實繁雜,從進并非有意拖延。”
“哈哈哈,這些事,老夫自然知道,所以啊,今日老夫,親自上門,請刺史入府一敘,放心,不會太久,就是吃個晚宴!走走走!”
李懷宣拖著陳從進,顯然不想給陳從進拒絕的機會,而就在這時,李豐和幾名親衛當即上前,準備拉開李懷宣。
陳從進,當即止住了李豐,隨即笑著對李懷宣說道:“老將軍勿急,長者相邀,從進若是再拒絕,那就有些不近人情了,放心,某酉時后,定然準時赴宴。”
聽到這,李懷宣臉上才露出滿意的笑容,隨即點點頭,說道:“也好,老夫這便回府,虛位以待。”
在李懷宣走后,陳從進心中一嘆,他其實不想去陌生的地方赴宴,一想到赴宴,他的腦海中便不自覺的想起一個詞,那就是鴻門宴。
便如前幾日的接風宴,那后廚可真是被李豐和親衛,死死的盯著,但是去李懷宣府中赴宴,他陳從進總不能派人去后廚盯著吧。
這時,陳從進對著李豐說道:“親兵營做好準備,待酉時,隨我赴宴。”
李豐一愣,忙問道:“這么多人一起去嗎?”
“你去挑十個勇悍之士,隨我入府,其余者,在府外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