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國,首都
羅瘸子盯著辦公桌上的情報文件,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面。
“要奪回天空?恐怕這些斯拉夫人又要大出血了。赫爾,你怎么看?“
羅瘸子轉頭望向坐在沙發上的國務卿,嘴角扯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
赫爾聳了聳肩,西裝革履的身子往沙發里陷了陷:“這些斯拉夫人太異想天開了,天朝人是不會出售P47戰機的。
您可以瞧瞧天朝賣給他們的東西,都是準備淘汰的舊貨。
就說T34坦克吧,據我們的情報,天朝統帥部早就在招標新式坦克了,估計是嫌老款不夠快,想換更厲害的家伙。”
羅瘸子聽后放下手中的文件,看著赫爾道:“你這么一說,我心里頭的疑惑更難解了。
你看,我國剛定型的 P47戰機,天朝都用好幾年了;日耳曼國的斯圖卡轟炸機,他們不僅有圖紙,部隊里都裝備得嘩嘩響。
還有B29超級空中堡壘,我們這邊剛試飛,天朝的轟炸機群都能繞世界三圈了,而且數據比我國還要先進。
最關鍵的是,他們連裝備名字都跟我們的一模一樣,難不成他們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赫爾聽后也不知道怎么說,難道說天朝人的情報機構太牛逼?世界各國在這方面的情報都被他們弄到手了?
只是不可能啊!你看T34坦克,別人才開始立項研究,天朝就已經開始大規模裝備了。
赫爾苦笑著搖了搖頭:“我想....這件事也許只有上帝才會知道。”
羅瘸子也無奈的感嘆道:“是啊!也許上帝才知道。”
這時,秘書推門進來:“先生,馬謝爾將軍到了。“
“快請!”羅瘸子坐直身子,眼里閃過一絲精光。
身著筆挺軍裝的馬謝爾走進來,肩章上的暫領上將軍銜閃閃發亮。
“你能來這里,是想明白了嗎?親愛的喬治。”羅瘸子看著馬謝爾輕笑道。
“當然,我想對于天朝在前幾天剛出臺的國防白皮書,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會仔細去研究的。”
他們口中的《天朝國防白皮書》,是天朝統帥部新近公布的戰略防御計劃。
這份文件以清晰的地理劃界,構建了覆蓋東西南北的“絕對防御圈”體系,字里行間透著不容置疑的戰略決心。
東部防御圈以勘察加半島至南洋馬來群島為界,將整個西太平洋關鍵海域納入防御范疇。
白皮書明確規定:防御圈內嚴禁任何威脅天朝安全的海空力量存在。
一旦發現敵方艦機蹤跡,天朝海空力量將立即啟動“雷霆清除”機制,不惜代價實施飽和攻擊。
南部防御圈則以馬六甲為起點,向南延伸至南亞次大陸東側。
針對該區域復雜的地緣環境,白皮書強調:任何國家的陸海空力量若對天朝能源通道、海外利益區構成威脅。
天朝將集結海陸空精銳實施全方位壓制,確保馬六甲至天竺一線的絕對安全。
最引人注目的是針對斯拉夫國的西部與北部防御圈。
文件特別劃定:在天朝西北、東北邊境線外三百公里范圍內,禁止部署任何具備遠程打擊能力的陸空力量。
若斯拉夫國在此區域增設軍事設施或調動部隊,天朝將視為直接軍事威脅,有權采取包括先發制人打擊在內的一切必要措施。
........
郃肥郊外的溧水武器研究所。
張元初叼著煙卷,手指敲著辦公桌上的坦克設計圖,越看越覺得眼熟,就像把記憶里的M26坦克扒了層皮又改了裝。
“不對勁兒啊,老朱這是偷偷翻了我的系統庫吧?”張元初嘀咕著,心神沉入腦海點開系統界面,M26的參數果然蹦了出來。
M26重型坦克,又稱 M26中型坦克。
這款由花旗國研制的裝甲車輛,最初被定義為重型坦克,目標直指日耳曼軍的虎式。
只可惜 M26問世時機尷尬,待它列裝部隊時,二戰已近尾聲,尚未在硝煙中施展拳腳,便被卷入坦克迭代的洪流。
當主戰坦克概念興起,它41噸的體重便不再符合“重型”定義,最終被歸入中型坦克范疇,成了M26中型坦克。
張元初重新看向朱寧明提交的數據:“全重 38噸,坦克炮口徑 82毫米……成員五人……最大速度 55公里/小時……行程四百公里……炮塔弧度、裝甲傾角、炮口制退器設計……”
一行行讀下來,他心中漸漸篤定:這分明就是 M26中型坦克的“孿生兄弟”。
論穿甲威力,M26的火炮更勝一籌;論防護性能,老牌設計也更占優勢;甚至車輛懸掛穩定性與內部機械構造,都帶著米式裝備的成熟痕跡。
但朱寧明的設計絕非簡單復刻。
這款新坦克勝在機動性:少了幾噸自重,55公里的時速比M26的40公里快出不少,400公里的航程更是遠超前者!
兩者如同孿生兄弟,各持所長,只是朱寧明的作品,更貼合“中型坦克”的實戰定位,畢竟 M26那堪比蝸牛的速度,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實在吃虧。
“咱們這兒到底不缺干實事的人。”張元初嘴角揚起笑意,抓起桌上電話就撥了出去。
片刻后,王康與李德鄰推門而入,軍靴踏在地板上發出沉穩的聲響。
“你們看過溧水那邊的坦克數據了?”張元初指了指文件,目光在兩人臉上掃過。
“司令,您這寶貝坦克我早瞅過了。”李德鄰湊過來,手指劃過設計圖:“朱教授現在正跟鋼材廠較勁呢,想把裝甲成本壓下來。”
“嗯,不錯!”張元初指尖敲了敲數據頁:“王康,等朱教授完成下一輪改進,就安排工廠試生產,先下五十輛訂單。
至于命名,就按朱教授上報的H-2中型坦克定吧,畢竟他是總設計師,該留個他心里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