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珞準備好的這三封信最終交到了誰的手里,整個拾光都無人知曉,甚至除了溫嵐,壓根就沒人它們的存在。
三封沉甸甸的牛皮紙檔案袋,像三枚無聲的鑰匙,由秦浩的手精準傳遞到了預定的鎖芯之中。
一周后,航天科工集團某核心設備廠。
周建平總工程師的辦公室桌上,正放著那份行星發動機渦輪葉片的精密結構圖——正是之前被模型廠視為天塹的微米級“蜂巢”設計。
圖紙旁,還攤開著那封來自拾光映畫,署名為“洛珞”的信。
特種材料廠主任老吳拿著生產調度單直皺眉:
“周總,登月艙二期配套的鈦合金燃料管熱軋這周就要開爐了,咱的生產線排得滿滿當當,這兩周的備用產能調給這個單子?”
航天集團并不是沒有接這種私企訂單的先例,但也要看用的哪條線。
707廠、501廠兩條高精度線,即便是備用產能也寶貴的很,居然會這么先一步被劃給了這個訂單,對方什么來頭?
周建平沒有直接回答,手指點了點洛珞信中附帶的一頁技術附件說明,又將手指移回圖紙上幾個關鍵連接點和應力分散區域標注的紅色小圈。
“老吳,看到這些結構了嗎?三代‘星塵’特種合金熱拓撲成型工藝的極限測試件。”
周建平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力:
“他們承擔全部試驗用料費用和精密檢測費用,這個單子,就安排在707廠,501廠兩條備用精密模具試驗線。”
“告訴他們,他們的技術顧問必須全程跟蹤,所有監測數據共享給廠里分析室,正好驗證新配方合金在極端復雜拓撲結構下的材料疲勞特性和微觀變化——記住,這是正式簽了保密協議的技術驗證項目,不是單純的來料加工。”
老吳瞪大了眼,看著周建平。
航天內部確實有在非核心型號上用“外包任務”驗證新型工藝和材料的做法,但那通常也輪不到民營企業,更別說是“電影道具”。
但周總如此安排,理由技術得足夠硬,關鍵是解決了占用“國字頭”核心產線的名目問題。
“明白了周總!我這就去協調707廠!”
老吳不再質疑,拿著簽批單風風火火地出去了。
周建平看著下屬離去的背影,又把目光轉到了信封里的圖紙上。
作為總工程師,他當然不會干出這么因私廢公的事,但他也只是表示了這個訂單是合規的,至于它的優先級為什么會突然提到這么高,卻并沒有過多解釋。
幾乎與此同時,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曲江院士辦公室里異常安靜。
這位年近六旬、頭發花白、平日里神情總帶點學者式游離的老人,此刻卻目光如炬,手指反復摩挲著洛珞信紙上那幾行看似公式片段卻又暗藏玄機的數學符號和幾句關鍵提示。
這些正是洛珞在信中提到的,用于解決超高溫等離子體流束在極寒真空復雜環境下相互作用的、基于“流形”引擎底層的核心算法邏輯雛形。
曲院士沉默了許久。
他并非影視專家,但他對湍流物理數值模擬的前沿困局了如指掌。
洛珞在信中展示的這條思路,直指當前大規模復雜流體動力學計算中最令人頭疼的冗余難題。
它沒有提供完整代碼,但勾勒出的框架,巧妙地利用深度信息進行預測性裁剪計算量的理念,對大規模物理模擬具有顛覆性的啟發意義。
他猛地站起身,抓過內線電話,聲音帶著一種少有的急促:
“超算中心協調組嗎?是我,曲江,關于那個電影項目申請的高性能計算資源……優先級重新評估。”
“他們提供的這個核心邏輯框架,具有明確的、潛在的基礎物理研究價值,特別是對大型天體物理環境等離子體行為的模擬優化路徑!需要立刻進行驗證性算法導入和數據擬合測試!”
“時間?就排在……下個月的‘星辰海洋’項目模擬周之后,批給他們一組中型計算節點,連續機時至少72小時!后續根據驗證效果再說。”
相比于這兩個還算正常的商業合作,最多不過節省了一些流程,最難啃的硬骨頭,還是場地。
畢竟是洛珞跟國土那邊可沒有什么交集,不過這也難不倒他。
他協調不了,但有人一定可以。
科工委,肅穆的辦公室里,張云超書記摘下眼鏡,指尖反復摩挲著洛珞那封信的署名處。
信紙上那熟悉的字跡,以及字里行間透露的內容,讓他沉默了許久。
信的內容很正式,闡述了《流浪地球》項目的特殊性——不僅是一部科幻電影,更是國內首次系統性整合前沿視覺引擎技術、大型實景工業美學構建以及未來空間環境建模驗證的“科技文化融合體”。
但這并不是吸引他的主要原因。
在洛珞送出的這三封信里,只有給張云超的是真正提及了一些他真實的想法和規劃。
因此,張云超才會更加為之震動。
他不由得想起了洛珞之前參與的幾個項目,“塵埃之怒”除了“流星”的驚天一爆外,在生物工程、化工和材料學領域的相關研發也不斷開展,目前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
長五的預研工作縮短了整整三分之二的時間,如今進度更是比預期提前了足足五年,順利的話,說不定2010年之前就能看到它順利升空。
再想到洛珞在信中給他描繪的那個藍圖,他當即不再猶豫,直接拿起了專線電話,撥通了規劃司。
“我是張云超,關于晉省S7-X廢棄礦坑的再利用申請…那份地質報告我看了,第三方機構的復測結論顯示在科學加固和嚴格監控下風險可控,拾光那邊的安全預案,規模在國內民企前所未有,保障等級很高。”
電話那頭顯然在謹慎確認意圖。
“嗯”
張云超聲音沉穩有力,一錘定音:
“這個項目性質特殊,技術含量高,具備一定的國家級大型科技應用示范工程潛質,可作為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創新示范區’的先行試點項目予以支持。”
“文件按‘重大科研協作及特殊文化產業項目用地’特批,安全監督方面,由晉省安監局總牽頭,我們科工委技術安全處派員遠程監督指導。”
“讓他們按提交的方案嚴格執行,確保萬無一失,國土那邊,我去協調說明。”
放下電話,張云超重新戴上眼鏡。
這扇緊閉的門,終于找到了一條既合規,又能解決實際困難的特殊通道。
國家對于真正具有前瞻性探索意義的重大項目,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并非沒有特事特辦的機制,關鍵在于項目定位足夠“特”。
……
實驗室里,張嘉文帶著一眾技術骨干守在屏幕前。
項目組長李工推門進來,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栗:
“張…張總!接…接進去了!超算節點!中科院的‘天河二號’!我們…我們能跑完整的發動機流體交互模擬了!”
張嘉文猛地起身,他一個箭步率先沖到主控臺前。
屏幕上,河圖引擎龐大的數據流如同找到了傾瀉的閘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遠方龐大的計算網絡核心區域。
他手指飛快地在鍵盤上敲擊,調出預設的復雜測試場景——行星發動機尾部等離子流束在真空極寒環境下的動態扭曲。
“全負載導入!給我跑極限壓力測試!”
他的聲音難以抑制的激動: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洛總的架構能行!現在有了算力驗證,三個月…不,也許兩個月!‘流形’核心的性能數據就能炸翻那些等著看笑話的家伙!”
與此同時,拾光映畫的道具制作中心,氣氛截然不同卻同樣火熱。
巨大的工作臺上,小心翼翼地放置著一個閃耀著冰冷金屬光澤的渦輪核心部件。
其表面布滿了精密得如同藝術品般的蜂巢狀結構,每一處都折射著頂級的加工工藝。
道具組長老王的手指離部件還有幾厘米遠,就僵在了半空,好像生怕一口氣吹上去就會玷污它。
他喉嚨發干,對著身后同樣屏息的團隊,聲音輕得像是夢囈:
“是…即便是航天集團也不是所有廠線都有這么高的精度…看這紋路,這光潔度……以前咱想都不敢想能用來當電影道具……”
旁邊一個年輕的技術員忍不住掏出高倍放大鏡,湊近了看,隨即發出一聲低低的驚嘆:
“老王,真…真是微米級的!天吶,這哪里是道具?!”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
溫嵐的聲音自身后響起,帶著一絲壓抑的激動和不容置疑的果斷:
“東西給到位了,現在考驗的是我們!所有配套模具立刻開始復制生產,主發動機模型按洛總要求的比例,工期壓縮百分之二十!誰拖后腿,我親自去給他打下手!”
她環視一周,目光掃過那張令整個道具組陷入石化狀態的蜂巢結構圖。
她不知道洛珞到底在那三份信上寫了什么,居然有這么大的魔力,接連兩個大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現在只剩下一個場地問題……就在她沉思之時。
“溫總,S7-X礦坑的審批下來了!”
她的助理拿著一張新鮮出爐的通知書激動的遞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