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兇》片場。
洛珞站在監視器后,聚精會神地看著回放畫面。
畫面中,是劉藝菲飾演的高亞楠。
她穿著筆挺合身的深色法醫制服,外罩白大褂,戴著專業的護目鏡和口罩,只露出一雙冷冽而專注的眼睛。
她正手持解剖刀,動作精準而穩定地在硅膠模型上劃下一道切口,同時清晰冷靜地陳述著尸檢發現的推斷。
刻意壓低放緩的聲線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感,與她往日清靈脫俗的形象判若兩人。
旁邊的舒唱飾演的周舒桐,眼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和新奇,努力記錄著師姐的每一句話。
“咔!這條非常好!藝菲,那種專業壁壘和沉靜中的力量感,很到位。”
導演吳桐的聲音帶著興奮。
“舒唱,觀察和記錄的細節再自然一點,想象你已經被她的專業鎮住,下意識模仿她的專注。”
有洛珞和劉藝菲這兩尊大神坐鎮,劇組的壓力雖大,但拍出來的效果也遠超預期。
下了戲,劉藝菲脫下厚重的防護裝備,揉了揉有些僵硬的手腕,額角掛著細密的汗珠。
雖然只是訓練用的模型和表演,但那種要求精準、一絲不茍的狀態,以及刻意保持的法醫特有的冷峻氣場,消耗的心力遠超想象。
“感覺怎么樣?高法醫。”
洛珞遞給她一瓶水,眼里帶著欣賞的笑意。
御姐范兒,在劉藝菲身上,這次是真的初見輪廓了。
“比想象的難,解剖刀的手感,說話的節奏,都要完全模擬專業人士,不過……”
劉藝菲喝了口水,眼睛亮晶晶的:
“很過癮!而且,每次看到你演完關宏峰那個冷面閻王樣,再來演關宏宇吊兒郎當的樣子,我就更有動力了。”
她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拍戲對于他們來說不僅是工作,也是樂趣。
洛珞聞言,嘴角微揚。
的確,他自己這邊的挑戰更大。
關宏峰的克制內斂、近乎刻板的理性,與關宏宇的痞氣外露、被誣陷的戾氣與隱忍,以及兩人互相扮演時那種微妙的不確定性和刻意模仿的痕跡,都需要毫厘之間的精準把控。
每一個鏡頭的情緒切換,都需要他深入角色骨髓。
不過難度越大收獲越大——
這種高強度、高難度的表演,每一次演繹成功帶來的情緒起伏,都如同最直接的“燃料”,源源不斷地注入腦海中的系統。
【觸發任務——】
……
【獎勵:積分50點】
【積分100點】
……
系統的提示音如影隨形。
角色越復雜,挑戰越大,完成度越高,積分獎勵就越豐厚。
每一天、每一場戲,他都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代表積分的數字在穩步而有力地跳動。
距離下一步也就越來越近。
……
深夜,洛珞房間的燈還亮著。
洛珞面前攤開的是《白夜追兇》的劇本,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批注。
旁邊,則是一份全新的、寫滿復雜數學符號和三維算法邏輯草圖的文件——《引擎核心構架綱要》。
《白夜追兇》的拍攝已近尾聲,進度比預期快了不少。
龐大的角色挑戰帶來的積分累積,也已逼近甚至超過了那個關鍵的數字——1850點。
是時候了。
他閉上眼,心神沉入意識深處。
系統的界面清晰浮現,淡藍色的光屏上,【流形重構】選項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意念集中在那個選項上,確認!
確認消耗!伴隨著【流形重構】的啟動,1850點積分瞬間化為飛灰,剎那間,磅礴如星海的信息流在洛珞的意識空間中炸開!
立體引擎動態視差補償核心算法邏輯構架、精準視差補償、高效并行架構、基礎物理光學校準……
并非完整的代碼,而是最核心、最底層的理論基石被瞬間構建完成,這種感覺十分的充實且美好。
不過隨即他猛地睜開眼,來不及回味這奇異的感覺,立刻伏案疾書。
筆尖在稿紙上飛速游走,將那些剛剛“理解”的、超越時代但又有些契合當前技術邊界的核心算法邏輯、數據結構關系、并行計算架構模型一一具象化地記錄下來。
這些內容,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有著嚴密數學支撐,能被世界頂尖工程師理解并實現的基礎構架!
它們解決了那個時代3D渲染面臨的最核心難題:
如何在有限的算力下,實時生成兩個精確同步、視差合理、沒有令人暈眩缺陷的畫面。
窗外,天色微亮。
洛珞看著手中那厚厚一疊凝聚著“未來”的手稿,長長舒了一口氣。
最核心的引擎骨架,成了!
剩下的,那兩步也該同時動起來了!
……
2007年4月25日,時光科技的頂層會議室。
此刻屋內的氣氛凝重得如同大戰前的司令部,窗簾緊閉,投影儀在幕布上投射出幾張復雜的構架圖和性能指標。
洛珞坐在前方,身邊是一臉技術狂人神色的張嘉文。
對面是時光科技特效引擎團隊的核心骨干們,他們臉上混雜著震驚、狂熱以及一絲絲本能的懷疑。
“各位”
洛珞的聲音平穩有力:
“《源代碼》證明了我們的河圖引擎在主流特效領域的硬實力,現在,我們要向更高的維度突破——基于河圖,打造一個全新的子模塊,一個專為‘立體’而生的引擎核心——‘流形’。”
他切換PPT,展示出手稿上的部分核心算法模型圖樣。
“流形引擎的核心任務只有一項:精準地生成兩套動態視差補償后的渲染畫面輸出,適配雙眼。”
此話一出,立刻有人提出了質疑:
“洛總,立體渲染……我們現有的千臺刀片服務器集群,單算渲染1K分辨率的復雜爆炸場景就飽和了,再乘以二?還要實時補償?現有硬件根本扛不住!”
說話的是一位資深渲染工程師,他的話引來了不少認同的目光。
洛珞來時光開會的次數很少,甚至整個公司的親眼見過他本人的都屈指可數,但在張嘉文的刻意宣傳,以及洛珞那國民級的名氣下,并沒有什么“只知張總,不知洛總”的狗血事情發生。
而且,要說整個時光跟洛珞接觸最多的,就是今天到場的這些技術部的核心骨干了。
所以要說最了解洛珞和張嘉文的也是他們。
跟一般的企業不同,時光科技作為純粹的高新科技型企業,總經理張嘉文這個程序員出身的自然不用多提,純粹的技術性領導。
而唯一的老板洛珞,那更是多少理工科學子的目標和榜樣。
所以,在兩人的支持下,技術部的風氣也一向是這么直來直去,即便對面坐著的是洛珞,他們該提反對意見照樣會提。
洛珞和張嘉文最欣賞的也正是這一點。
“扛不住是因為算法效率低。”
張嘉文接口道,他顯然已經消化了部分構架,此刻處于極度興奮的狀態:
“洛總帶來的這個‘流形’核心構架,簡直是神跡!”
雖然技術部就是鼓勵討論和質疑,但這次他看完洛珞的這個架構后,也不得不迷信權威了。
“它在算法層面做了極致的優化,對遮擋判斷、深度填充、邊緣處理用了我們從未想象過的數學方法!它不是硬算兩遍,它通過精妙的數學模型預測和補償,大大減少了冗余計算!”
“看這里”
洛珞指向另一張圖表:
“這個‘動態遮擋剔除與視差預測模型’,傳統的做法是事無巨細地計算兩遍,而流形的模型是……”
他深入淺出地講解著那個2007年聞所未聞的算法邏輯:
“基于深度圖進行預測,極大減少需要雙算的區域,只在關鍵過渡區域投入更多算力進行精密縫合。”
“理論上,在目前頂級GPU支持下,處理1080p分辨率的復雜場景,單幀計算負載只是河圖處理2K單幀的1.7倍左右,而非2倍甚至更高。”
會議室里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1.7倍!這意味著使用頂級硬件組合、優化集群調度后,實現可接受的幀率成為可能!
“還有視差范圍自動適配,對不同場景的觀看舒適度進行了優化……”
“深度數據輸出通道的預留也很關鍵,這樣偏振片投射或快門同步就有了基礎保障……”
……
在洛珞毫無保留的講解下,核心骨干們眼神變了,從質疑變成了饑渴。
他們都是走在技術前沿的人,太清楚這些思路的價值!這絕非天馬行空的妄想,而是有著極其精妙邏輯支撐、極可能實現的方案!
“研發攻堅組立刻成立!張總協調中科院高性能所,我們需要租借最新的GPU計算節點進行算法驗證!”
雖然從【流形重構】那里拿到的東西,檢驗不過是多此一舉,不過流程還是要走的,也要讓下面的人放心。
洛珞一錘定音:
“目標是:三個月內,‘流形’核心部分跑通關鍵demo!不要等引擎好了,放映端再卡脖子!”
而另一邊,溫嵐這邊,也開始啟動全球掃描,尋找或開發適配的立體攝像系統、偏振光濾鏡片等配套硬件設備。
他的要求是,下半年他們的3D科幻巨作務必要開始動工,必須多方同時籌備。
時光科技的大樓里,徹夜亮燈的實驗室又多了幾間。
這場技術攻堅的序幕,就此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