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試驗場深埋山腹的狂歡與死寂,是世界的隔絕。
試驗場內,能量波動的殘響和數據的余溫尚未散盡;
試驗場外,秋日的陽光灑在川西的崇山峻嶺,看似一切如常。
但這顆星球上最隱秘、最敏銳的“耳目”,卻捕捉到了那不尋常的漣漪。
北美防空司令部,夏延山地下堡壘。
巨大的球面屏幕分割成無數塊,實時顯示著全球近地軌道、同步軌道以及更深遠空域的衛星狀況。
刺耳的警報并非來自導彈襲擊,而是一組特定波段的高強度、超短時EMP信號驟然爆發在華夏川西某地的地下——并非已知的任何核爆或常規武器特征,更像是某種……極致壓縮的能量定向噴射?
信號只持續了0.3秒,峰值功率高的離譜,遠超理論上的任何能量武器瞬時輸出極限,但瞬間消失無蹤,沒有后續輻射,沒有沖擊波傳導。
技術軍士快速鎖定坐標,調取最近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數據。
圖像放大,再放大。
模擬星空穹頂之下,除了衛星殘骸反射的光芒,一片模糊扭曲的空腔輪廓似乎隱藏在信號源下方極深處的地質結構中。
緊接著,光學衛星的延遲影像捕捉到了川西山區的異常:
一條極其隱秘、通常處于完全封閉狀態的地面輔助通道口,仿佛在那一瞬之后有極其微弱的熱廢氣排出——快得像幻覺,但紅外探頭忠實地記錄下了那轉瞬即逝的溫差。
“Sir!”
一名上校將初步報告遞給白發將軍,聲音艱澀:
“信號源確認,川西‘玄武’靶場深處,能量特征……難以置信,我們兩顆過頂的‘鎖眼’暫時失焦了8秒,恢復后偵測到軌道模擬空間內有三個高價值靶標完全損毀……”
“損毀方式……難以解釋,結構像被某種腐蝕性極強的酸或無形的力量從內部溶解了,核心動力系統被瞬間熔穿。”
白發將軍眼神銳利如鷹,盯著屏幕上那衛星最后傳回的、布滿詭異銀灰色“蛛網”的碎片畫面。
“內部溶解……瞬間熔穿……”
他重復著關鍵詞,臉色鐵青:
“這絕不是我們已知的任何武器能達到的效果,聯系NRO和NSA,所有資源給我啟動!我要知道他們在玄武下面測試了什么!”
一股寒意從他脊椎升起,他突然想到了之前情報里提到的,那個只存在于碎片情報中的幽靈武器,難不成突然擁有了毀滅性的實體。
莫斯科,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格魯烏地下簡報室。
厚重鉛門隔絕了地上所有的聲音與光亮,唯有墻上的巨大電子地圖閃爍著代表全球力量部署的點點熒光。
一位身材魁梧如花崗巖、臉上刻滿歲月和寒霜的將軍,正看著一份剛剛由最高級別信使貼身傳遞的、只有半頁紙的加密電文。
發件人只有一個代號——“落葉松”,一個深植于華夏核心科技圈層的寶貴種子。
信息很短,經過多重加密和物理傳遞,內容令人窒息:
靶標完全失效。
將軍捏著電文的指節微微泛白,面沉如水。
沒有爆炸當量數據,沒有摧毀機理描述,只有“完全失效”和“不明侵襲”這六個字,其蘊含的恐怖分量,足以讓整個總參謀部窒息。
他將電文放下,仿佛那紙片有千斤重。
他拿起紅色加密電話:
“接克里姆林宮,最高優先級,確認,那個項目成功了,它具備瞬時癱瘓乃至物理摧毀的能力,只是打擊方式……情報顯示非爆炸性,疑似某種高效侵蝕機制,具體手段……未明。。”
將軍謹慎地斟酌著措辭,強調了那個刺眼的“未明”。
電話另一端是短暫的沉默,那沉默如同西伯利亞的寒夜,沉重而冰冷。
最終,那個平靜卻威嚴的聲音傳來:
“……知道了,準備……應對新的天空。”
聲音里沒有慌亂,只有洞悉風暴將至的、鋼鐵般的冷靜。
巴黎,歐空局運行控制中心。
這里是協調歐洲衛星網絡的神經中樞。
“漢斯,看這里!”
一名資深軌道力學專家指著大屏幕:
“大約30分鐘前,全球引力梯度監測網報告川西區域地下有一次短促但劇烈的質量中心異常擾動……隨后我們模擬軌道碎片場中出現一片微弱的異常信號回波!”
另一位專家調出光譜分析:
“回波包含極微量的金屬蒸汽信號……氮化硼?還有高含量碳……但極其分散,正快速消失,像……像某種高速噴射后被稀釋到極限的納米級殘余物?來源點……指向地下!”
“再看紅外衛星!”
首席科學家調出熱成像圖:
“川西目標區域有……一個微小的熱源點,異常短暫,現在已消失,模式……”
他將圖像放大到極限,對比日常數據和這次異常:
“……像高壓鍋瞬間泄了一下蒸汽?瞬間增壓后的可控釋放?這……這太不符合常理了!”
沒有直接的物理損傷報告,沒有看到爆炸,但所有這些零散的、異常的、指向同一個地理位置的信號碎片——地殼震動、奇特的電磁閃焰、短暫的熱廢氣——拼湊出的圖景讓人不寒而栗。
沒過多久,情報部門就有詳細的消息傳來。
然而,這個消息卻讓他們集體陷入了極度的震驚當中。
歐空局的科學家們首次感到了,一種面對未知科技的無力感。
“上帝……”
科學家喃喃自語,看著光譜數據中那湮滅前殘留的獨特信號:
“不是爆炸……是侵蝕?是……活性的納米機器?還有那種恐怖的EMP……”
他的目光轉向東方,充滿難以置信和深深憂慮:
“他們……他們制造了什么怪物?”
這個消息必須立即上報歐盟委員會和北約總部,太空安全的基石已被一種從未設想過的力量鑿穿了。
消息如同投進深水的核彈,激起的不是驚天動地的海嘯,而是一片死寂中瘋狂涌動的地下暗流。
沒有公開聲明,沒有新聞報道,但各國最高層的密室中,燈光徹夜未熄。
最終,這場對華國“秘密武器”的探測和研究長達兩年之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因此暴露了許多潛伏多年的核心成員。
而那個時候的“LX-3”的流星納米集群炸彈,已經真正能做到對航天器的精準打擊,甚至是衛星的集群爆破。
然后……事情的發展就幾乎跟曹部長當年預測的沒什么區別了。
五角大樓加速了“軌道炮”和“天基激光攔截”項目的秘密評審,預算以倍速增長;白宮緊急召集頂尖科學家,研究可能的防御策略。
克里姆林宮的軍費分配方案被連夜修改,戰略火箭軍和空天軍的優先級被強行提高;原定的外太空談判策略被全盤推翻。
北約緊急召開閉門峰會,討論建立聯合軌道防御機制的可行性,爭吵聲穿透隔音門。
東京、新德里……其他航天國家的指揮中心也同樣燈火通明,焦慮的氣氛透過加密電波彌漫開來。
雖然核威懾體系的基石,例如洲際導彈通常都設計有多重冗余導航方案,確保在衛星失效時仍能實施報復性打擊。
但是作為提升全球精確打擊能力的“倍增器”,一旦衛星群遭受到毀滅性打擊,帶來的嚴重后果將是空前的。
最關鍵的是,他們本身的防御系統也都建立在衛星防御的基礎上,像是五角大樓。
所以,這也意味著,他們的頭頂時刻懸著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反制措施,迫在眉睫……
“流星”的這場無聲爆炸,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漣漪正以超越光速的方式在戰略棋盤上震蕩開來。
各國情報部門卯足了馬力,分析、猜測、恐懼、謀劃……一個由銀色塵埃劃開的新時代,正以一種令人心悸的方式降臨。
當然了,這都跟洛珞暫時沒什么關系了,隨著“塵埃之怒”的項目告一段落,他也終于可以休息一會,同時,他的新劇也該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