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久久a级免费,欧洲成人午夜免费大片,都市激情亚洲综合,99久久亚洲精品蜜臀

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小威小說網 > 歷史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03章 有圣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

李顯穆徑直掀開車簾跳下車,完全沒有任何近鄉情怯之意,如風般往府中而去,府中下人甚至有些愣神。

“剛才跑過去的好像是……三公子?”

“沒眼花,真的是三公子。”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轉瞬間無數道聲音紛亂響徹公主府中,“三公子回來了!”

“三公子回來了!”

紫鵑從外間走進,甚是威嚴道:“大伙高興能理解,但穩重些,待會兒主母自然有賞賜,切不可耽誤了府中之事。”

正在前堂的臨安公主自然聽到了府中歡呼聲,她噌的站起,不住往外張望著,李芳和李茂侍候在側,生怕母親太過于激動直接暈過去。

李顯穆大步流星入了前堂,一眼便見到了母親、兄長和兩位嫂嫂,還有旁邊幾個小豆丁侄子、侄女。

“母親!”

李顯穆沖進屋中徑直跪在地上,含淚叩首道:“兒子不孝,讓母親擔憂了!”

臨安公主心疼的連忙將他扶起來,落淚哽咽道:“我的穆兒,瘦了好多,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一家人相互見過,自是敘天倫之樂,李祺葬在北京行在,李芳和李茂要照顧母親,這三年便在應天祭祀他的神主牌位,不曾到北京去。

“三弟,這三年辛苦你了。”

“二位哥哥照顧母親才是辛苦。”

“小叔莫要再說了,快些喝些熱茶,這舟車勞頓的定然是疲乏了,待用過茶飯,先歇息片刻,再說這些。”

“有勞大嫂了。”

“都是一家人,莫要說兩家話。”

李顯穆用完茶飯后,臨安公主雖是不舍,卻還是知道該先讓他休息,一直到傍晚時分,李顯穆小憩一個時辰后,只覺神清氣爽,才再次出了外間,與母親敘舊。

李芳和李茂亦在,這三年間雖說一直都有書信往來,但送信不易,有些事情在書信中自然是說不清楚。

“這三年間,朝廷中發生了許多大事,其中一些你已然知曉,如今最為重要的便是安南戰事和西洋之事,這也是父親曾經提過的。”

“新城侯在安南立下大功,抓獲了胡朝的太上皇黎季犛和安南國王黎蒼,以及黎氏所立的太子、諸王、將相大臣等人。

安南化為郡縣,得府州四十八個,縣一百八十個,戶三百一十二萬設交趾布政司,自唐朝滅亡后,交趾獨立于我華夏四百余年,至此又收入版圖。

自洪武開國設立十五個不征之國后,這是開疆千里的大功,真是國朝盛事。”

受李祺的影響,李氏子孫對開疆拓土之事,都頗有些熱衷。

“父親的七大恨中,第三恨便是大明不能復漢唐舊疆,如今交趾已然收回,漢唐的舊疆只剩下西域、蒙古諸部以及遼東四郡!”

說到此事,李芳和李茂皆是有些激動。

“父親真不愧是天縱奇才,早在六年前便給三弟你定下新城侯府的親事,那時還不過是伯府,在一眾勛貴人家還算不上什么顯赫,可如今安南戰事一發,成國公朱能病死,你岳父臨危受命,大獲全勝,待他整軍返回京城,必然是要封國公,掌五軍都督府事了。”

“三弟你想必也知道我家如今的情勢,太子和陛下皆對我家照拂有加,逢年過節亦不曾落下,但權勢之操弄,卻不是這等親情恩寵所能代替,如今有你岳家之勢,倒是更讓人放心幾分。”

李氏現在的情勢就很奇怪,一方面朝中沒有直系的權勢人物,但一方面又有不少親朋故舊,這些人情雖說用一次少一次,但也是真好用,絕不能簡單認為已然失勢。

最重要的是,因為臨安公主的存在,李氏終究是有直達天聽的手段,這就能夠震懾許多心懷不軌之人了。

兩兄弟說了一通后,卻見到李顯穆微微顰著眉。

二人頓時有些不安,外人對李顯穆的聰慧了解的根本不夠深,只知道李顯穆十二歲就橫壓三百州士子,奪了狀元之位,可他們兄弟二人是親眼看著李顯穆小時候那種種圣人異象長大的!

“三弟,此事有什么不妥之處嗎?”

“并不是有什么不妥,只是安南沒有這么容易就平定,我在想朝廷會不會被安南牽絆住腳步,而延緩遷都的進程。

畢竟征安南從應天調集兵力和物資更為容易。”

李芳和李茂聞言頓時一驚,他二人自然知道李顯穆此番回京,就是為了遷都之事。

“這等大事,我等皆不知,還是要陛下那里拿主意。”

李顯穆略一沉吟,便轉頭向臨安公主沉聲道:“母親,兒子要進宮見一趟陛下。”

作為姻婭帝室的人家,這時候優勢就徹底體現出來了,很多大臣是不可能沒事入宮的,但李顯穆作為外甥進宮看舅舅,卻不需要經過朝中的程序。

臨安公主亦很是干脆利落的答應道:“好,明日母親就向王貴妃告書,待宮中有了回信便帶你進宮。”

徐皇后在去年病逝后,如今管理六宮事務的便是這位王貴妃,除了這位王貴妃外,宮中最為受寵的便是來自朝鮮的妃子權妃,歷史上亦曾為朱棣管理六宮事務。

……

翌日。

李顯穆先往吏部去了一趟,他中了狀元之后是被授了官的,現在只是告守喪期滿,可以重新恢復官職,大明現在一共就兩個狀元,更何況這是當今天子的外甥,自然沒有不長眼的人來搞風搞雨,很順利的將所有程序辦完后。

臨安公主這里也很順利,王貴妃現在雖然顯赫六宮,但那是因為她謹小慎微,所以得到了朱棣的信任,雖然徐皇后去世,但諸子早就已然成年,根本沒有她這一氏外戚成長的余地。

自然不敢阻攔怠慢,在臨安公主告書后,她很快就將消息傳遞給了朱棣,朱棣一聽到李顯穆已于昨日回京,立刻就讓臨安公主帶李顯穆進宮,甚至推掉了一場和禮部的會議,讓太子去處理。

時隔三年,李顯穆再次踏進了皇宮之中,一時之間,頗覺有些無端的感慨,皇帝依舊巍峨壯麗,皇帝也依舊威嚴沉重,甚至做慣了皇帝,比三年前時更覺得游刃有余,舉手抬足都有沉沉貴氣。

“微臣叩見陛下!”

李顯穆完全繼承了李祺的優良品德,眼中已然含上了淚,“陛下安康依舊。”

“顯穆快起來,這里沒有外人,叫朕舅舅即可。”

“謝皇舅舅。”

“朕在順天府那地方生活了很多年,那里不比應天這江南繁華之地啊,春、夏、秋三季都好,就是冬季之時,實在苦寒,你為父守喪三年,一片孝心誠意,朕懷甚慰,此番回京,便在朝中好好磨練,爭取早日能夠繼承你父親的衣缽。”

朱棣這番話雖然質樸,可正是這平常的淡淡文字,最能讓人心中流露暖意,李顯穆知道皇帝是真的關心自己的,而對于一個臣子來說,皇帝的信任和好感,比什么東西都重要。

“外甥本想等到清明之后為父親大人最后一次祭拜完,再從北京返回應天,結果在與師兄通信時,卻聽聞朝中有大臣反對遷都之事,讓皇舅舅很是為難。

外甥立刻想到了父親在臨終前的交代的遷都之事,又想著為皇舅舅排憂解難,是以決定立刻動身返回應天。

今日請母親帶我進宮,一方面是外甥回京思念舅舅,一方面則是解皇舅舅之困,區區一眾大臣,竟敢為一己私利,而阻皇舅舅之大業乎?”

李顯穆字字句句之間,皆是一片赤誠,朱棣忍不住感慨道:“你父子二人,俱有大才而兩代忠正,實乃我大明之福。”

又道:“你有為朕排憂解難之心,朕心甚慰,然而此事非同小可,朝中反對者甚多,你根基尚淺,又無勢位名望,縱然說出些話來,亦不過被認為是小兒之語,算不得數。”

朱棣之語道盡了官場現實,正確的話也要正確的人,在合適的時機說出來,才算是真正的正確之語,這些官場上的慣會攻訐人而否定斯人之語。

李顯穆肅然道:“舅舅,請看此物!”

說罷他伸手入懷中,徑直取出了一份——

圣旨!

“此乃洪武三十一年,先帝賓天之前,交予父親的圣旨,先帝早有遷都之意,可惜當初因為孝康皇帝去世而擱置,再也沒能成行。

先帝早已看出建庶人是不會遷都的,為父親留下這道圣旨,乃是為了制衡齊、黃、方三賊。

可天意輪轉,建庶人遜位,皇舅舅登極,這遷都的旨意竟意外有了用武之地,這難道就是天意嗎?

皇舅舅您注定就是大明的天子啊!

否則先帝為何明知建庶人不會遷都,卻依舊留下一道遷都的旨意呢?”

洪武三十一年!他爹留下的圣旨!

“這真的是先帝所留?”

朱棣只覺口干舌燥,他是知道李氏之中有一道先帝所遺留的圣旨的,畢竟當初李祺在金鑾殿上,持著先帝的圣旨掛冠而去,讓方孝孺等人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離開,此事早就傳遍了天下。

但從來沒人知道那里面到底寫了什么,在大部分人的猜想中,大概就是一道免死的旨意,畢竟李祺在金鑾殿上拿出來,在觸怒了皇帝的情況下拿了出來。

后來朱棣即位后,就沒在意這件事。

可現在李顯穆竟然說這是一道先帝遷都的旨意?

巨大的驚喜幾乎瞬間砸在了他的頭上,欣然之意充斥了胸膛,他幾乎感覺自己真的是天命之子了,自即位以來,每次他忍不住想要大開殺戒之時,總會神奇的解決掉問題。

況且李顯穆方才所說的那番話,實在是說到了他的心里,甚至他自己都不由自主的開始幻想,難道先帝真的屬意他來繼位,要不然這旨意怎么解釋?

建文生在應天,性格羸弱,耳根子軟,和江南文人交好,正如李顯穆所言,根本就不可能遷都!

李顯穆斬釘截鐵道:“自然是先帝所留,舅舅請看,這圣旨的蠟封都不曾拆開過,這世上唯有父親才知道里面的內容,父親將旨意交給我時,才將里面的內容告訴我,如今這世上,只有舅舅、我和母親三人知曉,或許宮中的檔案中亦有?外甥不知道這等密旨是否會存檔于宮中。”

“好好好!”

朱棣興奮的摩挲著那密封的蠟封,“即便是沒有存檔,有這封圣旨亦足夠了,況且當初先帝讓孝康皇帝去西安和洛陽考察之事,天下皆知,便是說這是偽造的,亦不能服眾,待明日早朝,朕便將這封先帝遺旨扔到那些反對遷都的官員臉上,倒要看看他們還如何反對朕!”

朱棣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官員氣急敗壞卻無可奈何的表情,這種表情比他把人砍死還要讓人回味無窮,畢竟動刀子相當于勝之不武,在文官最擅長的地方戰勝對方,則有一種殺人誅心的快感。

李顯穆再次叩首道:“皇舅舅,外甥以為不必這么早就將圣旨取出,此番這些反對遷都的人還不夠多,現在取出圣旨無非就是逼著他們退讓。

他們定然依舊有眾多微詞,我甚至能夠猜到他們會說什么。”

“朕取出先帝旨意,他們還能反駁?”

“無非是些時移世易,當初先帝朝時要遷都是因為時勢如此,而現在不必遷都是因為時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定然是這些言語。”

“直娘賊!”

朱棣聞言頓時爆了粗口,僅僅是李顯穆的猜測就讓他怒氣攀升起來了,“這些文官,一個個端的是口舌上逞功夫,若是有半分景和的脾性,朕也不會和他們計較。”

“其實外甥此番進宮亦想問舅舅,您乃是當世第一名將,必然知曉安南戰事,不會這般輕易就平定,一定會有反復,若安南戰事再起該要如何?”

一個地方的平定不是一場戰爭就可以的,歷史上沐國公府鎮守云南,三分之二的家主都死在了戰爭中,才維持住云南在版圖之內,漢朝的班超一輩子都在平定西域叛亂的路上,讓維持了西域的版圖。

安南不會是例外。

朱棣當然知曉,但他毫不猶豫、擲地有聲道:“自然是再發大兵討之,我天朝上國,豈能讓小國凌辱,但有不服,大兵移之,大明之土,寸步不讓!”

“舅舅之氣魄,實乃有凌云之上!”

李顯穆先是稱贊了一句,而后又道:“西平侯府鎮守云南,應對麓川等地的叛亂已然應接不暇,若要其一力抵抗安南,怕是有所不逮,其時依舊要從京城調兵,便如同這次征安南之事。

現在從應天出兵水路并行,自然是頗快,且調運糧草,亦是簡單,可若是遷都到北京行在,一路之上有五千里,其中轉運糜耗之巨,可想而知。”

朱棣微微顰眉,“此番南北運河疏通,是以朕才有遷都之議,南北轉運走水路應該問題不是很大。”

李顯穆微微一笑,他為何會突然提出遷都會導致征安南不便利?

這難道不是在反對遷都嗎?

自然不是如此!

他當然不會反對遷都。

只不過一道先帝的圣旨若僅僅只能做到遷都一件事,那豈不是太過于浪費?

李顯穆永遠都記得父親曾經給自己講過的那些回京后的諸事,幾乎每一件事都是一步三算,除楊靖、詹徽、李原名等人時,不過是順手而已,真正的目的是達成背后的政治生態改變。

通過殺楊靖第一次讓元朝的舊習俗進入了朝廷眼中,于是才有了后來的整治胡俗。

詹徽和李原名之事,更是促進了大明家庭財產制度的改變。

至于元史之獄就更不必多說,完全改變了世人對于大明朝立國的認知。

李顯穆深受李祺這種做事理念的滲透,每一件事都要利用到極致,遷都僅僅是遷都嗎?

有先帝的旨意在,這一局無論如何是輸不了的。

那結果就只剩下中贏、大贏和大贏特贏!

“舅舅,遷都之后北京的人口便會急劇增多,按照歷史上都城的人口推測,甚至會高達百萬人,北平是生產不了這么多東西的,到時候一定會從江南之地轉運,若是再讓軍需借道,那北京自己都要出問題。

是以到那時,還是要從江南就地來籌集物資,而京城一旦遷都北京,朝廷對應天的控制必然大不如前,所以外甥認為,對江南士族再次重拳出擊的時機已經到了,而遷都之議便是這個機會!”

朱棣豁然站起,在殿中踱步,仔仔細細的思索著李顯穆的話,良久他才緩緩道:“你的意思是,引蛇出洞,一網打盡?”

“正是。”

李顯穆的臉上滿是笑意,“那些同意遷都的外甥不知道他們心中所想,但反對遷都的,一定心懷奸刻,畢竟我大明最嚴重的邊患,始終都是蒙古,現在塞王內遷,北境不振,在這個時候反對遷都,實在是罪該萬死!”

“好好好!顯穆啊,你果真有乃父之風!”

朱棣只覺心情甚是暢快,“上天帶走了朕的景和,又給了朕一個顯穆,你馬上就會進入官場,如今這等一直被直呼其名,甚是不妥。

朕既是你的君父,又是你的親家長輩,便為你賜一個字吧。”

做舅舅的給外甥賜字,本就正常,更何況這可是皇帝,不要說賜字,就算是給你賜姓,那也是絕對的恩典,沐國公府的姓就是皇帝賜的,這可是天下第一等的榮耀之事。

朱棣踱步緩緩道:“顯,乃是光明之意,穆乃是莊嚴和美之意,便字明達吧。

李明達!”

李顯穆叩首在朱棣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顯穆叩謝舅舅賜字。”

臨安公主和李顯穆明顯的能感覺到皇帝今日很是高興,剛剛從殿外走進的大總管更是能明顯的感受到皇帝的狀態,心中不由暗自震驚。

當初景和公在的時候就時常讓陛下開懷,現在這位景和公的小公子亦是如此,這李氏的圣寵,怕是在這一朝都不會失去了,日后可要與之打好關系才是。

“穆兒,你且先隨你母親回府,今日之事暫且不要同外人說,朕再好好思量一番,該要如何做。”

“陛下,臣打算去找一趟黃淮大學士。”

黃淮?

朱棣先是一愣,而后便知道李顯穆這是什么意思,眉心舒展開道:“黃淮啊,也好,你便去尋一尋他,看看他是什么意思,若他亦有誠心,朕也愿意賞賜他。”

說罷,李顯穆和臨安公主便緩緩退出了殿中。

“皇兄對我李氏的恩典不曾有變,穆兒你前途將要大好了,只是官場之上,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有些時候不要太過于……”

臨安公主在殿上聽了那么久,大概也聽明白了些事情,自己這個兒子剛剛回京,就要為皇上沖鋒陷陣了!

“親情自然是極重要的東西,但人活在世上,便要為人所有用,能為人所倚靠,否則情分自然是用一次少一次,只要成為皇上不可或缺的人,才能一直保有富貴啊。”

李顯穆卻看的很是清楚,未來李氏縱然復爵,可爵位是落在大房一脈的。

父親說過,他這一脈的顯貴是關鍵,李氏現在正處于一個非常危險的階段,伴隨著時間,隨著心學的傳播,李祺的歷史地位會越來越高,可李祺對政治的影響力卻會越來越低。

在這個時候如果李顯穆不能及時的填補這個空缺,讓李氏的政治影響力延續,那李祺的政治遺產就會徹底散去。

李氏家族作為一整個家族的影響力,就會大打折扣。

世家,必須是累世簪纓之族,尤其是最開始的三代,那是一代都不能斷,一旦斷了后面就要重新再累算。

正午的熾明之光照在皇宮朱紅色的墻上,亦有金黃的琉璃瓦折射而來。

李顯穆微微瞇起了眼。

回望奉天殿的檐牙飛啄,回想著方才殿中所言,心中升起一股豪氣。

父親的志向由他來實現!

遷都之議,便是一切的開端!

未來還有二事、三事,直到徹底控制江南!

————

這個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著無數的巧合,帝國的統治者喜歡將之冠上天命的稱謂,最為著名的莫過于“代漢者當涂高”,于是曹操將他的帝國命名為“魏”,這種人為制造的巧合,在后世大致被放棄了,隨之而放棄的,是名為祥瑞的東西。

所以當明太祖朱元璋要求遷都的圣旨出現時,明太宗朱棣的震驚和驚喜,便是如此的正常與合理,他更加有理由相信,他真的是上天所鐘愛的、最能夠繼承他父親帝王事業的那個人。——《大明五百年》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設置
恢復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換源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
全局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万全县| 新乡市| 靖安县| 军事| 遂宁市| 九龙坡区| 即墨市| 乌鲁木齐县| 马鞍山市| 安西县| 宁南县| 获嘉县| 郸城县| 南木林县| 南京市| 万山特区| 花莲市| 彭州市| 堆龙德庆县| 霍邱县| 祁连县| 灵璧县| 安丘市| 新泰市| 宜阳县| 台东市| 太仆寺旗| 鲁山县| 乌兰察布市| 茂名市| 华宁县| 仪征市| 卢湾区| 清河县| 莱阳市| 葫芦岛市| 湘乡市| 合作市| 子长县|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