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水塘處,小兄妹倆都歡呼著跑來,看著大嫂累虛脫的模樣,又止住歡呼,紅了眼眶。
三丫忙上前攙扶著虞秋,“辛苦大嫂了,娘讓我們帶了粥,大嫂快去喝了再回家。”聲音里都帶了些許哽咽。
二禾性子內(nèi)斂一些,也可能覺得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在學著穩(wěn)重一些。見狀也沒說話,壓下情緒,扭頭就跑到溪邊收拾出一塊大些的石頭,示意可以坐在那里歇腳。
又跑去背簍處,拿出帶來的米粥,現(xiàn)下已經(jīng)有些涼了,但是天氣熱了起來,喝些涼的反而能夠解暑氣。
他直接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擔憂。
看著兩小只真誠的在擔心她,心疼她,還有這一碗熬的稠稠的,散發(fā)著陣陣米香的粥,她只覺的心里軟的厲害。酸酸的、暖暖的、又有些甜滋滋的滋味交織著涌向她的心,她的四肢百骸。
讓渾身的疲憊,都仿佛一掃而空。
又讓她覺得這般累,倒也值了。
被人記掛在心里,擔心著,惦記著,這就足夠了。
不枉她選擇好好的再活一次。
今日消耗太大,這具身子骨有些吃不消,催熟鬼針草把異能能量耗空了兩次,今日采集的紅果有四十五顆,加上路上消耗的,現(xiàn)下只余十六顆紅果了。
喝了涼粥,虞秋才有種總算活過來的感覺,這一放松下來,就覺得腿腳重的厲害,肉還有些酸脹,稍微一使勁,小腿肚子都打顫。
此時幾雙眼睛都在關注著她,她只能再忍忍,等把人支走才能用異能緩解身體的不適。
本還想著再叉幾條魚讓孟平他們帶回家去,算作謝禮,眼下看是不成了,又要等到明日才行。
村里人都剛遷徙回來,家家戶戶要忙的地方都不少,還能從家里分出人來幫忙,這份情她得記著。
她不能只受著幫助,卻沒有表示。
目前的情況,她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那肥魚了。
野菜野果村子周圍不是沒有,只是數(shù)量沒有山里多而已。
雖然知道不會有人嫌棄吃食不好,但她也不能心安理得的就認為一點野菜野果,就能抵消這幫助。起碼以她的能力來說,是不平等的。
“三丫,背簍里有紅果,拿出來你們分了吃。”頓了頓,虞秋又道:“給娘留兩顆。”
看著大嫂稍微恢復了些,三丫悄悄松了口氣,小聲應了一聲,就去背簍里找紅果。
只是紅果被放在了背簍下面,還是孟平和谷子一起把背簍里的東西都倒了出來,才從一堆草藥里,找到十幾顆紅果,還有一地的鬼針草種子。
谷子有些疑惑,“大嫂,這里好幾種東西都是不可食的。”
虞秋笑了笑,沒有隱瞞,“都是藥材,那鬼針草也可入藥。不過這種子是給你們帶的,種在村道兩旁,像鎮(zhèn)上那樣,也能抵擋一些異獸。”想了想又接著道:“明日我再多尋些來,給村里人都分一些,不能種植的太密,不然來年怕是都沒能下腳的地了。”
一時間,孟平和谷子都沒說話。
不是不信虞秋。
只是沒想到,人進山一趟,累的半死不活的,還記掛著村里人。
一個同他們年紀差不多大的姑娘,敢只身入山,他們卻畏首畏尾的。
兩人不是羞憤,只是有些慚愧。
覺得身為漢子,卻比不上一個瘦巴巴的姑娘,這讓他們都有一種想鉆地縫的念頭。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情緒。
虞秋看出來二人心中所思,情緒都擺在面上,沒有遮掩,也太過好猜。
搖著頭就趕忙說道:“我是對山中環(huán)境熟悉,才敢冒險。你們別輕易進山,真想進山,也得再等一等,等鬼針草把山圍了起來,進山才安全些。”
孟平和谷子一聽,頓時明白過來,是他們自己想差了。那深山,家中長輩常年叮囑有多危險,不能因為見有人平安出山,就認為山中沒有危險才是。
虞秋真不是怕他們進山和她搶資源,山那么多那么大,她也占不完啊。
就是怕他們腦子一熱,就鉆進山里。不說異獸,就說萬一迷失在其中,都夠要命的。
還有許多看著是被綠植掩蓋的道路,實際上一腳踏上去,可能就掉下了深坑,甚至是懸崖。
她是有異能在身,控制植物開路,起碼知道自己的腳下是能踩能走的路。才能在山中相對來說行走的自如一些。
就算如此,她也是小心翼翼的,不敢隨意亂走。
要是沒有異能,就算是有經(jīng)驗,她也不會輕易進山。
見兩人打消了念頭,她才放心下來。
“我會教你們進山的經(jīng)驗,但不是現(xiàn)在。”
青山村周圍有十幾個村子,都是四面環(huán)山,村子都坐落在山坳處。同他們一同遷徙的另外百余人,就是附近東山村的。
說是附近,也要翻過幾個山頭才能到。
原身居住的村子,附近多是平原,是以倒是比這山中村落要安全一些。
山里的危險,并不全然來自異獸——更多時候,是陡峭地形引發(fā)的意外。常有進山的人失足墜崖或困于險處,再沒能走出大山。這般事故經(jīng)口耳相傳,逐漸被添油加醋,使得人們對大山與異獸的敬畏愈發(fā)深重。
只要還有口吃的餓不死,沒幾人敢冒險進山。
日頭西沉,天色漸暗。
孟平、谷子和小兄妹倆把草藥清洗了一遍,在水塘中冒出水面的石塊上瀝水。
她休息下來,山風一吹,身上的氣味和黏膩感越發(fā)明顯起來。顧不得許多,只把三丫留下,讓二禾三人先行回去。
沒有明說,但留下三丫,也就都明白了。
兩個大小伙子手忙腳亂的幫忙收拾著瀝干水的草藥,帶著二禾先行家去。
三丫被單獨留下,心里高興,興奮的和虞秋說著:“家里的灶臺砌好了,鐵鍋也架上了,娘說過兩日就可以用了。”一邊說著,一邊攙著虞秋往水塘走去。
虞秋也就比三丫高出半個頭,只側(cè)頭看著小丫頭,笑著回應,“嗯,到時候獵一只野雞采些菌子燉來吃,再貼上一圈餅子,定然饞的你們直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