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動人的故事,總是能以穿透靈魂的方式,吸引到所有的人的。
而島村有奈的故事就是這樣的。
盡管其實這些觀眾們并沒有真正走進她的人生,并沒有真正了解她的一切。
他們看到的,其實也就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到的所謂的“島村有奈的背景故事”而已。
但哪怕這樣而已,也足夠讓人從內心深處感到震撼。
RIOT處心積慮的制作這部視頻,某種程度上甚至是對島村有奈的消費。
消費她過去的慘痛,消費她一家人遭遇的不幸。
他們的動機并不純粹。
但.
無論動機是如何的,他們都為觀眾們呈現出來了。
那無比閃耀的、甚至讓人有些刺痛的所謂閃耀。
島村有奈身為站在舞臺之上的人,她身上的一切特質都會被審視、被消費。
她的游戲水平,她的長相,她的性格魅力,乃至.她的慘痛,她的悲傷。
觀眾們只是單純且純粹的在追求著更能從靈魂層面打動他們的事物。
于是,無論這些東西對島村有奈本人來說,是如何的意味。
無關她主觀的意愿。
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會作為閃耀的燃料,被徹底燃盡、然后閃閃發光。
在這個瞬間,島村有奈真正的佇立于舞臺之上。
視頻發出來以后,這篇視頻很快便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拳頭的牛逼剪輯配合上島村有奈的牛逼背景故事,1 1大于10的效果讓視頻很快病毒式傳播。
這篇視頻在發出來不到3天,在BILIBILI播放量就突破了400萬。
可能在部分抖音的用戶看來400萬也沒什么,感覺是個平平無奇的數字。
但是這么說吧。
即便是那場傳奇的比賽,2018S賽的G2vsRNG,迄今為止也就1200萬播放而已。
島村有奈這篇視頻,毫無疑問是正在追趕傳奇。
圍繞這篇視頻產生的網絡討論,那更是多的數都數不清楚了。
一大堆營銷號還產出了類似“震驚,原來英雄聯盟真的能治療抑郁癥”的逆天蹭熱度活。
不過比較好的是,可能由于島村有奈的身世確實太慘了,加上島村有奈本人也沒有過什么逆天言論,人設比較做好。
所以,目前她的輿論風評是非常正面的,并沒有出現所謂的人紅是非多的現象。
更多只是單純的在給她造神,封圣。
有些對她過度消費的自媒體,都會被觀眾們噴。
【差不多得了,拿別人的悲傷經歷出來消費?】
【說話能不能注意點?】
【取關舉報一下,太死嗎了這UP主】
就這么兩天時間,已經有不少自媒體踩雷然后趕緊出來道歉了。
雖然其實對島村有奈消費的最狠的就是RIOT,但RIOT這公司懂得把簡單的消費包裝的比較高級,就讓人看不出來他們在消費。
所以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我RIOT能消費島村有奈的熱度,能拿島村有奈炒作。
但你這些自媒體要是蹭熱度的時候不注意點措辭,那就要小心一點了。
只能說,島村有奈的粉絲是真的能立功的。
畢竟誰會不喜歡一個認真努力、長得可愛、游戲水平還高的美少女呢?
而就算在全網最逆天的英雄聯盟相關論壇,抗壓吧里,除了稍微比較喜歡以娛樂化的態度玩一下“島村有奈靠玩英雄聯盟治好玉玉癥”這個梗以外,總的來說也算是嘴巴很干凈了。
對島村有奈的評價都是很普通的“感覺島村姐這也太慘了,這是什么電競美強慘”“島村姐真有點牛逼吧,才打半年比賽就這么厲害了”。
當然,這并不是靠吧友自覺的。
抗壓吧這些網絡蛆蟲當然不會有什么底線,就算整個貼吧100個人有95個人是正常人,也總會有5條臭蛆出來唱反調,博眼球。
而且這五條蛆往往會臭的離譜,會故意說一些堪稱反人類的言論,他們的發言頻率會遠遠高于其他的正常人。
在抗壓吧龐大的基數下,每100個人5條蛆的比例,也足夠形成幾百條每天不間斷發帖的臭蛆,給正常人的眼睛污染的看不了帖子。
事實上現在貼吧之所以看起來還算能看,是因為貼吧的吧務發力了。
可能是島村有奈的抑郁癥看起來真的太真了,她的背景故事真的太慘了。
現在全網有關她的輿論,可以說是好到夸張。
在這種情況下,就和龍神現在不敢繼續跟島村有奈唱反調一樣,抗壓吧現在也不敢繼續造島村有奈米線了。
就一句話。
萬一島村有奈跳了怎么辦?
萬一島村有奈就這么被網上的輿論逼死了怎么辦?
雖然島村有奈不是中國人,但她畢竟跟中國這邊粉絲關系很好,她的核心粉絲也可以說一大半都是中國人。
她如果真玉玉癥死了,就算原因不是網絡暴力,大家也會往這方面想。
到時候輿論一傳開,這上面肯定就要開始大力整治網絡暴力了。
鐵拳砸下來,抗壓吧這種臭蛆貼吧就會成為典型。
到時候就算實際上跟抗壓吧沒關系,但有沒有關系可能也不是抗壓吧說的算了。
出于這種謹慎,吧務組在視頻發出來第二天,就宣布“我們抗壓吧吧務組無條件支持有奈姐,任何有關有奈姐的造米線帖子我們都會刪”。
然后,在吧務組的大手發力下,所有有關島村有奈的造米線內容,都被通通抹殺了。
這才造成了哪怕抗壓吧都沒人蛐蛐島村有奈的這么個現狀。
而作為全中文互聯網最骯臟、最惡臭的論壇,連抗壓吧都看著沒啥壓力,更別說其他論壇了。
可以說,整個就是一片向好。
而不只是國內。
這段視頻在國外也產生了相當夸張的熱度,尤其是英語區,在YTB和TT等常見的平臺上傳播的相當廣。
國外的網絡環境還整體比較純良,至少比起國內純良多了。
于是,這么一段視頻,起到的效果可以說比國內更好。
下面的評論都是這個畫風的。
【OMG,難以想象世界上第一個進入世界賽的女孩經歷了這樣的苦難,她的一切太讓我心碎了】
【我真的很為她感到開心,一個經歷了如此多的女孩,最終來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舞臺,我希望她能拿到自己想要的成績】
【事實上,我現在是她的粉絲了,我會在這次比賽為她加油的】
【多么可愛而堅強的一個女孩,Kisskiss】
外國人占主流輿論的聲音,往往不會跟國內一樣,你稍微人氣高點就來質疑你是不是在做人設,你稍微人設好點就要陰陽怪氣你是圣人。
應該說,那樣的小圈子、小輿論總歸是有的,但是不會占到主流的生態位。
所以,現在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島村有奈在外網幾乎清一色的好評。
不少LOL相關的外網大博主都在各個平臺轉發了島村有奈的視頻和相關信息,將這件事情從有點熱度徹底推向了現象級。
在Faker沒來的這次先鋒賽,她就已經成為了目前全球最火熱的選手。
甚至就算Faker來了,只說熱度的話,可能也是能比較一下的。
核心粉絲數肯定比不了,畢竟那是Faker打那么多年比賽,拿那么多年冠軍,勤勤懇懇的一點點掙來的粉絲。
島村有奈這才剛出道不到一年,當然比不了。
但是,Faker很好、Faker很強,這種事情,大家都慢慢的習慣了,甚至可以說有點疲倦了。
哪怕是Faker的粉絲,如果同時看到Faker和島村有奈進世界賽,說不定也會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關注島村有奈。
別的不說
誰會不喜歡看美少女打比賽呢?
這還是一個人設真有點牛逼、長相真有點好看、玩的還很吊的美少女。
再加上島村有奈的JP國籍。
很多外網的阿宅就覺得島村有奈這美強慘的人設,太符合他們對日本動畫的刻板印象了。
原來日本動畫里的美少女不是假的,日本動畫里的美少女,全都是真的。
可以這么說,在2025先鋒賽開始之前的這段時間,這個島村有奈的紀錄片,就是本次賽事最好的預熱。
對于自己在網絡上的超高熱度,島村有奈本人的態度吧.
就只能說有點微妙。
說不上討厭。
但就是感覺有點怪。
她早就做好準備自己作為職業選手,自己的一切都會被拳頭拿來炒作的準備。
她也知道自己姐姐被拳頭邀請去采訪的事情。
在被采訪完當天,她還和姐姐通了電話,聊了一下,所以提前就知道自己的事情馬上要在網絡上被抖出來了。
她覺得自己其實已經算是做好了心理準備了。
但在實際看到這些視頻,看了視頻的具體內容以后,還是覺得有點怪怪的。
就怎么說呢
雖然拳頭并沒有添油加醋,自己姐姐說的話也算是很實誠。
但就是通過鏡頭、通過剪輯、通過BGM,有意的去塑造了一種悲情故事的氛圍。
讓本來很現實感的一件事情,拍的像是電影一樣。
這當然比起普通的、平淡的敘事更能打動人心。
明明沒有騙人,也沒有斷章取義。
但這種電影感的敘事會讓觀眾對島村有奈有了完全脫離現實的幻想,他們在心中無限的把島村有奈神圣化。
這就導致,但凡之后島村有奈表現出不那么符合這些人想象的一面,拳頭為自己塑造的神像就會崩塌。
但她不是神,她也不是這些人想象的、完美的有著悲慘過去的圣女類人物。
自己有著喜怒哀樂,自己也有著一些人格上的缺陷。
自己的悲慘過去是真的,自己在努力改變也是真的。
拳頭無限抬高自己的形象,其實反而會讓她有點被架住下不來了。
她對此感到是有點不安的。
不過,其實這些虛無縹緲的人設對島村有奈的壓力是有,但并非迫在眉睫的。
反正她本來也說不上是一個很好的人。
真正讓她感到馬上就受到影響的,反而是離自己最近的地方
“臥槽,有奈姐,拳頭那個片子里拍的都是真的嗎???”
“真的.不,不過你沒必要太當真。”
“有奈姐你這也太堅強了,太讓人感動了。”
“不,所以說就,不要太在意比較好。”
“哇,有奈姐,我剛看完你那個片子,沒想到”
沒錯。
最讓她破防的不是拳頭給她人設抬高了。
畢竟觀眾怎么想她,怎么看她,她把手機一關當做看不到就算了。
問題是.
自己身邊的這些人,自己的隊友,自己的隊內的工作人員.
他們也是觀眾啊!!!
他們也是網友啊!!!!
他們其實以前也不知道自己發生了什么啊!!!
可以說,這些隊友,并不比觀眾更早知道自己的事情。
于是,在看到那篇采訪以后,所有的隊友,就跟瘋了一樣的跑來找她問這問那的。
而且問完以后,還標配帶點憐憫意味的各種安慰詞。
‘就是因為討厭這種事情我才不想讓拳頭來采訪我的!!!’
她真的覺得,自從拳頭采訪了自己以后,自己的社交環境完全就變了。
之前的話,大家對她是保有一點距離感的。
本身女生的緣故,加上島村有奈性格也有點那種表面上和誰都能聊,但是實際上和誰都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覺。
所以這種距離感是理所當然的。
但自從這視頻出來以后,就突然基地里的所有人,感覺上都好像帶著一種悲天憫人的態度在看她。
平時跟她說話也讓著她,也會有意的照顧她一點。
就好像在給一個癌癥患者做臨終關懷一樣,那處處都是充滿了人道主義的氣息。
這種氛圍,可比什么網絡上那點拳頭給她造神封圣要難受多了!
‘我根本不需要你們這樣對我,正常一點好不好!!!’
島村有奈有委婉的這么提出了幾次,但她不是一個擅長直接表達自己情緒的人,CFO這幾個人也沒有她從小到大接觸到的其他日本人那么懂讀空氣。
好像效果一般般。
大家都還是保持著這種把她當團寵關照的態度。
在說了幾次以后發現沒用,島村有奈也就放棄了。
算了,既然沒法反抗,那就不如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