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寒風凌冽。
濟南府剛剛降下一場大雪,銀裝素裹,天地間盡顯蒼茫。
一支三千人的兵馬來到城下,山東總兵劉澤清親自出城相迎。
“忠勇侯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李若璉抱拳道:“劉總兵客氣了!”
“劉某已經(jīng)備下酒宴,給忠勇侯和弟兄們接風,快請!”
李若璉擺了擺手:“不必麻煩,就在這說吧!”
劉澤清看了看李若璉身后,勇士營并未扎營,軍中的輜重車上還蒙著篷布,詫異道:“何事如此緊急?”
李若璉沒有答話,而是反問道:“劉總兵,還記得陛下給你的旨意嗎?”
“當然記得!”
劉澤清連連點頭,說道:“劉某按照陛下的意思,已經(jīng)奪回皮島,如今建奴撤回到朝鮮國的隆川郡,只不過……”
說到這里,他遺憾地嘆了口氣,繼續(xù)道:“皮島孤懸海外,當初毛大帥還在時,以宗主國的身份命令朝鮮國供應補給,如今朝鮮國已經(jīng)成為建奴的附庸,對皮島物資嚴格封鎖,我軍雖然暫時占領,消耗卻很大,說句實話,現(xiàn)在的局面不容樂觀?!?/p>
李若璉聽完后,沉聲道:“我等奉旨前往支援,劉總兵,你立刻安排艦船,準備出海!”
劉澤清問道:“現(xiàn)在就走嗎?”
“立即出發(fā),一刻也不能耽擱!”
“不管怎么說,吃了飯再走……”
“路上吃,準備船吧!”
劉澤清看了看李若璉身后,問道:“只有三千人嗎?”
李若璉點頭道:“三千人,不過,還有些輜重,需要多準備些船。”
“既然情況緊急,劉某這就去安排人和船,送勇士營出海!”
“不是送!”
李若璉擺擺手,說道:“劉總兵,此番行動,需要山東備倭衛(wèi)配合。”
劉澤清面色有些惆悵,說道:“說來慚愧,整個山東的備倭衛(wèi)幾乎全體出動,目前也只是奪回皮島,建奴和朝鮮國聯(lián)軍仗著地勢有利,我軍每次發(fā)起進攻都被他們打回來。特別是叛將孔有德,此人對大明沿海防線了如指掌,實在是個難纏的對手。”
李若璉沉聲說道:“陛下知曉將士們在前線死戰(zhàn),這才派我勇士營前來支援,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劉澤清聞言,心中暗自思量,這勇士營自成立以來,立下赫赫戰(zhàn)功,確實非同小可。
可是,我們數(shù)萬兵馬都沒能更進一步,你帶著三千人就要給人家致命一擊?
想到這里,他輕笑一聲,說道:“勇士營戰(zhàn)斗力之強悍,自是不用多說,但是出海作戰(zhàn),天時、地利、人和全都在敵人那邊,并非劉某長他人志氣,實在是……當需謹慎。”
李若璉卻不以為然,說道:“劉總兵剛才提到,建奴的兵力集中在朝鮮國的隆川郡,具體有多少人?”
劉澤清眉頭緊鎖,緩緩說道:“據(jù)可靠情報,建奴在隆川郡駐扎的兵力約有五千人,但是,朝鮮國部署了三萬大軍,分批次駐扎在隆川郡周圍。更棘手的是,在鴨綠江的西側,駐扎著耿仲明部一萬兵馬,兩地互成形成掎角之勢,一旦戰(zhàn)事爆發(fā),增援朝發(fā)可夕至?!?/p>
李若璉聽后,稍加思索,然后說道:“既然建奴都準備好了,那就把耿仲明引到隆川郡,給他來個一鍋端?!?/p>
劉澤清聞言,竟不知道說什么好。
我知道你們勇士營很能打,可是,建奴兩部一萬五千人,再加上三萬朝鮮兵,你三千人就想殲滅?做夢也不敢這么做吧?
李若璉似乎看出對方眼中疑惑,繼續(xù)說道:“劉總兵,你我奉旨行事,其他一概不需要問,你要做的就是護送我部出海,然后佯裝大舉進攻,將建奴的兵馬吸引到隆川郡,越多越好!”
“這……真的只有勇士營?”
劉澤清四下張望,希望能看到其他兵馬。
可是,視野中只有三千勇士營,還有一百多輛板車。
看著車上的氈布,似乎是帶的火器。
可是,就算這些全都是大炮,你怎么跟幾萬人打?
李若璉反手拿出一柄劍,高高舉起:“尚方寶劍,如朕親臨!”
劉澤清趕忙俯身跪拜:“臣劉澤清接旨!”
李若璉冷冷道:“此戰(zhàn)關乎我大明國運,從現(xiàn)在開始,所有兵馬由本侯指揮,軍令下達,任何人等不得違抗,違令者,格殺勿論!”
“是!”
劉澤清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下去。
兩日后,兵馬抵達威海,大量艦船已經(jīng)準備就緒。
山東兵馬由劉澤清親自率領,勇士營隨后,浩浩蕩蕩向北駛去。
十余日后,大隊兵馬終于抵達皮島。
隆川城的守軍得到消息,立刻忙碌起來,準備迎戰(zhàn)。
孔有德先是給鎮(zhèn)江的耿仲明寫信,讓他趕來支援,同時給朝鮮國王下了死命令,要求朝鮮國必須協(xié)助清軍防守。
耿仲明速度很快,第二天便趕到隆川。
孔有德將人請到大帥府,身邊還有幾名副將和朝鮮國將領。
耿仲明火急火燎地問道:“劉澤清又打過來了?”
“正是!”
孔有德拿出輿圖,說道:“短短數(shù)日之內(nèi),皮島增兵數(shù)萬之多,看來劉澤清準備發(fā)起總攻了。”
“他娘的,過個年也不讓人消停!”
“誰說不是呢,大過年來,他跑來打仗,真是晦氣!”
兩人交談之際,很快拿出應對方案,沒有任何技巧可言,打就完了!
大清和大明在沿海防線爭奪了二十年,至今沒有分出勝負,因為雙方實力差距不大,打來打去都是互有勝負。
當初毛文龍在的時候,明軍一度占據(jù)優(yōu)勢,可是,袁崇煥把毛文龍給殺了!
孔有德等人都是毛文龍的嫡系,眼看沒有活路,干脆叛明降清。
這些人本對大明沿海防守太熟悉了,清軍趁著東江鎮(zhèn)內(nèi)亂,一鼓作氣,奪下皮島,大明便徹底失去對清軍的牽制,也就給前方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誰成想劉澤清突然更瘋了一般,拼命進攻,將皮島給奪了回去。
不過,他也只是奪回皮島,很多島嶼重鎮(zhèn)仍在清軍手中,或者被朝鮮國控制。
現(xiàn)在朝鮮國是大清的附屬國,自然反過頭來,和大明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