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一定要當眾逼迫,崔族長也是無奈,沒想到族會三天商議的各種對策,竟然一個也用不上,這真是一力降十會。
一個家族想跟朝廷對抗,太艱難了。
罷了,既然明知道那土地保不住,何必再把人給得罪了?清河縣是崔家的祖地不假,但如果真的把全縣父老得罪了,以后怕是再難在這里立足了。
想到此處,崔族長不再糾結,朗聲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謝白將軍指點迷津。”
“我崔家愿意遵從朝廷政令,把自家田畝全部捐獻出來給清河縣的家鄉父老。清河縣人口十萬,田畝六十萬,如此一來大家就不用再費力開荒了,且不會耽誤春耕。”
“并且回去我們就辭退所有下人,廢除他們的身契,讓他們在縣衙重新入籍,今后大家人人平等,都是普通百姓。”
什么???
“族長,不可!”
“沒錯,咱們跟他拼了!”
……
在場崔家之人慌了,讓出土地也就罷了,畢竟能換來化肥補償。
為什么還要讓出下人?憑什么?那些人是我們花錢買下的,又不是強買強賣,他關中朝廷即便再強大,也不能一句話就廢除了我們的一切,那我們以前出的銀子算什么?
崔族長起身,憤怒呵斥道:“全都住口!這是朝廷政令,誰敢不遵朝廷政令行事,視為叛逆!我崔家世代忠臣良將,豈能有辱門楣?”
白展堂起身撫掌贊道:“崔族長大義!崔家不愧是千年傳承的世家大族,如此處理,想必定能搞好鄰里關系。”
“但本將解釋一下,不遵政令的確不行,但只要不對抗朝廷,那就不算叛逆。你們如果強迫他人為奴為婢,因為有買賣關系,我們可能不會插手。但人家若要脫離奴籍,你們敢扣押百姓之自由,那我們就要插手了。”
“朝廷治下,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限制他人的自由和平等權力。”
萬歲,萬歲!
不等崔族長開口,其他百姓紛紛大喊起來,尤其是那些給大戶當下人的,情緒最為激動。
按下興奮的百姓,老白拱手喊道:“諸位鄉親,可以回去籌備春耕了,有任何難處早早告知官府,朝廷會著手解決,不要耽誤了春耕。”
“隨后朝廷會派新任清河縣令下來主持政務,還望大家務必配合工作。”
百姓們紛紛跪地磕頭感謝。
老白見攔不住,給副將使了個眼色,隨即對方心領神會放了一炮。
果然嚇住了所有人。
“混賬,誰讓你放炮的?驚嚇了鄉親們,該當何罪?”
副將連忙道歉請罪。
老白朝著百姓朗聲道:“以往規矩如何我們不管,但在關中治下,既然廢除了奴籍,且人人平等,那就不興跪禮了。見官不跪是關中朝廷的規矩!朝廷規定,跪天跪地跪父母跪祖宗牌位,其他時候無須下跪行大禮。”
這個規矩倒是讓百姓們愣住了,真新穎,可為什么呢?大家已經習慣了,而且見官不跪,是不是不合適?
老白沒有解釋,“崔族長,既然崔家愿意主動捐獻田畝,遵從朝廷政令,那本將這就回去交令了。”
這就走?
“白將軍,匆匆而來,匆匆而去?這豈是清河縣的待客之道?入城歇歇,今日相談甚歡,老朽設宴感謝將軍!”
“不了,公務已畢,不叨擾百姓了。將來若是有什么其他亂子,本將再來就是,有機會的。告辭!”
說完,拱手告辭,翻身上馬,一聲令下,三萬兵馬當即收拾東西轉身撤退。
這……這就走了?
不僅崔家人感到意外,就連幾萬百姓都沒看懂,這不是朝廷欽差嗎?怎么不進城就走了?那他剛才說的什么均田、廢除奴籍,還作數嗎?
看著對方的背影,崔族長感嘆道:“不愧是逍遙侯的高徒,來去如風,而且緊守規矩,不攪擾百姓,難怪年紀輕輕就能身居高位。”
老頭已經猜到了,之前架炮放炮都是虛招,人家早就想好了拿捏崔家的對策,崔家根本沒得選。
散了集會,回到崔家,不用族長召集,崔家的族人就圍住了大宅。
無奈,崔族長顧不上吃飯,只能在崔家大宅開一次族會。
“族長,拿田畝置換高產化肥,這個我們可以接受,畢竟算下來并沒有少打糧食。但為什么要答應取消奴籍?沒了下人、長工和佃戶,我們就要親自下田耕種,我們清河崔氏乃是千年詩書傳家……”
不等他說完,崔族長就擺手打斷,“夠了!”
“你們以為,我們不答應就能扛得住嗎?沒聽到人家怎么說的?買賣奴籍可以不管,但我們卻不能阻止那些下人長工的自由,否則官府就會介入。”
“今日那個煞星是朝著樹林放炮的,下次再來,可不會這么客氣,怕是要對著我們崔家的宅院放炮了。”
憑什么呀?眾人再次騷亂。
崔族長冷哼一聲:“肅靜!”
“我崔氏自詡千年詩書傳家,難道都忘了推恩令嗎?”
什么?推恩令?千古第一陽謀?這個跟推恩令什么關系?
“蠢材!廢除奴籍同樣是一條陽謀!”
“此令一出,世上所有奴籍契約就成了廢紙。只要府中所有丫鬟下人想要自由,只需要邁步去縣衙登記,即可獲得自由,受官府保護,且能分得五畝應有土地。任何人不得圈禁、限制人家。”
“你們想想,即便我們不同意又如何?府中的下人誰還會愿意繼續跟著我們?”
“大家別忘了,我崔家在清河縣的族人只有一萬,但下人們卻有五萬之多,這些人如果聯合起來不愿為奴,誰攔得住?更別說官府還站在人家一邊。”
“你們是真沒想過后果嗎?”
一句話,猶如一盆涼水澆在眾人心頭,所有人都冷靜下來。
是啊,如果府中下人集體反抗,包括家丁護衛,乃至原本的死士都不給崔家賣命了,我們如何奴役那些下人?
有人不甘的問道:“族長,可是……我們花了銀子的,這世上沒天理了嗎?沒了下人,我們自己不會耕種呀!”
崔族長呵斥道:“不會耕種就去學,往后一人五畝地自己照顧,學不會耕種就餓死!再想靠著舞文弄墨就能衣食無憂,想讓家族養活一輩子?沒可能了!”
“至于說天理?一朝天子一朝臣,世道變了,我們崔家對抗不了朝廷。別說是我們一家一姓,就算是大明朱家帶領著所有權貴、擁有百萬大軍又如何?最后不還是被打得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