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笑盈盈的看著少俠們,卑躬屈膝的與麾下干兒、公公敘話,短短時間就磨滅了江湖傲氣。
表面來看只比了回武,挨了回打。
實則不然,少俠們從衡昌商號出來,就落入御馬監的眼界。
黃河幫沙景風案,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沒有沙景風毆打差役,也會有另一個少俠犯事,結局都是抓進衙門受審,只是黃河幫比較倒霉。
若非御馬監知會過,區區差役挨打可驚不動六扇門。
李平安慢悠悠的飲酒,仔細琢磨楚公公教誨:“請客,斬首,收下當狗……”
這是收攏人心、管理麾下的三板斧,有時候用一樣就好,有時候需要都用上,還要反復來回施展。
經過連番威懾懷柔馴化,方才得到好用、聽話的麾下。
鼎香樓里的其他少俠不好說,蕭元秋已經愿意甚至期待為提督大人辦差。
水匪,必須要剿,不剿不行!
……
司禮監。
本該忙忙碌碌的情景,此時寂靜無聲。
冷公公屏退麾下公公、干兒,獨自坐在窗前,呆愣愣的望著御書房方向。
一陣春日寒風吹入窗棱,檐角銅鈴叮當作響,將冷公公從沉思中驚醒。
“咱家熬了三十多年,才成了老祖宗,怎么舍得放手?”
冷公公輕輕撫摸司禮監提督牙牌,上面“欽差提督”四個字鎏成金黃,迥異于其他提督牙牌。
太祖以此表明,十二監中唯此最高。
冷公公與楚公公年歲相仿,曾是先帝潛邸太監,歷任御馬監、尚衣監、直殿監提督,可以說坐了半輩子冷板凳。
好不容易借助元妃,成功“倒楚”,結果得勢沒幾年先皇就龍御歸天。
新君更換司禮監提督,可以說是國朝歷來傳統。
冷公公不甘心,敏銳察覺到陛下與慈慶宮微妙關系,果斷與張太妃斷開聯絡,一心一意為陛下辦差,以求獲得信賴。
“可惜啊,咱家差事辦得再好,陛下依然要換人!”
冷公公理解永寧帝,司禮監提督之位太過重要,寧肯用忠心的也不要有能力的。
鎮撫司就是如此,陛下登基半年后,前指揮使常宏就借口內傷爆發,請求致仕養傷。
陛下三請三辭無奈批準,加封太傅,位列三公。
“常宏執掌鎮撫司二十余年,族人個個身居高位,又能得太傅之位,咱家退下去能得什么呢?”
冷公公不用猜都知道,大可能在某個寺廟了此殘生。
其中落差,世上少有人能承受。
所以永寧帝幾次三番暗示,要求冷公公主動請辭,并交出個名單,方便清洗內廷。
冷公公舍不得司禮監位子,裝聾作啞聽不懂。
“咱家只是陛下的奴婢,斗下去只會落得粉身碎骨,然而咱家不怕死,只怕沒了權勢……”
這時。
內官監提督鄧公公求見,通稟過后進門,磕頭行禮后說道。
“干爹,工部索要內官監的賬目。”
內官監負責營造宮廷工程,建在皇陵、行宮、林苑等等,面見陛下次數不多,但是其中油水巨大。
鄧公公升任內官監提督后,接手建造了御獵園,至今尚未完工,每間從內帑撈不少銀子。
冷公公眉頭微皺:“內官監的銀子由內帑出,工部有什么資格查賬?”
鄧公公說道:“據說是陛下的意思,要戶部出個折子,核算御獵園花費,若是比內帑低,則交由工部建造?!?/p>
冷公公立刻明白,工部查賬是假,陛下敲打是真。
“賬目做的如何?”
“毫無錯漏?!?/p>
鄧公公信心滿滿:“御獵園建造已經有十幾年,期間換了十數家合作商號,先皇時賬目焚毀兩回。
縱使工部有天大本事,也查不出貪墨罪證!”
冷公公微微搖頭,工部不是來查貪,而是做個更低廉的營造報價,將御獵園搶過去。
“咱家掏十萬兩銀子,早些將園子建好,一不要拖延,二不要從內帑拿錢。”
鄧公公猶豫道:“干爹,園子造好了,往后內官監就成清水衙門了?!?/p>
冷公公睨了干兒一眼,聲音陰森冰冷。
“要么將園子建好,要么將你埋進園子!”
……
慈寧宮。
氣氛很是祥和喜悅。
前些日,永寧帝來慈寧宮給周太后請安,當著所有宮女太監的面兒喚了一聲。
“皇娘”。
消息傳到慈慶宮,傳聞張太妃摔了幾個玉碗。
元年上半年,永寧帝日日去慈慶宮請安,下半年借口政務繁忙,十天半月去一回。
今年已經過去三月,自從正月初一去過,之后就徹底冷落。
時移世易。
張太妃不是當年元妃,永寧帝也不是當年九皇子,前者日衰,后者日隆。
晌午時分。
李平安扶著周太后手臂,不急不緩的閑逛敘話。
“小安子近些日怎么有功夫陪哀家了?”
“娘娘恕罪?!?/p>
李平安微微躬了躬身子,笑著說道:“奴婢將御馬監、京營差事捋順了,往后有的是功夫陪娘娘?!?/p>
二人關系已非尋常,說請罪的話不用動輒磕頭,而是用孫子哄奶奶的語氣,愈發顯得親近。
周太后拍了拍小安子的手,慈祥語氣中帶著幾分憐惜。
“哀家隨先皇入宮,經歷數十年風雨,從未見過風平浪靜。陛下不會無故探望哀家,怕是用不了幾天,小安子又要辛苦當差了!”
“謝娘娘關懷,奴婢不辛苦……”
李平安雙目微紅,連忙說幾句哄奶奶的俏皮話,惹得周太后歡喜又感動。
這時。
榮公公急匆匆過來通稟:“娘娘,司禮監小圓子求見安總管,說是有要事相商。”
周太后揮揮手:“去吧,哀家乏了,正好歇一歇?!?/p>
李平安躬身告退,來到慈寧宮外。
圓公公不似以往前呼后擁,獨自在門口等著,鬼鬼祟祟湊過來低聲說話。
“安公公,你讓咱家查的事有眉目了?!?/p>
李平安略加思索,恍然明悟,連忙問道:“可是查清了老太監受誰指使?”
當年兩人冷宮行刺周太后,一個是元妃麾下老嬤嬤,另一個老太監不知來歷。
事后李平安描述老太監容貌,內侍司調查得知名喚于公公,在尚衣監當個小官兒,并未查出有什么靠山。
“于公公與冷公公是遠房親戚……”
“咱家明白了!”
李平安早就想對付冷公公,為自個兒和干爺爺報仇,奈何一直尋不到合適機會。
如今陛下要咱家打頭陣,自當為君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