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雖然逃了,但這一次項羽作為攻擊方,傷亡率也不低。】
【忽必烈:所以說有些人能得到天下,不一定是他們多能打,多勇猛,也許就是比別人更懂人心,更懂政治!】
【李世民:論勇猛,軍團戰力,漢高祖確實不如項羽,但高祖屢敗而不氣餒,戰術更為出色!
項羽雖勇,卻急于求成,少了一些謀略,其他地區戰也不斷被襲擾,雖拿下了滎陽,卻反而失去了大勢,讓高祖贏得了天下!】
【劉邦:這只是計劃中的一環而已……】
劉邦有些受不了始皇帝的輕視。
當然他說的也不是假話,計劃是計劃!
畢竟當時糧倉在自己手中。
滎陽暫時丟失了也沒什么關系!
但他確實沒想到項羽能攻破滎陽城。
這讓他十分被動。
差點都有些逃不出滎陽!
還好最后垓下之戰,天命在他這邊!
也還好項羽性情剛烈!自刎烏江!
不然一旦讓他逃回江東!
那天下一統,恐怕又會多出許多變故!
【嬴政:這計劃也包括你幾次差點被殺嗎?還都是差點被同一個人所殺!這項羽倒是可惜了……若是多一份冷靜和謀略,或許結果就不一樣了。】
其他人雖有這樣的想法,卻沒說出口。
畢竟大漢之威深入人心。
后世之人皆以漢室為正統!
雖然劉邦并不是將這影響力帶到巔峰之人。
卻依然讓人尊重!
【趙匡胤:這,你要是知道項羽曾對大秦做過什么,或許你就不會這樣說了。】
【嬴政:什么意思?】
【忽必烈: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既然劉邦勇武不如項羽,那你覺得一開始是誰在對抗你們大秦主力?項氏你不陌生吧?】
【嬴政:這項羽果然是楚國后人么……】
【劉邦:多說無益,歷史已經證明誰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第三王朝榜單播放完畢,本戰損比榜與總兵力規模,具體傷亡人數,各戰役綜合平均傷亡率等因素有關。】
【總結,大漢戰損比為百分之八十九,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六十六,平均綜合戰損比約為百分之六十八。】
【朱元璋:漢高祖皇帝雖敗仗不少,但百敗一勝終成帝!而且在彭城之戰那么大的戰役中,屢戰屢敗還能不斷再拉起那么多兵力,說明他很得人心。】
【徐達:項羽的兵也很強大!多次傷亡率達到四五成,卻依然能保持超強的戰斗力!
就是性格上缺陷太大,猜忌賢能,賞罰不明,雖果斷狠辣,但有時又優柔寡斷,若是鴻門宴果斷動手,歷史就不一樣了……】
【李世民:他或許更適合成為一個沖鋒陷陣的猛將,而不是皇帝!】
【忽必烈: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武力如此超群!就已經是無數人求而不得的事情了,若是還精通謀略,那還得了!】
【藍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在眾人功過是非成敗的議論中。
大秦戰損比最高的幾場戰役也開始播放了。
這一開始呈現的戰爭也是后世之人都熟悉的戰役。
李信伐楚!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
畫面里,宮殿力,秦始皇問需要多少兵力滅楚。
李信回答二十萬足矣。
但王剪卻認為至少要六十萬。
兩者因兵力上的問題發生了爭執。
而這時候因為秦國先后滅掉了韓,趙,魏等國。
嬴政也前所未有的自信!
因此他認為是王剪年老了,膽氣不足了。
便命李信為將!
其結果眾所周知。
李信低估了楚軍戰力,急于求成,孤軍深入,被楚將項燕……
加上韓舊貴族在后方叛變了!
秦軍退路被切斷!
導致李信所帶領的二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滅。
傷亡十六萬多,天幕給出的戰損比為百分之八十二!
不過倒沒人覺得大秦弱。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
在初期戰爭失利后。
始皇帝嬴政便將王剪請了出來。
再次集結了六十萬大軍,順利滅楚。
這一場戰爭相對來說。
沒有那么項羽與劉邦的彭城之戰具有那么重大的意義。
畢竟最終獲勝方式也是中規中矩。
沒有項羽劉邦的彭城之戰在整個戰爭史上那么具有代表性。
本質是很常見的兵家勝負常事。
就是輕易貪功冒進,中計了!
所以沒什么爭議點。
包括接下來天幕播放的第二戰。
第一次南征百越,也同樣沒引起太大的風波。
秦王征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大秦一統六國后,為了擴大政治影響。
也為了消除邊疆威脅以及獲取百越地區的資源和開墾農耕土地。
便出動五十萬大軍,要將百越納入大秦版圖。
但因為不熟悉,不適應百越氣候。
士兵們水土不服,瘟疫橫行……
此時大秦士卒多為北方人。
再加上叢林作戰,秦軍的重甲步兵機動性差。
反遭越人各部游擊襲擾!
主將屠睢更是中伏被殺,指揮系統崩潰。
糧道被百越人切斷,病死,餓死者等非戰斗減員甚多!
最終五十萬大軍,折損三十萬左右!
天幕給出的最終戰損比為百分之六十!
而第一次雖然南征百越失敗。
但世人知道后續征戰,大秦還是在百越設立了桂林,南海,象郡等控制區……
【劉邦:暴秦好戰!頻頻對外發動攻擊!致使民不聊生!】
一找到機會,劉邦便不遺余力的提醒世人這一點。
現在始皇帝還活著的話,會影響他現在的王朝!
只有讓世人知道秦始皇的暴政好戰!
才能讓自己的大漢內部不出問題。
或是少出問題!
其他皇帝皆沉默不語。
都默認了這種說法。
盡管有的皇帝也做過類似的事情。
不過他們都是找了很不錯,說得過去的借口。
沒有像嬴政那么剛猛的直來直往!
沒給那些文人留下什么把柄!
名聲……對于帝王,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
【呂布:非也!從南征百越來看,始皇帝在一統六國后,顯然已經有要往民生,農業等方面發展的趨勢了……
只不過留給他的時間太少了,第二次南征已經是五年后,之后再過四年始皇帝就去世了……】
【嬴政:沒想到這世上還有如此懂朕的人!】
嬴政有些意外!沒想到這一刻認可自己的!
竟然會是龍國的上將!
會是這一個同樣在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將軍!
莫非……世人對這呂布也有什么誤解?
也許其他人也知道這點。
但是都不敢說!怕影響自己的名聲!
但唯獨他說了!這讓始皇帝有一種難得知己的錯覺。
至于對于自己的死期……嬴政已經不意外了。
先前就有人提起過了。
【呂布:我可看不懂這些,只是陛下以前跟我提起過這些。】
【嬴政:原來是龍國皇帝……】
嬴政若有所思!
【多爾袞:怎么?三姓家奴現在又要再認暴君為父了嗎?是要來一句,始皇若不棄,布愿拜為義父嗎?】
看到多爾袞這彈幕!
李世民,朱元璋,劉邦等人當即都有些繃不住了!
好家伙!!這大清多爾袞這把嘴是夠毒的!
【呂布:好!好得很!希望等下你還笑得出來!】
“都給我快點!!我迫不及待要弄死這狗釀養的東西了!”
呂布轉頭對自己的部將催促道。
而接下來天幕播放的戰役,卻是讓嬴政瞳孔驟然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