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門外大街,外交公寓西面。
李哲騎著自行車停在一處底商前,上面掛著“外交公寓生活服務部”的牌子。
李哲鎖上自行車,進了店。門店面積不大,大約一百平米左右。里面的商品種類很多,有進口煙酒、工藝品、小型電器,生鮮的占比反而不多,基本上都是國外進口。
這是一家社區(qū)型“友誼商店”,一般也會被稱為“特供點”。
店里穿著白色制服的女服務員問:“同志,您有什么需要?”
“來一條中華。”
“65外匯券。”
李哲結賬后離開商店,騎著自行車去自家的店鋪。他買煙只是順道,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打探敵情”。
看完之后,李哲心里有底了。
李哲想將自家的365蔬菜店打造成以反季節(jié)蔬菜為主的生活超市,不僅賣蔬菜,也會賣一些與蔬菜相關的產品。
他擔心與這家“特供點”會有競爭,實地看過后發(fā)現對方也有生鮮區(qū),多是一些進口產品,這也是對方的優(yōu)勢。不過,雙方的定位不同,競爭關系不大。
李哲騎著自行車到了自家店鋪外,見到孫濤正在指揮工人掛招牌:“左邊一些,往上面一點,對對……就是這樣掛。”
孫濤眼睛盯著店鋪的招牌,一開始沒注意到李哲,往后退了幾步,眼角余光才瞄到李哲。“李哥,您瞅瞅這個位置行嗎?”
李哲盯著綠地白字的招牌,中間寫著“365”,右側用中英雙語寫著“蔬菜店”。“嗯,挺好的,掛上吧。”
掛好招牌后,李哲結了尾款,兩名工人帶著工具離開了。
“李哥,咱們什么時候開業(yè)?”孫濤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
李哲笑著反問:“怎么,已經等不及了?”
孫濤說道:“可不是嘛,咱這店準備的差不多了,只要把菜品擺上就能賣了。”
李哲遞給孫濤一包中華煙。
孫濤眼睛一亮,笑道:“嘿,這煙好。”他麻利地打開香煙盒,先遞給李哲一根,幫他點上,自己也點上一根。
李哲望著店鋪的招牌:“我昨個又仔細想了想,只有蔬菜、水果、肉類三個品種不行,還得增加一個雜貨區(qū)。”
李哲沒有開蔬菜店的經驗,只能逐漸地積累,“我是這樣想的,咱們店主打的是反季節(jié)蔬菜和水果,人家來買蔬菜是為了做飯,會順帶的買肉類,做飯也需要一些輔助食材,比如雞蛋、油、鹽、面粉、調料、罐頭……”
他走進商店說道:“在前面放三排豎著的雙向貨架,分別是蔬菜、水果、肉類,里面靠墻擺放橫排雜貨架。你覺得怎么樣?”
孫濤抽了兩口煙,答道:“我覺得挺好。”
李哲笑道:“你小子可別糊弄我,日后店里的生意關系到你的獎金。”
“李哥,我說的是真的,我之前不是想弄個熟食區(qū)域嗎?現在想想,雜貨區(qū)更好一些,保存時間更長,品種更豐富,也可以賣罐頭一類的熟食。”
“走,咱倆進去再商量商量。”兩人進了店鋪,里面有暖氣,但因為是商鋪的原因,依舊有些冷。
李哲拿出筆和本子開始統(tǒng)計:四大類——蔬菜、水果、肉類、雜貨。
根據產品的貨源渠道,又可以分為四種:自產、普通商品、緊俏商品、進口商品。
自產商品很容易理解,就是李哲種植的反季節(jié)果蔬,也是商鋪的主打產品。
普通商品,就是市面上也能買到的,例如土豆、蘿卜、蘋果、梨。這些普通商品賣給老外,利潤要比賣給普通人高得多。
緊俏商品,比如說柑橘,京城冬季不產柑橘,只能從南方調運,進貨渠道需要想想辦法。
進口商品,比如牛排,高品質的牛排只能靠進口。而且,老外就喜歡吃牛排,一定程度來說,牛排的品質決定了老外對店鋪的看法。
李哲也將進口牛排定為僅次于反季節(jié)蔬菜的引流產品,量少一些沒關系,只要有就成。這類商品的貨源渠道難度最大。
自產商品,李哲不需要費心,其他三類商品都需要李哲自己去找渠道、選品。
李哲將需要的商品羅列出來。孫濤在旁邊進行了補充。
最后兩人騎著自行車趕往崇文門菜市場。到了菜市場已經臨近中午了。兩人在老魏羊湯館喝羊湯,吃烙餅。
下午一點多,去了崇文門菜市場管理處。
李哲敲響了主任辦公室的門。
“進來。”辦公室里響起韓主任的聲音。
李哲和孫濤推門走了進去。李哲笑著說:“韓主任,我是來給您匯報工作進程的。”
“嗯,小李、小孫來了。”韓主任站起身,從辦公桌后面走出來,做了個請的手勢,“坐下說。你們想喝點啥?”
孫濤說道:“韓姨,您甭忙了,我們是喝了水才來的。”
“得,那我就不跟你們客氣了。”她也坐在了沙發(fā)上,對著一旁的李哲問:“李老板,您今天找我來有什么事?”
李哲簡單將蔬菜店的規(guī)劃說了一下,開門見山道:“我今天找您就是來訂貨的。”李哲將手里的那份貨品清單遞過去,“這是我們店準備售賣的商品。不知道咱們崇文門菜市場能不能供貨?”崇文門菜市場是一個綜合性市場,除了果蔬,還賣肉類、副食品和雜貨。只要是食品,在這里基本上都能買到。
韓主任接過貨品清單看了看:“嚯,你這小商店賣的還挺全活。這里面的商品,咱們菜市場大部分都能供應。不過進口牛排你是別想了。這東西的份額很少,早就被人分光了,咱們拿不到。”
李哲追問道:“那柑橘一類的緊俏商品能供貨嗎?”
韓主任答道:“我可以幫你協(xié)調一下,但價格不會太便宜。”
“只要商品的質量能保證,價格稍微高一些也沒問題。”因為商店里的貨品比較雜,李哲也希望能找到穩(wěn)定的供貨渠道。有崇文門菜市場這個大后方,他也能省心不少。“韓主任,能不能帶我們去看看產品?老外都比較挑剔,我想先親自驗看一下。”
韓主任看了一眼墻上的掛鐘,起身道:“走,我今個下午剛好不忙,帶你們瞅瞅。”
“韓主任,麻煩您了。”有了韓主任出面,效率會大大提高。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李哲為了獲得特殊經營許可,每月要支付給管理處三百外匯券,一年就是三千六。
雖然不算特別多,但也能買一批緊俏的年貨,給菜市場的職工發(fā)一波福利了,誰不念她韓主任的好?
韓主任帶著李哲去了菜市場的倉庫。這里堆放著大量的貨物,各式各樣的都有。李哲看得眼花繚亂,提議道:“韓主任,咱們先從水果看起吧。”
“水果在這邊。”韓主任對倉庫很熟悉,指著右手邊,“這一片的都是水果區(qū)域,那邊是蘋果。”
韓主任掀開一個棉被,從里面取出一個紅彤彤的蘋果:“這個是京郊產的紅富士,個頭大,口感脆甜,去年我們還去他們產地看過。”韓主任往前走了幾步,掀開另一個筐子的棉被,“也是京郊產的國光,中等大小,剛下來的時候偏酸口,儲存一段時間后酸甜適中,適合偏酸甜口的人吃。”
韓主任又快走幾步,看了看筐子上的牌子,掀開上面的棉褥:“這是沙果,個頭最小,也最便宜。我估計,你們可能看不上。”
李哲問道:“紅富士和國光的價格是多少?”
韓主任說道:“國光蘋果,我們對外賣七毛一斤,給你按六毛一斤;紅富士一塊一一斤,給你按一塊一斤,怎么樣?當然,我說的是今天的價格,年底可能還會漲一些。”
李哲走到紅富士水果筐旁,翻看里面的水果,皺眉道:“韓主任,這紅富士的品相一般啊,都是磕磕碰碰的,品相完整的不多。這老外一向挑剔,怕是看不上。”
“這批蘋果是副食廠委托我們幫忙采購的單位福利,屬于二級果,品相稍差一些,但口感不差,圖個實惠。”韓主任壓低聲音,“放心吧,還能讓老外瞧不上?回頭給你供一級果。”
孫濤在一旁插嘴:“韓姨,我記得您這不是有特級果嗎?”
韓主任瞪了他一眼:“臭小子胳膊肘往外拐……”見李哲也盯著她,韓主任清了清喉嚨,低聲道:“特級果數量少,一般都是些重點單位的福利……”
李哲好奇道:“韓主任,我能看看特級果的品相嗎?”
韓主任目光掃視四周,領著兩人走到左側的一個區(qū)域,上面拉著一個繩子掛著小牌子:特級果。
韓主任掀開上面的棉被,里面是用紙箱裝的蘋果。她打開箱子,里面每個蘋果都用黃色的紙包裹著。她隨便取出一個遞給李哲:“吶,這就是特級果。”
“嚯,真大真圓,這顏色真漂亮!”李哲看著就喜歡。
孫濤從兜里掏出個水果刀,用包裹蘋果的紙擦了擦,遞給李哲:“李哥,嘗嘗啥味。”
李哲用刀子切開蘋果,汁水從表皮溢出。李哲先遞給韓主任一塊,自己又切了一塊,剩下的蘋果都給了孫濤。
李哲咬了一口,又脆又甜,汁水豐富:“好吃。”
孫濤也連連點頭:“嘿,這蘋果真脆生,我還是頭次吃到。”
李哲笑著說:“韓主任,能不能也給我們店供特級果?咱不能在老外面前跌份,您說是不是?”見韓主任不接話,他繼續(xù)說,“我可以加錢。”
同一種蘋果,品相也會差距很大,價格也是不同的。這就跟人一樣,有美女,也有丑女,有高個,也有矮個。特級果,個頭大,果形端正,色澤均勻鮮亮,無損傷。這樣的蘋果才能賣高價!
韓主任沉思了一會,看在每月三百元外匯券的面子上,應道:“行吧,給你供特級果,但價格就不能按一塊了,得一塊二。”
李哲詫異:“嚯,差這么多呢?”
韓主任笑著說:“你要不樂意,那就給你一級果,還按一塊錢一斤。”
“甭介,我樂意。”李哲心想,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特級果又大又圓,一斤多加五毛外匯券賣給老外,不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