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又難受了好一會,才扭頭沖著李哲問:“李哥,你怎么想通了?之前不是說明年才接受采訪嗎?”
李哲笑道:“這不已經是89年了嗎?”
“嘿,好像也是誒。”魏敏眼神恢復了焦距,臉上的頹色斂去。
李哲解釋道:“是這樣的,我和崇文門菜市場要合開一家涉外蔬菜店,開業那天崇文門菜市場會找記者來店里報道。我沒辦法往下拖了,自然是先緊著你采訪,讓你拿到第一手的新聞。”
“李哥,夠哥們!”魏敏一挑大拇指:“改天我請您吃飯,全聚德、東來順、八大樓你隨便選。”
李哲笑道:“吃飯就算了,你好好寫新聞稿,多突出我的優點就行。”
“李哥,那咱也別磨蹭了,現在就開始吧。讓他倆包餃子,我采訪你一些問題,爭取下午把稿子趕出來。”一想到稿子,她就有些心疼,自己像野人一樣在山里待了幾天,白折騰了。
‘我一定能寫出更棒的稿子,報道更棒的新聞!’魏敏暗暗給自己打氣,回屋拿了本子和筆,看著坐在對面的李哲,正準備開口問,卻發現吳芳華和王建軍都好奇地看著兩人。
她微微皺眉,討厭工作被打擾:“李哥,要不咱們去我屋采訪吧?”
“這挺好,亮堂。”這個年代跟后世不一樣,他一個男人進人家姑娘臥室不方便。搞對象咋都好說,不想跟人搞對象,就別膩膩歪歪的。
魏敏翻開本子,上面記著一些她早就想好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李哥,是什么契機讓您決定嘗試種植冬菜?”
李哲張口就來:“每到冬天就鬧菜荒,我種植蔬菜大棚的最初原因是為了響應農業部‘菜籃子’計劃的號召,讓大家冬天也不缺菜吃。”
“李哥,你種植蔬菜大棚的難點是什么?”
“最大難點就是溫度,只有保證棚內在十五度以上,蔬菜才能正常生長。”說到這,李哲補充了一句:“另外,因為是夏菜冬長,所以我取名為‘反季節蔬菜’!”
“‘反季節蔬菜’!”魏敏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雖然只是一個詞,但能感覺到其中的專業性,沒有一定文化的人根本說不出這種詞。
魏敏重新審視李哲,這個人不簡單。
不光有夏菜冬種的名頭,還有了新的名詞,魏敏覺得這次的采訪大有可為,繼續問:“李哥,您建造蔬菜大棚時,家人和周圍的人是什么態度?”
“略過。”李哲露出一抹苦笑。如果說大家都支持,那有些太假;如實說,也不大好。
魏敏撇撇嘴:“那您的菜價賣這么高,會不會被人叫奸商?”
“咳,蔬菜大棚種植的成本很高,而且還有運輸費、人工費等,其實利潤算不上太高。”李哲說完,無奈道:“妹子,咱是朋友,能輕點問不?”
“哈哈……”一旁的王建軍和吳芳華都笑了。
“李哥,這你就不懂了,有痛點、夠犀利,那才是好采訪。不咸不淡的沒人愛看,也沒法引起討論。”魏敏說。
李哲:“……”
魏敏繼續問:“你在種反季節蔬菜過程中,誰對你的幫助最大?”
“家人和朋友。沒有他們的幫助,這大棚都建不起來,也就不會有反季節蔬菜了。”
王建軍嘴角勾起一抹笑,聽了這話,心里感到十分熨帖。
魏敏追問道:“現在大家都知道您種反季節蔬菜賺錢了,如果明年冬天有人跟風種植,您有什么話對他們說?”
“建造一座蔬菜大棚不便宜,我建議大家一定要謹慎,最好能加入我們大營村蔬菜合作社。明年,我們蔬菜合作社會有一些公開課和技術支持,也能以更低廉的價格集中購買大棚的建材……”
魏敏詢問得很細致,李哲大部分問題都回答了,整個采訪過程很順利。采訪完,薄皮大餡的餃子也出鍋了,牛肉大蔥的肉餡餃子,咬一口都是滿滿的幸福。
……
下午,李哲離開建國門家屬樓后,直奔外交公寓蔬菜店。
昨天下午,李哲沒有回大營村,去外交部服務中心跟程科長簽了租賃合同,租金三百元外匯券/月,押一付三,總共是1200元外匯券。
他趕到外交公寓蔬菜店的時候,孫濤正拿著抹布擦蔬菜貨架。
這些貨架原本李哲是想買二手的,等生意干起來之后,掙了錢再逐步換新的。但后來一想,既然是涉外蔬菜店,還是要有一些檔次的,弄得破破爛爛的,顯得小家子氣,老外沒準還看不上,索性就一步到位,直接買了新的。
李哲摸了摸雪白的墻壁:“這是什么時候刮的大白?”
孫濤應道:“9號下午刮的大白。昨天下午蔬菜貨架才搬進來。李哥,你看我收拾的還成吧?”
李哲在蔬菜店里轉了一圈,還看到了新的竹筐、秤桿、黑板、麻繩、牛皮紙、水桶等一些平常能用到的小工具。不得不說,孫濤還是挺細心的,需要的工具基本上都買全了。
李哲在店里轉了一圈,最后停在了門口,因為門口的牌匾還是空的。
孫濤說道:“李哥,我已經聯系了制作牌匾的作坊。地方不大,但活做得細致,也便宜。就是不知道您想取個什么名兒。只要您這邊定了,我今天晚上立刻去定做。”
李哲反問:“你覺得什么名字合適?”
孫濤右手摩擦著下巴:“李哥,您覺得‘鮮菜坊’怎么樣?”
李哲想了想:“用中文還可以。但咱們是涉外蔬菜店,還得給老外看,最好是更容易記、朗朗上口的。”李哲琢磨了一會兒:“你覺得‘365蔬菜店’怎么樣?”
“365、365……”孫濤嘀咕了幾遍,很快理解了這個名字的意思:“一年365天都開的蔬菜店。也能突出咱們反季節蔬菜的宗旨。而且‘365’也比較容易記,中文英文都合適。”
孫濤贊道:“李哥,還是您取的名字更有特點!”
“那行,就叫‘365蔬菜店’。現在店里也沒什么事兒,你也早點走,去把牌匾預定了。‘365’這三個字要大一些,‘蔬菜店’要小一些。”說到一半,李哲覺得牌匾是一個商店的門面,最好還是他親自去一趟,選定顏色、款式、大小。
他看了一眼手表:“濤子,關門,咱倆去定牌匾。”
“好嘞,李哥!”孫濤麻溜地關上店門,騎上自行車,帶著李哲去了制作牌匾的作坊。
……
京城電視機廠家屬院。
二樓王家。
房門從外面打開,王婷開門進了屋,換上拖鞋。
一進客廳就聞到了一股濃郁的玉米香味兒,心中不禁十分詫異:這個時間哪來的玉米?隨后她就反應了過來——莫非是……
陳淑芳聽到動靜從廚房走出來:“婷婷回來啦。正好,趕緊洗洗手吃玉米。
晚上咱就不做飯了,一人啃兩根玉米,就是吃這個鮮嫩勁兒,放久了就不好吃了。也怪你爹沒口福,今兒個晚上又有飯局。”
王婷放下背包,簡單洗漱,換了一身居家服。等她回到客廳的時候,陳淑芳已經將玉米端上了餐桌。“婷婷,快過來吃,這玉米嫩著呢,比夏天還好吃呢!”
王婷應了一聲,坐在餐桌旁老老實實地啃玉米。
陳淑芳抬頭看了一眼女兒,笑著問:“你也不問問這玉米是咋來的?”
王婷低頭吃東西,不說話。
陳淑芳繼續說道:“是你小姨帶來的。她今兒個下午為了你的事專程跑了一趟。”
王婷臉頰微紅,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輕咳了一聲:“媽,有件事我得跟你說一下。”
“什么事兒啊?”剛才醞釀的話被打斷,陳淑芳語氣有些不高興。
“有涉外餐廳來我們學校招聘,可以提供練習口語的崗位,跟外國人直接對話。我們同學有去餐廳應聘的,有人想把我介紹過去,您覺得我要不要去?”
陳淑芳一下子沒聽懂:“什么提供練習口語的崗位,跟外國人直接對話?到底是干什么的?”
王婷干脆道:“就是涉外餐廳的服務員。”
陳淑芳搖頭:“不去不去!咱家又不是沒錢。我辛辛苦苦供你讀上大學,可不是讓你去餐廳當服務員的。口語可以慢慢練,沒必要糟踐自己。”
王婷很乖巧地說道:“行,那我聽您的。”
陳淑芳覺得自己仿佛忘了什么,吃了一口玉米才想起來:“你這丫頭!我正說好端端的,你干嘛打斷我?”
她不給王婷說話的機會,繼續說道:“你小姨回了一趟大營村,跟李哲的父母談過了。他的父母看過你的照片,很滿意。李哲約你明天上午出去玩兒。”
陳淑芳又叮囑道:“中午吃飯的時候機靈點,你要是覺得對眼緣,想繼續接觸,就讓他掏錢;要是沒看上,你就把賬結了,明白不?”
王婷頭一次相親,有些靦腆道:“媽……就我自己去嗎?”
“那肯定不是。”陳淑芳笑著,掰著手指數道:“我、你爸、還有你姐,對了,還有你姥姥,我們都陪你一塊兒去。”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