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村長爺爺爺爺人很好,一兩銀子就賣給我了?!?/p>
秀娘驚喜的見牙不見眼。
“三丫,那,那隔壁是給俺們住的嗎?”
見到姜挽月點頭,開心的掉下了眼淚。
她終于可以有屬于自己一家人的房間了。
之前成親沒有屬于自己的房間,就是她和二郎干那事兒都是黑天在外面…
平時,一大家子就一間房,中間隔了一層草席子。
二郎和大伯哥去縣城給人扛大包賺錢,她和大嫂二人住在里間。
公公江大河和婆婆柳氏帶著三個孩子住在外間。
地上也只鋪了一些干草堆和草席子,夜里睡覺的時候還有老鼠蟑螂會啃他們的手指甲。
嗚嗚嗚
捂著臉蹲在地上痛哭。
柳氏也在一旁抹著眼淚。
“二嫂,娘,你們這是干啥呀?”
這一家子,自從昨天晚上到現在,一直哭個不停。
柳氏拉著姜挽月的手:“謝謝閨女,俺,俺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p>
“那你就什么都別說,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麗珠手里握著沉甸甸的銀錠子,不知道如何是好。
別說十兩銀子,就是碎銀都沒有見過,只知道銅板。
十兩?。。?/p>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想要感謝,嘴笨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三丫,俺給你跪下吧?!?/p>
剛彎下腿,就被柳氏給扶住,嗔怪道
“長嫂給小妹下跪,成什么樣?”
麗珠抹了一把眼淚:“可是,俺不知道該怎么謝小妹?!?/p>
姜挽月連忙說道
“你要說你做飯好吃,以后多做些好吃的給我就行,正好我不會做飯?!?/p>
麗珠鄭重其事的點頭
“好,以后三丫的飯菜俺包了?!?/p>
和秀娘對視一眼,二人又將那十兩銀子給遞了過來。
“小妹,這些銀子還是你收著吧,在我們手里,恐怕,留不住。”
他們一家相當于是被趕出來的,就算住在這里,也還沒分家。
只要手里有銀錢,全部都是要上交給姜錢氏。
姜挽月卻微笑搖頭:“你們自己拿著,隔壁房子損壞比較嚴重,而且里面什么都沒有,需要買的東西多著呢?!?/p>
又神秘一笑
“還有,老姜家人,恐怕現在都來不及找你們麻煩。”
正說著話呢,狗蛋蹦蹦跳跳的從外面跑來了,身后跟著大妞二妞,他們統一穿著兒童版軍大衣,滿臉通紅,氣喘吁吁。
“阿奶,阿奶…”
“哎呦喂,跑得這么快,我不怕摔著。”
三小只爭先恐后
“阿奶,俺聽說太奶家作業鬧鬼了,是俺親太奶來找他們索命,和他們對不起俺一家?!?/p>
眾人???
秀娘伸長了脖子:“然后嘞?”
“剛才俺看到他們找了神婆去看風水,還說要半夜送鬼神,說的可玄乎了?!?/p>
姜挽月掩嘴偷笑。
“好了,別人家的閑事咱們先不管,爹,這是十兩,你先找人把隔壁房子修好?!?/p>
原本她是想重新再蓋一個青磚瓦房,蓋的大一些,足夠一大家子住。
但轉眼一想到農村,大多數莊戶人家都是土坯房,容易引來紅眼病。
更重要的是,現在天寒地凍的,也不好重新蓋房子,能有暫時歇腳的地方,其余的事情明年春天再說。
秀娘最開心,她拉著柳氏和麗珠過去選房間。
還別說,這里的房間還挺多。
正房三間土坯茅草,還有東廂房和西廂房,以及柴房。
東廂房是獨立的屋子,西廂房同樣布局。
土坯墻完好無損,就是上面的毛草全部爛了,塌陷,找兩個人三天就能收拾好。
秀娘興奮的說道
“娘,你和爹住主屋,大哥大嫂住東廂房,俺和二郎帶著孩子住西廂房,成不?”
柳氏笑著點頭
“成,成啊?!?/p>
“娘,那這銀子…”
柳氏也從未當過家,又知道這兩個兒媳婦是好的,于是道
“你們自己收著,等會兒跟著大柱牛車去鎮里,買些粗布針線回來,還有高粱米,麥麩,粟米啥的回來?!?/p>
“哦,知道了娘?!?/p>
姜挽月是給他們不少米面,那都是金貴的東西,十文錢一斤呢,都能夠買肉了。
他們可舍不得吃。
莊稼人,還是吃粗糧心安。
姜大河的人品還不錯,找來了五個漢子,一天就把房頂給修好了。
三個孩子圍著房子開心的亂蹦亂跳。
“耶耶耶,我們有新家了,我沒有住的地方了,太好了?!?/p>
臨走的時候,姜挽月原本是打算給他們每人兩百文錢的,可對方說什么都不要。
最終,她從家里拿出油紙包好的肉包子。
“叔,俺家也沒什么好東西,這肉包子,還有這燒雞,拿回去給弟弟妹妹們吃?!?/p>
“呦,這么金貴的東西,俺們可不敢要,你家人多,還是留著自己…”
“叔,你們就拿著吧,要不然我心里過意不去。”
這…
幾個男人面面相覷,還是拿著了。
莊稼人本身就窮,一年吃不到一次葷腥,看到這冒著熱氣的大肉包子,還有油滋滋的燒雞。
實在無法說出拒絕的話。
笑的見牙不見眼,沖著姜挽月鄭重的道。
“三丫是個好的,以后家里有啥事兒,盡管找俺?!?/p>
“好,那就謝謝叔叔們了?!?/p>
麗珠和繡娘此時也回來了,大包小包的往家拿。
柳氏看到這么多東西,難免嘮叨了幾句。
“呦,怎的買這么多?得花多少銀錢呀?!毙奶鄣牟恍?。
其實,他們買的都是生活必需品,有粗布,鍋碗瓢盆啥的,都是最便宜的貨。
兩個人有些手足無措的看向姜挽月,畢竟贏錢是她出的。
她略微打量了一下,根本沒有亂花錢,都是必需品。
“娘,嫂子又不是亂花錢的人,你看看這些東西,全部都是孩子和你們二老的,自己什么都沒買呢?!?/p>
再看看她們身上穿的,還是昨天過來時穿的破襖子,單薄的不像話。
她們想著孩子和老人都已經有棉襖穿了,她們就沒舍得買棉花回來。
不是姜挽月不給她們新棉衣,實在是之前就準備了這么點古代的棉襖。
空間里倒是有很多羽絨襖,極地防寒服,也不好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