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里等人只知道王倫經商,卻沒想都傳到王仔昔這等人物耳里,可想而知規模不小。
“劉某等人先前打王兄弟的秋風,心里還有些慚愧。沒想到王兄弟做出如此大事業,這下便心安理得了。”劉高和王倫的關系尚可,便說笑道。
王倫盡量壓抑心頭的震驚,也笑道:“劉兄弟的話竟讓小可說不出話來!小可的生意剛有起色,卻不堪道長所夸。不過若是將來學里有需要小可的地方,兄弟必不會吝嗇!”
他說此話一是謙虛,二也是不動聲色地劃了界限----學里能有什么需要了?住是國家給的免費住所,學費外舍生也不要錢,只是沒有生活補貼而已。
無非是閑來無事搞搞團建----春游、宴集、投壺,都是些不要錢的活動,只除了“叫條子”時可能需要出個三貫五貫、十貫八貫。及逢節日里聚會,正常都是集資而就,一年也就奢侈那么幾回而已。
于現在的王倫而言都是小錢。
至于放學之后的事情,他有幾房嬌妾,又要照顧生意,當然不想住公共宿舍,早就在外租房的。所以通常也不會有交集,故而說得大氣。
于幾位外舍生而言卻似伴了大款一般。說實話,辟雍生活和后世的大中專在校生幾乎沒什么兩樣,甚至管理上更嚴格。有時候一根烤腸、一杯奶茶都能讓兄弟們歡喜鵲躍,何況王倫發話承包未來一段時間的費用,端的是財大氣粗。
王仔昔笑而不語。看看已到午時,他便起身相邀:“諸位遠來,又值元日假期將盡,貧道特備了薄酒淡菜招待,疏怠之處,請勿見怪!”
話音剛落,便有數個使女過來撤了茶具、清理了茶桌----終于見著女人了,卻不違和,然后有兩個道童從廳外搬來一張碩大的餐桌。王倫只見那木紋泛著深紅色的精細紋理,表面光滑如鏡,雖不知什么材質,卻也能感覺出來名貴異常。
接著便是道童們魚貫而入,把各色熱氣騰騰的菜品一一擺上桌面,無疑時便擺得滿滿當當。定睛看時,都是些說不上名字的佳肴,恕王倫眼皮子淺,不能一一道出。
然后又有個使女抱著一壇酒款款而入。先不說瓶身細膩斑斕,光是開瓶之際的香氣便已醉人,端的是好酒。
這頓飯怕不有上百貫花費?這待遇太夸張了吧?王倫能夠眉頭不皺地撒手幾千貫給李師師當季度代言費----實質上是交好的費用,也能夠投資上萬貫時淡定異常,自然不會吃不起這樣的一頓飯,只是覺得不值。
這叫做脫離了低級趣味,或許也能叫做狗肉上不了宴席罷…畢竟前生和后世他都不是富貴人家出身,自然在行為上很接地氣。
只是禮下與人,必有所求。明擺著這王仔昔招待的對象是自己,這讓他疑心重重。
“想我等與道長并無淵源,蒙道長費心如此,我等慚愧不安。不知道長讓小可來此,有何要事相商?若不說明,只怕這頓酒席小可味同嚼蠟!”
還是先把事情挑明了吧,免得自己瞎想,弄得飯都吃不好。
其實飯菜好壞倒在其次,氛圍很重要。只要伙食不是太差勁,王倫完全不挑剔。若是有崔念四、葉九娘、孫三四之輩在身邊,白面饅頭、佐以咸菜一樣甘之如貽。
眾人看了滿桌佳肴本來都是食指大動,聽王倫這么一說,都強壓制下來。劉高咽了下口水,心里道:“王兄弟,有話你邊吃邊聊不是更好?”
王仔昔聽了微微一笑,道:“只是一頓便飯,貧道想結識王兄弟而已----當著王兄弟那么多同窗,難不成貧道還會害王兄弟不成?”
大白天當然不致如此做,這也是王倫放心不帶焦挺來的原因之一。況且在京中,他又沒有與別人結下深仇大恨----曾經有梁子的如張三、李四、高衙內早已化解,沒有化解的如西門慶早該回鄉了罷?其他人若是想圖財害命的,東京城的治安還是很好滴。
只是沒來由的飯他不想吃而已。對方既這么說,且聽且信之。
“若只是如此,容小可借花獻佛,先敬道長一杯酒。”
王仔昔撫髯長笑道:“正當如此!”
于是賓主盡樂,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熱鬧非凡。
酒過三巡,見場子已熱開,王仔昔端起酒杯,朝王倫道:“聽聞王兄弟在三皇子中秋之宴上才思如泉,一連三首中秋詞技壓群雄,三皇子更解隨身玉佩相贈。貧道好奇,敢問王兄弟可有此事?”
此是東京官場上第一件趣事。文人惺惺相惜,解物相贈,本是雅事。只不過事涉皇家,便有了不尋常的意味。
王倫卻幸得此玉佩,才化險為夷、免了被割去命根子的災禍。因此后來真的視這玉佩為珍寶,小心供奉,隨身攜帶。
這也不算秘密,還能震住宵小,因此回答道:“此是三皇子禮遇與抬愛,小可只是恰逢其會,實屬幸運。”
王仔昔便贊嘆道:“一直聽說三皇子禮賢下士、尊重讀書人,由此可見一般…貧道斗膽,想借此玉佩一觀,不知王兄弟可否答應?”
王倫便笑道:“此事何難?”便從身上解下玉佩,遞與王仔昔。
這是三皇子的贈物,誰敢當眾使壞?給他一百個膽!
王仔昔珍而重之地捧在手心觀看,不住贊嘆:“晶瑩剔透,巧奪天工,此物贈予王兄弟,方知溫玉如人。三皇子得賢,王兄弟得名,可成一段君臣佳話。”
劉高等人也大約知道有此事,卻不曾見識,此時便都伸長了脖子,口中嘖嘖不已:“果然是天家寶物,端得非凡!”
更有人心中暗忖:“怪道那日周主簿不敢為難王倫,原來三皇子賞識這事果然是真的!”
王仔昔端詳片刻,又恭恭敬敬地轉給王倫:“如此寶物,王兄弟且收好了。”
可真是只重衣冠不重人…這玉佩只是因為三皇子的贈予而身價上漲,卻不是它本身能算什么寶物。并且在王倫心中,這些所謂寶物都是死的,嬌滴滴的美人才是真的寶物!
“小可引以為寶的不是此物與名氣,乃是三皇子的禮遇。”
當著這么多人,既帶出三皇子的故事,王倫自然要為尊者小小地拍一記馬屁,反正是惠而不費。
萬一落到他耳里呢?背后的尊敬才是真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