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之言,小可受教了!”
王倫知道跟這類人沒有辯解的余地,就像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只要說你有問題,對方總能證明你有什么問題。這種事,信則有,不信則無,全在于心。
人家就是吃這口飯的。
不如就此別過,任其海吹,自己只不搭理他就夠了。
見王倫不信要走,那道長竟然著急起來:“秀才莫要自誤!老道自幼得窺天機,算過無數(shù)的卦,無有不靈!今日也是與秀才有緣,知道是秀才大有來歷之人,不想讓你遭此橫禍!卻不是貪圖你的卦資…若是恁時,老道便不收銀錢,與你免費算上一卦可否?”
王倫啞然失笑。俗話說上桿子的不是好買賣,這道人如此殷勤,必有所圖。三兩銀子都不要了,必定所圖甚大。
“道長,小可相信人各有命,富貴在天!若是天意亡我王倫,何必要有今日之王倫?至于所謂橫禍…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我只問心無愧罷了,不懼生死。”
他說這話是有來歷的。既然安排自己附生在這具軀體上,自然有上蒼的道理,非人力所能勉強。若是命運如此,自己能做的,無非是盡人事,聽天命。
當然,該抗爭的地方還是要抗爭,該努力的一樣都不能少,比如他現(xiàn)在就預訂了一房妻、攢了兩房妾。
道士聞言呵呵而笑,狀極歡暢。
“不意星主如此豁達,倒讓老道為之赧顏!實不相瞞,老道乃全真門人姓李名助,先前有我?guī)熤詠頄|京尋找一位參透天機之人修成正果。老道一見星主便覺器宇不凡,正與我?guī)熥鹚枥L之相貌相同。方才以語試探,星主從容不迫,卻不是正應在星主身上?”
王倫聽了,目瞪口呆。
什么星主、參透天機、器宇不凡,反正他是不信的。在他看來,這和印堂發(fā)暗之類的一樣全是扯淡。好歹也受過后世教育,基本的迷信活動是能分辨出來的。
不過這道士所說,又似有幾分道理。自己來自后世,熟知往后九百年的歷史,可不是“參透天機”?至于器宇不凡,俗話說居移氣、養(yǎng)移體,好歹也是有十數(shù)個兄弟、數(shù)十個門客、幾房妻妾的人,又有偌大產(chǎn)業(yè)和名氣,和一般人相比自然顯得有氣質(zhì)些。
一時之間他也不知道這道士說的是真話還是騙人的鬼話。
只是這道士姓李名助?似乎有點印象。
哦,是了,他應該是出現(xiàn)在全本水滸里的人物,淮西王慶的軍師丞相、武功比盧俊義還好的那個?但看他的身段又不像。
盧俊義應該是梁山第一條好漢,武藝最強者,但書中說李助竟然比他的武功還厲害些!
這不符合常識。如果不出意外情況,輕量級拳手絕對不可能是重量級拳手的對手,力量、體格在那里呢,否則國際拳聯(lián)也不會規(guī)定只允許輕量級選手挑戰(zhàn)重量級選手而不是相反。
那他必然是用法術!
好像最后確實是盧俊義在公孫勝的幫助下最終破了他的法術然后要了他的性命的。
“道長可是江湖上人稱金劍先生的李助?”王倫問。
輪到李助吃驚了:“星主果然是得窺天機之人!老道在家鄉(xiāng)荊南得了一位異人相授劍術和看子平的妙訣,剛有了金劍先生之名,星主便能一口道破!卻不是得窺天機為何?”
然后王倫也吃驚了:書里就是這么寫的,哥只是信口那么一說…
焦挺在旁心有戚戚焉:王倫哥哥果然有鬼神不測之機!當初他遇見俺,也是一口道破俺的綽號的…
“先生休如此說,小可只是對江湖之人稍感興趣,瞎猜而中,卻不是甚么得窺天機!‘星主’之語,請勿再提!”
舊謂品德行為等異于常人的人系上界重要星宿轉(zhuǎn)世,謂之星主。
古代社會,對“天機”、“星相”這類事情忌諱如深。因為古人愚昧,對不了解的事情多以迷信行為解之,不乏有些野心家借用這些事情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陳勝吳廣利用狐貍精的傳說,聲稱在夜間聽到狐貍精喚他們的名字;
黃巾軍起義的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元末韓山童、劉福通起義,預埋石人于黃河底然后再挖出來:“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所以歷代統(tǒng)治者,為了表示他們當皇帝的合法性,通常要做些封禪的事,要與天溝通,成為名正方順的“天子”。有時候天降異相引起百姓惶恐了,就得找人來解讀。而負責這些事的人,就是司天監(jiān),明清時叫欽天監(jiān)的。
臣子是不能與欽天監(jiān)的人交往的,皇子更是,就是為了避嫌。
王倫也要避嫌。
李助是個聰明的人,聞弦歌而知雅意,點頭道:“貧道省得了。星主不喜歡,貧道便稱一聲大官人便了。”
說煞也怪,在剛才他還自稱“老道”的,現(xiàn)在就變成了“貧道”,有時候人的貧窮真的是一瞬間啊…
王倫見李助雖然年紀不大,倒頗有仙風道骨,心里也是喜歡,想到一事,便動問道:“小可看先生背負長劍又有金劍先生之名,想來對劍術極有心得?”
這是想到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平時還好,但緊要關頭還須能夠保命,像昨晚那般。還有扈三娘讓自己打贏她便去提親,雖然扈成說是頑笑,但堂堂大男人,若是連老婆都打不過,豈不是將來夫綱不振?
嗯,這個歲數(shù)想通過學藝打贏扈三娘不大現(xiàn)實了,但強身健體也是好的。而且聽說道教都有雙修之類的不傳房中法術,至少有一樣本事能夠征服她!
這李助貌不驚人,與自己一樣的削瘦,聽其說話也是文質(zhì)彬彬的,可見也是讀書人出身。他既能練得劍術修得法術,豈不是我也一樣可以?
若是能學他個三招兩式…
李助笑道:“貧道只跟那位異人學了半年劍術,豈敢說‘心得’二字!倒是對于法術看相一道已略窺門徑。貧道說的大官人印堂發(fā)暗,倒不是胡謅。只是大官人一看就知是福大命大之人,必能逢兇化吉罷了。”
唉,還是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