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荀臉頰一紅,無奈搖了搖頭:“不是,我是想讓娘打消主意,姜姑娘那么好的姑娘別叫我給拖累了,若是她愿意的話到時候我再給你準信!”
省得王氏冒昧,姜嫻一連救了自己三次,若非姜嫻喬荀只怕現在都魂歸陰曹地府了。
大恩大德,他現在沒法報恩,但也決不能給姜嫻帶去麻煩。
至于那個政令的事,一切看姜嫻的意思。
王氏聞言頓時氣急敗壞,伸手用力戳了戳兒子的額頭:“你這個傻小子,你也就是這幾年走了背運,人哪有一輩子走背運的,等回頭你考中秀才一路往上高升,姜嫻嫁給你只怕是來享清福的命!”
喬荀不愿多做解釋,從懷中掏出剩下的最后一兩碎銀子遞給王氏。
“總之您等我的信兒吧,在那之前不要有所動作!”
王氏接過銀子,神色訕訕地撇了撇嘴:“那晚了!我已經帶著媒婆去姜家提親,姜家說臘月初九約著一起進城,到時候叫你倆相看一眼,若是看對眼了就繼續商談婚事!”
喬荀甚是震驚的看著王氏,羞愧難當:“娘,你怎么……”
王氏生怕小兒子生氣,趕緊解釋:“哎呀,三郎,姜嫻那丫頭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姑娘,你們一個安靜一個火辣,你能文她會武,娶了她日后你都不用操心家里的事只管安心讀書,她還能護住你,這十里八鄉除了她哪還有能鎮得住咱家的兒媳婦啊?你說是不是?”
而且都是鄉里鄉親的好相處,真要等喬荀高中以后娶大官千金亦或是富家貴女,王氏還不適應呢!
“既如此,那就等臘月初九吧!”喬荀也是拿自家老娘沒辦法,反正決定權在姜嫻手中,姜嫻若是愿意他便娶她,若是不愿他也會將話因攬在喬家頭上,總不好耽誤姜嫻的名聲。
喬荀忽然發現今天家中出奇的安靜,好奇問道:“大嫂二嫂不在家嗎?”
王氏搖了搖頭,一臉鄙夷:“誰知道她們倆跑哪里去了,一天都沒見到人了,估摸著回娘家借錢去了吧。”
這一分家,兩個兒媳婦心思更活絡了,估摸著巴不得搬出去單獨居住,除了這個王氏也想不到別的理由。
……
桃源村。
陳大牛趕著驢車載著姜嫻母女和一車的貨物到了大南山山腳下的院落前。
姜嫻遠遠地就看見兩個婦人凍得直哆嗦地蹲在姜家院子外頭,隱隱看著那兩張臉還有些熟悉。
不過一時半會沒想起來,姜嫻便留心著,怕是什么盯梢的壞人。
這一近年關,竊賊人牙子什么的就多了起來,不過大部分都是流竄作案,極少會有本村的人干這種缺德事,除非臉皮夠厚,不怕被村里人的唾沫星子淹死就好。
小王氏和趙氏一大早就跑來桃源村,和姜嫻擦肩而過也不知道。
等了一上午也沒等到姜家有人出屋,兩個人又不想白跑一趟,便去村里打聽了一番,確定這個山腳下獨一處的房子就是姜嫻家,兩個人便在這里蹲守著。
實在太冷了就來回溜達溜達,實在凍得受不了兩個人還跑姜家和錢氏借了一碗熱水喝,又旁敲側擊地詢問了相看的事。
兩個人還一唱一和說了喬荀不少壞話,眼瞅著錢氏的臉色都變了,妯娌倆才心滿意足地跑到姜家附近等著姜嫻回來。
姜嫻抱著糖糖下車,陳大牛幫著搬貨物進姜家院子。
不遠處的小王氏和趙氏心里直犯嘀咕。
趙氏低聲詢問:“這姜家有幾個閨女啊?”
小王氏面露疑惑:“好像就一個閨女吧!”
“啊?那咋一家三口回來了,不會是她男人和孩子吧?”
趙氏剛說完,看著一趟趟的搬年貨,忍不住驚奇感慨:“呦,還買那么多肉和豬板油,還有大米和白面,那蓬松的袋子里裝的是棉花吧?還有緞子料的布匹,天吶,她家是置辦了多少年貨,姜家這么有錢嗎?”
小王氏也不知道,她現在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看著儼然就是一家三口的和諧模樣,難道婆婆說的是另一個姜獵戶家?但是抱著小姑娘的人就是她們前兩天看見的那個姜嫻,沒找錯啊!
妯娌倆湊在一起嘀咕,陳大牛已經搬好了貨物,姜嫻出來送陳大牛,順便給陳大牛拿了一包不值錢的米糖。
陳大牛一番推辭最終拗不過姜嫻,便笑著道謝趕車驢車回家去了。
小王氏和趙氏終于打消了疑慮,原來只是同村拉貨的貨郎。
那她們沒找錯人,兩個人趁著姜嫻轉身要回家,趕緊小跑上前喊住姜嫻。
“姜嫻!”
“大妹子等等!”
姜嫻聞聲扭頭,一臉奇怪防備地看著跑到跟前的小王氏和趙氏。
這離近了,姜嫻立即想起來了她倆是誰,她有些驚訝抬手指著妯娌倆:“你們不是喬童生的大嫂二嫂嗎?你們怎么找到我家來了?”
小王氏和趙氏互相對視一眼,兩個人搓著凍僵的手,沖著姜嫻笑了起來。
“小姑娘真是好記性,就見過一次便記住我們了。”趙氏笑瞇瞇地夸贊一句,心里卻想著這小姑娘不好糊弄啊!
小王氏跟著點頭:“是啊,我們是喬荀的大嫂二嫂,今天來找你是有要緊事要告訴你。”
姜嫻微挑眉梢,奇怪地盯著她們兩個人,等著她們說明來意。
小王氏看向趙氏,給她一個眼神,想讓趙氏當這個壞人。
下午她可是在錢氏面前說了喬荀很多壞話了!
趙氏裝看不見。
小王氏只好硬著頭皮問道:“姜嫻丫頭,我婆婆帶著媒婆上你家提親的事,你知道吧?”
姜嫻點頭:“嗯,我知道這個事,怎么了?”
小王氏長嘆一口氣。
“哎,本來這是家丑,我們作為喬荀的大嫂二嫂實在是不好說這個事,但是我們倆已經嫁進喬家這個倒霉坑里,實在是不忍心你這么好的一個姑娘也跟著栽進來,便特意過來提醒你。”
“提醒啥?”姜嫻眼睛一瞇,看著小王氏和趙氏赤白的印堂,沒啥福報也沒啥壞報的普通人,實在好奇她們說喬荀壞話是為了什么。
姜嫻心想老天爺咋不賜給她一個讀心術呢!
那樣多爽啊!
小王氏又是一口嘆息,看著姜嫻語重心長地說:“姜嫻丫頭,你不知道,我們家三郎啊就是穿出去名聲好聽,是個文曲星下凡,但實際上就是個倒霉鬼,倒霉透頂的那種。
跟他在一起不僅不會享福,日后只會倒霉透頂,什么好事輪不著,他還啥事都不會干,只會悶頭讀書,還讀不出名堂,就是家里的醬油瓶子倒了他都不會扶。
姜嫻丫頭,我們也就是看你面相好,是個熱心腸的好丫頭,這才想著我們受過的苦和累,可千萬不能叫你受著,特意過來提醒你,我家三郎可嫁不得,他不是能托付終身的良人!”
趙氏連忙點頭附和:“是呢,姜嫻姑娘我們真的不想你再重復我們的老路,哎,實在是苦不堪言啊!”
兩個人一臉苦大仇深,仿佛喬荀才是她們的丈夫,害慘了她們倆。
姜嫻聽著都有點想笑。
上次登門就是這兩個人鬧著要分家,也不知道理喬家如愿分家了沒有。
現如今剛要相看,家中的親大嫂二嫂跑來苦口婆心相勸,嘖,喬荀這人可真是四面楚歌。
他就那么差勁?連最親近的家人都看不上他嗎?
姜嫻沖著小王氏和趙氏勾唇壞壞一笑:“本來我還不太想嫁喬童生,聽兩位嫂子這么一說,反倒勾起我的好奇心了。
二位嫂子不知道,我自小就有好運氣,上山打獵總是比旁人多,大南山上的獵人都知道我姜嫻運氣有多好。
你們說,我這么好運氣的人,和喬童生那個倒霉鬼在一起的話,能不能壓制住他的霉運呢?”
姜嫻一番話,讓小王氏和趙氏的表情都加僵住了。
“姜嫻丫頭,你不是開玩笑的吧?”小王氏嘴角直抽抽,合著自己白費口舌了?
趙氏則是目光復雜地打量姜嫻,心想這姑娘咋不識好人心?不會被喬荀的童生功名和樣貌迷住了吧?
那她和大嫂白忙活一場,日后姜嫻嫁入喬家,她們兩個當嫂子的咋面對這個三弟媳婦?
姜嫻樂呵出聲:“沒呢,大嫂二嫂,我這人從小就喜歡挑戰有難度的事,一般沒難度的事我都不感興趣,不然活著多沒勁啊,二位嫂子說是不是?”
小王氏和趙氏不約而同地氣歪了嘴。
“嘿,你這丫頭咋不識好歹呢……”小王氏口不擇言。
姜嫻頓時沉下來,渾身泛起一股凜冽寒氣。
小王氏冷不丁的打了個寒顫。
怎么突然莫名其妙的好冷!
趙氏察覺到姜嫻眼神不對勁,忙拽著小王氏后退,一邊沖著姜嫻說話。
“那個姜嫻丫頭,你既然不聽勸的話,就當我們沒來找過你,我們先走了啊!”趙氏拽著小王氏就走。
姜嫻輕哼一聲:“算你們識相,我爹娘都管不了我,你們倆還管得了我,哼!”
她收起渾身散發的凜冽寒氣準備回家。
小王氏被趙氏用力拽著胳膊往回走,她一邊試圖抽回手,一邊沖著趙氏不高興地發脾氣:“你拽我干什么,咱們事情都沒辦成呢!”
趙氏額頭瞬間布滿黑線,壓低了嗓音看向小王氏提醒:“大嫂,你也不看看她的眼神,她可是獵戶,萬一惹不高興打我們一頓怎么辦?”